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耳朵去「閱讀」——有聲閱讀行業微觀察

2020-12-14 中國財富網官方

如今,越來越多人愛上了聽書。第17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我國31.2%的國民有聽書習慣,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聽書率較上年平均水平分別提高4.3%和8.5%。有聲書主播通過發揮聲音的想像力,讓聽眾充分感受到書籍自身價值之外的演播藝術價值。

這悅心更悅耳的「閱讀」體驗從何而來?哪些有聲書最受歡迎?記者近日採訪了部分業內人士。

從文字到聲音 形式出新出彩

一本有聲書從無到有需要經歷版權引進、音頻生產、策劃運營、渠道分發等多個環節,才能最終被用戶收聽到。由於版權、製作、編輯、運營等方面的成本較高,並非所有書籍都適合推出有聲版本。據了解,原創網絡文學、熱門影視文學和經典作品是目前有聲書中最受歡迎的門類。

「一般而言,原創網文中的玄幻奇幻、都市傳說、穿越架空題材熱度較高,比如《鬥羅大陸》《傲世九重天》等。《白鹿原》《孤城閉》《慶餘年》等熱門影視作品的原著也較受歡迎。兒童有聲書的頭部資源市場反響也不錯。」懶人聽書創始人宋斌說。

製作有聲書首先需要進行版權洽談。和電子書、紙質書版權一樣,有聲書版權也是單獨授予的。單本有聲書的權利也有不同,可以分為「單人演播」「男女雙播」「多人演播」「有聲劇改編」等多種。

「版權方通常授予的有聲權利是『單人演播』,不能改動文本,所以,市面上的有聲書大多由一個主播演繹,按照原文朗讀。『單人演播』以外的權利,需要版權方重新授予,每追加一種新的權利,都需要出版社承擔相應的版權成本。」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總編輯朱凌雲介紹說。

如果沒有得到改編授權,主播可發揮的餘地是不是就比較小呢?

「有聲書的音頻製作,並非從文字到聲音的簡單轉換,主播需要全面了解整個文本,跟演員拿到劇本後,要琢磨人物性格一樣。但主播無法像演員一樣,通過面部表情去展現人物的狀態、心理和情緒,只能通過聲音,這就對主播提出了較高要求。此外,主播還需要在版權方允許的情況下對一些不適合口語表達的內容進行微調。」懶人聽書運營中心生產製作部經理韓霜雪說。

主播的作用在錄製外國文學翻譯作品方面更為明顯。「翻譯作品對於國內聽眾來說有天然的距離,這就需要主播有非常強的演繹能力,把翻譯腔本土化。」朱凌雲說。

近年來,部分有聲閱讀平臺已經不只滿足於簡單地把文學作品轉化為音頻,而是將劇本化改編融入有聲書製作,打造有聲書「2.0版本」——廣播劇。

2019年12月,729聲工場參與製作的《三體》廣播劇在喜馬拉雅上線。製作團隊按照標準電視劇製作模式,進行人設解析、結構拆解、制定分集詳綱等,並調動幾十位配音演員參與配音,為廣播劇專門製作的音效更比一般廣播劇多出數倍,使《三體》廣播劇成為一個「聲音大片」,播放量超2400萬。

聽見文學經典 傳遞人文之聲

2019年,新經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開始涉足有聲書領域,推出的第一本有聲書是閱讀難度很高的文學經典——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這本書在喜馬拉雅上線第一天,播放量就突破了10萬,各平臺累計收聽量近千萬。這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原來經典也可以用耳朵聽。

在運營上獲得成功的有聲書,一方面緣於經典本身的內在價值,另一方面也與有聲產品的精耕細作分不開。

新經典創新實驗室音頻出版主編劉恩凡說:「在《百年孤獨》有聲書的製作過程中,策劃編輯提前準備了兩萬字的人物小傳,幫助主播捋清書中7代人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製作編輯在錄製過程中,時不時和主播一起停下來分析情節、查閱資料,並對文本進行詳細的製作標記,以便後期用音效和音樂為作品增色。作品上線後,我們也做了大量的推介工作, 幫助聽眾消除對名著的畏難情緒。」

無獨有偶,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的230種有聲書中,最受歡迎的也是一部經典作品——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這本書在各平臺的累計收聽量超300萬。《傲慢與偏見》《月亮與六便士》《亂世佳人》《老人與海》等經典也廣受歡迎。

