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二流大學、二線城市一流大學,你怎麼選?

2021-02-23 瞭望智庫


電影《全城高考》劇照

有位朋友跟我舉過一個據說是真實的例子,說有位上海考生本來可以就讀本地的上海師範大學,卻選擇了遠在東北的吉林大學,然後這位上海同學被親戚朋友說成缺心眼,他們想不明白這位同學為什麼選擇的是東北大農村,而不是全國人都羨慕的上海國際大都市。

這個故事讓我感到吃驚,這究竟是去上大學,還是去找工作?吉林大學是全國聞名的985高校,在自然指數的科研產出排名中,與復旦、交大相當,在不少上海人眼裡,居然連上海本地一個二本院校(當時情況)都不如,上海人的城市優越感居然已經達到這個高度了。

當然,我這位朋友告訴我,不少上海人之所以會選擇上海師大,是因為留在上海更容易找工作,而去到長春,哪怕大學再好,也沒多少好的工作機會。聽到這裡,我說「那也對」……其實我更想說的是:如果純粹是為了就業考慮,竊以為藍翔是更好的選擇,一是因為藍翔學校的就業率更高;二是開挖掘機的工資早已超過辦公室小白領;三是靠手藝吃飯的人不怕炒魷魚,可以活得更有尊嚴,坐辦公室的人則要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為了升遷或者避免炒魷魚,還可能被上司潛規則。

為了把我的觀點闡述得更清楚一點,我決定補充一下幾點意見:

1

什麼情況下,大學比城市更重要?

當「心儀的大學」與「心儀的城市」發生衝突時,或者說在「二線城市的一流大學」和「一線城市的二流大學」之間做選擇,我更建議你選擇前者。理由很簡單,因為上大學這個過程是「求知」,不是「就業」。如果是就業,城市當然很重要,但如果是求知,城市就沒那麼重要。

而且,等你畢業後,拍拍屁股就可以撤了,買一張高鐵票分分鐘就能奔赴你夢寐以求的城市。不信你去到一線城市的那些大公司看看,有多少員工從外地大學過來的?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人才流動、企業招聘早就不受地緣關係的影響。決定你應聘成功的關鍵因素還是靠你的真本領,不是靠你在地緣關係上的優勢。

比如,華為公司裡的很多員工都是來自武漢的華科大。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的目標是華為,那肯定是想辦法上華科大,而不是深圳大學。深大雖然在地緣上與華為很近,但在人脈關係上卻遠不如千裡之外的華科大。

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在高鐵與網際網路的時代,企業識別人才早已不受地緣關係的限制,地緣相近已經越來越不重要,你有真本領,就是從鐵嶺跑到深圳,像華為這種完全市場化的企業也一定會用你。

2

別太相信一線城市所謂的人脈聯繫

很多人認為到一線城市上大學,有助於建立人脈關係。

我當然認可人脈關係在我國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建立人脈關係的技術含量已經提高了,很難再像過去那樣靠親緣相近、地緣相近就能蹭人脈了,現在更多的是要靠校友關係,以及能力相近、趣味相投等東西。就像前面說的,華科大與華為的人脈聯繫,就遠大於深大與華為。

說來說去,你還是得有真本領,沒有真本領,就是天天在陸家嘴念abc也進不了陸家嘴的公司。有真本領,就是從鐵嶺過來,也能到華為上班。

那麼,真本領哪裡學?中國山東找藍翔——對,好學校是不問出身的!廣大二線城市有很多非常好的大學,他們的教育水平、科研水平、人脈資源,都能甩過一線城市二流大學幾條街。都這個年代了,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的差別也沒那麼大了。再說,就一個在校大學生所能接觸到的社會面來說,一線城市能看到的東西,二線城市現在也基本能看到了。

當然,如果你有條件上一線城市的一流大學,那沒什麼好說的,你不是這篇文章的讀者。

3

你選擇的城市當然也不能太差

有讀者拿廣州和梅州、上海與海口做比較,就沒什麼比較價值了。既然是上大學,你選擇的城市當然不能太差。條件允許的話,至少也得去個二線城市或者省會城市,起碼得是一個人口超過500萬、有地鐵或者有星巴克的城市吧。

