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日報》簡介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臺灣《經濟日報》成立於1967年4月20日,是臺灣最大的財經報紙,提供報紙、展覽、論壇、活動、刊物、講座、課程、網絡等多項服務。

    臺灣《經濟日報》的報導內容涵蓋島內、國際、兩岸、財經、產業、企管等最新資訊,為工商業界每日必讀平面媒體,並擁有高含金量的廣大讀者群。

    臺灣《經濟日報》為中產階級、知識分子、意見領袖提供市場新趨勢與資訊;同時,臺灣《經濟日報》也是企業最好的宣傳平臺。

    優質

    ·1967年創立,是臺灣第一份,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專業財經報紙。·創立至今,一直是臺灣發行量最大的專業財經報紙。·多次奪得兩岸新聞報導獎。

    專業

    ·連續五年邀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到臺灣參加社慶論壇。·臺灣工商企業領袖最推崇的財經報紙。·各級政府與產業界首選溝通平臺。·讀者含金量最高的報紙。企業主、行政主管、專業人士和投資大眾,合計佔九成。

    領先

    ·自2005年起,江蘇省崑山市政府每周三訂閱千份報紙供當地臺商閱讀。·2008年7月,為配合兩岸周末包機,發行兩岸通周報。·2009年,與新華社、《中國證券報》、《經濟觀察報》展開內容合作。·2010年,與北京《經濟日報》進行內容交換。

