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2020年「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計劃

2020-12-25 騰訊網

學術之星

「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計劃於2014年啟動,是為具有學術興趣的優秀本科學生定製的學術訓練計劃,先後邀請近60位光華教師作為學術導師,為學生提供最優的學術資源和系統性支持(如研究導師、「學術啟航」系列講座、學術研討、出國交流等),旨在達到激發研究興趣、培養批判思維、提升研究能力、積累研究經驗、樹立學術理想、助力學術發展的目的,為學生成為未來學術之星創造條件。

他們走向世界頂尖院校

2017年

第一屆「學術之星」成員、2013級本科生梁淑淑被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幾乎所有美國名校的經濟學博士錄取,刷新了中國本科生申請海外博士紀錄。

2018年

第二屆「學術之星」成員、2014 級本科生黃一泓、林心悅獲得多所世界知名學府博士錄取通知書,最終選擇哈佛大學。

2020年

第四屆「學術之星」成員、2016級本科畢業生王至純選擇到耶魯大學深造。

往期回顧

2020年10月,第六屆「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計劃啟動,近150名學生報名參與。其中,「學術啟航」系列講座先後邀請多位學院教授進行分享,從研究範式到研究思維、從學術洞見到個人發展,為同學們提供了多角度的指引。

2020-10-19

「實證研究思維」

「學術啟航」系列講座首期邀請到學院金融系系主任劉曉蕾教授主講,她圍繞「實證研究思維」進行分享,帶領同學們開啟學術體驗與深造之旅。

2020-11-02

「激勵、行為與組織設計」

講座中,北大光華應用經濟學系劉爍教授通過具體的案例,簡要介紹了經濟學家如何運用理論模型與實證方法,研究一系列與現代組織設計緊密相關的重要問題。

2020-11-27

「會計研究的範式之一

——表裡如一還是陽奉陰違?」

會計研究分很多不同的領域,也採用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每個領域關注不同的議題,選題及切題地找到適當的研究方法是做好會計研究的基礎。本次講座邀請到會計系李怡宗教授,他針對上述議題作了簡要介紹,並以一篇文章為例展開說明。

2020-12-02

主題一:「發現研究問題,培養學術洞見」

主題二:「營銷研究和個人發展」

提出研究問題是學術研究的第一步,而培養學術洞見則是做出好研究的必備前提。營銷研究對理解世界、理解顧客、乃至理解我們自己至關重要。本次講座邀請了北大光華組織與戰略管理系張建君教授和市場營銷系蓋嘉教授,為大家深度分享他們的研究感悟。

2020-12-14

「領導員工個性特徵一致時有效還是互補時更好?」

領導者和下屬具有一致的還是互補的個性特徵好?本次講座中,北大光華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徐敏亞教授通過分享她的研究成果,為大家答疑解惑。

學生

感悟

老師的講解一如既往的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個人最大的收穫是在老師的講述下建立起了一個會計學學術研究的範式框架,也了解到很多的議題、研究過程和方法,總體上激發了我對客觀的制度、既定的規則和人們主觀的行為之間的聯繫與相互作用的思考。

做學術最重要的是「喜歡+專注」,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專注下去,並不斷地學習是學術的必要條件。

此次活動讓我第一次較為全面、具體地了解了社會科學和基礎科學學術研究之間的差異。關於「未來選擇怎樣的發展道路」,我也深受點撥。「選擇做學術與否」其實需要我們思考「你喜歡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這一問題。我會結合今天的收穫,深入思考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並努力為實現自己的長遠目標而紮實學業、培養技能。感謝精彩的分享!

學術研究的最核心要素是學術洞見,培養學術洞見需要以日常觀察為發現問題的起點,以理論基礎為支撐,以邏輯和廣博的學識積累豐富研究,以思想貢獻和實踐貢獻為目標。

這次活動使我對學術研究的內容和方法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讓我收益頗豐。老師列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發現需要的往往不是超額的信息,而是學術人透過表象看到本質,敏銳捕捉問題矛盾的思維方式。除此之外,老師集優雅和瀟灑於一身,談吐之間妙語迭出,散發著獨特的個人魅力。我從老師的話語中獲得了許多啟發。感謝學院讓我擁有這次機會,也希望以後會有更多類似的活動!

