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級材料創新中心 大榭萬華研究院邊建邊投

2020-12-22 36kr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寧波日報」,作者 馮瑄,36氪經授權轉載。

一邊的科研樓還在建設,另一邊的材料測試中心已產出各類材料……通過邊建邊投,寧波大榭萬華高性能材料研究院研發及成果產業化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已開發出各類材料超300款,申請專利155件,並與行業內企業合作量產193款新材料,應用於汽車、家電等領域。

今年8月24日,研究院項目科研樓主體結構竣工驗收,投用後將有力推動大榭建設成為全球最大最具競爭力的MDI、HDI製造中心,打造中國領先的化工新材料應用開發中心和世界級材料創新中心。

2018年8月16日,萬華寧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開工建設,項目分為科研樓和材料測試中心。目前,材料加工測試中心擁有6條世界級水平的實驗擠出產線,同時配備5臺不同領域不同規模的知名品牌注塑機,材料分析實驗室有110餘臺全球先進測試設備。研發人員方面,研究院已擁有研發人員155人,其中碩博士及以上佔比74%。

「我們邊研究邊實驗,研究方向主要是高性能聚丙烯、高性能聚碳酸酯、特種尼龍和生物可降解塑料4大板塊,每個板塊還有細分的領域。」萬華寧波博士後工作站在職博士後、產品研發負責人趙斌說。其中,材料開發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汽車、電子電器等領域,包括汽車的內外飾、發動機周邊與電子電器外殼、結構件、照明、可穿戴設備等。近期正在開發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埋地處理後將自動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是真正的綠色環保類產品,量產後將應用於餐飲、物流等領域。

據介紹,萬華寧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佔地54畝,規劃投資5.07億元,總建築面積4.1萬餘平方米。個性化、差異化定製是研究院的一大特色。「我們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差異化創新,研發出的都是定製化的材料,可以說每一個產品都是唯一的且可產業化的。」趙斌說。

在應用於汽車內飾的高性能聚丙烯方面,研究院取得重大成果。當前用於製造儀錶板、門內護板、座椅系統等汽車內飾的原料聚丙烯本身會散發有機有害物質,研究院針對性地開發出低散發的聚丙烯材料用作汽車內飾,大幅度降低汽車內揮發性有害物質的釋放。在汽車外飾方面,研究院注重材料輕量化的研究,極大滿足汽車減重、節能減排及新能源車發展需求。

目前,萬華寧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已與國內知名汽車和電子電器企業合作,根據每個企業的需求,在很多創新領域進行合作研發。

「我們研究院旨在發展高性能材料業務,以產品應用開發為導向,緊密圍繞寧波市『246』產業開展相關研發和產業化工作,與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重點突破核心技術的產業化應用。」趙斌說,預計2021年上半年,研究院將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屆時研究院的人才隊伍將進一步擴充,研發材料種類將進一步擴大。

據記者了解,近年來,寧波大榭開發區堅持用「真金白銀」推動科技創新。今年前7個月,大榭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完成技術交易額3.59億元,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3%,新增國家技術型中小企業備案7家,預計全年可新增10家。

發現未來獨角獸,項目BP發過來!

如果你的項目足夠優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報導,參加36氪浙江的「未來獨角獸活動」,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至36氪浙江項目徵集郵箱:zhejia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36氪浙江——讓浙江創業者先看到未來!

