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上班族做其兼職和副業,最好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擅長做的事情。
或者,看看身邊的同學、朋友都在做什麼靠譜的副業,讓他們帶著你入門。
為什麼要做自己的最擅長的事情?因為這樣做沒有前期的學習成本,而且在過往工作、學習當中積累的經驗,都可以原封不動地派上用場。這就是個人價值的體現,同時也能夠讓主業副業之間形成良好的互補關係。
打個比方,一個人是做外貿行業的,他在業餘時間是不是可以接一些翻譯相關的工作?哪怕是以前讀書期間英語不錯,是不是也可以在經過一定的訓練之後,把翻譯當作是副業?
還有那些做開發、設計、教育和運營的從業者,是不是可以在副業做一點私活,幫別人做一做設計、開發一些應用或者是寫作賺賺稿費?不難發現,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需求,而且不一定每個項目的要求都那麼高....
反之,如果我們去接觸完全陌生的領域,比如最近很火的聲音變現,不僅以前的經驗和積累完全派不上用場,而且從0學習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投入實在是太大。
興趣愛好,甚至個人的某些經驗、技能,也可以用來建立副業收入渠道。比如我身邊有不少愛好攝影、畫畫的朋友,他們就在微博、綠洲小紅書上發布自己的作品,然後靠接單、教學變現。
同時把一些優質的作品放在帶版權出售功能的網站上面售賣,雖然賺得不多,但偶爾也能有一筆睡後收入。
同理,代做PPT、Excel表格、會計師代帳也是一個道理,如果工作中用得比較多,自己把相關的技能拿去,當作是副業的本錢。
我伯父以前跟我講過,很多年以前,有一種人叫做星期天工程師,指的是那些國企、央企和大公司裡的一些技術高手和工程師,周六日放假去給一些初創公司、民營企業做技術指導或者顧問。
跟現在不同,當年的國企央企還是非常牛X的,也確實有不少真才實學的業務骨幹,幫助鄉鎮企業、民營企業解決技術難題,也可以說是間接推動了民營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
在今天的網際網路時代,同樣的事情也是存在的,網絡平臺和線上辦公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係也越來越密切,所以如果我們在工作中培養出了一些技能,積累了一些經驗,完全可以用在業餘時間把它分享給有需要的個人或者是組織,以此換取回報。
其次,問一問身邊有沒有朋友在做副業,順便問問副業是幹嘛。如果是什麼區塊鏈、炒幣炒股那就算了,如果說項目比較靠譜且不需要投資,那麼不妨試一下。具體有哪些事情呢?
也給大家舉一些例子,比如我所在的機構,有時候學員比較多,不得不託朋友幫忙,讓他們介紹臨時的代課老師過來幫忙,還有時候自己外包做不過來,也會找朋友幫忙分擔工作...
這種時候有熟人介紹和擔保,相互之間都還比較信任,所以合作比較愉快。
同理,如果你看到身邊的朋友,有做啥副業的,比如做閒魚倒爺的,做頭條、知乎帶貨寫手的,或者是做什麼穿搭、護膚、美妝之類的博主,都可以向他們取經。
找有結果的人學習,讓老手帶自己入行,比自己一個人苦苦摸索要更加合適。
另一方面,如果有時候能夠把自己的技能、行業經驗和興趣愛好相結合,也許自己專門的副業能夠有更多方向和突破點。
給大家講個例子,以前有一個哥們在我的評論區留言,說自己是在一家普通私企上班,工資不高,但平時業餘時間比較多,想做副業但不知道如何開始。
後來在溝通中,我發現他貌似對歷史、地理好像挺有興趣和好感。於是我簡單找了幾個話題,他說起來頭頭是道,可以斷定平時沒少了解相關知識...
對歷史、地理有一定的理解,再加上自學過一些視頻剪輯,所以不妨做一個歷史類的短視頻博主當作是副業。
雖然說現在做歷史的博主很多,但喜歡歷史的用戶也不少。為了打造差異化,我建議他通過趣味的解說方式,來講述一個知識點,從興趣愛好入手,作出一系列的內容引流。
比如,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名人、秦始皇修長城花了多少銀子、二戰義大利爆笑史....