講座中傳達的思維方式與研究結論如同不期而遇的隕石,劃破夜空,徑直砸進我心裡,讓我情不自禁地感嘆:原來人的思想可以這樣靈活而有趣,原來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變量之間也可以有著如此緊密的內在聯繫。

學術的道路或許是寂寞的,是艱難的,是很有壓力的。但只要一想到還有很多人在深耕這一領域,想到自己站在那麼多巨人的肩膀上,一種要傳承他們的志向,去看到他們沒有看到的圖景的雄心壯志就油然而生。

學期末悄然臨近,

本年度「學術啟航」系列講座將告一段落,

相關焦點

  • 年度| 2020年「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計劃
    年度 | 2020年「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計劃 2020-12-24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術啟航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20年「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
    「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計劃(Guanghua Future Scholars Development Program,以下簡稱「學術之星」)啟動報名,歡迎對學術研究感興趣的同學報名參與。她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內外頂級學術期刊上,如培養成果成立以來,「學術之星」共邀請50餘位光華教師作為學術導師,為報名參加的學生進行專業指導,並從不同學科入手,選取多元主題,結合豐富案例,分享學術研究的經驗與苦樂,受到了同學們的歡迎與好評。
  • 未來之星創業營九期「雲開學」 北大光華助力全新升級
    在開學儀式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與未來之星正式達成戰略合作,並在現場舉行了揭牌儀式。未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將作為「聯合主辦」深度參與到未來之星的共建中來,依託學院優勢資源,在課程、培養、師資等多個方面助力未來之星全面升級。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騰訊、好未來三方將強強聯手,撬動更多優質的學術、科技等跨界資源,給未來之星平臺帶來新的力量。
  • 我在光華做學術:光華本科培養的科研路徑 | 學在光華
    下面,筆者將聚焦於光華的培養計劃和科研訓練,來談一談光華可以為本科生的學術發展提供哪些切實的幫助和訓練。大一年級小班課程研討了解經濟學是什麼以及基本學術問題。科研調查:「沃土計劃」、「返鄉計劃」等增強對數據和中國現實問題的理解。系裡組織系列沙龍活動:包括介紹專業情況、邀請成功畢業生分享學術、業界發展道路、某學術現實話題討論等(沙龍活動貫穿本科四年)。
  • 第二十一屆(2020年度)「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會升級啟動
    2019年11月3日,第二十一屆(2020年度)「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會(以下簡稱「希望之星」)在京舉行啟動儀式。作為國內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外語活動,本屆「希望之星」從主題、考評規則到評測方式都進行了全面升級。
  • 聚焦中國力量 分享中國故事 第二十一屆(2020年度)「希望之星...
    2019年11月3日,第二十一屆(2020年度)「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會(以下簡稱「希望之星」)在京舉行啟動儀式。作為國內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外語活動,本屆「希望之星」從主題、考評規則到評測方式都進行了全面升級。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深圳分院「X計劃」 | 王越,不想當CEO的管理...
    北大光華MBA 「X計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X計劃」針對即將畢業的本科生開設,考察申請人的綜合素質,選拔具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年輕人進入光華MBA項目。
  • 2020年度未來之星榜單發布
    誰是2020年度的「未來之星」?誰能入選「科創百強」?文 | 《中國企業家》編輯部榜單 |《中國企業家》智庫頭圖、圖表製作|王超6月20日至21日,《中國企業家》雜誌社在2020(第二十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暨中國企業家生態大會上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最具成長性新興企業」(簡稱「未來之星」)及2020年度「中國科創企業百強」(簡稱「科創百強」)評選結果。
  • 2020杭州大學生「雙創日」活動開幕「未星計劃」首期成員正式亮相
    「2020年我們希望亞文化服飾能讓更多人接受和喜歡,讓更多人能拋開成見,追求內心的喜愛。」年輕的大學生創業者吳亞男在自我介紹時,發出了創業願景。6月13日上午,「創響青春,杭向未來」2020杭州大學生「雙創日」活動開幕式在杭州未來科技城學術交流中心舉行。 開幕式現場,「未星計劃」第一期38名成員精彩亮相,在領導和觀眾的見證下,十位 「創業之星」向十位「未星計劃」成員代表頒發的入選證書,傳遞創業接力棒,象徵我市大創事業薪火相傳,蓬勃發展。