大學期間,「知識」雖然比「見識」更重要,但也不能完全沒見識,至少也應該學會喝喝星巴克、穿穿快時尚、認認豪車車牌等基本的白領生活小貼士。

4

什麼情況下,城市比大學更重要?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很重要,沒有多少觀點可以無差別地適用於所有人。

簡單來說,如果你的分數完全夠得上二線城市的211或者985大學,就完全沒必要去到一線城市上個二流大學。

如果你的分數的確很慚愧,無論去到哪都只能上個二三流大學,那肯定還是去一線城市比較好,至少還能長長所謂的「見識」。

也就是說,前者是學霸的選擇,後者是學渣的選擇。

5

你應該離開家鄉,去遠方上大學

我說大學期間知識比見識更重要,但不是說長見識就完全不重要了。

見識是怎麼來的?很多時候,是靠衝突感來獲得的,是靠接觸異質感的東西感悟到的。一個上海人一輩子待在上海也不見得能長多少見識。因為他從未走出自己熟悉的環境,從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什麼不同,甚至因為沒有對比,他其實都不知道上海好在什麼地方。

正如我那位朋友所言,世界很大,你應該趁著上大學出去看看,否則你都不知道豆花還可以鹹著吃、饅頭麵條也能當飯吃。

所以,如果你在南方,就去北方上大學吧;你在北方,就去南方上大學吧;你在山裡,就海邊上大學吧;你在海邊,就去看得到山的地方上大學吧。

當然,你最好能出國。出國可以獲得更大的異質感、更廣泛的衝突感。在陌生的環境裡,你一定每天都生活在新奇之中,你一定可以見到很多很多沒見過的東西,你一定想問很多很多的問題,你一定會變得更加的開放、包容與樂觀,你一定進步神速。

你已經18歲了,可以展翅高飛,可以詩和遠方。

電影《全城高考》劇照

6

專業真的沒那麼重要

我知道很多人認為上大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找份好工作,但恰恰是因為這樣,專業才不重要。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世界變得太快,你根本把握不住,現在選填的專業很可能三五年之後就屬於夕陽專業了。

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歷史。十多年前最火的專業是什麼?我記得我有很多同學選擇了機械、冶金、傳媒等專業,這些專業在當時看來都是不愁找工作的。問題是,十多年後的今天,他們開始愁失業了,因為他們所在的行業要麼是產能過剩型,要麼是被網際網路衝擊型。

大概五年多年前,一位朋友的表弟想報考計算機專業,我那位搞IT的朋友表示反對,因為那個時候的計算機畢業生的確太多,在職場上屬於供應過剩的專業。然而,這才幾年時間,IT行業碰上了移動網際網路技術革命,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身價倍漲。今天,在北上廣深這幾個城市,隨便一個APP程式設計師的月薪都是兩萬起了。

更讓人看不懂的是,十多年前大家瞧不上的「小三門」專業,比如音樂、美術、動漫、舞蹈等等,現在的就業行情越來越好了——因為今天這個社會越來越重視美學了,企業越來越需要美學專業的員工。BAT與廣大遊戲公司的美術設計師薪酬可不低,如果懂點攝影攝像與音樂,還有機會像papi醬那樣成為網紅。

我舉這些例子的意思是,世界變得太快,今天的熱門專業或者說新興行業,也許過個幾年就成了夕陽產業,一個人如果把自己的飯碗完全寄托在一個看上去不錯的專業,其實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比起掌握一門過硬的專業知識,你還需要掌握一種更深層次的本領——學習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有這些本領在,世界在變、我心不慌。

再舉一例,最近有位朋友問我,她妹妹想學經濟,應該選南京大學還是上海財經大學?我當然知道後者在投行領域深厚的人脈,但我仍然建議她選擇前者,因為我相信這樣一個全國一流的綜合型大學,對一個學生整體的成長更有幫助,那種「潤物細無聲」的薰陶力,哪怕是一個一流的專業型大學都很難企及的。

再說了,誰知道五到十年後,金融行業還沒有現在這麼風光?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華爾街那麼多精英都破產了。真到那個時候,你可能會發現專業反倒成了你的「負資產」,學習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才是的你的真本領——而這,正好是一流綜合大學更擅長的東西。

