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偶然與向陽生涯結緣,經歷這短短的12天(3周)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線上課程,讓我重新審視自己,感覺這些天每個細胞都是和課程聯繫在一起,給自己來了一次徹底的新陳代謝。
一直以來我對自己的職業路徑都不滿意,現實中只知道一味的抓住自己能抓住的。確切的說,大學專業就是感覺哪個專業在當時的年代就業率高,猜想著也許自己能做這樣類型的工作就選擇了。畢業後,不知道自己到底合適做什麼樣的工作,唯一能依據的是專業對口。每一次的崗位變動、晉升,也就盡力去爭取,可能心裏面住著一個不服輸的自己,想通過努力去證明自己的付出值得。每當靜下來回首反思自己走過的路,很想跨越現實重新選擇,又因為害怕失去已經得到的一切。
別人看來,我的職業外生涯還算光鮮,在組織內部的垂直晉升渠道也非常順利,和任何人談到我有職業生涯的困惑,別人要麼覺得我無病呻吟,要麼認為我野心太大……如今,步入中年的我給自己樹立了一個目標:我要努力學習,拼命積累,在我50歲的時候通過我的努力我可以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給孩子們以我為榮。所以我給自己主觀上的職業定位是做一位親子關係的諮詢師。
在組內報名「小白鼠」案例時,很幸運大家選擇了我,可能處於我的情況更具有中年女性迷茫的複雜性和代表性,一開始我高興至極:「終於有機會可以聽聽別人怎麼評價我了,怎麼給我專業的指導意見了」。在案例討論過程中,參與討論的老師們根據我的情況,針對每一個困惑我的問題給出忠懇意見。
在這個過程中,非常難得能聽到一群優秀的隊友給我指出問題,並且給出了很多實操性的點子,引導我目前職業環境中怎樣進一步用好資源,拓寬我職業的內生涯。這些珍貴的建議,日常生活中是很難得獲取的。唯一的缺憾就是時間太有限了,到後來我甚至擔心我的事情給大家增加麻煩,只有戛然而止。
作為「小白鼠」是這回學習最大的幸福,如果幾年後我真的按照大家給的方案走得很成功,我一定和我的隊友們分享大家的成果。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不斷接受新的知識,一直在腦海中翻湧出來一個觀念:每個人成長經歷中不斷增強自己的深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謂的「深度」,可以理解為自身專業技能領域中所能達到的精深和高度。
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行業分層。每個行業的細化都以為這我們需要再細節上下功夫,也就需要我們在某一領域縱深發展下去。
在現實工作中,我們對自身知識技能的提升和打磨都不夠,初涉職場都是從最基礎的基本工作開始,邊做邊對專業技能逐步加深,運用知識能力解決問題的綜合手段才能不斷的豐富,所以只有基礎夯實了,才會有後續提升的動能。
很多時候因為剛開始的職業定位就不明確,就會導致職業過程中不斷的變化,自己到最後每種能力的提升非常有限。如果自己沒有任何一種技能的積累在職場就會缺乏安全感,這一點也是我不敢放棄現在的原因。
在我的案例討論中,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下定決心把我現有的專業和我的職業目標相對應,不斷深入學習和運用所需的專業知識,挖掘目前工作領域更多的資源,提升自己的社會效益,成為行業內一位真正的專家。
所以說,專業技能深度的修為依賴自身的努力和學習,但在寬度拓展中,往往是需要藉助外部力量進行綜合信息的分析和指引來完成,單單靠自身的知識寬度是無法進行有效的判斷和決策。這也是職業規劃給予我們個人最大的意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線,有的如同筆直的高速公路,一直走,一直走;有的如同蜿蜒的山路,一直轉,一直轉。夜深人靜,我也經常在想,我這一生為何而來。在這裡和「向陽生涯」的每位老師一同學習,獲益匪淺,那種在學習反思得到的快樂是真切的,我也想像他們一樣「自救救人」。
在此之後,我最想的是讓我們的孩子們也能運用好的方法解決他們未來人生路上重要的選擇。通過我的學習和積累,如果可以幫助到更多需要職業規劃的人們,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內在驅動力,讓職業發展更加合理、高效、更容易有所建樹,那將是我最有意義的事。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像爬山路的新手,又慢、又累,而現在我懂得我們都有自己要走的那條路,無論快慢、最終要的是感受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體驗,去欣賞沿途的風景,最終都能攀登自己的峰頂。
感謝洪向陽老師!感謝陸老師!感謝為我們付出的每一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