  • 同濟大學「我心目中的好導師」、本科生「學術之星」、研究生...
    同濟大學「我心目中的好導師」、本科生「學術之星」、研究生「學術先鋒」揭曉 來源:校團委、科研管理部   時間:2020-12-10  瀏覽
  • 北大光華2020年申請-考核制博士網上報名
    重要提示 北大光華2020年申請-考核制博士報名 網上報名:截止至2019年12月6日 12:00 紙質材料寄送
  • 院系介紹 光華管理學院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前身是成立於1985年的北京大學經濟管理系,1994年正式更名為光華管理學院。依託北京大學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澱,以「創造管理知識,培養商界領袖,推動社會進步」為使命,光華管理學院已走過30餘載春秋。學院在科研水平、師資建設、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方面位居國內經濟管理學院前列,是亞太地區最優秀的商學院之一。 學院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其中包括以厲以寧教授為代表的國內著名學者,以及一批有著國際學術影響力的中青年學術骨幹。
  • 學術之星喊你報復旦
    編者按:本學期,五名優秀研究生獲評復旦大學第十一屆「學術之星」特等獎。「學術之星」評選活動通過評選樹立一批優秀學術科研典型,展示復旦學子的學術風貌,並搭建起深入學術探討、積極互助共進的重要交流平臺,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激勵復旦學子潛心向學、勇攀科學高峰。今天我們走近公共衛生學院的劉聰同學。
  • 徵集 | 看見未來•兒童智庫2020年度學術研究資助項目
    參考網址:https://www.unicef.org/chinese/education/index_focus_schools.html 同樣在2008年,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素養教育計劃,通過在鄉鎮學校打造夢想中心、推行夢想課程、賦能夢想教師、發展夢想領路人等,培養自信、從容、有尊嚴的未來一代。
  • 2020,謝謝你陪我走過|北大光華獨家記憶
    翻過今日,一切從新 2020,無法撤回,也無法重啟 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驚心動魄與熱淚盈眶 2020,於35歲的光華而言,也是特別的 從線下到線上,從學術研究到政策建言
  • 2020,謝謝你陪我走過 | 北大光華獨家記憶
    極致灰和亮麗黃這是2021年的年度色彩寓意人們終將迎來希望的光翻過今日,一切從新2020,無法撤回,也無法重啟採取線上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各類學術會議,超過110場。2020年教學科研績效評估位列北京大學經管學部首位。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深圳的發展本身是學術的「富礦」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謝惠茜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35周年之際,慶祝光華深圳分院瑞思樓破土動工,由北大光華與瑞思集團聯合主辦的「北大光華大灣區發展論壇」於近日在深圳舉行。「21年前,北大光華紮根深圳,見證與推動著特區的飛躍發展。未來,光華更將發揮智庫與人才培養的作用,為深圳及大灣區發展貢獻思想。」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表示,今年是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是光華管理學院成立35周年,也是光華管理學院來到深圳的第21年。深圳分院是光華本部之外的第一個分院,分院的建設跟國家的發展戰略是緊密相關的。
  • 開講啦丨2020年北大光華「夏令營學術周"
    開講啦丨2020年北大光華「夏令營學術周" 2020-06-19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SDN星城大巡禮,長沙「科技之星」年度企業評選正式開啟
    2020年,長沙市委主要領導發出「軟體產業再出發」的號召,頒布了軟體三年行動計劃。今年5月,CSDN 作為專業的 IT 社區,與長沙高新區籤約,將全國總部落戶長沙,這一戰略決策,讓CSDN與長沙的聯結進一步加深。
  • 2020年度「拔尖計劃2.0」名單來了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20年度)名單》,這是繼首批入選的104個基地之後,又一批基地通過遴選。去年9月27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關於2020年度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正式宣布本批次計劃建設85個左右「拔尖計劃2.0」基地。根據教育部2019年發布的文件,2019~2021年,將遴選建設260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包括190個左右的理科基地、60個左右的文科基地以及10個左右的醫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