朱凌雲介紹說:「由於譯介早,不少外國文學經典已經融入幾代國人的閱讀史,今天的讀者更能以聽書的全新形式走近經典。我們也積極推動當代外國文學的有聲化,比如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作品和村上春樹的《刺殺騎士團長》。」

目前各大有聲書閱讀平臺上,文學經典已然成為熱門。在喜馬拉雅上,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累計收聽量達1.33億,《人生》達830萬,《圍城》《張愛玲全集有聲劇》等都是收聽熱門。

「經典成為數字開發的香餑餑,是意料之中的事。我們能做的是,讓它們實現無損耗的產品形態轉化,挖掘內容價值、放大傳播價值,毫無障礙地抵達受眾。」劉恩凡說。

助力全民閱讀 市場前景可期

有聲書的特點,是人們可以在不打擾手頭工作,或不便用眼、用手的生活場景下,滿足閱讀需要。不論是開車、吃飯,還是帶娃、排隊,抑或眼睛疲勞時,只要攜帶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就可以隨時隨地聽書。由於具備全場景優勢,有聲閱讀在推動全民閱讀方面的獨特作用日益受到重視。

喜馬拉雅在全國設立了超過5000處有聲圖書館,人們可以在廣場、公園、地鐵等20多個場景中隨時隨地免費聽書。懶人聽書發起「書舟計劃」,通過圖書捐贈、建立書舟閱聽館、成立品牌公益聯盟等形式,致力於為山區學子、鄉村教師、邊防戰士、視障人群提供優質閱讀服務。

「我們專門為特定人群打造了有聲圖書館,如深圳的老年人聽書空間、大連的殘疾人有聲圖書館、哈爾濱的盲人有聲圖書館等。對於視障群體來說,有聲書為他們打開了『閱讀』的新世界,彌補了他們無法用雙眼獲取新知的遺憾。」喜馬拉雅副總裁孫鵬說。

2019年底,《泰晤士報》曾報導:全球有聲書市場2020年將增長25%,達到近40億英鎊(約合363億元人民幣),銷量有望超過電子書,有聲閱讀行業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可以把有聲書理解為出版的第三賽道。第一賽道是紙質書,第二賽道是電子書。它們適合不同閱讀場景,是優質內容在不同渠道的變現路徑。有聲閱讀將會成為閱讀市場的一個重要細分市場。」劉恩凡說。

越來越多的出版社正朝著融合出版的方向發力。

朱凌雲說:「從一本紙書的選題策劃開始,我們就會全盤考量,把電子書、有聲書的版權洽談納入選題範圍。」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認為,聽書等數字業務,以增加紙本書價值為主,「把有聲書作為紙本書的形式補充,可以增加附加價值,促進紙本書銷售。」

