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優等生的英語水平比普通學生高,閱讀能力強,但對於他們的寫作水平,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
語法方面幾乎上沒有問題,作文拿個及格分不成問題,對作文要點也能把握住,最大問題就是語句平淡,中式英語普遍。作文在詞語用法上,還是存在問題。如打包的費用是19元。學生直接翻譯成the bag is 19 yuan.還有的翻譯成 the fare of the package is 19 yuan.學生根據字面意思,看似翻譯出來,實際上對英語與漢語對應意思並麼有把握住。翻譯要求打包的費用,而不是包的費用(bag)故the bag is 19 yuan.是漢式式英語。the fare of the package is 19 yuan.翻譯過於庸俗,直接翻譯The packing is 19 yuan.更加簡潔。
學生接觸英語少,尤其是縣級城市的學生,對於英語原著,報刊很少去讀,並且他們也很少去積累優美句子,更不用說背了多少篇英語文章了。
語用知識指在特定語境中準確理解他人和得體表達自己的知識。掌握一定的語用知識有助於學生根據交際目的、交際場合的正式程度、參與人的身份和角色,選擇正式成非正式、直接或委婉、口頭或書面語等語言形式,得體且恰當地與他人溝通和交流,達到交際的目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
學生如何能得體表達自己呢?
林語堂在談到自己學英語經驗時說到,「英語別無他法,只有大量背誦,再整句吐出,便能把英語學好。」在進行文章學習時,把文章中所出現的優美句子又能跟生活聯繫在一起的,讓學生記錄下來,並進行背誦與模仿,時間久了,便能隨口而出,隨筆而寫。模仿句子不能盲目模仿,而是根據句子的優美度去寫,不能見句就仿,這樣容易讓學生疲勞。
高考閱讀材料都是從外刊改編出來的,很符合中國學生閱讀,又有權威性。把高考閱讀理解編成文本,每周一至兩篇,讓學生廣泛閱讀,形成語感。除了高考閱讀題外,還要對報刊文章進行編輯,英語報刊是一種豐富的教學資源,英語報刊內容新,能幫助學生了解國內外的信息,掌握跟多的語言知識。還能增加學生的詞彙量。讀完之後,還要對文中好句子進行賞析與翻譯。這樣學生見多識廣,知道了地道的英語的表達方式,在腦海中便形成了一定的概念。
漢語的語言文章,很少出現邏輯連詞,多數是根據語意去猜,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在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悽涼的畫面,而英語的邏輯常常用連詞來呈現。如:let me have your e-mail address,so that I can send you a form to complete and tell you where to report for work on your first day.(把你的電子郵箱告訴我,這樣我就可以發表給你填,然後告訴你第一天到哪裡報到上班)裡面出現了結果連詞so,遞進連詞and。通過這兩個連詞讓邏輯更加清楚明白。
寫成漢語:把你的電子郵箱告訴我,我就可以發表給你填,告訴你第一天到哪裡報到上班。沒有了連詞也能讓人明白,所以學生本著這個思維會把這樣的句子寫成let me have your e-mail address, I can send you a form to complete ,tell you where to report for work on your first day.這就出現了句子錯誤,漢式英語立刻顯現。所以有必要進行這樣的訓練,讓學生明白邏輯關係,寫出地道的英語句子,對於高考還是今後的英語素養都有很大的幫助。
只有加強合理有針對性的訓練,優等生的寫作水平才會有起色,當然也不是背一,兩篇文章才能解決的,需要時間的磨練。方向對了,遲早會到達目的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