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女子為「排毒」每天過度流汗 卻生了一身膿痱子

2021-01-11 安徽門戶網站

天氣炎熱大多數人都會出汗,有時甚至是大汗淋漓,人們往往對出汗有許多誤解,認為流汗越多就代表身體裡的毒素排出得越多,甚至有的人還通過各種方式加大排汗量,結果卻南轅北轍。那麼,夏天流汗過多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本周記者邀請安徽省中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告訴您,如何通過出汗判斷身體健康。》》》閱讀推薦:頭暈嘔吐長痘痘甚至還住院 合肥女子疑為美容院產品中毒?

出汗可「排毒」 但過度易患病

近日,合肥市民王女士發現自己前胸以及腋下出了好多膿痱子,為此,王女士來到安徽省中醫院內分泌科進行檢查。安徽省中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倪英群告訴記者,「一看就是出汗太多,排洩不暢,出現了細菌感染。」

據介紹,今年50多歲的王女士患有關節炎、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等毛病。不久前,她聽鄰居說,伏天少吹空調和風扇,多出大汗,可以把身上的寒氣蒸出來。於是,除了晚上睡覺,王女士其餘時間一概不用空調。每天王女士都會大汗淋漓,經過幾天「鍛鍊」,王女士竟讓自己生出一身膿痱子。

夏季是自然出汗最多的時節,適當出汗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和身體健康。「但也要注意不能過度流汗,否則不僅會引起皮膚疾病,還可能引發中暑。」倪英群介紹,流太多汗耗損陽氣,是傷身體的,以微微出汗為極限,皮膚摸起來感覺潮溼時就應該休息會兒。

異常出汗與疾病密切相關

據了解,出汗是一種人體自我降溫的過程,它受每個人體質、環境溫度、健康程度等一系列因素影響。

首先,出汗多少和汗腺是否發達有關,個體之間不僅有性別差異,還有個體差異。另外,出汗多少還取決於體液含量。有些人體液較多,運動時出汗就多,反之出汗就少,這都是正常現象。

倪英群介紹,中醫將不正常的出汗,歸納為「汗證」。汗證是指由於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洩失常的病證,「比如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等內分泌疾病,以及高血壓、更年期等都容易導致汗多,這些都屬於病理性汗多。」

不愛出汗不怕熱 未必是好事

倪英群介紹,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器官的機能都會一定程度地下降,皮膚對外界溫度的感知能力也會下降, 尤其是熱感覺比冷感覺降低得更明顯。尤其是老人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減弱,延緩了對環境溫度變化的感知,而延遲了行為性調節活動。

「因此我們常能看到,房間裡的溫度超過30℃,可老人還穿著長袖長褲。他們對高溫的感知能力差,不代表高溫就不對他們的身體造成危害。」 倪英群稱,老年人暴露於熱環境中,心輸出量增加反應明顯小於青年人,心臟的每搏輸出量減少,和年輕人相比,中暑後更易引起心臟病或腦血管病的發生。

夏季出汗增多 喝水最好加點鹽

倪英群建議,夏季每天飲水量應達到1000毫升以上,並要定時飲水,而不是感覺非常渴的時候才喝水。一般而言,最好清晨刷牙後喝一杯白開水,10:00喝一杯,午飯前再喝一杯,15:00喝一杯,晚餐後再來一杯。

人們大量出汗之後,體內的鈉鹽等電解質也隨之丟失,如果此時大量飲用白開水而未補足鹽分,就會出現肌肉抽搐或肌肉痙攣性疼痛。手臂、大腿和小腿的肌肉疼痛一般是輕度水中毒的表現。

所以,夏天喝水時可根據個人情況,少量放點鹽或飲用含鹽飲料,也可以將菜略炒鹹一點食用。這樣,鹽水進入肌體後,會迅速滲入細胞,使不斷出汗而缺水的肌體及時得到水分補充,並能夠有效地預防水中毒。

■專家支招

通過出汗時間、部位判斷身體健康

倪英群告訴記者,不能小看出汗,我們還可以通過出汗的時間、部位等特點來判斷身體健康狀況。

按出汗時間:

1、白天出汗過多

無論什麼季節,即使白天不活動或只是輕微活動,往往也會汗出不止。這些人通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慾差、易感冒等特點,中醫認為這是氣虛的表現。

氣虛多汗的人在飲食上可選擇山藥、豆漿、牛羊肉等,也可用黨參或黃芪燉雞或腔骨,以補益機體,緩解氣虛。配合日常練習動作舒緩、動靜結合的體育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改善氣虛無力的症狀。

2、晚上出汗過多

睡著後出汗,醒來後汗止,中醫稱之為「盜汗」。這類人常常伴隨手腳心發熱、面部發紅髮熱、口咽乾燥、口腔潰瘍容易纏綿不愈、心煩易失眠等特點,中醫認為這是陰虛的表現。

這類人在飲食上宜選擇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日常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片等泡水飲用,以補氣陰。

按出汗部位:

1、頭汗過多

若暴飲暴食後出現頭面部多汗,同時感覺上腹部脹滿、口渴,多為積食,可通過減少進食量、吃清淡飲食來緩解,嚴重的也可以吃一點加味保和丸等助消化的中成藥。

2、手足心多汗

手足心多汗且伴有手腳心發熱、口咽乾燥等,多屬陰虛有熱,可以用滋陰之品食療調理。若伴隨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多屬於腸燥便秘所致的實熱證,此時可服用潤腸通便類中成藥。若伴隨口乾、牙齦腫痛等,多屬於胃熱,可服用清胃熱的中藥,如牛黃清胃丸、清胃黃連丸等。

3、心窩、胸口多汗

多見於腦力工作者,這類人群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夢等表現,屬於思慮過度,心脾虛損所致,可通過適當的運動,如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緩解壓力,調節心身。》》》閱讀推薦:祖輩父輩都從軍合肥18歲小夥立志要當兵 為了體檢一月減肥十斤

