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醫療資源排名,各省差距有多大?-虎嗅網

2020-12-17 虎嗅APP


每當重大傳染性疾病來襲,我們總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醫療資源的重要性。醫療抗壓能力,成為城市應對疫情最重要的底牌之一。


8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16人負責480名患者……在過去這段時間,大家目睹新冠病毒在不斷挑戰醫護人員的極限。


於是,醫生、護士、床位、醫院數量就都有了具象的意義,它們不僅意味著市民平常求醫問診的容易程度,更決定著一個地區應對流行性疾病和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在這篇文章中,DT君將翻遍統計公報和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仔細比較各地區的醫療資源硬實力。


1.各地區基礎醫療資源PK


醫師、護士和床位,決定了一個地區的基礎醫療資源情況。考慮到各地的常住人口規模不同,我們計算了各個地區每千人口擁有的醫師、護士和床位數量,以此來評價比較各地區醫療資源的供應情況。


醫師資源的供需匹配呈現出明顯的地區差異。整體來看,各地區的千人均醫師數形成了「華北>華東>東北>西北>華中>西南>華南」的多寡鏈條。


華北地區,除了北京遙遙領先,還有河北、天津、山西千人均醫師數都排進了全國的TOP 12。華東地區,除了安徽較弱排在全國倒數第2,上海、浙江、江蘇和山東都排進了全國TOP 10。東北的醫療資源也比較能打,吉林和遼寧的千人均醫師數分別排在全國第7、第11位。


每千人口擁有醫師數最多的三個地區為依次是北京、浙江和上海,已經可以與高福利的歐洲國家比肩。



各地區的千人均註冊護士數差異,與醫師資源的分布有相似之處,浙江、上海、江蘇、北京等地區護士數量相對充足,而相鄰的安徽、江西等地護士數量相對短缺。不同的是,西南和華東地區的千人均註冊護士數,相對來說並不像醫師那樣匱乏。


而從可以直觀反映出各地區醫療系統收治能力的千人均衛生機構床位數來看,醫護充足的北京、浙江和上海的優勢不再,取而代之的前三甲為遼寧、新疆和四川。



可以看到,安徽、江西、廣西、廣東、福建等地區,在人均醫師、護士和床位這三項基本醫療資源上都存在相對短缺;華東、華北和東北的護士和床位資源與其醫生資源相比較,並沒有那麼充足;而西南地區有相對更充足的護士和床位資源,但醫師資源相對不足。


我們特別注意到,華南雖為改革開放的熱土,然而千人均醫護數、床位數均處於墊底,其掣肘在於醫療資源區域發展不平衡。廣州可以說是整個華南的醫療中心,而粵東、粵西、粵北等地區的基層醫療建設則較為薄弱。截至2018年3月,粵東西北地區57個縣千人均醫師數僅有1.58人。


2.哪些城市的醫療可及性更高?


除了地區,我們還選擇了包含省會、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等在內的36個主要城市進行醫療資源比較。


如果以城市作為比較單位,那麼擁有龐大人口規模的一線城市,醫療資源並不突出。北京的千人均醫護數量還有一些優勢,但床位數量已經十分緊張。其餘三個一線城市則是醫護和床位都相對比較緊缺。


從醫療機構床位數來看,在全國36個主要城市中,經濟明星深圳的千人均床位數含恨墊底,廣州、北京和上海則依次排在第23、25和26位。



相形之下,中西部省會城市在該項指標上排名比較靠前。鄭州、長沙、昆明排在前3位,烏魯木齊、太原、成都、武漢和西寧緊隨其後。可以看到,在主要城市千人均醫療機構床位數的排名中,前8位都是來自中部或西部的省會城市。


