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華裔教授訪談分享行業見解,傾力為留學生解惑

2020-09-05 搜狐教育

讓這個世界風雲莫測、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大學教育以新冠病毒作為觸發點,亦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向在線教育轉化。

作為留學生,踏在故鄉與他鄉的邊緣,在年輕人共性問題基礎之上,又面臨其他方面的挑戰,加之不熟悉西方的教育系統,使很多留學生在初入大學時往往困境重重。根據Easy Group 2020年2月對加拿大留學生的調研,約六成的留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喜歡或不確定。這意味著,很多留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盲目性。

鑑於此,Easy Group推出「華裔教授」系列視頻採訪,意圖藉由加拿大華裔著名教授的採訪,向大家介紹相關大學、學科、教授本人的研究方向及突破成果。華裔教授的深度採訪有助於幫助留學生們更深入地了解專業,從而避免或減少專業選擇的盲目性。另外,很多華裔教授在各自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但是外界所知甚少。對他們的推薦,有助於透過他們強化華裔的自豪感、凝聚力;同時,很多教授的國際視野和行業洞見,利於幫助國內同業拓展眼界、打開思路

訪談精要

王曉剛,約克大學數學和統計系終身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人工智慧、大數據和在醫療方面的應用

AI, 其實包含了很多專業和內涵,比如大數據、統計、數學、計算機科學、軟體工程等,AI是這些的總合。目前AI在北美除了有限的幾個大學以外,基本上沒有AI專業,所以AI的技術散落在很多不同的專業領域。對於未來想在AI方面從業的人來說,最大的競爭力是自學能力而不是專業。

大數據在疫情控制方面的應用,如何解禁、何時解禁其實都跟大數據有關。

對年輕人的建議:21世紀一定要跨界,而不能只守著一個專業。跨界不是說你要取得若干學歷,而是說你一定要對事情有個全局的了解。這個世界現在充滿了不確定性,你就更應該相信你自己。


劉軍,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在重組卡介苗有突破貢獻,致力於結核病控制研究22年

新冠病毒及疫苗研發是當下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作為國際頂尖疫苗專家,劉教授的洞見令人頗為釋然,他說,「全世界現在有120多個候選疫苗在研發,疫苗研發成功的希望還是非常大的。即便以後它變成像流感一樣,每年如有變異,科學家針對變異研發新疫苗也相對容易。」

關於大學專業,劉教授認為本科學什麼專業並不是非常重要。大學階段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幾個基礎能力,包括寫作能力、邏輯能力。尤其留學生通常在寫作能力上較弱,而為了長期發展,寫作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而寫作能力不光是語言的問題,一些本地學生沒有語言障礙,但不代表寫作沒有問題。寫作是語言、邏輯、行業研究與洞見等等的綜合能力。

從22年的教學科研經驗,劉軍教授認為,做科研需要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設計時要大膽想像拓展思維、之後對數據要非常嚴謹審慎;另外,找到這個領域尚未解決的問題,比解決問題還要重要。


查強教授,約克大學教育學院研究生部主任;研究領域包括國際學術關係、國際人才流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等

在談到中國大學教育時, 查教授介紹,中國大學從99年擴招,在2004年大學已經從精英教育(少於適齡人口的10%能夠進入大學),進入到大眾化教育(多於適齡人口的15%能夠進入大學),目前正處於邁入普及化教育(超過50%的適齡人口能夠進入大學)的轉折點。在04年前後,中國高等教育的體量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另外,那個時候開始,中國開始重視研究質量,在國際大學排名中進步非常快。

而加拿大,適齡人口進入大學的比例已高達70%,本科進入研究生的門檻也很寬敞。從某種角度講,碩士是進入社會比較合適的門檻。而是否要讀博士,則取決於個人興趣。

查教授還認為,雖然受到疫情和國際關係敏感度上升影響,留學還是要繼續。並強調說,留學不只是拿個文憑,更重要的,是一種體驗,一種社會、文化、價值觀的綜合體驗。前不久,教育部和8個部門聯合發布的文件,提到在大學生和青少年中培養國際視野。留學生的世界意識能夠對「自下而上的全球化過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查教授還介紹了具有顛覆性意義的一個新大學教育戰略——斯坦福2025,其中提到,跨專業培養競爭力和帶著使命感學習等關鍵策略。


李康,多倫多大學教授,安大略省教育研究院教授,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心理學發展與人類發展中心教授研究員

對於有志申請心理學碩士及博士的同學,李康介紹說,其實我們的很多碩博生本科讀的並不是心理學專業,而是在讀本科時,逐漸發覺了自己在心理方面的興趣,自己上了一些課,然後轉到心理學方向。關於錄取標準,除了相關課程,其實心理學研究方面的經驗是更重要的。比如李教授的心理實驗室,每年招收30名實習生,學生們在此可以學習研究方法、積累實際經驗、以及與深化與教授的聯繫。

那麼,如何才能成功申請在實驗室的實習機會呢?李教授強調了三個重點,一是充分的準備,比如對教授的研究領域、代表性文章有所研究;二是學會用加拿大的文化框架來回答問題;三是雖然傳統上來講,中國人比較謙虛,但是在加拿大,一定要學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成就。