相關焦點

  • 萬華化學承建化工新材料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正式啟動!
    2019年10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下達復函,同意由煙臺企業——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承擔單位,籌建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化工新材料),建設周期為2年。這意味著我國化工新材料領域唯一的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落戶煙臺。
  • 總書記的牽掛|萬華化學集團:突破「卡脖子」技術,搶佔自主創新制高點
    「這兩份鑑定報告宣告,萬華掌握了環氧丙烷生產的兩項世界級技術。」在萬華中央研究院科技管理部辦公室裡,管理部部長胡兵波話語中透著自豪。  對萬華這一全球異氰酸酯領軍企業而言,這兩項技術有多重要?胡兵波拿出馬克筆,在白板上畫出一條萬華的產品線。「萬華的主打產品是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由異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反應而來。
  • 雅詩蘭黛將在華投建世界級創新研發中心;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
    今年2月疫情期間,雅詩蘭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傅懿德(Fabrizio Freda)宣布計劃在華投建世界級創新研發中心。在雅詩蘭黛集團第三屆進博會開館儀式上,中國區總裁樊嘉煜女士表示,該中心將很快正式啟動投建。在未來,該中心所容納的科學家數量將是集團現有的張江研發中心的三倍。此外,在開館儀式上,「2020年雅詩蘭黛集團粉紅絲帶幫扶公益計劃」也正式啟動。
  • 「無違建區」創建走向縱深——浙江寧波大榭開發區拆除違建增進...
    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發展空間作為全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寧波大榭開發區聚氨酯全產業鏈、油品全產業鏈、輕烴全產業鏈三大石化產業鏈初具規模,大榭石化、萬華化學、東華能源等千億元臨港產業園已經成型。寧波大榭開發區攻堅克難推出600億元重大項目,再掀投資建設新高潮。目前,中海油餾分油五期、華泰盛富輕烴利用、東華能源PDH項目、萬華高性能材料研究院等一批重特大項目均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中。處置存量違建消除安全隱患寧波大榭開發區的遺留違建主要為中小企業違建,也是違建處置的最難點。
  • 牽手東華大學共建研究院 平煤神馬打造世界級尼龍新材料產業集群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見習記者 陳玉堯6月14日,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平頂山市人民政府主辦,平頂山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承辦的「2018中國尼龍新材料產業技術發展大會在本次開幕式上,神馬股份帘子布公司獲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授予「全國紡織帘子布技術研發中心」牌匾。同時,東華大學副校長邱高與平頂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毛、平煤神馬集團董事張電子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共建平煤東華尼龍新材料研究院。
  • 煙臺市口腔醫院牽手萬華化學 共啟口腔材料研發新徵程
    煙臺市口腔醫院與萬華化學集團口腔材料發展與研發交流座談會 煙臺市科技局領導、萬華化學常務副總裁兼中央研究院院長華衛琦先生、萬華化學表面材料事業部副總經理鄧俊英、3D列印業務經理劉東明和煙臺市口腔醫院院長柳忠豪、副院長於海利以及醫院相關科室主任、科研團隊帶頭人等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 煙臺萬華丁建生:自主創新是萬華生存DNA
    煙臺萬華丁建生:自主創新是萬華生存DNA 2013-02-18 09:01:17 來源:網上輕紡城 如果你不了解MDI,我可以告訴你,這是生產聚氨酯的主要原料
  • 總書記的牽掛丨萬華化學集團:突破「卡脖子」技術,搶佔自主創新...
    今年4月,萬華POCHP技術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專家鑑定,被認定為國際領先水平;跟它同屬綠色工藝的PO/SM技術也在2019年1月同樣被鑑定為國際領先水平。「這兩份鑑定報告宣告,萬華掌握了環氧丙烷生產的兩項世界級技術。」在萬華中央研究院科技管理部辦公室裡,管理部部長胡兵波話語中透著自豪。
  • 「武漢天地」創新升級版來了 光谷將建世界級創新中心
    &nbsp&nbsp&nbsp&nbsp長江網3月19日訊(長江日報記者肖娟 通訊員姚紅芮)未來3~5年,在光谷中心城,一個集創新金融服務中心、創新創業中心和創新生活中心為一體的世界級創新中心將現雛形。3月19日,光谷創新天地項目啟動。
  • 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化工新材料)啟動儀式在煙臺舉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6月23日訊 6月23日,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化工新材料)啟動儀式在山東煙臺順利舉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煙臺市政府相關領導及基地籌建單位萬華化學集團相關負責人出席本次活動。
  • 煙臺開發區打造四大世界級研發總部園區
    、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與葡萄酒研發四大產業方向,全力打造四大世界級研發總部園區,全面形成引領行業標準與技術升級的研發基地。項目將依託萬華化學全球創新中心、現代汽車(中國)研發中心、張裕國家級葡萄酒研發中心三大具有全球領軍實力與創新影響力的研發總部與周邊6個科技孵化器、5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80多個市級以上科技研發平臺所形成的產業基礎優勢,以及磁山溫泉小鎮、中南山海灣、古現文旅小鎮等高品質城市配套優勢,探索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對人才吸引力的升級路徑,化「毓秀磁山」為「智慧磁極」,「山海勝地」為「科研高地」,打造創新經濟新樣版
