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力和離心力的奧秘

2020-12-17 百家號

向心力和離心力的奧秘向心力 向心力是從力的效果來命名的,因為它產生指向圓心的加速度,故名。它不是具有確定性質的某種類型的力。相反,任何性質的力都可以作為向心力,這些力可以由彈力、重力、摩擦力等任何一種力而產生。在經典力學中,向心力還可以是幾個不同性質的力沿著半徑指向圓心的合外力,做圓周運動的物體,速度方向時刻要改變,為了改變物體速度的方向需要一定大小的力,而向心力的大小恰好就等於所需要的力,因而它沒有「餘力」把物體拉向圓心。

因為圓周運動屬於曲線運動,在做圓周運動中的物體也同時會受到與其速度方向不同的外力作用。對於在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向心力是一種拉力,其方向隨著物體在圓周軌道上的運動而不停改變。這種拉力總是沿著圓周半徑指向圓周的中心,所以得名「向心力」。因為向心力總是指向圓周中心。且被向心力所控制的物體是沿著切線的方向運動,所以向心力總是與受控物體的運動方向垂直,僅產生速度法線方向上的加速度。因此向心力只改變所控物體的運動方向,而不改變運動的速率,即使在非勻速圓周運動中也是如此。非勻速圓周運動中,改變運動速率的切向加速度並非由向心力產生。

火車拐彎處兩根鋼軌的高度不一樣高,可以產生一個向心力,就將高速行駛的火車的離心力抵消,防止火車翻車的事故。再有我們騎自行車拐彎時中心也是向所拐彎的方向傾斜,其實這樣同樣產生一個向心力抵消我們騎車時的離心力。

