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優愛寶寶:中國輔助生殖服務市場增速明顯的原因

2020-12-20 復禾健康

輔助生殖,指採用醫療輔助手段使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可分為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簡稱「試管嬰兒」)、配子移植及其他新技術,目前運用的最廣泛的技術為人工授精與試管嬰兒。

(圖片源於網絡)

近年來,中國輔助生殖服務市場增速明顯,主要有三大核心驅動力:剛性需求推動輔助生殖產業發展、輔助生殖服務可負擔性日趨提升、輔助生殖服務獲投資機構青睞。

首先,不孕率上漲催生剛性需求。1990年至2019年中國平均初婚年齡由21.4歲上升至27.7歲,平均初育年齡由23.4歲上升至30.8歲。與此同時,15-49歲育齡婦女人數連年上漲,然而2000至2019年出生率卻呈下降趨勢。

據了解,截至2019年底,中國20歲—49歲的適齡生育婦女中,累計有約770萬—924萬婦女(即20%)必須要輔助生殖進行治療才能進行生育(取平均值847萬患者進行計算)。由此可見,不孕率的上漲推動了輔助生殖市場的發展。

其次,國家二孩政策亦是驅動力之一。2013年「單獨二孩」政策開始,隨後各地陸續推出相關政策;2016年,我國「全面二孩」正式到來;2017年,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曾表示,將來可能會探討鼓勵二孩的財政激勵措施的可行性。從單獨二孩到全面開放僅用了四年,也體現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迫在眉睫。目前人口結構老齡化、生育率低的危害短期也許較不明顯,但是長期將會面臨諸多危機,如養老金系統入不敷出,未來勞動力人口下降,國家經濟狀況惡化等。

二孩政策的全面開放也為失獨家庭帶來了轉機,並且此類家庭往往年齡較大,需要輔助生殖機構介入。二孩政策為輔助生殖機構帶來的影響也許並非直接的,但其長期協同作用會為該行業帶來新的機遇。

另外,隨著近年來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改善,輔助生殖服務的認識和使用也逐步提升。不過,目前中國的輔助生殖市場滲透率僅為6.5%。根據中國人口協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育齡夫婦的不孕率從二十多年前的3%左右上升到近年的15%以上,截至2019年我國的不孕不育人數超7000萬人,這意味著至少有5000多萬名患者缺乏對輔助生殖的了解。由此可見,輔助生殖市場發展前景仍然廣闊。

而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其市場發展更是沒了「後顧之憂」。2013年至2019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310.76元增長至28228元,每年增速不低於8%。如此一來,輔助生殖服務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高端消費,物質條件的改善讓更多患者能夠承擔輔助生殖服務價格。因此,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也是輔助生殖市場發展的驅動力之一。

不過,為什麼我國這麼多不孕不育患者不選擇在國內就醫,而是更願意遠赴海外求醫呢?其實,從技術的角度看,國內外試管嬰兒並無太大差異。從1981年國家設立首個精子庫起,中國輔助生殖技術已進入世界前列。1988年3月10日,中國內地第一例試管嬰兒在北醫三院誕生;2000年,國內首例運用植入前遺傳診斷技術(PGD)的試管嬰兒在廣州中山醫科大學誕生,標誌著我國輔助生殖技術進入第三代。

可是,第三代技術只有小部分醫療機構提供。我國大多數醫院還停留在一代(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和二代(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階段。因為第三代試管嬰兒費用較高,國內技術體系不夠成熟且涉及醫學倫理問題,所以未大規模使用。但現實是,眾多不孕不育患者需要的正是第三代技術,因此,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醫院隊伍排得越來越長、海外市場越來越成熟、成功案例越來越多…………各類對比下,大部分患者紛紛選擇了海外相對合適的輔助生殖機構,其中,受歡迎的就是烏克蘭。因為烏克蘭的試管嬰兒不僅合法,而且有最為先進的醫療水平、試管嬰兒成功率高、安全性強、其市場發展成熟穩定、為患者提供「多對一」服務,質優價廉。

而中國,目前已成為烏克蘭眼中的輔助生殖服務核心市場,因此,烏克蘭輔助生殖機構不僅在醫療團隊裡專設中文翻譯,同時在生活服務團隊中配備了中文翻譯,更有甚者還在中國設立了對接公司,專門為中國患者提供跨國服務,如烏克蘭優愛寶寶輔助生殖醫療中心,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全程保障其合法權益。

其實,我國為了幫助不孕不育患者就醫,早在2007年就將輔助生殖技術許可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衛生計生委了,但是其質量標準和技術規範的高門檻攔住了眾多醫療機構,至今經批准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仍不足500家,這也是為什麼連北上廣「求子」都要排隊半年起,國內市場實在是供不應求,所以建議急於「求子」的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海外就醫,畢竟卵子精子的質量只會隨著時間、年齡的增長而下降。