我們還注意到,老牌區域中心、副省級城市瀋陽和哈爾濱,雖然現在經濟總量跌出全國前20、人口持續流出,但醫療硬體資源並未同步縮減,千人均床位數仍佔優勢。


再來看各城市的醫護人員供給。


在36個主要城市中,太原是醫護資源最為充沛的城市,其在千人均護士數和醫師數排名中分別位居第1、2位。



人口剛剛超過兩百萬的海口,千人均醫師數達到5.3人,是主要城市中供給最多的。但是海口當地護醫師比嚴重失衡,護士數甚至比醫師數還要少。


北京是一線城市中醫護資源最為充足的城市,截至2018年,其千人均擁有4.63個醫師、5.66個註冊護士,在36個主要城市中均排在第3位。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深圳千人均擁有的醫師數僅有2.79人,護士僅有3.09人。


在對比主要城市醫療資源時,我們發現,一些經濟比較有活力的南方城市,醫療資源卻相對沒有那麼充沛。


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重心經歷了快速地「再南移」,隨著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唐山、煙臺等北方城市悉數退出GDP二十強的行列,大多數南方城市都出現了GDP排位的上升,常住人口也隨之上升。


快速湧入的人口,對包括醫療資源在內的城市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方城市中,福州、寧波、廈門和深圳的千人均床位、醫師、護士數量均較少,當地的基礎醫療資源建設還需要繼續努力。


3.三甲醫院哪家強?天津是隱形王者


前面比較完基礎醫療資源,我們進一步來比較各地區的優質醫療資源分布。坐陣一方的三甲醫院、名醫院往往被視為疑難雜症的粉碎機,代表著最優秀的醫療資源。


分省來看,廣東和山東的三甲醫院總量最多。但如果考慮到這兩個省龐大的人口規模,那麼頂尖的醫療資源均攤到每個人身上,只能排到中遊。


如果粗暴地以人均擁有三甲醫院數量來評估當地的優秀醫療資源供給情況,那麼天津和北京分別位列全國第1和第2,青海、遼寧、黑龍江、上海、吉林、湖北、廣西和寧夏排在全國前10。



進一步從城市來看,名醫院的分布則更為集中地分布在除深圳外的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據《2018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中國排名前50的醫院中,有12個位於北京,11個位於上海,7個位於廣州。


內蒙古、河北、天津和山西均沒有醫院入選五十強。幅員遼闊的西南地區,只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重慶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挺進前五十。



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各個地區在頂尖醫療資源方面存在較大差距。醫療是一個產學研高度結合的行業,北上廣和強二線城市擁有著全國最為頂尖的醫療院校,為當地提供了優質醫學人才,也使這些城市成為區域醫療中心。


4.跟國際比呢?


在描繪完一幅中國醫療資源地圖後,我們還好奇,國內現在的醫療資源情況,到底處於什麼樣的水平呢?


多方比較後,我們有這樣幾個發現。


過去十幾年,中國的醫療保健發展已經有長足進步。根據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發布的數據,《2016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中國的HAQ指數從2000年的53.3上升至2016年的77.9,上升了近5成。2016年,中國大陸的HAQ得分排在全球第48名,進入了前1/4的陣營。


醫療保健的飛速發展,可能要從17年前的非典開始說起。從2003年到2018年,中國的醫療投入和建設成果獲得了明顯的增長,人均衛生費用由509.50元增至4236.98元,翻了二十多倍,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擁有量由3.33人增長至6.83人,每千人口擁有的衛生機構床位數由2.45張增長至6.02張。


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醫療情況還存在明顯的短版。比如說,護士的壓力過重。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每千人擁有的護士數量是3.48人,最高的挪威有18.12人,英國8.29人,韓國6.97人,而中國僅有2.31人,未達到全球平均線。


除了絕對值,國際上一般認為護醫比達到2.8才能滿足患者的護理需要,而中國的護醫比只有1.29。  


各地區醫療資源有較大差距也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在上述同一篇《柳葉刀》的論文中,2016年,北京的HAQ指數與全球前1/10 國家的水平相當,遼寧、天津、山東、江蘇、浙江和廣東6個東部沿海省市位於全球前1/5國家的水平,而西部省市則多位於全球後1/2國家的水平。


當然,這種差距可能並不等同於各個地區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差距。在這次疫情期間,各地醫護馳援湖北,就實現了全國各地醫療資源的強力調配。


