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休兵,蔡英文還在央求美國豁免

2021-01-07 人民日報海外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中美貿易戰已告一段落,中美達成共識,停止互相加徵關稅。臺媒此前熱炒大陸與美貿易戰,聲稱臺可從中坐收漁利。可如今,貿易戰都休兵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冒出來懇求美國「能將臺灣列入鋼鋁232關稅案豁免名單」。

怎麼,貿易戰結束了,臺當局還沒「脫戲」?

臺灣「中央社」22日報導稱,蔡英文在今日接見美國國會「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C)訪問團時稱,美國政府針對進口鋼鋁產品課徵關稅,臺灣仍未列入暫時豁免名單。對此,蔡英文聲稱「穩健的臺美經濟夥伴關係對美國的經濟安全扮演正面的角色,希望美國能將臺灣列入鋼鋁232關稅案豁免名單」。

對此,島內有網友諷道「(蔡英文)想得美」「美國爸爸可不是聽風就是雨的」,還有網友認為,「中美貿易戰和平收場,是統一臺灣的催化劑」,更有網友把賴清德此前聲稱「中美貿易戰使臺獲利」的言論找出來,打臉稱「中美貿易戰講和,全世界都高興,唯一不高興的是lie神(賴清德),蔡英文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沒辦法,他就更沒轍啦!」

此前,中美爆發貿易戰時,臺當局「財政部」曾發布公告對大陸5項鋼鐵製品進行反補貼以及反傾銷的調查,被島內網友痛批是在「追隨美國爸爸」。臺灣高雄科技大學會計資訊學系副教授林英星也表示,中美貿易大戰顯然是一場宣傳戰,是一場討價還價的貿易對話與未來新常態,但無傷中美兩國基本經濟架構。兩隻大象在跳舞,怎麼可能對撞重傷?只有夾在中間的小螞蟻以為可從中獲利,哪時會被壓扁都不知道。因此,臺灣不只是在中美貿易戰中選錯邊,而是在整個政治道路選擇上的錯誤,前景堪慮。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也曾回應表示,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兩岸經濟合作互利雙贏,兩岸產業合作也是密不可分的。臺當局此次「雙反」調查,涉及的五類鋼鐵產品中,相當一部分是臺資在大陸設廠生產的。民進黨當局的這種做法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損害的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特別是臺灣同胞的利益。