相關焦點

  • 一流大學,三流大學,一線城市,三線城市,英語怎麼說?
    依隆大學似乎在努力改進。我認為去一所管理層和教授們都在努力把學校打造成一個好地方並真正關心大學的學校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學校強調讓學生們快樂,給他們一個好的體驗。當然,這和我在名牌學校的大學經歷完全相反。所以,這些表達你都記住了嗎?
  • 新一線城市「雙一流」大學排行榜
    近年來,大學所在地域對高考生志願填報的影響不斷加大。與其去擠競爭激烈的北上廣,不如退而求其次,將目光轉移的高校資源同樣很豐富的新一線城市。「雙一流」大學數量排行榜,一起來看看有你想要去上學的城市沒?」名校優勢明顯在最新上榜的15座國內新一線城市中,排名第八位的南京市,卻有著讓人羨慕的12所「雙一流」名校,比第二名成都市足足多出了4所。
  • 二線城市大學排行榜top100出爐!
    這幾年,考研人數猛烈增長,競爭越來越激烈,特別是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以及成都、重慶、武漢、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的高校報考人數更是爆滿,簡直是神仙打架。 為了減輕一些競爭壓力,不少同學把擇校目標放到了二、三線城市。
  • 一線城市競爭激烈?二線城市大學排名top100了解一下
    近兩年,考研人數激增,考研競爭是越來越激烈,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以及成都、重慶、武漢、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的高校報考人數更是爆滿。為了減輕一些競爭壓力,不少同學把擇校目標放到了二、三線城市。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看看二線城市大學排名top100!  以下是校友會版2020中國二線城市大學排名top100,大家可以綜合參考。
  • 中國二線城市大學排名top100,一線競爭壓力大,二線性價比更高
    近兩年,考研人數激增,考研競爭是越來越激烈,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以及成都、重慶、武漢、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的高校報考人數更是爆滿。為了減輕一些競爭壓力,不少同學把擇校目標放到了二、三線城市。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校友會2020中國二線城市大學排名top100,看看有沒有你心儀的院校吧!
  • 只知道一線城市競爭激烈?二線城市大學排名了解一下
    近兩年,考研人數激增,考研競爭是越來越激烈,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以及成都、重慶、武漢、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的高校報考人數更是爆滿。為了減輕一些競爭壓力,不少同學把擇校目標放到了二、三線城市。今天文都考研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看看二線城市大學排名top100!
  • 所有一線城市最好大學前百強及其排名
    我國的城市在目前分為六層次,分別為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和五線城市,在這麼多的城市中,一線城市無疑高考學子最為青睞的城市,因為一般大學生畢業之後都會在學校所在的城市找工作,而一線城市確實能夠給年輕人更多的發展機會,並且一線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等都比其他層次的城市要好。
  • 考研資訊|二線城市最好大學排名名單,考研去不了一線城市可以看
    下面我們再來說說二線城市,其實二線城市也有一些比較好的學校。今年4月15日,由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編撰完成、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的《2019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校友會版)》最新發布2019中國最佳求學城市排名和2019中國各線城市最好大學排名。
  • 中國二線城市大學排名top,有沒有你的目標院校?
    近兩年,考研人數激增,考研競爭是越來越激烈,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以及成都、重慶、武漢、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的高校報考人數更是爆滿。為了減輕一些競爭壓力,不少同學把擇校目標放到了二、三線城市。因此今天天妹兒給大家整理了校友會版2020中國二線城市大學排名top100,看看有沒有你的目標院校吧!
  • 中國二線城市大學排行榜,有你的學校嗎?
    近兩年,考研人數激增,考研競爭是越來越激烈,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以及成都、重慶、武漢、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的高校報考人數更是爆滿。為了減輕一些競爭壓力,不少同學把擇校目標放到了二、三線城市。今天給大家整理了校友會2020中國二線城市大學排名top100,看看有沒有你心儀的院校吧!
  • 考研擇校:一線城市擠不進,二線也不錯!