關於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李教授推薦說網上有很多工具可以測試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發現有問題,一定馬上解決它。加拿大大學都有免費的心理諮詢,我們留學生要學會利用這些資源,更好地關愛自己心理健康。


魏曉林教授, 多倫多大學Dalla Lana公共衛生學院,國際防治結核病及肺部疾病聯盟副主席

Dalla Lana公共衛生學院是排名在第5-15名的國際頂尖的公共衛生學院,包含衛生政策、衛生經濟、環境衛生、流行病、衛生統計、社會及行為衛生等很多不同領域。所以如果想考Dalla Lana研究生,本科的背景可以是數學、經濟、生物等很多不同的專業。

在談到此次新冠疫情時,魏曉林教授認為,「疫情是沒有國界的,疫情要控制,必須是全世界一起控制。」


自2014年以來,Easy Education一直致力於為在加拿大學習的中國留學生提供大學教育輔導和職業發展機會,並幫助他們適應加拿大的生活。 如今,Easy Education在加拿大已構建了12個校區,是提供大學教育輔導的領先機構。Easy Education提供300多種課程,包括經濟學,金融,會計,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參閱 easygroup.ca,瀏覽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華裔女子幫100多留學生以假結婚方式移民加拿大
    人民網5月31日電一個名叫任薇的華裔女子近日被加拿大法官處以「居家軟禁729天」的懲罰,理由是她通過策劃假結婚服務,幫130多個中國留學生移民加拿大。法官介紹,參與任薇組織的「假結婚「活動移民加拿大者需繳納3.5萬元「啟動」服務費。
  • 為中國留學生代考英文 加拿大三名華裔槍手被控罪
    中新網3月13日電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3名大多倫多地區華裔居民被發現持偽造中國護照,為國際留學生代考入學英文測試(English Proficiency Exam)。安省倫敦市警方上周拘捕了3人並控以多項刑事罪名。與此同時,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已著手對那些用假成績申請在加拿大學習籤證者,以及協助將虛假文件偷運入境者展開調查。
  • 華裔留學生自願留守加拿大:擔心傳染家人,害怕回不來
    今年對於一些留學生來說,大概是史無前例的難!有華人留學生才來加拿大不到一年就碰上疫情,人生地不熟孤立無援,連續買了三個月的機票都被取消,想回家回不了...而也有一些留學生,因為擔心自己可能把病毒帶給家人,又害怕學校複課後回不來,自願選擇滯留加拿大。
  • 關於「差別對待」,加拿大留學生們這樣說
    對於加拿大來說,中國留學生很重要在眾多國家之中,北美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大最主要的留學目的地,僅僅以中國留學生為例,2015至2016學年度在美國高等教育機構註冊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已逾32萬,比上一年度強勁增長8%;而且中國留美學生人數在全部留美學生輸出國當中連續七年保持第一,佔國際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
  • 加拿大警方帶走華裔科學家 進入實驗室的安全許可被撤銷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14日報導,本月5日,伊波拉病毒治療方法研發者之一、知名華裔病毒學家邱香果及其丈夫和一些中國學生,被帶離她所在的加拿大國家微生物實驗室(NML)。消息一經發布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 加拿大的博士培養及啟示:基於對3位加拿大資深博導的訪談
    而我國博士教育儘管在40年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國際範圍內而言,仍在競爭力、創新力以及行業領導力等方面與加拿大等歐美高等教育強國之間還存有一定差距。 因此,本文從博士生選擇、培養過程、博士教育目標等三個方面闡述加拿大的博士教育經驗,以期能為我國博士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鑑價值。
  • 2018年教育行業留學生歸國求職報告
    問題集中在留學生如何看教育行業、留學生的求職偏好、留學生如何看回國求職三個方面。90%以上的問卷填寫者來自哈佛、斯坦福、哥大、賓大、加州伯克利等美國名校,83%問卷填寫者為女性。在學歷方面,43%的參與者已畢業,36%碩士在讀,16%本科在讀,博士生僅為個位數。
  • 多倫多大學華裔女學霸自殺,留學生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在大家都正準備著迎接聖誕、新年的歡樂日子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傳來了一則令人心碎的消息:多大牙醫學院(Faculty of Dentistry)一名一年級華裔女生自殺身亡。這個消息,來自多大牙醫學院於當地時間12月6日上午發出的一份郵件通知。
  • 加拿大華裔紛紛吐槽中國海關新政
    自從中國海關總署下達了56號和57號文件後,不僅跨境電商企業深受影響,就連日常的海淘和代購也無法倖免,就因為海外代購不報關有可能被定義為走私。許多身處海外的華裔對此頗有微詞,紛紛上網吐槽。 自從中國海關總署下達了56號和57號文件後,不僅跨境電商企業深受影響,就連日常的海淘和代購也無法倖免,就因為海外代購不報關有可能被定義為走私。許多身處海外的華裔對此頗有微詞,紛紛上網吐槽。