責編:王亞男

31320800,.中美貿易戰休兵,蔡英文還在央求美國豁免,.2018-05-22 14:22:29,.204318,.王亞男

相關焦點

  • 中美貿易戰休兵,蔡英文還在央求美國爸爸豁免……
    【環球網綜合報導】中美貿易戰已告一段落,中美達成共識,停止互相加徵關稅。臺媒此前熱炒大陸與美貿易戰,聲稱臺可從中坐收漁利。可如今,貿易戰都休兵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冒出來懇求美國「能將臺灣列入鋼鋁232關稅案豁免名單」。怎麼,貿易戰結束了,臺當局還沒「脫戲」?
  • 中美貿易戰休兵 蔡英文卻還在向美國央求這件事
    (原標題:中美貿易戰休兵,蔡英文還在央求美國爸爸豁免……)中美貿易戰已告一段落,中美達成共識,停止互相加徵關稅。臺媒此前熱炒大陸與美貿易戰,聲稱臺可從中坐收漁利。可如今,貿易戰都休兵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冒出來懇求美國「能將臺灣列入鋼鋁232關稅案豁免名單」。怎麼,貿易戰結束了,臺當局還沒「脫戲」?
  • 蔡英文又強行加戲:應對"中美貿易戰" 臺當局有話說
    圖:蔡英文(原標題:蔡英文又強行加戲:應對"中美貿易戰"臺當局有話說)海外網3月23日電美國向中國掀600億美元貿易戰,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令外界不安,也引發輿論抨擊。臺媒一早發文怒批美國「唯利是圖的選票迷思」,最終自己將陷入逆境。聲稱「因應中美貿易大戰」,蔡英文表示臺當局有話要說,還提出所謂四大策略,卻被臺灣民眾諷刺「空心菜」、「屁話一堆」。據臺媒消息,蔡英文今天(23日)上午在接見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江文洲一行時發表談話,提出四項因應策略,強調要加大臺灣研發及生產的比重、加速內需投資,打造更好的投資環境。
  • 中美史詩級貿易戰: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奧拓電子(002587)表示,整體上基本不受美國貿易政策波動的影響。 天順風能(002531)稱,公司自2012年美國對中國應用級風塔實施「雙反」後,已無產品出口美國,如果中美啟動貿易戰對公司出口沒有影響。 雲海金屬(002182)稱出口美國的產品銷售額約佔千分之一,美國加稅對公司幾乎無影響。
  • 美國挑起貿易戰 蔡英文當局趁機「背後捅刀」
    蔡英文中美貿易戰沒有降溫跡象,美國在對中興公司啟動制裁令後,又宣布對華為公司發起調查,正在此時,蔡當局於4月27日晚間聲稱,要將大陸的中興通訊及中興康迅兩間公司,列入「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管制對象」,在此之前,臺「財政部」也於4月16日公告對大陸
  • 臺當局想借中美貿易戰漁利 被批「如井底之蛙」
    「愚蠢邏輯」據臺灣《中國時報》28日報導,賴清德27日在「立法院」施政總質詢時表示,臺灣要能借中美貿易戰得到「對臺灣有利的事情」,有機會藉此得到精密機械、半導體等產業訂單。好比臺灣長久以來不希望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如果中美貿易戰無法解決的話,勢必讓臺商離開中國大陸前往美國,甚至回到臺灣,有助於分散臺灣投資風險。曾赴美就學、工作近10年的國民黨「立委」費鴻泰表示,做生意經常是10年才能有成,蔡英文當局卻期待臺商立刻從大陸移往美國,試問土地、資金、員工,乃至於供應鏈要如何解決?更別說語言、文化、法律障礙。
  • 因應中美貿易戰對臺經濟衝擊 蔡英文提四策略
    民進黨昨日下午舉行中執會,邀請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以「中美貿易戰及對臺灣的影響」進行項目報告。發言人蔡適應會後轉述蔡英文裁示,行政與臺灣安全團隊要隨時掌握中美貿易戰的狀況,做好相關的應變措施。協助產業界面對未來可能產生的衝擊,降低對臺灣經濟的影響。
  • 美國給予中遠海能子公司制裁豁免
    在2018年上半年中美貿易爭端發生前,中國是美國原油的最大進口國,日均進口量為37.7萬桶。今年2月,美國原油出口量降至41600桶/天。9月1日,中國開始對美原油進口徵收5%的關稅,可能將導致美國對中國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氣出口出現進一步下滑。儘管美國出口商加大了對印度和韓國的原油出口力度,但是仍無法彌補中國市場所帶來的損失。
  • 中美達成共識 貿易戰不打了
    中美就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    根據習近平主席和川普總統的指示,2018年5月17日至18日,由習近平主席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領的中方代表團和包括財政部長姆努欽、商務部長羅斯和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等成員的美方代表團就貿易問題進行了建設性磋商。
  • 蔡英文因應中美貿易戰提7項裁示 林濁水送7字
    因應中美貿易衝突,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提7項工作,包括有秩序推動臺商回臺投資或移轉生產基地、加速執行擴大內需計劃、打造新南向產業鏈、成立農業投資公司與海外投資開發公司等。對此,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說雖然因應不是簡單事,但「蔡當局終於覺悟」,雖然太慢,還是懂得亡羊補牢。
