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綠媒《自由時報》23日報導一則美國軍機「繞臺」消息,還聲稱「美臺友好」。這一說法被島內網友吐槽:友好?這是找臺灣麻煩,「不知道(綠媒)是在爽什麼」。
這則聲稱「美軍機再度繞臺」的消息系《自由時報》於6月23日下午刊發。報導稱23日「又再度傳出美軍機繞臺的行動」,還提及社交網站「推特」上的美國軍機動態帳號「Aircraft Spots」23日的一篇推文,並藉由這則推文聲稱「美國海軍一架EP-3E電子偵察機從衝繩嘉手納基地起飛後前往南海」。
「Aircraft Spots」發布的圖片顯示,這架美軍電子偵察機在飛行途中一度經過臺灣南部海域。雖然圖片和文字並未標註美國軍機的具體經緯度信息,但《自由時報》聲稱「值得注意的是」該機一度非常靠近恆春半島12海裡處。
除此之外,在報導這則消息時,《自由時報》在標題開頭揚言「美臺友好!」
不過,這種借題鼓譟「美臺關係」的做法卻逗笑島內網友,有人直言:美國還是在找臺灣麻煩。
也有人稱,軍機靠近「領空邊緣」是很嚴重的事,並指責綠媒:不知道是在爽什麼。
還有人說,美軍此舉有「侵犯臺灣領空」嫌疑。
也有人回懟所謂的「友好」說法:「友好?臺灣軍機飛美國試試」。隨後這位網友還不忘諷刺臺軍和臺當局:「飛不過去,沒有航母,沒有空中加油,沒有邦交」。
還有人批評稱,美國軍機繞臺在綠媒眼裡叫「臺美友好」,大陸軍機繞臺就叫「恐嚇」「恐攻」。他並怒批臺當局「自欺欺人」,「哪一天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除了提及EP-3E電子偵察機23日「繞臺」,《自由時報》這篇炒作「美臺友好」,的報導還提到了日前美軍P-8A海上巡邏機從新加坡起飛並疑似「繞臺」的事件,稱其「監視」解放軍遼寧艦航母后,「罕見地繞飛臺灣大半圈再前往衝繩降落」。
美軍一架P-8A海上巡邏機18日飛經臺灣島附近(「Alert 5」網站截圖)
軍事新聞網站「Alert 5」發布的消息顯示,美軍P-8A海上巡邏機飛經臺灣附近一事發生在6月18日。有臺媒形容稱這是「變相繞臺」,島內一些綠媒甚至操作所謂「美臺關係」話題,揚言美國官員所謂「協助臺灣」說法「不是說說」。
然而,島內網友當時對美軍此舉已經有意見:太離譜;美國又要犧牲臺灣百姓嗎?
還有人認為事態嚴重,並批評臺當局為什麼不向美國抗議,「美機繞臺民進黨這些人全變成啞巴了」。
甚至有人建議臺軍「打下來」,
甚至還有一些人調侃稱,臺灣軍機可不可以去繞一下美國。
也有人認為,其實臺當局想「拉美國壯膽」。
還有人批評臺當局和美國:你把美帝當救命菩薩,美帝把你看做奴才。
在報導美軍EP-3E電子偵察機23日「繞臺」一事時,《自由時報》曾引述「臉書」上的島內軍事帳號「新 二七部隊軍事雜談」稱,「相信臺灣軍方不會不知道」。然而截至6月23日下午18時,臺「國防部」仍未公開回應。
實際上,針對臺當局對美國表現出來的態度,已卸任3年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6月初接受新加坡媒體專訪時曾警告,臺灣有些人主張什麼都配合美國,「這很危險」。
延伸閱讀:
美軍艦頻繁通過臺灣海峽,中國軍方回應了,警告其別」玩火」
5月30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
記者:我們注意到,美國方面最近在涉臺問題上動作頻頻,眾議院通過法案重申美國對臺灣的承諾;美艦頻繁過航臺灣海峽;美臺「國安」高層首度會晤;雙方高調舉行活動慶祝所謂「與臺灣關係法」成法40周年等。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吳謙: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和中國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來幹涉。美方最近頻繁打「臺灣牌」,妄圖「以臺制華」,這完全是痴心妄想。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也是中美建交和發展關係的重要政治基礎。美方一系列舉動是在「玩火」,嚴重危害中美兩國兩軍關係發展,嚴重危害臺海地區和平穩定。
我們還注意到民進黨當局的一系列分裂言行。必須指出,「臺獨」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現實威脅,是臺灣同胞根本利益的最大禍害。我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但堅決反對一切分裂國家的圖謀和行徑,任何以武謀「獨」的企圖註定沒有出路。搞「臺獨」,把寶押在外國勢力身上是靠不住的,挾洋自重必將自食惡果。
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一切分裂活動,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臺灣對美國盲目樂觀比無知更可怕
樂觀雖是正面的態度,但如果變成一味依據自我中心的偏差投射,拒絕接受客觀的不利現實、漠視即將襲來的風暴,這樣刻意的盲目樂觀、不知避險,遠比無知更可怕。遺憾的是,當前的蔡當局不論是操作「美臺關係」或因應臺海危機,幾乎完全建立在盲目的樂觀之上。蔡英文為爭取連任,恣意妄為,將「美臺關係」和兩岸關係轉化成競選槓桿,無視於對自身和臺灣可能造成的立即傷害。
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發表陳建仲的文章指出,臺灣親綠媒體和民調機構長期以來不斷發布民調,希望以「數據」說服民眾:大陸不敢「武力犯臺」,因為美國必然出兵幹預。去年,臺當局外事主管部門副負責人徐斯儉曾公布一項民調指出,兩岸若發生戰爭,有7成年輕人願為臺灣而戰,但美國杜克大學日前進行的最新民調卻顯示,一旦兩岸開戰,僅約23%的臺灣民眾願意抵抗。杜克大學的民調也顯示,如果臺灣宣布獨立會引起大陸攻臺,贊成獨立者不到3成。
在臺北論壇日前舉辦的研討會上,美國範德比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Brett Benson警告,臺灣選民不僅過分信賴美國的軍事承諾,還對在臺海戰爭中獲勝的可能懷有盲目的樂觀,而這種樂觀主義恐增加兩岸交戰的可能。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憂心臺灣對外關係缺乏彈性,非但沒避險,甚至經常表現出和周邊相反的「外交策略」,使臺灣成為東亞的「離群者」。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推測2020年選舉前,臺海形勢將會特別危險,因為兩岸的敵意認知愈來愈僵硬,且無軟化跡象。
危險來自民進黨當局對現實的過度樂觀,但越是自我感覺良好,面對外界壓力的挫折感越大,焦慮更深,就會採取反而讓情勢惡化的不智舉動。面對大陸不斷施壓,蔡英文當局從自信「維持現狀」能取代「九二共識」、美國國會「友臺法案」和川普政府的保護傘可以遮護,到近來變成以軍購爭取「過境禮遇」和美國安全承諾。但是,美艦沒有靠臺、高官沒有來,連最有把握的對美軍事採購,也傳出川普為求中美貿易談判順利,將會擱置。
蔡英文面對深綠壓力,處理臺海危機選擇硬碰硬,「府院黨」傾巢而出,指控對岸製造假新聞、散布假造的大陸治臺方針等,激化兩岸和島內「統獨」對立。蔡當局對「美臺關係」過度樂觀、對現實認知嚴重扭曲、對「反中」操作重度依賴,臺海失控的風險當然飆升。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網 國防部網站 中國臺灣網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