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翼軫
轉眼三個月過去了,「幫你投」 公布了一份三個月成績單,也為筆者在內的幫你投用戶做了一次動態再平衡。
此時此刻,再來說說幫你投,或許更全面一些。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 「雙劍合璧」 的產物。
一方,是螞蟻金服,應該算是中國金融科技企業中的翹楚,無論是支付寶、餘額寶、花唄、基金財富號,均是中國在線金融市場現象級的產品。
一方,是先鋒領航集團 (Vanguard Group),是全球指數化投資的領軍者,也是美國基金投顧領域的重量級選手。
「我應該使用『幫你投』服務嗎?」 最近也一直有讀者來詢問。
在體驗了一段時間,並且和幫你投的團隊有了一番交流後,來說說我的看法。
此次螞蟻金服和先鋒領航集團聯合推出的 「幫你投」,對絕大多數中國基金投資者,可能是一個陌生的業務形態。
中國基民是如何購買基金的?
最基礎的,自然是基金直投,通過基金公司的直銷平臺或者是類似螞蟻財富這樣的第三方平臺,自己選擇基金,自己決定何時買,何時賣。
當然,大量的基民,和股民一樣,往往在基金的選擇、基金買賣時點的選擇上並不在行,甚至頻頻出現高賣低賣的問題,以至於長期來看雖然中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超過 10%,但是基民賺錢機率卻並不高。
於是,在基金之上,有了各種增值產品。
比如許多基金公司在直銷平臺上做了一些基金組合,採用 「XX 精選」、「股債 XX」 的名字,希望幫投資者解決買什麼的問題——這些組合服務幾乎都是免費的,畢竟基金公司的目標是通過基金管理費盈利。
看似很美,但是由於組合帶有 「導購」 的訴求,所以只能局限在這些基金公司自家的產品上,無法做到精選。
又比如,基金中的基金(FOF),一個投資基金的基金,可以像一個普通基金一樣買賣,然後按年收取管理費。
就購買而言,這無疑是一種省心的方式,但缺點是 FOF 往往只能按照一種風險偏好來投資,一個 FOF 未必適應所有人——而現有 FOF 的數量有限,也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幫你投」 是一個基金投顧業務,某種程度上,他正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全新基金投資模式。
今次,先鋒領航投顧是作為基金投顧的身份來管理 「幫你投」,精選了 12 家基金公司作為基金備選池,從名單來看,幾乎均是基金業的老牌績優公司:富國基金、易方達、博時基金、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建信基金、銀華基金、南方基金、中銀基金、嘉實基金、廣發基金。
這樣的備選池,就確保了 「幫你投」 是一個代表投資者利益的產品,不會被個別基金公司的產品局限,可以在更廣泛的範圍內選取,這點的確是相比基金公司自營組合要更讓人放心的地方。
另一方面,幫你投採取的是螞蟻基金第三方平臺上的專用入口的形式,所以其實質上是一攬子基金的組合,所以可以提供千人千面的組合,針對每一個人的風險偏好來提供定製化組合——同時還可以在投資人的風險偏好或者其它情況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自動進行調倉匹配。
這種豐富性,顯然是單一的 FOF 所無法比擬的。
幫你投,是一個基金投顧服務,收費的。
按照目前披露的信息,年管理費是 0.5%,按天計算,按季度扣除。
雖然,中國的基民早就習慣了基金收取管理費,但是對於基金組合形態的投顧服務是否能夠接受額外的管理費,這或許是 「幫你投」 在中國能否如先鋒領航集團在美國的基金投顧業務那樣成功,最大的考驗所在。
0.5% 的管理費值不值?
我的答案是:對大多數人應該值!
以筆者為例,根據風險評測,幫你投給出的是 70% 股票 + 30% 債券的組合,下面就是幫你投針對我提供的基金組合(這一組合在首次建立時會公布持倉,此後則按照『黑箱』運作,不再公布你的幫你投具體持倉,僅公布大體的資產類別)。
股票方面目前以滬深 300 指數和指數增強為主,中證 500 指數和指數增強為輔;然後債券方面再搭配一些債券基金。
對於這個組合和選擇的基金,我總體是認可的,入選的基金大體是相關領域的翹楚,如果換我自己來配置,多半也是這幾隻。
唯一有些遺憾的是,目前只有放入中國 A 股和債券,並無海外資產的配置。
不過這個問題和先鋒領航投顧的投研團隊有過交流,他們表示由於海外投資基金的 QDII 額度問題,所以暫時無法放入。
這點我也表示理解,畢竟螞蟻金服的平臺,分分鐘可能出現現象級的產品,而近期海外基金的 QDII 額度的確過於緊缺,從為絕大多數人提供長期穩健投資組合的角度,暫時不放入海外資產也是理性之選——但願我國基金海外投資的額度能夠早日放開,這樣先鋒領航集團豐富的全球投資經驗才能讓中國基民受益更多。
如果你投資金額是 1 萬元,按照 0.5% 的服務費,每月也就是 4.17 元;即使你的基金投資是 10 萬元,每個月也就 41.7 元。
我一直相信分工的價值。
除非你將投資理財作為自己的愛好或者是職業發展,否則對於普通工薪一族,好好通過工作提升薪酬水平,然後用省心的投資工具再實現收入的增值保值才是最好的選擇。
