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大的二手車行——歐雅汽車發展有限公司老闆鍾水雄欠下巨額債務跑路事件發生已近一個月了,公司門口玻璃上貼的「倡議書」絲毫不能安撫人心,但債權人也從憤怒和狂躁情緒中逐漸冷靜下來,希望通過合法途徑尋求解決之道。這個曾被稱為深圳二手車行業黃埔軍校的企業,其300名員工已各奔東西,自謀生路。
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深圳二手車流通協會秘書長蔡珉一再強調債權人資金大部分是打到鍾水雄個人帳戶,因此這件事是鍾水雄個人的事,不屬於企業融資,更不能由此說二手車行業的經營模式出了問題。然而記者採訪發現,一邊是收車銷售需要大量現金流,另一邊則是民企融資難,二手車市場目前的經營模式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走不出來的困局。在一片惋惜中,歐雅汽車事件對深圳二手車行業的影響正慢慢發酵。
證券時報記者 王瑾
大市場小作坊
雖然國內新車市場增速明顯放緩,但龐大的汽車保有量卻為二手車市場帶來了增長動力。2011年,二手車累計交易額2108.8億元,同比增長18.56%。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預計,2012年會有更多支持汽車流通行業的利好政策出臺,二手車的年交易規模有望達到500萬輛。
另外,商務部在去年年底發布的《關於促進汽車流通業「十二五」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2015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量將超過1000萬輛,年均增長率達到15%。同時,鼓勵發展品牌二手車經營,支持汽車供應商拓展品牌二手車業務,完善二手車流通網絡。
「二手車市場非常大,現在才剛剛起步,以後會越做越大。」幾乎每個接受記者採訪的經銷商、業內專家都對二手車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曾經輝煌一時的歐雅二手車行曾以發行股票上市為目標,離它不遠的澳康達二手車行,也信心滿滿地將此作為未來幾年奮鬥目標。
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深圳二手車市場年成交額超過200億元,新舊車交易量在全國率先達到了1:1,而在2010年以前,這一數字為3:1。
正是看中了二手車行業未來的前景,加入到這個隊伍中的經銷商也越來越多。深圳二手車流通協會秘書長蔡珉告訴記者,目前深圳二手車交易市場有18家,而經營二手車的商鋪有幾百家,最大的一家交易市場商鋪有280多家。
儘管經銷商眾多,但是具有一定經營規模、品牌有一定知名度的卻僅有歐雅、澳康達、匯康等為數不多的幾家,大多數仍處於店鋪、檔口的規模。
「雖然二手車市場很大,但是我不看好未來有二手車企業能做得很大,目前的行業就是小作坊式的,目前中國二手車行業體制現狀也僅適合小作坊式經銷。」汽車行業專家向寒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大市場遭遇小作坊,眾多的小商家分食著有限的車源,監管缺失,直接造成了行業的亂象。
代賣還是收車
「我們的車有80%都是幫客戶代賣的,我們只收取中介費,佔用資金比較少,這種經營模式很健康。」澳康達名車廣場的一位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一再強調。
據了解,二手車經銷商的銷售方式有三種,一是車主將車放到經銷店,由經銷商代賣,經銷商從中提取一定的場地費和服務費,這樣有點類似於房地產中介;第二種是通過經銷商的網站披露買與賣的信息,促成雙方交易,收取中介費;另一種便是經銷商直接將車購買過來再賣出。
前兩種方式很相似,好處也很明顯,經銷商不用佔用大量資金來囤積車輛,也不用面對新車下跌給囤積的二手車帶來的減值風險。如此來看,這種銷售方式似乎是最健康的,二手車經銷商所起的作用只是連接買賣雙方的橋梁,購車事項由買賣雙方自己協商。
如果以這種模式推斷,最近跑路的歐雅老闆,似乎沒必要融到那麼多資金,更不太可能背負了幾個億的資金跑路。記者調查發現,事實上業內經銷商普遍採用的銷售方式是先收車再賣出,從中賺取差價,正常情況下大部分二手車經銷商的代賣車輛往往僅佔20%左右。
「歐雅1000輛車中,有100輛~200輛是代賣的,代賣佔比例在20%左右。」曾在歐雅公司工作過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大部分二手車經銷商售車方式都是這樣的比例,包括澳康達。記者隨後以買家身份詢問澳康達銷售人員時,對方也承認是以收車銷售方式為主。
很明顯,這種收車方式需要大量囤積車輛,通過低買高賣的方式來獲得較高的利潤,如此一來,就需要佔用大量的現金流來支撐,並且需承擔車輛貶值等眾多風險,但目前來看卻是最主流的方式。