相關焦點

  • 烏克蘭優愛寶寶:輔助生殖安全性怎麼判斷?
    「輔助生殖安全性怎麼判斷」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去的這個國家法律法規支不支持輔助生殖技術,二是該國輔助生殖技術是否值得我們信任。以烏克蘭為例,那第一個問題不用多講,輔助生殖行業已經成為了該國經濟的主要來源之一,不僅有法律法規的支撐,還有政府對該行業的主動監督和扶持,保障市場有序運轉。
  • 烏克蘭優愛寶寶:預計2020年中國「赴烏求子」人數高達20萬
    輔助生殖技術剛出來的時候,人們對其持著質疑、抗拒等態度,於是國外研究機構專門成立「跟蹤組」對試管嬰兒進行了長期的測試和觀察,測試項目包括試管嬰兒從出生開始每一階段的體格發育、認知能力、精神發育、智力發育、情感發育等各方面,證明了通過試管嬰兒出生的寶寶與正常出生的寶寶並無明顯區別。再隨著他們的健康成長,大眾對輔助生殖技術的態度開始轉變。
  • 烏克蘭優愛寶寶:政府鼓勵試管嬰兒市場價格進行適當調整
    2015年印度、泰國、柬埔寨等國家相繼出臺了輔助生殖禁止法案,至此,烏克蘭作為少數幾個允許輔助生殖的國家之一,被越來越多不孕夫婦所了解和選擇。(烏克蘭醫院環境)近日,烏克蘭多家輔助生殖醫療中心表示即將對套餐價格進行小幅度提升。此消息一經公布,立刻引起了大眾熱烈的討論。
  • 抗擊疫情 烏克蘭優愛寶寶在行動!
    抗擊疫情烏克蘭優愛寶寶在行動!馳援物資成功抵湘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短時間內席捲全國,湖北省多地先後宣布「封城」,控制疫情進一步傳播、擴散,全國統一延長春節假期,各地嚴陣以待、眾志成城、嚴格防控。
  • 烏克蘭優愛寶寶:我國正處於人口發展的關鍵轉折期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匡時面對這一現狀指出,自2010年以來,我國出生人口持續增加,到2016年達到峰值。2017年之後出生人口開始下降,目前已經是三連降。黃匡時認為,三連降的每一次下降有所不同。2017年比2016年下降了62萬,而2018年則比2017年下降了200萬,2019年又比2018年下降了58萬。
  • 烏克蘭優愛寶寶:疫情當前,能否赴烏?
    近日,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舉行了媒體見面會。烏克蘭國家通訊社、《2000報》、「左岸新聞網」、「24頻道」、「1+1」電視臺等13家烏克蘭主流媒體記者出席。(右邊為中國駐烏克蘭使館臨時代辦吳連文)駐烏大使館臨時代辦吳連文臨首先通報了當前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最新情況、表示習近平主席多次就抗擊疫情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部署。中國政府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集全國之力、以最嚴格和最的措施抗擊疫情,取得明顯成效。
  • 烏克蘭輔助生殖:什麼是輔助生殖技術?
    隨著人們對環境的破壞導致地球變暖,加上工作壓力等影響,全球不孕不育的夫婦越來越多,由此人們採用輔助生殖技術來圓夢孩子夢。那麼,什麼是輔助生殖技術呢?什麼是輔助生殖技術?輔助生殖技術是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簡稱,是指採用醫療輔助手段使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包括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兩大類。試管嬰兒就是使用該技術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方法生育的嬰兒。世界首例試管嬰兒的誕生被譽為繼心臟移植成功後20世紀醫學界的又一奇蹟,激發了全球許多國家研究這一高新技術的熱潮。
  • 我國輔助生殖服務市場滲透率僅7% 錦欣生殖:將進一步輻射滲透地方...
    在9日上午召開的錦欣生殖納入恒生綜合大中型股指數暨中期業績匯報會上,錦欣生殖也對其彼時披露的不孕不育數據做出了進一步解釋。「我們的數據是公司委託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就全球輔助生殖服務市場在2019年發布的獨立市場報告,其中發布的中國不孕不育人數這一數據,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誤讀了。」錦欣生殖財務長由飛表示。
  • 烏克蘭優愛寶寶:為何三代試管嬰兒是不孕的最佳選擇?
    現在,只有烏克蘭等少數幾個國家有條件實施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PGS和PGD)。其中,PGS技術全稱是胚胎移植前遺傳學篩查(PreimplantationGeneticScreenIng);PGD技術全稱是胚胎移植前基因診斷(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目前,烏克蘭優愛寶寶生殖醫療中心運用的就是世界先進、可靠的試管嬰兒技術——第三代試管嬰兒PGS/PGD。
