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前,我們與朋友聯繫最多的方式就是通過撥打對方的手機號碼進行通話,可是如果不把對方的手機號碼保存到通訊錄,或者其他方式記錄下來的話,一般人很難記住很長的手機號碼。
目前我們的手機號碼幾乎全部都已經是11位數字組成的一串號碼,但是在最早的時候,我國的手機號碼還是10位數字,只是後來隨著使用手機號碼的人數逐年增加,因此國家信息產業部將手機號碼統一規定為11位數。
將11位數字進行不限順序的組合,從理論上來說能夠組合成1000億條號碼,但目前的手機號碼都是以數字「1」固定開頭,而剩下的10位數也能有100億種方式組合,然後再去除一些特殊通信領域的專用號碼,剩下的號碼也足夠幾十億用戶使用。如果有一天使用手機號碼的人數突破這個數字,那麼只需要更換開頭的數字「1」,就又可以增加100億個號碼。
有些人說11位數字比較長,不方便個人的記憶,但其實11位的手機號碼可以劃分成3段:1XX-XXXX-XXXX。
其中第一段的前三位代表電信、移動、聯通等運營商標識,第二段的四位數代表所屬地區的編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查詢手機歸屬地時,只要輸入前7位數字,就可以查詢到手機號碼所屬地區和所屬運營商的原因,最後一段的四位數是一段隨機生成的數字,用於區分手機號碼用戶。
為了讓手機號碼的資源得到充分發揮,那些很久沒有被使用或者已經被註銷的手機號碼往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運營商重新啟用,這就是我在之前文章介紹過的二次放號,所以有時候我們撥打一個很久都沒有聯繫過的朋友手機號碼時,接電話的可能已經變成另外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