通過探索文本和聲音的融合表達,有聲書實現了對書籍價值的再挖掘,這種閱讀新方式日益受到人們尤其是年輕群體的歡迎,成為傳播文化的新力量。

原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當30%的國民用耳朵去「閱讀」
    原標題:用耳朵去「閱讀」——有聲閱讀行業微觀察 如今,越來越多人愛上了聽書。第17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我國31.2%的國民有聽書習慣,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聽書率較上年平均水平分別提高4.3%和8.5%。有聲書主播通過發揮聲音的想像力,讓聽眾充分感受到書籍自身價值之外的演播藝術價值。
  • 耳朵代替眼睛:有聲書能否帶來閱讀方式新變革?
    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變化,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再到如今的「聽書」(即有聲閱讀),當碎片化的時間成為網際網路爭奪的重點後,用耳朵代替眼睛,逐漸讓閱讀有了更多可能。在2019北京圖書訂貨會上,有多位讀者和出版業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喜歡「聽書」的人群在逐漸擴大,未來也許會成為數字出版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 用耳朵「閱讀」《紅高粱家族》莫言十部長篇小說變有聲書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隨著網際網路媒介的發展,書籍擁有了越來越多層次的、立體的閱讀方式,而「用耳朵閱讀」就是其中一種。有聲劇的呈現方式,更突顯了莫言在發刊詞中談道的:「讀書不僅可以用眼睛閱讀,也可以用耳朵閱讀,用耳朵閱讀獲得的意象可能比用眼睛閱讀來得更深刻。」莫言的長篇小說,正是非常適合用耳朵來閱讀的聲音的盛宴。
  • 中文在線童之磊:AI主播助燃有聲閱讀時代,有聲書將啟第四次閱讀革命
    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在主論壇發表了題為《打造精品有聲書,傳播中國好故事》的演講,他認為,聽讀一體正在成為閱讀新趨勢,依託強大的原創網絡文學平臺及完善的數字內容生態、AI主播技術與大量主播儲備,中文在線通過有聲書服務整體解決方案推動有聲閱讀生態成熟,助力行業升級,第四次閱讀革命或將由此開啟。
  • 文學閱讀有聲化 當移動閱讀遇上聽書APP
    酷聽聽書所有有聲書的內容都由真人播講者根據原作品進行口語化改編和二次創作,通過情感化的演繹,讓人聽了還想繼續聽。此後,小文發現書不僅可以看,也可以「聽」,現在她每天早上開車上班的路上,限行坐地鐵時,下班健身練瑜伽以及做家務時,都會用酷聽聽書APP聽一聽有聲書。
  • 中文在線童之磊:AI主播助燃有聲閱讀時代 有聲書將啟第四次閱讀革命
    服務整體解決方案推動有聲閱讀生態成熟,助力行業升級,第四次閱讀革命或將由此開啟。全媒體視聽技術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出版企業將內容攝取途徑從單視覺拓展到視聽覺,用耳朵代替眼睛的有聲閱讀快速興起在中國主流音頻平臺上,有聲書受歡迎度以66.3%高居榜首,讀者付費率也高於音樂和閱讀。可以看出,有聲閱讀已成為音頻市場的扛鼎業務,但不容忽視的是,有聲閱讀在落地推進中仍存在著不少障礙。
  • 專訪懶人聽書宋斌:重新定義閱讀的第三種出版力量——有聲閱讀
    到了科技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獲取知識的方式很多,但誰也無法否認的是,閱讀仍是一種最主要的途徑。但是由於現在生活節奏很快,所有人都忙著工作和生活,往往用在學習和閱讀的時間會非常少,但又伴隨著閱讀的需求,懶人聽書也應運而生。
  • 中國有聲閱讀及語言娛樂行業發展論壇召開
    中國有聲閱讀及語言娛樂行業發展論壇召開 2017-04-28 14,中國有聲行業各方代表齊聚,一系列中文有聲前言發聲,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 懶人聽書大咖發聲 聚焦有聲閱讀行業新發展
    近日,知名有聲閱讀平臺舉辦了「有聲圖書館開放日」——大型有聲讀物免費體驗活動,推廣有聲閱讀這一新的閱讀方式,讓更多用戶感受聽書之美。活動中,懶人聽書充分發揮平臺優勢,特邀廣電、出版、音像、高校、科技等有聲行業生態圈內多位大咖共同發聲,以不同身份及角度形成「有聲圖書館開放日」系列訪談,聚焦有聲行業發展新態勢,為有聲行業發展帶來新思路。
  • ...讀書日之一」用耳朵閱讀:有聲讀物可以改變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麼?