相關焦點

  • 臺灣經濟日報:臺當局救經濟 打底該靠誰?
    臺灣經濟日報:臺當局救經濟 打底該靠誰?《經濟日報》17日社論表示,臺「主計總處」上周公布最新經濟預測,將今年GDP成長率大幅下修至1.56%。  就內需而言,上半年差強人意的島內投資,在出口轉冷、股市重挫、房市漸凍及明年可能政黨輪替等多重因素交互影響下,內需轉冷已是現在進行式,所以,今年經濟成長「保1」恐怕都有困難。換言之,短期內臺灣經濟有很大機率陷入衰退,這也是幾十年來臺灣在沒有重大全球危機情況下首次瀕臨衰退危機,問題之嚴重性,絕不能等閒視之。
  • 臺灣輔仁大學金融所教授葉銀華在首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
    很高興接受我們臺灣《經濟日報》的邀請,來參加首屆由這三個《經濟日報》所舉辦的財經高峰論壇。     機遇     首先我以大陸地區園林的借景藝術,來闡述兩岸及香港經貿合作的機會。而在經貿合作方面,臺灣與香港對大陸的投資,臺灣旳信息科技、傳產、服務業的技術,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籌資與協助大陸金融改革的角色,對於大陸經濟長期的高度成長有著顯著的貢獻。當前大陸從世界工廠轉變到世界市場的巨龍,也讓香港與臺灣經濟成長有較大的推動力。
  • 【中華日報】數據說話,蔡英文以虛幻口號美化經濟!
    【中華日報】數據說話,蔡英文以虛幻口號美化經濟!  最近幾天,蔡英文頻以「臺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強調在她上任三年來「臺灣經濟非常強韌」,去年六月她更說臺灣經濟處在二十年來最好狀態。
  • 《直播臺灣》主持人王德愷簡介
    《直播臺灣》主持人簡介臺灣TVBS電視臺主持人 王德愷 >王德愷簡介  TVBS主播及專題記者,負責晨間新聞播報,及[一步一腳印發現新臺灣]專題節目採訪撰稿。臺灣大學心理系畢業,2000年畢業於巴黎高等社科院社會心理學研究所,曾任心理實驗研究助理、電視節目企劃、國際新聞編譯、大陸旅遊節目外景主持、社會新聞組記者、TVBS大陸新聞組上海新聞中心特派記者。節目感言  再度參與央視國際頻道的團隊,成為今年度重要直播報導任務的一份子。心情完全不同。
  • 臺灣經濟日報:美遭信用降級催動四大政經效應
    中新網8月8日電 臺灣《經濟日報》7日發表社論說,標普下調美國主權債信評,全球政經局勢將面臨強烈震撼,其中由此引發四大政經效應值得密切關注。  標普做出此一決定,全球政經局勢將面臨強烈震撼,在全球股市被經濟大衰退陰影籠罩下已普遍挫跌一周之後,這個可能帶來「雪上加霜」效應的舉動,甚至將在美國內部引發了複雜的政治反應,共和黨議員指責政府無能,也有議員要求財長蓋納立即下臺。未來一周全球金融市場會受到何等影響,值得密切關注。
  • 從象山到臺灣的經貿橋梁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7月5日,浙臺(象山石浦)經貿合作區在象山縣石浦鎮正式授牌,它將成為該省海洋經濟新的增長極和對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對臺交流源遠流長 象山縣位於浙江省中部,三面環海,海洋資源極其豐富,對臺交流合作源遠流長。石浦港處於大陸東南沿海水路要衝,是大陸六大中心漁港之一,也是長三角地區距離臺灣最近的港口(距臺灣基隆港約170海裡),腹地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
  • 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臺灣品牌農業推廣協會首席經濟顧問邱毅:廈門...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記者衛琳 圖/記者黃曉珍)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臺灣品牌農業推廣協會首席經濟顧問邱毅首次「觸電」投洽會,除了力贊兩岸在新農業方面合作空間巨大,更指出從全球角度來看,中國的經濟前景並非國內企業家和國內學者所認為的那麼糟糕,在昨天的專訪中,邱毅表示:「信心的存在是經濟成敗盛衰的關鍵,我們一定要有信心。」
  • 中國臺灣投資者教育簡介
    一、1973年設立,該基金是由中國臺灣證券交易所2006年,證基會聯合臺灣工商時報社2005年,證基會與臺灣經濟日報合作刊載「2005證券期貨投資系列」專文,使投資者了解整體經濟環境、建立「長期投資,分散風險」的投資理念。
  • 經濟日報讀者問卷調查
    我們誠摯邀請您的參與,為我們進一步辦好《經濟日報》建言獻策。&nbsp&nbsp&nbsp&nbsp參與方式:&nbsp&nbsp&nbsp&nbsp1.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參與答卷。歡迎下載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或關注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
  • 臺灣《用郵手冊》簡介
    臺灣《用郵手冊》簡介 時間:2006-03-01 13:58   來源:中郵網   現介紹的《用郵手冊》是臺灣「交通部郵政總局」1999年12月編印本,全書共112頁,分郵務篇、儲匯篇、附錄三部分。
  • 臺灣自然法師簡介
    自然法師簡介1961年生於臺灣臺北,1990年於舊埔裡普賢淨行會,禮上悟下平老和尚,上體下通阿闍梨座下披剃。1991年於臺灣佛光山求受三壇大戒,經年恭讀「華嚴」「楞嚴」「法華」等經典。
  • 臺灣經濟成長 也該感謝鍾南山
    福州博覽會活動,臺灣美食吸引參觀者購買。(中新社)臺灣中國時報刊載「野臺」製作人練鴻慶撰寫的文章說,韓國《朝鮮日報》報導稱「臺灣不靠大陸經濟成長世界第一」,卻被踢爆去年是臺灣有史以來,對大陸出口依存度最高的一年,對此民進黨的回應是,「這證明了中國(大陸)需要臺灣」。
  • 「迷之自信」的臺灣經濟
    2020年以來,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各國家及地區為防控疫情,紛紛採取封城、封閉邊境、限制人員活動等嚴格管制措施,致使全球需求近乎停擺,國際原油與原物料價格重跌,世界經濟陷入衰退風險,中國臺灣地區亦未能例外。依靠祖國大陸經濟的快速復甦,臺灣經濟實現逆勢增長,但產業發展冷熱不均,致使貧富差距加速擴大,島內社會進一步撕裂。
  • 東方日報 日本打臺灣牌 中國如何反擊
    東方日報 日本打臺灣牌 中國如何反擊 2013-03-13 08:49:00  來源:東方日報
  • 臺灣「教育部」簡介
    簡介:  隸屬於臺灣「行政院」,主管臺灣地區學術、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務。
  • 人才流失創新停滯 臺灣經濟靠什麼?
    距離蔡英文就職,只有兩個月多的時間而已,等待她的,恐怕不只是支持民眾的歡呼而已,而是棘手的兩岸問題與經濟問題。兩岸問題,其實相對單純,就看蔡英文如何回應九二共識這個議題而已,比較複雜的反而是經濟問題。臺灣的經濟問題,可以說是多年的沈痾,不是嘴上喊一喊五大產業或類主權基金就可以迎刃而解。
  • 一碗泡麵裡的風波:臺灣拼經濟才是最重要的
    或許這與臺灣當前的經濟狀況不無關係。上周,臺灣「經濟部」公布了10月經濟數據,其中外銷訂單金額425.5億美元,同比減少5.3%,連續7個月衰退;工業生產指數105.85,同比減少6.15%,連續6個月衰退。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日前已將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至0.9%。
  • 電玩暢銷餐飲業轉型 疫情升溫臺灣「宅經濟」
    中新社臺北4月19日電新冠肺炎疫情下,臺灣民眾外出減少,在零售、餐飲等業都催生出「宅經濟」的新趨勢
  • 中華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前經濟經建部門負責人尹啟銘
    4日下午,由經濟日報社、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香港鳳凰衛視、澳門網際網路文化協會、中國博物館協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工商時報(臺灣)協辦的2017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網際網路發展論壇舉辦。圖為中華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前經濟經建部門負責人尹啟銘。
  • 經濟日報集團報刊雜誌一覽
    經濟日報——主流·權威·公信力          《經濟日報》是由國務院舉辦、中宣部領導和管理的以經濟宣傳為主的綜合性中央級黨報,是黨中央、國務院指導經濟工作的重要輿論陣地,是全國經濟類報刊中權威性、公信力最強的報紙,是傳播發布黨和國家關於經濟方面政策信息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