普通人與其費盡心血想如何省下幫你投 0.5% 的管理費,不如把這個心思用在自我增值充電上,或許在工作上會有更大的增值。
畢竟,投資理財,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
在我投入 「幫你投」 組合 90 天后,「幫你投」為我做了一次動態再平衡。
是的,在經歷了 90 天的持倉後,恰逢近期股市相當的好,所以股票的倉位從初始的 70% 變成了 73.59%,相應的固收類基金,倉位從初始的 30% 下降到了 26.41%。
這顯然背離了我的 「幫你投」 組合初始的風險配置。
所以,再平衡回 7:3,顯然有助于堅持固有的風險收益配置。
在這一點上,先鋒領航集團顯然是將其海外成熟的資產配置理念在中國得到了充分的執行——雖然遇上大牛市,這樣的資產再平衡或許會短期降低收益率,但是在震蕩市和熊市中,卻會發揮 「高拋低吸」 和「逐步抄底」的價值。
從海外的研究文獻來看,堅持動態再平衡,長期是有助於獲得超額收益的。
當然,值得隆重一提的是,先鋒領航集團並沒有完全被海外的投資經驗束縛,而是對中國投資市場的國情有一個極好的匹配。
是的,我說的是這次 7 月 「幫你投」 的一次不張揚但是極為重要的產品升級——將多隻主動型基金加入基金池。
在日前 「幫你投」 公布的股票型基金池中,突然出現了易方達中小盤、中歐新趨勢 A 和匯添富價值精選 A 這三隻主動型基金。
如果你明白先鋒領航集團創始人約翰 · 博格(約翰 · 博格)對於指數基金行業的開創地位以及對於主動性基金的批判,就會明白這三隻主動型基金出現在 「幫你投」 的股票池中是多麼大的一個突破。
但是,這種突破,在我看來反而是一件好事。
作為熟讀約翰 · 博格關於指數基金 「必勝」 相關研究的資深粉絲,我深知約翰 · 博格看好甚至將指數基金視為信仰,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美國這樣的市場機構投資者佔據主導,基金差不多能代表市場整體——這意味著基金的總體回報應該與市場的總體回報相若。
在這樣的前提下,指數基金可以依靠較低的管理費用跑贏同樣表現和市場相若但是收費更貴的主動型基金。
但是,這個前提,在中國顯然並不滿足。
中國的股市充斥著散戶,充斥著非理性非專業的投資行為,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主動型基金的確長期獲得超額收益,而且這樣的超額收益足以覆蓋管理費增加的部分。
正因此,「幫你投」 在中國選基金,基於充分的市場調研,選入了三隻主動型基金,在筆者看來這是極為正確的選擇——這三隻主動型基金也算是主動型基金中的翹楚(筆者此前就已經持有三隻中的兩隻,可謂英雄所見略同)——毫不誇張的說,哪怕在幫你投之外你還想加大對於主動型基金的配置,那麼幫你投的基金池都是極好的抄作業對象。
幫你投,作為一個帶有先鋒領航集團和螞蟻金服雙重基因的基金投顧服務,從一開始,就有許多細微的細節讓人感到貼心。
比如在介紹每個投資人當前投資策略的下面,會有一個未來收益的預測,你可以移動手指,查看未來任意數年內可能的收益水平。
這就是先鋒領航集團最出名的 VCMM 模型,也是先鋒領航投顧與其他公司最大的區別所在。
這套模型,在美國已經使用了十年以上。在和先鋒領航投顧投研團隊交流的時候,筆者了解到:
未來各類資產的收益不容易做很準確的預測,但是這些市場的表現還是會受到基本驅動力的影響,這些驅動力包括各式各樣的宏觀因子,包括各個市場潛在一些風險因子,所以 VCMM 基本是統計模型,根據每個國家過去的金融市場和宏觀因子和風險因子的表現,通過統計模型找出他們的關係,一旦關係找出來以後,這個關係可能是固定關係也可能是動態關係,幫你投希望通過統計模型捕捉這樣的一個關係。這個關係確認了以後,可以根據現在市場宏觀跟其他因子的情況作為輸入來預測未來各類資產的預期收益。
VCMM 承認預測都會有偏差,我今天假設中國 GDP 在 5.5%,剛好在 5.5% 的概率嚴格來說趨近於 0,這個數可能高可能低,沒有人知道。VCMM 的好處是接受了這個偏差,並不是用點預測方式告訴我們,而是用一個概率分布方式來告訴我們,它會告訴我們一個範圍,比如說 GDP 可能會在 6%—3% 或 2% 之間,各個 GDP 成長率的概率分布是如何,有了概率之後再把它放到資產配置模型,這個模型考慮的是,如果資產預測在某一個水平,大概概率跟另外一個水平概率綜合起來幫客戶找到最佳的配置,這個配置本身透過 1 萬次模擬,看不同可能收益分布下幫客戶安排合適的資產配置。
下圖是我截取的 5 年預測,可以看到 VCMM 模型預測的較差情況是虧損 8.5%,較好情況是上漲 110.2%,中值是上漲 41.4%。
相比現在不少基金產品僅僅呈現過往特定時期的輝煌表現,我挺喜歡幫你投的這種老實,用概率老老實實的告訴你投資在短期有風險有收益,在能夠介紹這樣概率分布的前提下,再去憧憬大概率的穩健收益。
這樣的基民,顯然比被過往收益誘惑入市出現虧損而後悔的基民要來得理性——長期來看,應該賺錢的成功率也更大一些。
幫你投,正如其名。
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不妨直接上支付寶搜一下 「幫你投」 可以試一試,給這個產品一個幫你投資的機會,長期持有,或許會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