面向國家資源能源需求開展教學科研
——習近平副主席視察清華大學化工系側記
清華新聞網6月21日電(記者 程曦)6月19日下午,正在清華大學視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到化工系,聽取教學科研工作匯報,參觀實驗室並與教師們親切交流。
圖為習近平握住當年老教師的手,表達對老師們的真誠感謝。圖片來源:新華社
習近平聽取了系主任駱廣生關於化工系發展概況和規劃遠景的匯報後,來到應用化學研究所實驗室,聽取了研究所所長劉德華教授關於生物法耦合生產生物柴油和1,3-丙二醇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情況匯報,參觀了實驗室的酶法製備生物柴油裝置。劉德華向習近平介紹說,根據課題組的相關研究成果,在國內已建成全球第一套酶法生產生物柴油的萬噸級工業化裝置,自主研發的生物柴油副產物甘油發酵生產高附加值產品1,3-丙二醇的全套技術打破國際大公司壟斷,酶法生產生物柴油技術已開始在生物能源大國巴西進行中試示範。習近平在參觀中不時詢問生產原料、研究進展等技術問題,還關心實驗裝置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發揮的作用。
圖為習近平參觀應用化學研究所實驗室。圖片來源:新華社
1975年至1979年,習近平就讀於清華大學化工系基本有機合成專業,與這裡的師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在化工系,習近平見到了金湧、費維揚、陳丙珍3位院士和7位當年的老教師代表。習近平緊緊握住老師們的手,一一詢問他們的身體和工作狀況,表達對老師們的感謝,關切之情溢於言表。
與化工系教師代表親切合影留念後,在師生們的熱烈掌聲中,習近平即席講話。他說,很高興回到清華園,尤其是與自己上學時的各位老師見面,感到非常親切。來到這裡,就回想起30多年前大學時代那段難忘的經歷。在清華受到的教育,對自己的思想成長和各方面發展都有很大意義,對後來走向社會也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
習近平充分肯定了化工系近年來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化學工程是一個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在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動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發展中會起到很直接的促進作用。無論是煤化工的發展、頁巖氣的開發還是生物質資源的進一步有效利用,都與化學工程密不可分。習近平希望清華化工系面向國家資源能源的重大戰略需求,進一步做好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深情地對師生們說,他始終不忘母校水木清華,始終不忘敬重的老師,始終不忘校訓、校風,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和「行勝於言」作為人生座右銘。
與習近平依依惜別後,教師們難掩激動之情。金湧院士表示,科技創新是今年院士大會的重要主題。習近平在視察講話中對化工系師生提出要求,希望我們的教學科研工作要結合國家戰略需要,為國家多作貢獻。聽完講話,深深感覺到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相信化工系師生一定會進一步做好相關領域的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工作,不辜負國家人民的期望。
劉德華教授興奮地說,沒想到習近平副主席在參觀過程中提出了很多非常深刻的專業問題。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化學工程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這是對相關領域研究工作的極大鼓舞和指導。實驗室師生一定牢記他的囑託,為我國生物能源的發展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年主管化工專業教學工作的陳邦和、時任班主任的劉金堯和授課教師曹竹安等老教師久久沉浸在重逢的喜悅中。他們激動地表示,多年來習近平總不忘給老師們寄來賀卡、祝福新年,對化工系和學校的發展也非常關心。作為化工專業的畢業生,他對學科的理解非常深,在講話中特別強調化學工程學科是一門應用科學,在國家建設中大有可為。這是值得師生們好好思考、體會、學習和踐行的。作為清華人,就應該以國家民族大計為己任。自己作為退休教師,也會盡力為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為教學科研工作繼續發揮餘熱。
編輯:欣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