    通勤路上,運動途中,開車之時……用手機「聽」一本書,成為了更多人完成閱讀的新模式。在現在與不遠的將來,有聲書甚至有可能超過紙質書與電子書,成為許多人讀書的首選。什麼樣的人會更願意「聽」書?據艾媒諮詢(iiMedia Research)2019年發布的數據,這些人的年齡有一半以上是三十歲以下的群體。
  • 有聲閱讀融入生活 聽書市場日漸火熱
    成年人的學習休閒需求為有聲閱讀市場帶來新的增量。越來越快的工作生活節奏讓很多人不得不轉變傳統閱讀方式,選擇在碎片化的時間內進行閱讀。而在通勤、做家務、運動健身、休息間隙、睡前等特定場景,相比紙質書和電子書,聽書顯然比看書更方便。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想聽就聽成為有聲讀物受歡迎的最大優勢。
  • 產品分析報告 | 懶人聽書,有聲閱讀行業的佼佼者
    越來越多的新秀入局有聲閱讀行業,作為老牌聽書產品懶人聽書是否做好應對挑戰的準備?本文筆者將從市場、用戶、功能、產品運營等方面對懶人聽書App進行產品分析,與大家一同探討以上問題。
  • 掌閱發力有聲閱讀市場,從數字閱讀到有聲閱讀,異軍悄然而起
    網際網路時代快節奏的生活與工作狀態,使得用戶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閱讀。有聲閱讀的誕生,很好的將圖文式的傳統閱讀與有聲閱讀結合。(國內有聲閱讀市場規模及預測)(國內有聲閱讀市場規模柱狀圖)在有聲閱讀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不少平臺發力有聲閱讀,其中掌閱、喜馬拉雅、荔枝FM等多方致力於打造精品有聲閱讀模式。在2019年掌閱與搜狗達成了戰略性合作模式下,利用新型的AI技術,批量進行掌閱有聲閱讀研發與生產。
  • 朗讀行業有聲文化解決方案發布,閱讀推廣再上臺階
    在這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一年裡,變革和轉型成為眾多行業迫在眉睫的目標。近日,2020年朗讀行業有聲文化建設解決方案在廣州正式發布,全國近百名行業相關人員赴廣州參加了這場盛典,致力為朗讀行業帶來更優質、更高效、更全面的標杆方案。
  • 有聲文學與網絡配音,從閱讀到朗讀
    有聲文學各種有聲文學的平臺其實現在出現好多,究其形式都算是廣播電臺的網絡化版,包括朗讀文學著作、網絡小說以及廣播劇,形式內容多樣。很多微信公眾號也在長文,尤其是情感類、故事類文章採用音頻閱讀的方式來解放讀者的視力,很適合以夜間聽收音機的形式收聽或單純助眠;朗讀與配音有聲文學中以朗讀為主,而在視頻中以配音或錄音為主,但是兩者都是自媒體的發聲武器;
  • 酷聽聽書董事長張偉:有聲視聽行業迎來春天
    從初創期開始,他堅持自己一個人投資,堅持走精品、正版路線,在行業極其不規範的環境下,酷聽聽書投入了很大的財力、物力、人力,用於建立有聲閱讀的產業鏈發展。2014年7月,有聲視聽文化委員會拿到了民政部頒發的牌照,包括中國移動閱讀基地、中國電信天翼閱讀、中國聯通閱讀基地在內的150多家有聲閱讀企業和眾多有聲播講人士成為協會會員,這可以看作是整個行業健康發展的開始,也可以看作是張偉事業追求的階段化成果。
  • 全民閱讀下的聽書人圖鑑:用耳朵讀書,給平凡生活加點聲色
    在身體被禁錮的時間裡,耳機裡的有聲書陪她打發枯燥時光。 和言言一樣的有聲書聽眾散落在五湖四海,他們在車間,在工地,在地鐵,在自習室,打開喜馬拉雅,尋找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國新聞研究院4月20日發布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去年有三成以上(31.2%)的國民有聽書習慣。
  • 魔力耳朵原創3000+頁有聲繪本 精美畫面分級閱讀培養孩子英語思維
    對於學習英語的孩子來說,有趣的英語繪本閱讀不僅是學習英語的有益補充,更是啟蒙、閱讀鍛鍊等必不可少的一環。在線少兒英語小班課平臺魔力耳朵,除了其高口碑的1對4小班互動課堂以及21天口語訓練營,其繪本產品—「魔力繪本讀」小程序也是一款人氣爆款的學習產品,豐富的內容設置、精美的畫面,深受孩子們喜愛。
  • 魔力耳朵原創3000+頁有聲繪本 精美畫面、分級閱讀培養孩子英語思維
    【來源:北方網】對於學習英語的孩子來說,有趣的英語繪本閱讀不僅是學習英語的有益補充,更是啟蒙、閱讀鍛鍊等必不可少的一環。在線少兒英語小班課平臺魔力耳朵,除了其高口碑的1對4小班互動課堂以及21天口語訓練營,其繪本產品—「魔力繪本讀」小程序也是一款人氣爆款的學習產品,豐富的內容設置、精美的畫面,深受孩子們喜愛。
  • 有聲閱讀:有版權聲音才能傳更遠
    目前,國內有聲閱讀的運營模式逐漸成熟,付費聽書已經被大眾所接受,行業也在加大版權保護與自律,以技術研發、內容創作生產和網絡傳播為主的生態鏈正在形成。 聽故事、聽小說、聽資訊等等,如今,有聲閱讀已經成為國民閱讀的一種重要方式,內容越來越豐富多樣的同時也在不斷進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