「這種收車銷售的方式,普通一輛車的利潤至少在10%左右。」深圳市桃源二手車交易市場經銷商孫濤(化名)告訴記者,「如果在銷售過程中再玩點花樣,利潤就更高了。大部分經銷商都是收車賣的,代賣根本沒利潤賺,一般一輛車幾千塊錢的場地費而已。」
「代賣一輛車,收取的中介費一般是2%,代賣的一般是不願賣低價的車主,或者不缺錢的豪華車主,大部分人也怕麻煩喜歡直接變現,拿錢走人。」孫濤說。
孫濤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一輛價值20萬左右的二手車,如果車主要在經銷商那裡代賣,即使有合適的買家,經銷商也不會通知。業內通常的做法是通過不斷冷落車主以及報低價的方式,挑戰其心理底線,最終車主心理崩潰,以很低的價格賣給經銷商。「品牌大一點的二手車行可能收車價格稍微高一點,但是賣價也更高,這就是二手車市場暴利的來源。」孫濤說。
貸款融資難
要獲取高利,就要大量收車囤積,也因此需要大量的現金流。在利潤的驅使下,眾多的二手車經銷商與民間借貸掛上了鉤。
「民生銀行給了我們協會2個億的貸款額度,支持二手車行業的發展。」蔡珉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說,目前貸出的款項自己沒有統計,大約有3000萬~4000萬,還有1個多億沒有貸出去。
一方面是貸不出去的款項,一方面是瘋狂的民間借貸,這似乎看起來有些矛盾。「一方面是企業不符合條件,另一方面是企業不需要錢,有多少資金就做多少車。」蔡珉說,「一般企業如果有批車覺得有錢賺,才會去短期借款,也就使用一個月左右,很靈活,不用融資貸款。」
但是孫濤告訴記者:「協會有這些貸款我們都知道,但是門檻太高了,我們根本貸不到。」
記者也從蔡珉處了解到,貸款門檻不管是自己資產擔保還是互保等方式,首先要求要有正規的經營執照,另外還要看貸款方是否有資產抵押,以及個人徵信記錄等。
孫濤告訴記者,目前二手車行業的經銷商有正規營業執照的很少,比如一般交易市場中的商鋪很少有營業執照,光這一條就已經剔除了絕大多數經銷商。
此外由於沒有完善的評估體系,經銷商大多數是流動資產,沒有固定資產作抵押,如此一來,二手車行很難從銀行貸到款,這樣地下錢莊、親朋好友都成了資金的來源。
進入澳康達的車行,一樓眾多的豪華車甚是惹眼,這也意味著龐大的現金流。該公司負責人聲稱,自己的資金來源健康穩定,他強調自己的融資方式跟歐雅不一樣,是從銀行貸款,並且獲得利率下浮10%的優惠,有5000萬的信用額度。但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目前個別有實力的經銷商如澳康達確有不動產作抵押,但大部分經銷商在經營中,很難離開民間借貸的幫助。
王先生告訴記者,歐雅借款的利率一般是一個月2分利息,活期是1.5分利息。由於業內認為這是個暴利行業,在公司爭取三年內上市,並去上海、天津擴張的種種計劃中,大批的民間借貸蜂擁而至。
據介紹,目前公司員工有9000萬的債務,而已經來登記的有7億債務,已經核實的有4億,未核實的3億,還有很多沒來登記的。公司有70多個帳戶,都是私人帳戶,有些人的款是直接打到鍾水雄帳戶,連張收據都沒有。
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正是知道二手車行需要大量的現金流,民間借貸是二手車行業普遍存在的現狀,因此也借了50萬給鍾水雄。
根據媒體報導,有家銀行貸款是鍾水雄以房產以及2000萬元車輛作抵押貸得;另外一家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則是將歐雅當做二手車行貸款擔保的試點開展業務。
孫濤告訴記者,本來想回老家貸款500萬,開一個大一點的二手車行,但是找同學,找關係,找了好多熟人,最終銀行還是沒有給他貸款。「二手車行從銀行貸款太難了,而民間借貸則是懸在經銷商頭上的一顆定時炸彈。」
如今來看,不管鍾水雄是蓄謀逃跑,還是賭博輸了錢,業內人士在聽到鍾水雄攜款逃跑時,紛紛表示「不驚訝,遲早的事」。也許在他們看來,正是基於這種融資模式,最終導致了歐雅的敗局。
有人給二手車經銷商算過一筆帳,二手車行花10萬元收一輛車,他的成本包含10萬元的借款利息、2000元~8000元不等的租金,還有相關的評估師的工資等人工成本,所以一輛車算下來,如果沒有15%的毛利就會虧本。
為了支付高額的借貸利息,以及場地租賃、人員等成本支出,經銷商會拼命地壓價收車,高價賣出。由於車源少且不確定,於是翻新車、問題車、事故車等等問題也就出現了。
低價收車,高價賣車賺取暴利,為多收車不惜大舉民間借貸,而為了支付高額的利息,經銷商再次通過各種手法擴大經營規模,提高利潤空間……這似乎成了一個走不出的怪圈。
儘管民間借貸利息高,能夠正常經營下去經銷商也還能接受。而歐雅事件發生後最令經銷商擔心的是,出現債主怕經銷商跑路群體討債的情況,這樣甚至可能引發二手車經銷商的倒閉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