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地方的中小學和幼兒園,大部分已經結束假期,陸續開學了。
朋友小玲的孩子,今年剛滿三歲,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的幼兒園,可沒少花功夫。
之前小玲比較糾結的是到底是上公立幼兒園還是私立幼兒園,聽了很多家長朋友的建議後,給孩子報了一個比較好的雙語幼兒園。
她一直都堅持,這些條件比較好的「貴族」幼兒園,一定有它貴的道理。
前兩天幼兒園報到,小玲去幼兒園繳了學費,當她把入學通知發到朋友圈時,我立馬就傻眼了,天啊,這是上幼兒園嗎?
只見玲發的這張繳費單中,才剛入學小班的孩子,一學期的學費就高達16493元。
這裡面包括13500元的保教費及2000元的夥食費,還有900多元的生活用品費。
有人說,這幼兒園的費用,都蓋過讀一所重點大學的費用了。
這不是個例,有網友曾在網上曬過自家孩子讀幼兒園的收費單。
這張單子上寫著:學費按月結算,每月2000元,如果家長報了一年的學費,則可以優惠3個月的學費。
這聰明的你算一下都知道,如果孩子讀一年,學費逼近20000,已經達到了一名普通大學生,三年的學費。
以上費用不過是基礎費用,還不包括很多雜七雜八的費用,比如餐費、保險、教材等相關費用,這些一加起來,大約要25000元的樣子,我一直在琢磨,真的有必要去讀嗎?
幼兒園最重要的是師資,老師素質高,有愛心,比什麼都強。
一般好的老師,都是高薪招來的,只有對老師尊重關懷,才能讓老師有熱情。
正所謂,你想讓馬兒跑,還讓馬兒不吃草,真的不行。
那些收費高,但老師工資低的幼兒園,真的要慎重!
私立幼兒園之所以貴,大家都很清楚,大部分錢都花在硬體上,裝修很好,但過度裝修,特別是新裝修的,對孩子身體也沒啥好處。
教育最重要的是老師,不是裝修,之前我孩子所在的公立幼兒園,外表非常的樸素,少有奢華的配置,十分低調。
即便如此,裡面的設施也非常的全,雖然外表上有點「難看」,但老師還算可以。
有人說,幼兒園這地方,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盡力就好。
你看看所在地的教育資源,也就那麼多,自己能否給孩子最好的?
公立的,沒房沒戶,也沒關係,怎麼進得去?
好的幼兒園,據說公立的,有些是內部的,不是誰都能進的。
私立的那種,又特別貴,真的負擔不起。每個人能力都有限,差不多也就行了。
那些讓孩子讀貴族學校的孩子,家庭往往非富即貴,像我們這種工薪階層,進去了也基本處於生物鏈的低端。
之前我也想過去讓孩子讀貴族學校,一年十來萬,一個月一萬多,還特意跑到那學校去了解了下,還加了一些聊得來的,有身份、地位背景的家長或老師的微信,算作一個人脈。
可他們能在關鍵時候幫你嗎?
並不能。
這種可能並不對等的關係,必然不能建立起你想要的關係。
因此,選擇幼兒園,正如一些網友所說,並不是收費越貴越好,作為家長,給孩子選擇幼兒園時,要多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 只有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我們選幼兒園的目的,是為了孩子更好的學習,不是給我們自己選,而且不同的幼兒園,其教育的方式、管理的理念是有差異的,即便是個高大尚的幼兒園,但孩子進去後不開心,老師也不負責,那這樣的幼兒園,還是趁早放棄吧。
2) 貴也得有貴的道理
平常我們買東西,都有這麼一種思想,叫便宜沒好貨,那些貴的商品,一定有它貴的理由。
當然,我們得知道貴的原因是什麼,如果大部分錢都用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硬體投入上,或並不實惠的品牌上,那這樣的幼兒園還是不去為妙。
如果把錢用在了提高老師福利,增加孩子的認同感上,這樣的幼兒園,大多數是關愛孩子、體貼老師及為家長解決問題的。
一個好的老師,是不需要老告訴孩子需要做些什麼,而是要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從中獲取到相應的經驗,而且老師和孩子之間的合理情感,能鼓勵孩子學習。
可以說,好的幼兒園,日常除了教學,會與家長有效溝通,同時會記錄和評估每個孩子的發展過程。
因此,想去一個好的幼兒園,就得多看看它能給孩子玩耍和探索的時間有多久,有幼教經驗,善於激發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老師,會提供很明確的方法,以發展跟蹤孩子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