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城市崛起、民族復興的基石,事關每一個家庭和孩子。
2019年10月10日,西安召開全市教育大會,西安市出臺《加快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 建設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和《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會上提出全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發出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動員令」,為西安教育注入「強心劑」。
從老百姓反映強烈,制約教育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推動學前教育普惠發展,切實提高教師待遇……
這一年來,西安市委、市政府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推進教育改革,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
2020年9月,被譽為「西安最美小學」的曲江第七小學如期開學。
回顧這一年,西安教育是一首藏頭詩
這一年的西安教育,可以用一首藏頭詩來總結:教育事業長發展,教育英才笑安得。優質教育候身邊,教育視野領時代。
責任——教育事業長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始終是人民群眾對更好教育的核心訴求,也是教育改革發展的主線。這一年來,西安教育以改革作為原生動力,推進教育不斷向著更高的目標前行。
自去年印發《三年行動計劃》以來,西安市將建設教育強市納入「十項重點工作」,每月召開專項調度會議。西安市19個部門先後印發52份政策文件,西安市發改、資源規劃、住建、城管四部門聯合制定了學校建設「綠色通道」實施細則,西安市組織、編制、財政、人社、教育等部門聯合印發了人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他部門也都出臺了若干政策文件,在機制建設、制度創新、簡政放權等方面形成了保障教育優先發展的合力。
這一系列動作,刷新西安教育的歷史,讓西安教育進入新紀元。據了解,今年比原計劃超額完成25所,秋季開學共建成投運195所學校,新增學位達到19.4萬個。其中新建學校144所,佔總數的74%;公辦學校171所,佔總數的87%,是西安歷史上新建學校、新增學位最多的一年,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一。
曲江第七小學舉行新生入學禮。
關愛——教育英才笑安得。在積極優化西安教育發展環境,改善教育教學條件的同時,西安市各級教育部門落實引進人才的獎勵政策,吸引更多的高層次教育人才匯聚西安,用良好的教育環境吸引人才。
這一年來,在西安市編制、人社和教育部門密切協作下,西安市新招聘公辦教師7833名,是過去3年的總和。
一面「築巢引鳳」,西安也一面營造良好環境讓引進人才安居樂業。畢竟穩定教師隊伍的根本之舉在於保障並不斷提高教師的待遇,尊重教師勞動的價值,給教師應有的職業尊嚴。讓廣大教師真正體會和感受到為人師表的尊榮和偉大、崇高。
據了解,過去一年,西安市全面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共落實資金7.05億元,全市所有區縣、開發區義務教育教師以及學前教育、高中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達到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目前,西安市市區兩級「名校+」教育聯合體共1052個。
暖心——優質教育候身邊。2020年,對於西安教育來說,也是溫暖而安定的一年。這一年來,西安大力實施「三名+」工程,以「名校+、名師+、名校長+」為引領,讓優質教育資源釋放的「光和熱」惠及城市的每個角落。
一是改革辦學模式,通過深入實施「名校+」工程,快速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提升公辦辦學質量、有效化解「擇校熱」,讓優質教育資源迅速「盤活」。據了解,截至目前,西安市市區兩級「名校+」教育聯合體共1052個,交流管理人員、教師1.36萬人,覆蓋學生達107萬人。
二是通過精心實施「名師+」工程,以「名師+」研修共同體為依託,帶動優秀師資在全域內「活起來」。據了解,目前,西安市已組建市級「名師+」研修共同體100個,共吸納成員1857人,累計開展教研活動798場次。組建區級「名師+」研修共同體497個,校級854個,獲得了良好成效。
三是積極實施「名校長+」工程,切實發揮名校長示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學校抱團發展,西安教育均衡「跑」起來。據了解,目前西安市首批60個「名校長+」領航研修共同體共吸納成員364名,吸納薄弱學校、農村學校、市級重點提質學校校長,「成長型、專家型、領航型」校園長梯隊培養體系正在形成。
如今的西安,優質的教育資源輻射全域,對於每一個區域,每一個學段,每一個孩子,西安實現了全面的扶持,讓優質教育觸手可及。
曲江第七小學舉行新生入學禮。
格局——教育視野領時代。教育,不僅是眼前的一隅,更應該有放眼世界的格局和視野。從改革開放算起,西安教育的視野不斷開闊、逐漸遼闊、日益壯闊。
高質量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標準化教育與研究合作論壇、2019中國(西安)世界職業教育大會、義務教育現代化與教育國際化發展論壇、首屆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西安)論壇等活動,深化國際教育交流合作。
圍繞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目標,積極引進海外知名教育資源來西安辦學,打造面向「一帶一路」教育中心。
站立在秦漢文明之上,與世界展開對話,西安教育懷揣著5000年的文明史,一路小跑,跑上世界的大舞臺。
2019年,社會群眾和「兩代表一委員」對西安教育的滿意度分別較2018年提升了12.76和3.4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西安教育奮進的腳步鏗鏘
三年計劃才走了三分之一,對於接下來的路途,就目前情況看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一年來,西安基礎教育質量提升成效顯著,受到多方肯定和讚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019年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結果顯示,西安「公共教育」在12個監測領域中排名第四。
同時,據2019年陝西省群眾滿意度調查顯示,社會群眾和「兩代表一委員」對西安教育的滿意度分別較2018年提升了12.76和3.4個百分點。
現在的西安教育正在快速發展,不論是辦學環境,辦學質量,基本上每所學校都配備強有力的師資力量。
不過,伴隨著我國由生存型社會步入發展型社會的進程,公眾對「滿意」的維度、心理預期、目標參照等已經並且仍在發生著深刻變化。可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同樣是一個變化著的發展目標,但這絲毫不妨礙它的清晰與堅定。
到2021年,西安市計劃完成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共計430所,增加學位38.95萬個。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西安有底氣方有自信。西安教育自信的底氣從哪裡來?
首先,硬實力。《三年行動計劃》強調教育優先發展,要優先保障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到2021年,西安市計劃完成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共計430所,增加學位38.95萬個,預計總投資約500億元。據了解,近年來,西安市財政性教育經費連年上漲,2020年財政教育經費預算更是超200億元。
其次,軟實力。2020年將是西安市組織教師招聘規模最大、批次最多的一年,全年計劃招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7172名。同時,為提升師資水平,西安市級財政將在每年投入3000萬元教師培訓費的基礎上,從2020年起,每年又列支1000萬元專項用於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能力提升。
西安正成為令人矚目的教育高地。
教育均衡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要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有質量的教育,&34;。可以確信的是,西安離這個目標已越來越近。
西安市委書記王浩在西安教育大會上強調的重點還在迴響,「用好西安教育發展的優勢條件和良好基礎,突出重點難點,直面短板差距,按照「問題導向、突出重點,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屬地管理、權責統一,強力推動、穩妥操作」的要求,決心一次下足,措施一步到位,抓好《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各項任務落實,全面加快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建設教育強市的步伐。」
客觀而言,西安教育還有不少需要補強和提升之處,西安教育要「先行」並成為「示範」,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行動起來就有希望。日拱一卒,從「有」到「優」穩步邁進,西安未來一定能成為令人矚目的教育高地。
來源: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