作者 周坤

相關焦點

  • 小寶寶生痱子 別亂用藥
    在炎熱的夏季,由於新生兒不適宜長時間生活在空調等溫度較低的環境下,又基本上成天躺在床上或者媽媽的懷抱裡,所以更容易捂出痱子。痱子雖然不是大病,但是刺癢難忍,寶寶會因此哭鬧不停。當孩子稍微大一點有了指甲後,如果把痱子抓破了,還會感染細菌,變成膿皰瘡和小癤子,小小痱子也會惹出大麻煩。
  • 小寶寶生痱子 別亂用藥
    此外,六神丸還有一種毒副作用,就是容易誘發過敏,並且與用量無關,而且不論內服、外用均會發生,大都在24小時內發生,表現為藥疹,其形狀各異,瘙癢難忍。也有的出現喉頭水腫,個別嚴重者會出現過敏性休克,需立即搶救。
  • 三伏流汗助「排毒」,多酸多甘慢運動
    1、流汗、拔火罐、刮痧助三伏健康「排毒」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且最潮溼悶熱的日子,暑溼之毒也最盛,易侵襲人體。但如果通過合理安排飲食,適度流汗,並藉助刮痧、拔罐等傳統方法,可讓身體輕鬆排去三伏暑溼。相比冬天排毒,三伏天效果會更加明顯。
  • 寶寶痱子水,會呼吸的痱子水,試試這款痱子水,超好用!
    夏天寶寶長痱子是新媽媽要面對的普遍難題,為啥痱子就那麼偏愛小寶寶呢?主要是因為小寶寶的排汗散熱系統還不夠完善,毛孔相對比較小。夏季氣溫高,寶寶流汗多,但是汗液不能快速蒸發,就會阻塞汗孔,導致出現痱子。而且小寶寶新陳代謝又非常旺盛,所以流汗比大人多,但是寶寶不會自己擦汗,也不能準確表達想法,一旦沒有及時擦掉堆積的汗液,就很容易長痱子。這也是為什麼年齡越小的寶寶越容易長痱子的原因。二、痱子的種類和症狀痱子如果護理得當就不會折磨寶寶太久,大概一兩周就會消失。
  • 寶寶抓破痱子 結痂了再塗痱子水
    小BB長痱子,一般最開始是皮膚發紅,然後逐漸出現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之後就密集成片。痱子會讓寶寶感到癢、疼,有時還會有陣陣的熱辣感。  新生兒期、嬰幼兒期的寶寶痱子發生率最高。那為什麼大一點的兒童不長痱子,但小BB長痱子呢?  廣州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譚小華稱,這是因為寶寶的皮膚汗腺發育不完善,容易出現油脂分泌得過多,極易阻塞毛孔、汗腺,寶寶就容易長痱子。
  • 三伏天寶寶一身痱子真難受!專家送你三個治「痱」錦囊快收好
    眼下正值炎炎夏日,活潑好動的寶寶常常玩得滿身大汗,一不留神就長了一身煩人的痱子,看著寶寶滿頭滿身的紅點點,簡直比長在自己身上還難受,可把媽媽們憂心壞了!痱子的症狀有哪些?痱子有紅痱子、白痱子、濃痱子、深痱子幾種。其中,一般人群中最常見的痱子為紅痱子,而新生兒或小嬰兒所長的痱子多為白痱子。白痱子的發生大多是由於孩子穿戴過多、強烈日光曝曬或服用退熱藥突然出大汗所致。
  • 天熱痱子找上門,寶寶該如何是好?
    熱疹我們又稱為痱子,它多發於夏天,或者天氣炎熱的潮溼環境裡。多見於一歲以下的孩子,發生在身體的皺褶部位,比如說腋下、脖子下面、卡窩處。嚴重的痱子或者是伴有感染的痱子,頂上會出現白顏色的小點,這種痱疹就被稱為膿痱。 熱疹如何治療?
  • 嬰兒長痱子 爽身粉越用越嚴重
    醫生表示,溼熱天氣,寶寶容易長痱子,很多家長到藥店買藥膏、痱子粉或花露水塗抹,誤把痱子當過敏或溼疹來治,反而使孩子皮膚感染,症狀加重。醫生推薦爐甘石洗劑,治療痱子效果不錯。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 治療痱子的方法!!超全整理!
    白痱子為針尖大小的表淺水皰,易發生在長期臥床的患者身上;紅痱子初起時皮膚發紅,繼而發生密集的針尖大丘疹或丘皰疹,內含透明漿液,周圍有輕度紅暈,多發於肘窩、頸部、軀幹及小兒面部;膿痱子也叫痱毒,是長痱子後又出現繼發感染引起的,多發於小兒頭部。
  • 寶寶夏季痱子中醫治療法
    嬰幼兒之所以容易生痱子是由於孩子的皮膚嬌嫩,汗腺發育和通過汗液蒸發調解體溫的功能較成年人差,汗液不易排出和蒸發所致。痱子分三種:白痱子、紅痱子和膿痱子。白痱子為針尖大小的表淺水皰,易發生在長期臥床的患者身上;紅痱子初起時皮膚發紅,繼而發生密集的針尖大丘疹或丘皰疹,內含透明漿液,周圍有輕度紅暈,多發於肘窩、頸部、軀幹及小兒面部;膿痱子也叫痱毒,是長痱子後又出現繼發感染引起的,多發於小兒頭部。
