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醫寫給護士妻子的信:照顧好自己,等你凱旋

2020-12-27 華夏經緯網

「老公,我到湖北了。」2月13日早晨,我收到了你的這條信息,雖然前幾天就知道你可能會去,但看到消息,心裡還是很激動。

我是一名基層軍醫,你是一名普通護士,我們職業相同,有很多共同語言,但是怎麼也沒想到,從相識到結婚,我們只用了3個月。

或許這就是緣分,一見鍾情的我們,三個月後便步入了婚姻殿堂,並在之後迎來了我們愛情的結晶——女兒。她的降生給這個家帶來無窮的歡樂,作為丈夫,我能感受到你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我是一名紮根基層的軍醫,已經數不清有多少個節假日、多少個紀念日我都沒在你們身邊,每次總是一句問候和抱歉,但是你絲毫沒有怨言,一直在身後默默支持著我的工作,支撐著這個家。

那天,記得是一個很普通的周末,我輪休在家,你在醫院值班,我買菜做飯鼓搗了一大桌子好吃的,回來以後你眼裡的激動和開心,竟讓我有些愧疚。

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作為醫護人員,我倆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一邊部隊,一邊醫院,我們的溝通依靠視頻電話。

那天,我收到了一張圖,上面寫著這樣一句:「我愛人是基層軍醫,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作為軍嫂,我必須上!」原來,這是你上交的請戰書,作為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其中一員,你於2月13日抵達武漢。

其實看你作出這個決定,我一點也不意外,我理解你,就像當初你理解我那樣。

晚上朋友圈很多人轉發你所在醫療隊接受採訪的視頻,我從裡面找到了你。剛下飛機,你說:「我感覺特別自豪!」那一刻,你同樣成為了我的驕傲。

我多麼想好好感謝你,給你放個長假。幾年來,老人和孩子都是你在照顧,特別是從17年母親檢查出癌症,直到後來離世,都是你一個人忙前忙後。我對你不僅僅是深愛,還有數不盡的愧疚,等疫情結束了,我一定帶你和女兒去旅遊,地點就定在武漢,然後自豪地告訴女兒,這是媽媽戰鬥過的地方。

「舒芳,希望你在戰疫一線照顧好自己,我們都等著你凱旋!」

疫情雖然阻隔了距離卻又拉近了你我的心,短暫的分離,是為勝利時再相遇!我們一起加油,贏得最後的勝利!