  • 銀川材料產業研究院和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揭牌
    本報訊(記者 姬恆飛)銀川市在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中捷報頻傳。1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銀川)材料產業研究院、中國電科(銀川)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揭牌及籤約儀式舉行。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銀川市委書記姜志剛,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丁文江,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書記郭秉晨,上海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單愛黨共同為「上海交通大學(銀川)材料產業研究院」揭牌;銀川市市長楊玉經、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鄭煥敏、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冀曉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電科院副院長張龍共同為「中國電科(銀川)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揭牌。1月22日下午,姜志剛會見了丁文江、鄭煥敏一行。
  • 爭創一流百戰多——新時代新國企萬華改革創新啟示錄(上)
    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者按:新形勢下的國企如何以市場為導向,通過改革創新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40多年來的嬗變,趟出了一條清晰路徑。從12日起,本報連續三天推出萬華改革創新實踐報導,敬請讀者關注。
  • 萬華化學投15.9億選址煙臺建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
    2013年10月18日公告,萬華公司擬投資159,383萬元,在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一期)項目。   2013年10月18日公告,萬華公司擬投資159,383萬元,在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一期)項目。
  • 萬華化學斥巨資建研發中心
    萬華化學投入巨資建設研發中心,並延伸產業鏈……這一系列舉動旨在進一步實現公司「兩個轉變」的戰略,向「世界萬華
  • 商丘示範區「牽手」杭州萬華打造科技新城
    1月12日,示範區與杭州萬華集團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商務中心區會議室舉行。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何振嶺,杭州萬華控股集團董事長劉海出席儀式並分別代表雙方籤約。
  • 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成果轉化獎頒獎、製造業創新中心籤約暨建院六十...
    2018年12月1日,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化院)成果轉化獎頒獎、製造業創新中心籤約暨建院六十周年研討會在杭州盛大召開。 研討會由杭化院總經理趙文彥主持。 頒獎儀式 隨後舉行了合作籤約儀式:杭化院與杭州市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杭實集團)共建杭州市生物基功能性新材料製造業創新中心(簡稱創新中心)籤約儀式;杭化院與南京工業大學、浙江中科應化科技創新中心產學研合作籤約儀式;國家中心/紙友科技與吉林榆樹市政府年產十萬噸變性澱粉成果轉化項目投資籤約儀式。
  • 萬華化學:「煉化一體化」的科技研發驅動樣本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巨靈財經從業務比例來看,聚氨酯系列產品收入比例最高,為51%,石油化工佔比32%,精細化工和新材料佔比9.4%。由於MDI生產過程涉及到光氣化、硝化、加氫、均是化工中最危險的反應,且反應過程控制和產品分離難度都很大,因此技術壁壘極高,至今為止國內僅有萬華實現了工業化突破。潛在進入者進入的難度、投產後的成本均為萬華築起了護城河;二是PO技術壁壘的超額利潤。16年萬華成功實現了PO/SM的技術突破,具備了自主擴產的能力,並且已經在建了30萬噸新產能,率先在國內實現了共氧化法的技術突破。
  • 從「華山一條路」走出的「一體化」化學王國——新時代新國企萬華...
    老一輩化工專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陳冠榮曾在「中國MDI產業發展研討會」上這樣評價:「在中國石化業中,像萬華這樣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打破國外封鎖取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例子可謂鳳毛麟角。」↑在煙臺萬華化學集團中央研究院,工作人員在做聚丙烯材料擺錘衝擊試驗。
  • 深知無限成立歐洲研究院,打造世界級共性技術平臺
    隨後,深知無限人工智慧研究院(AITC)與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DFKI)正式籤約。深知無限人工智慧研究院董事長張寒燕博士與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科學董事沃克爾·馬爾科籤約,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陰和俊與柏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和計算機學院院長、 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語言技術研究所主任塞巴斯蒂安·繆勒證籤。此次籤約,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DFKI)正式向深知無限(AITC)轉讓多語言文本關係抽取技術DARE的技術使用權、專利和相關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