通過輸出這類大眾有所了解、喜聞樂見的嘗試,慢慢獲得前期的起步流量。等到有一定粉絲積累之後,則可考慮輸出以歷史人文古蹟(也可以理解為那種旅遊景點)相關的知識。
要知道,很多人去旅遊,在沒有導遊的解說之下,對當地人文、背景其實並不了解。
我以前留學的時候去,去過英國和歐洲很多地方,偶爾能碰到一些讓路人、遊客圍觀的景點,卻不知其所以然。
每當這時,我們幾個小夥伴都不約而同拿起手機用Goole去搜索它背後的故事,看完之後才恍然大悟,慢慢是對這些大大小小的景點提起了興趣...
如果我們能在出發之前多看看相關的背景資料,對目的地景點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許在旅遊的期間,會有不一樣的心情和感觸....
話說回來,很多歷史解說博主並沒有這方面的 所以,我建議他將人文、地理與歷史相結合,做一個帶有趣味性和乾貨科普型歷史博主。
比如下圖中的這個抖音博主,他就是一邊旅遊,在這些景點打卡,一邊解說景點背後的故事和歷史。
那麼,變現手段應該如何呢?其實很簡單,主要分為三個方向,賣書、接廣告和櫥窗帶貨。
雖然很多劇情剪輯號不賺錢,但剪輯號配上解說和話術引流,再加上垂直的內容,吸引到同類屬性和標籤粉絲還是非常容易的,這一點比普通的視頻剪輯號要強。
雖然可能漲粉不如他們多,也不如他們快,但是咱的內容更加垂直和聚焦,對後期的轉化、變現還有用戶黏性會起到特別大的幫助。
賣書,這個比較常見,尤其對於很多知識類博主而言,是非常普遍的一種變現方式。由於我們前期通過短視頻和音頻,對一個歷史的知識點、故事線、人物背景有一定的交代,但時間畢竟有限,誰也沒辦法把整個來龍去脈給說清楚、講徹底,還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在這個時候,售賣相關的歷史科普書籍,如果用戶真的對這段故事有興趣,那麼他們有足夠的動機去購買相關的書本,去深入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
就算中後期一個視頻播放量1w(不算高吧),哪怕只有1%的人買了書,算上佣金也算是不小的一筆收入了吧。
第二個變現點,接廣告,其實也完全是可以考慮的東西。因為前期我們的定位和出發點,是以歷史、人文古蹟作為切入點,這些地方大多數都在今天成為了旅遊景點,為當地收入做出貢獻。
如前文所說,咱們在短視頻當中,以歷史博主的身份,介紹過了不同的景點及其背後的故事,勢必能夠激起旅遊和參觀的欲望。所以如果有機會的話,在這個時候引入旅行定製服務相關的廣告,能夠起到一定的轉換效果。
最後,就是櫥窗帶貨了。流量積累到一定水平,通過櫥窗帶貨變現是躺賺的一種方式,反正流量在手,可賣的東西太多了,除了前文說的歷史科普書之外,零食、各地特產、文創用品是不是都可以拿來賣?
所以說,這個副業和兼職有時候並不是那麼難,找到自己的特長,或者是熟悉的領域,然後找到定位和發力點,剩下的,就只剩堅持了。
為了考好大學,高中堅持學習三年,畢業想找好工作,大學4年肯定不能鬆懈。畢業後找工作,嫌工資低想做副業,前期沉澱半年、一年左右,這時間相對算不上很長吧...
就算那些平時不起眼、看似跟副業變現毫無關係的事情,只要能想辦法進行包裝,找到個人的價值點,打造一個簡單的個人IP、一個可以長期創造收益和價值的副業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難...
同時,不得不感慨一下,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培養興趣愛好,沒準以後就能成為個人價值的展現和核心競爭力了....
如果你在個人成長和生涯規劃上存在一些困惑,想通過副業開啟第二收入,可以後臺留言,或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源哥微信。來源:公眾號@源哥成長日記,作者源哥,一個擅長UI/UX的產品經理,理性與溫度共存的生涯規劃設計師。業餘時間先後輔導過50多位學生拿到國內外知名設計學院offer,幫助數百位大學人和職場新人找到發展目標、打造個人IP、成功開啟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