(口述:梁玉龍 整理:翟 芸 劉張有 中國軍網)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陸軍軍醫大學958醫院文職護士張弘:走上戰場就是兵
    陸軍軍醫大學958醫院文職護士張弘:走上戰場就是兵 2019-03958醫院文職護士張弘——  走上戰場就是兵
  • 「你有多美」每天一顆「糖」,直到你凱旋
    「好老婆,情人節快樂!」「辛苦了,好老婆。」「好久不見了啊,好老婆……」自從妻子鄧秋霞出徵武漢,老公王勇決定每天給老婆寫一封情書,直到她凱旋。他擔心妻子能否照顧好自己。鄧秋霞在醫院是個工作狂,是個「女漢子」,在家裡卻是「甩手掌柜」,結婚10年,一向是王勇照顧她。到了那裡,天氣適應不?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一定要為老婆做點什麼!王勇決定寫信,鼓勵老婆,也安慰自己。
  • 「當你歸來時,我和爸爸一起去接你。」上海小學生給援鄂護士媽媽...
    我不想媽媽牽掛我們,只希望她注意休息,保重自己。」1月30日,上海普陀區萬裡城學校五年級小學生王瑋豪給奔赴武漢一線的護士媽媽寫了一封信。之所以寫信問候媽媽,是因為媽媽從武漢發微信或者打電話回來的次數很少、時間很短,每次只能長話短說。「寫封信,讓媽媽放心。媽媽不在身邊,但有這麼多『媽媽』都在。」
  • 寫封信好嗎?給未來的你自己
    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希望給你的感覺不是在看作文~「你願意給未來的自己寫封信嗎?」這種選題,小時候都寫過那種作文吧。我努力想要回想一下內容,發現我竟然忘記了到底有沒有寫過。前幾天去翻看的時候,真的覺得自己當時好傻,好笑又好氣。比如(以下內容截取日記片段):今天看到了這樣一句話:「一生那麼長,總會遇見的,那些你真的想要,也想要你的人。」如果,我遇到了這樣的人,就算受傷也要一定要好好對待。
  • 見信如面,他們帶著家書去戰「疫」
    作為妻子,我無條件支持你;作為同行,我更能理解你的選擇。你放心,我會照顧好爸媽,照顧好調皮的小孩,照顧好咱們的小家,讓你在前方沒有後顧之憂……」這是醫生李果的妻子陳瓊寫給他的信,薄薄的紙張卻裝滿了濃濃的溫情。​
  • 凱旋歸來的男護士跪地回禮,如今露出真顏,長得陽光帥氣
    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凱旋歸來,他們受到了最高的禮遇,包括專機接送、過水門、鐵騎引導等。而在醫療隊中有一名安醫大一附院的男護士,他在歡迎儀式結束後,突然跪地叩謝前來迎接他的護士長。相信看過這段視頻的人都很想知道為什麼這位男護士要這麼做。
  • 病患家屬寫感謝信讚揚援卾護士:你們在哪,溫暖就在哪!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來自貴州的你舍小家為大家…….留給我們太多的感動「「謝謝您,鄭燕護士;謝謝您,鄭燕妹妹」 2月27日,來自貴陽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的援鄂護士鄭燕收到了一封特別的感謝信,這是雷山醫院三樓十三床程豔蘭丈夫寫給鄭燕的感謝信。
  • 醫生父親寫長信向女兒道歉:你像風吹大的孩子
    只因為他們從事著要用心去奉獻、要用愛去溫暖的職業,他們沒法把對你的那份愛全身心地奉獻給你,也許你會像小草一樣頑強地生長,最終你也會成為一棵參天大樹,但現在的你卻像風吹大的孩子……昨日,37歲腦外科醫生暢濤在朋友圈公開了一封給5歲女兒小豆兵的千字長信,感慨和妻子同為醫務工作者,根本無暇照顧孩子。信被近200名醫生朋友點讚留言並轉發,有人直呼「淚目」。
  • 黃岡直擊丨爸爸缺席女兒一周歲生日 妻子卻說這是最特殊的禮物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3月13日訊(記者 陳洋洋 通訊員 趙梅)「你雖然缺席了女兒生日,但這次缺席,也是送給女兒的特殊的禮物。」近日,山東省第11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濟南市中心醫院護士王文緒的妻子的一段感悟,觸動了不少人的心。
  • 軍婚文:她重生七零年代,嫁給冷麵軍長,從小護士逆襲為大軍醫!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軍婚寵文:她重生七零年代,嫁給冷麵軍長,從小護士逆襲為大軍醫!《重生八十年代》作者:蔓詞精彩內容搶先看:她重生七零年代,嫁給冷麵軍長,從小護士逆襲為大軍醫!季源看著端出一副興致勃勃的笑臉在旁邊圍觀的林秋,有些懊惱的開口,「別看了,今天這樣子也是沒啥好說的了,有機會下次我再解釋給你聽吧。」
  • 凱旋!