  • 孩子長痱子,家長以為是溼疹。中醫:痱子溼疹要分清,護理很重要
    結果我一看,孩子哪裡是什麼溼疹,分明是痱子。也就是說從一開始孩子的家長就給孩子的病情搞錯了。痱子子又稱「熱痛」、「紅色聚粒秀」、「汗證」.好發於夏季,多見於排汗調節功能較差的兒兒童和長期臥床病人。易出熱排者,以脾虛溼盛為常見。
  • 夏季寶寶熱出痱子,不建議用花露水
    每到夏季,不少寶爸寶媽就得開始一場痱子「大作戰」。很多寶寶特別容易出汗,還沒到盛夏就熱出一身痱子,癢得不行,有時還抓破了,家長們往往痱子粉、花露水都招呼上,還會在寶寶的洗澡水上動腦子,各種「涼藥」往水裡加,甚至用民間土法給孩子煮水洗泡。
  • 寶寶長痱子怎麼辦?
    導讀:起痱子是寶寶常見的情況,多為護理不當所致。只要及時調整處理並不會對寶寶造成過大的傷害,媽媽們不用過於擔心。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的小水皰、丘疹、丘皰疹或膿皰,可有瘙癢、疼痛或灼痛。臨床表現1.晶形粟粒疹又稱白痱,由於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汗管溢出引起。常見於高熱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
  • 白痱子、紅痱子,發現寶寶長痱子,媽媽要做好這5件事,平安度夏
    所以熱以及出汗季節,是引起痱子高發的主要原因。細心的家長不難發現,越胖的寶寶出痱子越多,因為通常在寶寶皺褶較多的地方,如脖子、大腿根部、手腕等處,更容易出現痱子。但很多媽媽很容易將痱子和溼疹弄混淆,寶寶太小又無法表達,在沒有確定是否為痱子的情況下,就亂用藥治療,往往可能導致更糟糕的情況。
  • 做好這4點,99%的痱子都能預防
    現在氣溫每天基本30度以上,下樓溜達一圈都覺得好熱好熱,稍微動動就一身汗。出汗、愛起痱子就在所難免啦!尤其胖點的小寶寶,嫩嫩的小胳膊小腿和藕節一樣,更是容易捂出痱子。外出時儘量選擇陰涼處玩耍好了,回到痱子上面,為什麼這4點對於防治痱子很重要,愛學習的媽媽往下看啦!夏天為何愛長痱子?痱子是因為小汗腺的導管堵塞導致的一過性皮膚病。
  • 寶寶長痱子怎麼辦?11種治痱子方法
    倘若媽媽沒有及時為寶寶擦去汗液,這些汗水就會堵塞毛孔,刺激寶寶稚嫩的皮膚,導致痱子激增。寶寶長痱子怎麼辦?1、金銀花藤泡澡法。金銀花藤有很好的排毒功效,因此,媽媽可以使用排毒的金銀花藤來給寶寶泡澡,清除胎毒,能有效治療痱子。媽媽們把煮好的水晾到合適的溫度之後就可以給寶寶洗澡了,記得千萬不要在煮好的金銀花藤水中加清水。另外,泡完澡後也不需要再用清水給寶寶清洗的。
  • 漲知識了,痱子還分紅、白、黃?處理方式也不同
    2.進階階段:紅痱子紅痱子多表現為分散分布,寶寶的額頭、頸部、胸前、臀部、肘前窩、膕窩、腹股溝最為常見。感染紅痱子會有瘙癢感、刺痛感和灼熱感,且還伴有紅色斑疹和丘疹,頂部可以看見針帽大的水皰或膿皰。處理方式:①溫水洗澡,保持衛生每天給寶寶用溫水洗澡,清潔患部,同時要控制好水溫和力度,避免擦傷患部。
  • 寶寶痱子總不消?其實痱子分3種,要這麼處理才能消得快
    本文專家:空軍總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王瑞豔、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梁源 天氣一熱,不少寶寶就開始長痱子,有家長疑問,為什麼寶寶的痱子總是下不去?可能是你的方法用錯了!
  • 夏天孩子皮膚紅腫、刺癢、蓄膿,都是因為這件事沒做好!
    尤其是孩子身上一片一片的紅痱子,都讓寶媽們雞皮疙瘩起一身,外加汗毛直豎。因為瘙癢,孩子們會用手不停地抓撓痱子所在的皮膚,甚至會引起皮膚的破損、發炎,就更加令人心疼了。脖子、腋下、背後、屁屁,都是容易生痱子的地方。給孩子用了痱子粉,卻不見好。
  • 夏季寶寶易長痱子該怎辦?這3種類型痱子需注意,5個護理方法要做好
    夏季天氣比較炎熱,又容易出汗,很多寶寶都長出了痱子,家長為此非常的焦心,不知該怎樣才能緩解寶寶的痛苦。想要解決痱子的煩惱,就要了解痱子,只有了解清楚了才知道該怎麼治療,怎麼護理。痱子分為幾種類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