    很多小夥伴都在糾結考研擇校擇專業的事情,選學校的時候,城市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之一。有些人削尖了腦袋,想擠進一線城市,但是呢,一線城市可不是那麼容易進的,其實除了那幾個一線城市之外,二線城市也不錯,小夥伴兒們選學校的時候不妨考慮考慮。
  • 中國二線城市大學排行榜top100出爐
    近兩年,考研人數激增,考研競爭是越來越激烈,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以及成都、重慶、武漢、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的高校報考人數更是爆滿。為了減輕一些競爭壓力,不少同學把擇校目標放到了二、三線城市。今天小文給大家整理了校友會2020中國二線城市大學排名top100,看看有沒有你心儀的院校吧!
  • 中國二線城市大學排名top,有你的學校嗎?
    近兩年,考研人數激增,考研競爭是越來越激烈,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以及成都、重慶、武漢、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的高校報考人數更是爆滿。為了減輕一些競爭壓力,不少同學把擇校目標放到了二、三線城市。因此今天給大家整理了校友會版2020中國二線城市大學排名top100,看看有沒有你的目標院校吧!
  • 小城市211和大城市雙非怎麼抉擇?上大學城市怎麼選
    ,以為世界就這樣,大家上的大學都是差不多的。上海在大城市上大學,就算你讀的雙非高校校裡沒有那麼厲害優秀的學生和老師,但是你完全有更多機會走出學校小城市裡的人們過得比較自在舒適,當然不是說他們這種生活方式不好。但是青年人如果想要變得更優秀,就要不斷接觸新鮮事物,不斷在艱苦卓絕的生活中奮鬥,永遠不要輕易的選擇最輕鬆的路,人一旦跳進了自己的舒適圈,就很難再走出來。大城市以為著實習和工作更好找,像計算機金融這類專業實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中西部地區學習金融(並無歧視)那你怎麼找到合適的實習和工作呢?
  • 中國二線城市大學排行榜TOP100出爐
    ,很多人也會受不了來自一線城市的巨大壓力而最後選擇回老家,當然也有很多人在一線城市創造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不管你是在一線城市還是在二線城市,提高自身素質要求,知識水平都是必須的。近兩年,考研人數突飛猛進,競爭同樣也是越來越激烈,老一線城市以及成都、重慶、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的報考人數更是爆滿;
  • 我國「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是怎麼劃分的?
    那麼,所謂的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和五線城市,實際上就是綜合了上述各類指標後對於一個城市的綜合評價。當然,對於我國一二三四五線城市的劃分,並沒有確定的標準,很多時候是大眾的一種認知習慣。
  • 校友會2019中國各線城市最好民辦大學排名,新一線城市百強最多
    2019年哪些民辦大學是中國各線城市的最好大學?哪些城市擁有的全國百強民辦高校和中國一流民辦大學最多?全國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高教綜合實力最強,擁有的全國百強高校、中國一流大學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數量最多,是全國高考考生求學的首選城市。新一線城市擁有的全國百強民辦大學、中國一流民辦大學最多報告顯示,在校友會2019中國民辦大學排名150強中,新一線城市擁有的全國百強民辦大學和中國一流民辦大學(5★以上)數量最多。
  • 中科大成為中國二線城市排名第一的大學!理科全國最強
    最近幾年,考研人數猛烈增長,競爭越來越激烈,特別是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以及成都、重慶、武漢、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的高校報考人數更是爆滿,簡直是神仙打架。為了減輕一些競爭壓力,不少同學把擇校目標放到了二、三線城市。
  • 二線城市各大高校實力怎麼樣?合肥工大、南昌大學、哈工程進前十
    相信很多考生在填報志願之前都會參考各種大學排名資料來了解理想院校的情況,畢竟考上一所好大學是莘莘學子的理想追求。我國二線城市擁有多所實力強的985、211雙一流大學,在我國二線城市最好大學排名中,合肥工業大學、南昌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都進入了前十。
  • 校友會2020中國二線城市最好大學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
    哪所高校是2020中國二線城市的最好大學?哪些大學躋身2020全國百強、世界一流大學和中國一流大學行列?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英才學院和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雄居艾瑞深校友會網2020中國二線城市大學、民辦大學和獨立學院排名冠軍。  最新發布2020中國二線城市最好大學排名,齊魯工業大學等20所高校躋身全國百強  二線城市指的是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於比較重要地位並具有大區域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