    ▲歡迎現場「你是內江的驕傲!」會見中,市委書記馬波深情地說:「鄧凱元同志,你是好樣的!你為四川爭了光、為內江贏得了榮譽,全市人民給你點讚,為你驕傲!」「我們盼望了很久,你平安健康地回來,我們懸著的心就放下了。21名內江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一個不落下,全部凱旋!」
  • 一位英國護士寫給世界的信:我會為你們戰鬥到最後一刻
    英國《每日鏡報》報導稱,在英國冠狀病毒危機前線的一名女護士寫了一封「致全世界的信」,她在信中情緒激動地講述了她對這場疫情的感受,以及作為一個護士的榮譽感(文中最後附了這封信的全文)。這名ICU護士表示,對每一個家庭來說,這是一個「瘋狂而可怕的時刻」,但她呼籲每個人「團結起來,互相支持」。
  •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你」(人民眼·戰「疫」書信)
    這些天我一直回想,咱們多年來一起生活的美好,還有我做錯事時你的批評和嘮叨。1月26日,我和孩子送你離家後,就接到單位的緊急通知上班了。想了好半天無法給你回復,答應你在家照顧好孩子,但我卻沒有做到。吃住都在單位,我也好幾天沒有見孩子了。但我相信她會更懂事,知道我們都是黨員,都在認真工作。我和孩子為你自豪,向你致敬!
  • @省中醫院的王飛君護士:你家小暖男的信把我們看哭了……
    王飛君作為黨員作為護士的執著和堅定,深深地影響著十歲的兒子。在分開不見的除夕夜,兒子給媽媽寫了一封信,讓媽媽放心工作。如今,復學已有時日,兒子目睹媽媽忙於工作,還每天準備營養早餐給自己增強抵抗力,又趁媽媽夜班不在家,給媽媽寫了一封《愛的表白信》,在信中,他表達了自己幼時的失落和遺憾,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媽媽滿滿的愛意,為自己的媽媽感到自豪!
  • 兩地書|高一學生寫給前線媽媽:我會好好學習,照顧好3歲的妹妹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重症監護室護士長王靜的女兒李雨竹在媽媽到湖北工作的第15天,寫了一篇文章給媽媽,「我只願你一路平安,凱旋歸來。」願你凱旋歸來我叫李雨竹,是山東省實驗中學的高一學生。我的媽媽是齊魯醫院的護士,今天是媽媽前往武漢支援的第15天。
  • 黃日華寫給妻子的告別信:情書包含三大遺憾,對妻子的稱呼超甜
    他本是一個演員,寫文並不是他的強項,但此時此刻的這封情書,比泰戈爾的情詩還要美三分。因為真情流露,所以更讓人感動。在信中,他詳細地記述了妻子的一顰一笑。在他的心裡,妻子就是一個完美無瑕的女人,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能娶到您為妻,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驕傲和福氣。」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封凱旋英雄收到的特殊來信
    3月23日,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黨政辦公室收到一份特殊的快遞,快遞信封上,粉紅色的信箋上寫著「給醫院及每位援鄂醫護的信——來自怡雅中學全體學子的真誠致敬!」據了解,長沙市怡雅中學近期發起的「一醫、一生、一封信」的倡議,每一位學生都積極響應,他們或獨立,或幾人合作給每一位能夠查詢到的湖南援鄂醫護人員寫了一封信,這其中就有一封是該校初三的譚懿同學寫給湖南省第二批志願湖北醫療隊隊員、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危重症醫學部副主任醫師米允仕的信。
  • 給兩年前的自己寫一封紀念信
    當你收到這封信的時候你可能已經二十八歲了,兩年前的你是二十六歲。我可以先告訴你,你的生活變得好了起來,所以恭喜你,你終於賺夠了足夠的錢,也終於走出了那段感情的陰影。你過得越來越好也終於願意跟那些追求你的男孩子見個面。
  • 知道你很忙,照顧好自己:大學教師妻子給警察丈夫的一封信
    李虓森一家說完了自己,說說咱們的家。知道我最近一段時間對自己最滿意的成長是什麼嗎?就是,即使工作很忙很累,但我越來越少地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們:不再因為自己的焦慮而一遍又一遍地督促老大寫作業、寫好作業。
  • 15歲女兒給護士長媽媽的一封信:我們理解您,請您照顧好自己
    這封信是2月7日安陽實驗中學15歲學生小餘寫給媽媽的信《母親的饋贈》。在小餘的印象中,似乎常常沒有媽媽陪伴,而她的媽媽1月24日至今都沒有回過家,這是小餘成長以來,和媽媽分離最久的一次。 小餘的媽媽沈曉雅是瑞安市人民醫院瑞祥院區感染科的一名護士長,現在也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隔離病房的護士長,作為一線的醫護人員,隨時有被感染的風險,內心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