  • 華人醫學教授與職場菁英獲加拿大中國專業人士協會表彰
    中新網多倫多11月26日電 加拿大中國專業人士協會(CPAC)近日對傑出華裔專業人士進行年度表彰。來自多倫多大學的兩位醫學教授和一位從事金融科技的職場菁英獲頒本年度的CPAC「專業成就獎」。成立於1992年的CPAC是大多倫多地區知名的華裔新移民社團,目前有約3萬名會員。
  • 加拿大再爆分屍案 華裔單身母親罹難
    加拿大警方8月21日證實,一名華裔女子慘遭肢解。目前警方已將這名女子的死因定為兇殺,目前尚未鎖定嫌疑人,但與此前中國留學生林俊遭肢解的案子無關係。    多倫多皮爾郡警方負責人當天表示,這名遇害女子名叫劉光華(音譯),其肢體於上周在多倫多不同地點陸續被人發現。
  • 廈門僑聯與在廈華裔留學生交流座談
    與在廈華裔留學生面對面交流。楊宇睛 攝中國僑網廈門9月4日電 (楊宇睛)據廈門市僑聯4日消息,近日,廈門市僑聯召開在廈華裔留學生交流座談會,了解在廈華裔留學生當前需求和學習生活情況。廈門市僑聯副主席鄧飈出席,市印聯會副會長、青委會會長陳曉鷺,華僑大學華文學院團委書記鄭星有,以及華僑大學廈門校區、華僑大學華文學院、廈門大學的在廈華裔留學生代表等近30人參加會議。
  • 參與奧斯卡獲獎片製作 加拿大華裔師生成幕後英雄
    參與奧斯卡獲獎片製作 加拿大華裔師生成幕後英雄   中新網2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對於辛力加(Seneca)學院來說,可謂別具意義。因為在視覺效果獎項獲得提名的所有影片中,均有該校教師和畢業生的貢獻,其中更不乏華裔教授和畢業生的參與。  本次奧斯卡獎獲得提名最多的電影,是由電影大師馬丁斯科賽斯執導的兒童魔幻探險3D影片《雨果》(Hugo),共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11項提名。
  • 留學生回國滿意度調查出爐,加拿大留學生在國內太吃香了
    2020年對於廣大的留學生小夥伴群體來說,用一個大寫的「難」字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大家在疫情的影響下,無論是籤證辦理、出國計劃還是歸國日程都受到了毋庸置疑的幹擾。
  • 凌虐華裔女留學生!加拿大一女警暴力執法,否認暴行後被調取文職
    據《環球時報》報導,在2020年1月20日,一名華裔女學生被警方凌虐。近日,該女子王莫娜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第一次看見監控視頻的時候很難過,感覺自己被侮辱了。並且她表示,之所以自己會接受採訪,是因為想為更多類似自己的人發聲。
  • 紀念遇害華裔少女 加拿大本那比公園新添紀念長椅
    紀念遇害華裔少女 加拿大本那比公園新添紀念長椅 2019-11-07 11:01:24 (加拿大《星島日報》/倪怡婧 攝)   中新網11月7日電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為紀念2017年遇害的華裔少女申小雨,近日,加拿大卑詩省本拿比中央公園新建一張紀念長椅,長椅靠背上刻有中文紀念詞「情悠悠思悠悠,來世還牽手」。據了解,這是申小雨家人的要求,以此表達思念之情,讓經過的市民看到後十分動容。
  • 華裔通乳師登陸加拿大受熱捧 被指為朝陽產業(圖)
    華裔通乳師登陸加拿大受熱捧 被指為朝陽產業(圖) 2014-07-09 10:46:5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南若然
  • 為何華裔學生不喜歡與大陸人交友?
    作者:梁茂春 陳文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人華僑研究院教授)本研究對中國兩廣地區15所院校東南亞來華留學生的問卷數據和訪談資料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這些留學生在中國就讀期間與本國學生的交友最多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學者認為華夏血統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會使海外華人與中國居民產生"血濃於水"的親近感,但問卷數據和個案訪談資料並未支持這種觀點,華裔學生與來自於其居住國的非華裔學生之間的交往較為密切,而與中國大陸學生之間則存在明顯的疏離。
  •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國王學院:小班人性化授課
    現在,請你展示留學夢想,牢牢捉住夢想,為自己加油!為所有堅持夢想的人加油!我們伴你飛躍重洋!>>>分享2011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搜狐官方報導  搜狐出國主持人:您好,在訪談之前,先向您對搜狐做一個介紹,搜狐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名字,是中國最領先的新媒體、通信及移動增值服務公司,中文世界最強勁的網際網路品牌。
  • 加拿大昆特蘭理工大學將擴大招收國際留學生
    中國僑網消息: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加拿大昆特蘭理工大學(Kwantl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財務行政副總監李裕順(Gordon Lee)表示,正名理工大學之後,將發展應用學科的學位課程,並會設計更多工讀兼容(co-op)課程及推廣留學生寄宿服務,擴招留學生一倍,以配合加國優待留學生申請移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