作為非專業人士,我們也很難對如何平衡各地區、各層級的醫療資源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只能是作為一名普通人,盡力去體諒和尊重數量短缺、工作壓力大的醫護人員。



相關焦點

  • 全球醫療實力排名:各國差距有多大?-虎嗅網
    這份報告將在有效護理情況下不應發生死亡的32種疾病的死亡率作為評估指標,依此計算出世界各國的醫療可及性和質量指數。各國指數分布在0到100之間,分值越高,說明該國個人獲得的醫療服務機會和質量越高。透過這份報告,我們可以看到,全球的醫療能力差距有多大?哪些國家的醫療能力更強?中國的醫療能力處於什麼水平?
  • 全球醫療實力排名:各國差距有多大?
    這份報告將在有效護理情況下不應發生死亡的32種疾病的死亡率作為評估指標,依此計算出世界各國的醫療可及性和質量指數(Healthcare Access and Quality Index,以下簡稱HAQ指數)。各國指數分布在0到100之間,分值越高,說明該國個人獲得的醫療服務機會和質量越高。透過這份報告,我們可以看到,全球的醫療能力差距有多大?哪些國家的醫療能力更強?
  • 各省大學之間的差距有多大,看看各省排名前三的大學就知道了
    選擇大學的時候很多人是很糾結的,有些想要在省內上學離家近點,但是有想上名校,問題就來了,自己所在的省並沒有怎麼辦?這也是很多同學所面臨的問題,雖然我國的教育資源很豐富,但是也存在著各省之間的教育資源不均衡,東西部之間的不均衡,相鄰兩省之間也不均衡。
  • 1980年統一高考全國各省排名!浙江獨一檔!青海墊底
    全國各省的高考成績出爐了,最近高考也上了百度熱搜榜,特別是家有高三考生的家長和朋友,高考永遠是繞不開的話題。從我國恢復高考以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省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考生分數也是越來越好。那麼你知道在剛恢復高考時,全國高考是什麼情況嗎?今天中學教師就為大家帶來1980年的數據,看看全國統一高考時期,各省錄取分排名吧!
  • 各省考名校難度到底差別多大?
    不同省份報考人數的巨大差異,導致各省間存在著「同分不同命」的現象。但這一現象究竟有多嚴重?考生最終錄取學校的層次又有多大程度受到生源地的影響?統計方法由於不同省份的高考科目、試卷和總分不盡相同,顯然無法直接比較高校在各省份之間的投檔分數線。
  • 廣西教育水平和湖南的差距有多大
    但是說起教育來說,廣西和湖南的差距就比較大了。從基礎教育來看,網上找到的全國500強小學排名情況中,湖南有25所小學入圍,而廣西只有7所,雖然數據不一定準確,但是也大體反映出兩個省區的小學差異了。從中學來看,全國百強中學中,湖南有4所中學上榜,廣西有3所上榜,數量差距不大,但是排名的話,則是湖南領先。
  • 2019年全國各省糧食產量排名
    全國各省糧食產量排名第一名,黑龍江省糧食產量7503萬噸。第二名,河南省糧食產量6695萬噸。第三名,山東省糧食產量5357萬噸。糧食播種面積排名第一名,黑龍江省糧食播種面積2億1507萬畝。黑龍江省耕地面積2.39億畝,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66億畝,居全國第一位。第二名,河南省糧食播種面積1億6102萬畝。河南省耕地面積達到1.22億畝。因為河南省部分地區可以一年兩熟,所以,糧食播種面積大於耕地面積。
  • 全國各省211、985大學數量排名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
  • 2020年全國各省高鐵通車裡程排名,第一名出乎大家的意料
    截止2019年底,我國鐵路運營裡程達到13.3萬公裡,排名全球第二,其中高鐵通車裡程更是達到3.5萬公裡,位居全球第一,這個通車裡程相當於全球第2名西班牙的7倍左右。而且目前我國的高鐵通車裡程每年還在快速增長,每年都以幾千公裡速度在新增,所以未來我國跟全球其他國家高鐵通車裡程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預計到2020年底,我國高鐵的通車裡程將達到39,000公裡以上。那在全國這麼多高鐵通車裡程當中,哪個省的通車裡程最高呢?
  • 上半年城市gdp全國排名2020 上半年gdp各省排名2020