相關焦點

  • 《離心力》需要的是向心力
    (原標題:《離心力》需要的是向心力)
  • 讓很多人混淆的問題 什麼是離心力和向心力?
    離心力與向心力離心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但它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嗎?當我們坐在行駛的汽車裡,汽車轉彎時我們能感受到它的存在;當我們坐在旋轉木馬上玩耍時,也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有一天,它甚至可能為宇宙飛船和空間站提供人造重力。
  • 向心力與離心力 權成
    向心力和離心力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向心力物體就會被拉到軸心,只有離心力物體就會飛出圓周。所以兩種力互相作用,才維持了平衡,向心力是從力的作用效果來命名的,因為它產生指向圓心的加速度,所以稱它為向心力 ; 任何性質的力都可以作為向心力 。摔跤多以向心力為主。自己平衡穩定,讓對手不平衡。
  • 欲望滿足是向心力,精神追求是離心力
    好像繩上拴一石塊,抓住繩子一端,呈圓弧形狀地甩,到達一定的速度時,咔的一聲,繩子斷裂,石頭被離心力拉離軌道,跌落地面。它的存在很奇妙。因為,離心力和向心力,永遠相生相存,密不可分。失了一個,或兩個大小不等時,物體就會不受控制地失去平衡,從而偏離運動軌道。
  • 北派紫微鬥數的向心力和離心力
    北派紫微鬥數的向心力和離心力  初級班五月打算大量講課,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合起來講課
  • 鞦韆與過山車中離心力的奧秘
    我們知道接觸力都是由於分子間作用力宏觀的體現,若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到大小不變方向時刻改變的向心力(實際存在的力,力方向指向圓心),就會時刻扭轉物體的運動方向,這時物體就不是做勻速運動了,而是曲線運動(圓周運動是特例),受向心力作用的物體內分子也並不保持相對彼此近似靜止了,而是由於向心力起初作用物體內的那一小塊分子群的後面拉著一連串的分子,而且這個向心力時刻改變
  • 周士新談中國和東協經貿關係:向心力和離心力同時存在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周士新博士在研討中認為,中國和東協經貿關係總結起來是向心力和離心力同時存在。就是相互依賴性在增強,同時,東協國家和其他國家的這種相互脆弱性也在增強。 周士新介紹說,講中國的周邊環境和中國的周邊外交,從東協案例來看,東協國家還是比較高興的。從安全上來說,東協基本上是在東亞、亞太,有一定的話語權。
  • 任劍濤: 如何保證民族向心力始終大於離心力?
    原標題:任劍濤: 如何保證民族向心力始終大於離心力?| 文化縱橫[導讀]作者認為,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作為實體長期存續,是因為吾國吾民之向心力大於離心力。但凝聚-崩解的微妙平衡始終處於連續變動之中,在現代條件下,如何保證民族向心力始終大於離心力,是一個不容片刻忽視的問題。本文指出,國家高層權力與基層社會之間的制度性張力是影響民族凝聚力強弱變化的根源所在。
  • 大國之爭 —— 向心力與離心力(下)
    四、內部和外部的離心力上一章寫到,任何組織和國家,都同時存在兩種力量 —— 離心力和向心力。
  • 物理教師招聘考試:輕鬆搞定向心力
    6.用繩拴小球在豎直面內做圓周運動的軌道最高點和最低點的向心力:小球所受重力與繩拉力的合力。7.火車轉彎時需要的向心力:正常行駛情況下可由重力和軌道彈力的合力提供。三、向心力與離心力嚴格來說,物理上沒有離心力的概念,心力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 高中物理常考十大公式之向心力公式
    可以觀測出,向心力的大小與小球運動的半徑有關,運動半徑越大,所需的向心力越大。  實驗表明:向心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m、圓周半徑r和角速度ω都有關係。  進一步還可以證明,勻速圓周運動wuli.in所需的向心力公式為 F=mrω2
  • 從天體運行到向心力的詮釋
    根據克卜勒第三定律行星和太陽的連線在相同的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說明行星在冬季時在橢圓軌道的近日端線速度和角速度均比夏季時行星在遠日端快,說明行星的運動是變速運動,運動存在著加速度。加速度不僅改變了行星的運行速度,也隨時改變著行星運動的方向。行星在無形的軌道上運行,明顯地,受到太陽的吸引,其它行星的吸引太陽系外天體的吸引三個力。
  • 智庫|探究企業彎道超車與翻車的奧秘:技術向心力
    文 | 林雪萍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識自動化」(ID:zhishipai),原文首發於2020年9月1日,原標題為《林雪萍|技術向心力:彎道超車與翻車的奧秘》,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1富士跨界先說日本有一款網紅化妝品艾詩緹,深受年輕人喜歡。
  • 地球同步軌道的空間站內,「離心力」可以達到地面的1g水平嗎?
    首先糾正一個概念,根據題意,「離心力」顯然是指空間站的物體受到的力,受力體是空間站的物體。實際上世上根本不存在「離心力」,所謂的「離心力」不過是維持慣性的效應趨勢,是強制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主體施力方(在這裡就是地球)感受到的力(在這裡就是物體對地球的引力),這個力是主體方施於物體向心力的反作用力,而對於物體來說,離心力是「虛擬的」,物體只感受到向心力,沒有受到「離心力」。
  • 任劍濤:如何保證中華民族的向心力一直大於離心力?
    這就涉及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與離心力之比,在兩極張力之間,如何保證向心力一直大於離心力。巨大且不被覺察的離心力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動力可以歸為四大要素:封閉的地理環境,沒有中斷過的歷史,韌性很強的文化,行之有效的大一統政治措施。這讓中國建構國家的進程長期領先世界。福山認定現代國家有三根支柱:官僚制、法治與責任制政府。
  • 易經:向心力與離心力
    也就是說,有了向心力就有離心力。所以讀了《易經》以後,我感到很可怕。古人說懂了《易經》便可以為將相,我今天還在跟一位同學講用人之道:這個人對我們忠心耿耿的,我們對人家也絕對地忠誠,但是到了利害關頭要命的時候,忠心不忠心便不知道了。因為有向心力,便有離心力。我常常說,世界上誰又是最可靠的人?連自己都不可靠,還能夠相信別人嗎?
  • 新老歐洲之間的離心力與向心力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今年公布的歐盟2021至2027年度預算提案,更是遭到了匈牙利和波蘭等很多中東歐國家的反對。不過,新老成員國之間並非是簡單地越走越遠,而是處於一種離心力和向心力相互作用下的平衡之中。向心力之一:「多速歐洲」的現象已經出現了一定的改善趨勢。
  • 空間站為什麼不建成像科幻片裡的圓形,靠離心力模擬重力?
    最靠譜的方式就是利用離心力模擬重力。其實離心力就是一種虛擬力。是相對於受力物體而言的。當你坐在一個大圓盤上旋轉的時候,在外部的觀察者看來,你之所以可以保持平衡是由於摩擦力提供了向心力。於是你就會假設一個與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抵消了摩擦力,這個力在你看來就是離心力。在空間站上,我們可以依靠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來模擬重力。不過這就需要極大的動力系統產生旋轉。
  • 向心離心和頂峰收縮
    很多訓練者啊對這個誤區,什麼是向心力和離心力以及頂峰收縮呢,往下看。我們在做每一個訓練動作的時候都是讓肌肉(肌纖維)撕裂和重組的過程,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肌肉在每一次重組之後變得更加強大。向心力,離心力,我說的通俗易懂一點。
  • 若將空間站設計成環形,便能用離心力取代重力,科學家為什麼不做
    引言:有關注過天文消息的朋友可能就知道,現實中的空間站外形看起來十分不規則,和科幻電影中的環形空間站比起來缺少了美感。而且環形空間站能夠利用離心力來代替重力,從而讓太空人省去失重的煩惱,可為什麼現實中不存在這樣的設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