  • 大陸與美國打貿易戰,臺灣怎麼辦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中美貿易戰(本文所稱「中美」,皆指中國大陸與美國,下同),毫無疑問是全球熱點,臺灣夾在中間,危機不可謂不大。臺灣最大出口與成長率最高的地區為大陸與香港,其次則為美國,故而,因中美貿易戰而遭受波及的臺灣不可能不受傷,差別只在於輕傷或重傷而已。眾所皆知,蔡英文一向主張,臺灣在經貿上對大陸過於依賴,在戰略上又完全倒向美國,所以這次兩強之爭,臺灣受重傷的可能性較高。
  • 蔡英文「過境」美國:外銷「臺獨」,破壞兩岸關係
    此次蔡英文「出訪」並「過境」美國的目的十分清楚,即以美國為「平臺」,將民進黨的「臺獨」立場從「內銷」轉為「外銷」,在國際上高調顯示民進黨孤注一擲,破壞兩岸關係發展的決心。在時機選擇上,利用中美貿易衝突間隙和國民黨面臨因「大選」出現的分裂態勢,營造民進黨有能力「聯美抗中」的假象,以「引導」2020年「大選」。
  • 繼貿易戰、科技戰和輿論戰之後,美國為何又點燃中美外交戰火
    作者:王德華美國發動貿易戰、科技戰和輿論戰之後,美國開闢了一個戰場,這就是中美外交戰。這把大火,由美國總統川普親手點燃。這預示著,在美國大選前的100天內,中美緊張關係可能進一步升級。此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國國務院決定命令中國駐休斯敦領事館在72小時內關閉,「以保護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和美國人民」。在前中情局頭子蓬佩奧的領導下,美國國務院信奉的是謊言得復一千遍就是真理,所以這種血口噴人的惡毒攻擊,不值一駁。
  • 美國對歐盟鋼鋁關稅臨時豁免明日到期 美歐貿易戰一觸即發
    專家認為美歐貿易領域矛盾疊加,或致未來雙方嫌隙加深。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29日在歐洲議會全會上表示,她預計6月1日美國對歐盟鋼鋁關稅臨時豁免到期後,美國將決定對歐盟鋼鋁產品出口實施配額限制。她表示,屆時歐盟將實施反制措施,對美國部分進口產品加徵關稅,加徵關稅的產品類別將從先前公布的一份清單中挑選,但會低於此前設定的稅率水平。
  • 報告:中美貿易戰可能讓美國大學的學費收入損失11.5億美元
    據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全球發展中心最新報告顯示,中美貿易戰直接導致未來10年,美國大學將損失多達30,000名中國留學生和11.5億美元的學費收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全球發展中心研究人員發現,2004年至2014年間,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增長了四分之一,原因在於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徵收的關稅降低。報告說,貿易自由化增加了高收入家庭的財富,這些人將更多錢投資於住房並將其子女送往國外學習。
  • 中美貿易戰將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四是中美最可能發生軍事衝突的地方是臺灣,臺灣在太平洋西岸,美國是太平洋東岸的國家,美國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為為臺灣而戰,出師無名。但這個可能性又不能完全排除。6月初參加國民黨初選的郭臺銘認為,大國崛起16次對抗,12次戰爭,是要警惕的。由於中美關係已從貿易戰擴大到全面對抗,第17次修斯底昔陷阱已經出現。
  • 蔡英文借中美貿易戰鼓吹臺商回流 臺專家:沒電很要命
    大陸全國臺企聯發言人葉惠德說,中美經貿摩擦升級確實對臺企產品出口美國有影響,但這不意味著臺企回遷島內就能避風險、降成本。「光遷一個廠要重新投入許多成本,況且臺灣各項生產要素的成本還是很高。民進黨當局的這些口號說穿了只為拼選舉,而非經濟考量。」三三會副會長林伯豐表示,如果用空泛的口號或一個單純的期待就想讓臺商回流、在臺灣建立產業鏈,這是難以實現的。
  • 2018年中美貿易戰最新時間表 美與中國貿易逆差再創新高
    2018年中美貿易戰最新消息,美國9月貿易赤字擴大至540億美元 與中國逆差再創新高 受工業用品出口創歷史新高推動,美國9月貿易逆差擴大至540億美元。 分國家看,9月中美貿易逆差擴大至402.4億美元,再刷歷史新高,8月份為385.7億美元;美國與俄羅斯貿易逆差17億美元,為2013年5月以來最高。 今年以來,美國貿易赤字較去年同期增加407億美元,或10.1%。其中,出口增加1438億美元,增長8.2%;進口增加1845億美元,增長8.6%。
  • 中美貿易戰加徵關稅最新消息 美國加徵關稅產品清單中文版
    中美貿易戰加徵關稅最新消息 美國加徵關稅產品清單中文版 2019年6月4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繁體
  • 貿易戰衝擊波:中美航線爆倉、甩櫃明顯增多
    【財新網】(見習記者 賈天瓊)8月8日,中國海關總署發布7月中美貿易統計數據,總體來看,中美貿易額保持平穩,中國向美國出口貿易額相較上月增長5.6%,進口增長4.3%。中美互相加徵關稅影響還未顯現。但在貿易戰陰雲籠罩下,中美航線已經出現加緊出貨的緊迫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