    上半年城市GDP全國排名2020,2020年上半年城市GDP相繼發布,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個城市的GDP受到了嚴峻的挑戰。  上半年的GDP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沿海外貿城市受到疫情及貿易戰衝擊最大,GDP排名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 各省醫療器械實力大排行(附名單)
    12月3日,國家藥監局公布了各省醫療器械許可備案相關數據信息(截至2020年11月30日)。從生產企業存量看,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達22079家,較2019年底(17967家)增加4112家,增長24.6%。
  • 2019年全國高中排名與各省排名
    說明:本2019年全國高中排名主要排名指標包括基礎設施、人才培養、綜合聲譽、硬體設施、軟體設施、師資力量、社會聲譽和高考升學率、重本率等。
  • 上海財經大學2020各省錄取分公布!兩省理科差距172分
    2020年上海財經大學各省的錄取分公布,四川669分領跑全國卷,想知道你的省錄取分是多少嗎?先來看看文科的情況,全國卷中,湖南645分位於一卷第一名,領先其他省份十幾分,其實湖南的文科一直都是全國的佼佼者,早在全國統考時期,錄取分經常排名第一的位置。陝西659分排名二卷第一名,這個分數高得嚇人,直接高出大多數省份好幾十分的水平,不過遼寧不相上下,652僅次於陝西排名第二。
  • 2020全國高考,各省份本科一批錄取率差距大
    2020年從全國高考的一本上線率來看,各省均超過10%,其中上線率最低的是廣西,報考人數為50.7萬,理科本科一批分數線為496,一本錄取率為10.18%,報考人數多,基本也屬於高考大省。錄取率低不僅受到報考人數影響,教育資源也會對錄取造成影響。
  • 1991年高考各省排名!清華名額分配真實原因!
    在之前的文章中,中學教師曾討論了考取清華大學的難度,因為有本地保護政策,除了北京名額稍微多一點之外,每個省名額很少。即使這樣,每個省分配的名額都還是差距較大,那清華大學的這個名額分配究竟是怎麼確定的呢?
  • 全國各省高考難度
    雖然各高校不斷擴招,但由於高校在錄取方式上採取的是分省分配名額的方式,再加上各省的報名人數不同,導致了各省高考難度不同。那麼,哪些省份高考相對容易,哪些省份高考最難?,而處於末端的西藏、青海、上海等地高考報名人數不足5萬,二者相差三十多倍,不同省市差距大,高考難易程度自然不一樣。
  • 各省醫療器械實力大排行!
    12月3日,國家藥監局公布了各省醫療器械許可備案相關數據信息(截至2020年11月30日)。境內產品從產品存量看,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境內醫療器械有效註冊產品數量共計161216件,較2019年底增長13.3%。其中,Ⅰ類86981件,Ⅱ類63438件,Ⅲ類10796件。
  • 同為全國一卷,河南河北考生上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差距有多大
    目前,2020年高考本科一批錄取結果已結束,全國高校招生錄取分數線已公布。武漢最牛大學,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招生錄取情況備受關注,尤其在河南、河北兩大高考大省招生錄取情況。同為全國一卷,2020年河南、河北考生上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差距有多大?
  • 2019全國各省GDP排名出爐,哪些省份掉隊了?
    細看產業結構,山東省主營業務收入排前列的是輕工、化工、機械、紡織、冶金多為資源型產業,能源原材料產業佔40%以上。而廣東、江蘇兩省第一大行業均為計算機通信製造業;全國網際網路企業百強山東省只有2家,排名都在60名以後。
  • 西安交大PK上海交大,差距究竟有多大?
    這兩所頂尖的交通大學,差別究竟有多大?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都是985、211、雙一流全國重點大學。有人說:近幾年,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的差距越來越大!那麼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的差距有多大呢?在最新公布的校友會2019年中國大學排名中,上海交大排名第七,西安交大排名第18,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