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市場屬於是兩極分化的狀態,其實大部分的資源都被巨頭所控制,尤其是B2C業務,因為不論是本地服務平臺、社交平臺、電商平臺、還是社交媒體平臺,都在幾個大平臺掌握著。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在未來創業的時候,想要生存和發展,只有這3條路可走。
1
對於普通的創業者來說,沒有資源沒有背景,不要想著創新,更不要想著建平臺。
因為這些根本耗不起,也失敗不起,不要看王興等大佬多次失敗有多次站起來,普通人根本沒有那樣的資本,創業倒閉一次下半輩子只能靠還債度日。
普通人創業其中的一個思路就是,跟著大企業走,比如前幾年做小程序,社交零售模式比較火,於是出現了幾家軟體品牌企業,那麼成功率最高的就是直接加盟這些軟體品牌,成為當地的代理商。
因為只有你的判斷準確,只有未來的市場需求量比較大,這些公司起來了,你自然就有成功的機會。
在這個時候有很多人錯誤的做法是什麼呢?就是覺得自己也懂編程,於是組建個團隊自己做軟體,這種大多數人都失敗了,原因和上述說到的一樣,市場兩極分化很嚴重,品牌集合度也越來越強。
一個產品在一個行業裡只有那麼一兩家可以生存,其他的生命力都非常脆弱,小程序軟體需求市場來說,很多人認為只要產品好就可以,其實真正的是靠資本撬動市場的,需要做的是品牌。所以在創業的時候對於普通人來說搭上別人的順風車,成功率更高一些。
2
創業提升成功率最高的方式除了,要與大企業合作以外,要有根據現在的市場行情和趨勢,學會借力。
就以分享經濟時代為例,其實你不需要有產品研發能力,也不需要有自己的供應鏈,不要考慮生存,因為這些都是重資產投資的,都是回本比較慢的。所以在這種分享經濟下,可以藉助市場資源,實現自己的創業目標。
以線上教育與知識付費這個行業為例:從需求上來說知識付費是目前比較火的一種打造常用模式,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知識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獲取收益,而且是極低成本的,在這個情況下想實現更多的收益,很多人都在絞盡腦汁生產內容,引流圈粉。
但這一類創業者的思路是相反的,他們從不考慮流量和粉絲量,只負責整個知識資源,找各種大V合作,然後招募分銷人群,通過他人分銷來獲取流量,實現銷量。
錯誤的做法是看到市場需求以後,馬上開始建團隊生存內容,做運營推廣引流,這樣就會產生大量的成本,導致投資無法變現,最終以失敗告終。
這不但是對知識付費行業,對於其他行業也是如此,普通人創業一定要學會借力,才有成功的機會。
3
普通人創業沒有自己沒有產品怎麼辦?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把自己打造成產品,打造成IP,這樣能夠自帶流量,能夠擁有粉絲,就可以擁有變現的機會。
不論通過文章、直播還是短視頻形式,只有你可以在一個領域持續的輸出內容,就可以吸引到精準的粉絲人群。
比如你會做PPT,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分享做PPT的乾貨內容,通過利她的方式吸引粉絲,然後可以通過出書,通過知識付費,通過下線服務等多個場景去變現。
哪怕你什麼都不會只是口才比較好,一樣可以在社交媒體平臺,通過教別人如何溝通,如果銷售,如何演講等技巧,吸引粉絲實現變現。
這種把自己打造成產品和IP的方式,是目前最低成本成功率最高的一種方式,很多工作室只要3、5個人年收入不比大企業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