  • 創投觀察 | 輔助生殖醫療服務產業投資地圖
    二、需求側分析1、過去5年+未來5年市場量數據分析1.1 輔助生殖市場規模及增速根據中國人口協會、國家計生委聯名發布的最新《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顯示,中國的不孕不育率從20年前的2.5%—3%攀升到12.5%—15%左右,患者人數超過
  • 烏克蘭優愛寶寶:不良個人中介是怎麼導致市場衰落的
    會拋出不收費、幫患者對接好的醫院,並提供優質的服務的說法,為患者撐起「前路平坦無波瀾」的美夢。但當結果出現時,已經上當的患者就「被迫」幡然醒悟了。近年來,隨著患者的自主揭發和準備海外就醫患者的認知覺醒,這些攪亂社會秩序的不良中介逐漸被市場淘汰。
  • 千億輔助生殖市場 民營機構能分得幾杯羹
    目前輔助輔助生殖行業國內市場的潛在市場很大,在這個高速增長的產業鏈中,從上遊的醫藥器械及耗材、到下遊的醫療服務機構,再到周邊服務供應商,都將遇到或多或少的機會。上遊市場 國產耗材空間巨大不論是人工授精還是體外授精-胚胎移植都會用到輔助生殖藥物。輔助生殖的基礎是促排卵,因而這其中涉及到的藥物都將緊緊圍繞促排卵進行。
  • 千億輔助生殖市場:「金錢」和「情感」交織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在龐大的基數下,預計全球輔助生育市場在2023年將增長至318億美元。但是,即便是目前技術最前沿的試管嬰兒,成功率高時也僅為40%~60%左右,也有部分經濟條件好的家庭選擇到海外進行治療。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稱,2017年約7200名國際患者前往美國尋求輔助生殖服務,其中62%的患者來自中國。
  • 千億元級輔助生殖市場報告:生殖醫院是絕對主體,網際網路企業搶建...
    第二部分:輔助生殖市場空間巨大 2.1 市場嚴重供不應求 先看一組熟悉的數據:根據中國人口協會、國家計生委(未合併前)聯名發布的《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顯示,中國的不孕不育發病率在 12.5%-15%,患者人數超過 4000 萬,即意味著8對夫婦中就有1對患有不孕不育問題。
  • 海外第三方輔助生殖技術讓您實現生兒育女夢
    根據數據統計,我國不孕不育人群已經達到5000萬以上,不孕不育人群逐漸上升,加上生活工作壓力逐漸增大,想要寶寶越來越不容易。試管嬰兒作為輔助生殖技術,雖然能幫助不孕不育人群提高懷孕機率,但是對於部分子宮畸形、先天無子宮的女性來說,她們似乎失去了懷孕生育寶寶的能力。
  • 烏克蘭優愛寶寶:快看看你是否也是免疫性不孕!
    不孕不育作為生殖疾病,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立學科,它並不是一個單一疾病,而是150多種疾病的綜合臨床表現。很多因素都可以造成男女不孕不育,其中,有超過30%的患者是因為免疫性不孕而導致的。那麼,什麼是免疫性不孕呢?
  • 中國輔助生殖技術世界一流,為何國人還紛紛去國外生娃?
    而擁有近14 億人口的中國,直到 2018 年,經批准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卻只有497家。按單位人口擁有量計算,中日兩國的輔助生殖機構相差10倍。當前,中國已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且因為晚婚晚育趨勢愈益明顯,高齡產婦對輔助生殖的需求急劇上升。官方資料顯示,中國20%的夫妻需要輔助生殖技術才能解決生育問題。
  • 韋拓生物完成B輪融資,躋身國際輔助生殖技術(ART)供應商
    韋拓生物參加國際輔助生殖展會除了產品,企業同時為醫療機構(或醫生)提供輔助生殖相關的專業指導和服務,提高輔助生殖成功率也是韋拓生物一直堅持的。完善的營銷系統、售後系統和可持續研發能力,是韋拓生物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 加速布局輔助生殖藍海市場 麥迪科技擬收購國衛生殖醫院部分股權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本次交易前,公司於2019年10月成功收購海口瑪麗醫院有限公司,開始進入輔助生殖醫療服務領域。按照公司的發展戰略,公司較逐步加大對輔助生殖醫療服務的布局,致力於打造在醫療IT與輔助生殖醫療服務領域發展的公眾公司。
  • 中華健康網盤點中國五大優質海外輔助生殖機構 昆明泰東方入選
    然而,國內現有的輔助生殖技術和機構不能滿足增長迅猛的市場需求,優質輔助生殖市場嚴重供應不足,以此催生了藉助中介醫療服務平臺「搶食」國內「客源」的情況,導致國內輔助生殖市場良莠不齊,行業中亂象頻出,給諸多家庭在追尋「幸福」的道路上,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