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實集團五年拋售內地及香港資產套現1700億 李嘉誠「龜速」開發...

2021-01-07 同花順財經

今年91歲的香港富豪李嘉誠由於將旗下產業特別是房地產資產逐漸撤出內地及香港,並在海外大手筆「買買買」進行擴張而受到市場的關注。

近日,有消息稱,香港最大的地產開發商之一、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01113.HK,下稱「長實集團」)有計劃出售上海Upper West Shanghai「高尚領域」項目權益。據悉,就此次出售該項目總估值約200億元人民幣。

「公司經常收到不同的出價建議,但有建議不代表公司接受及會出售項目。」雖然還未得到長實集團的官方蓋章,不過,作為港資地產的典型代表,長實集團以及其後的李嘉誠家族企業,從2013年開始就頻頻出售旗下地產項目。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從2013年至今的6年時間裡,李嘉誠在內地和香港賣出了近20處資產,涉及金額少則數十億,多則上百億,並且大部分出售的都是房地產資產,累計獲得現金流超過1700億元。與拋售資產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內地市場的表現乏力,近四年長實集團未在內地拿一宗地。

「賣賣賣」的同時,也不斷「買買買」,近年長實集團積極開拓多元化投資,涉足飛機租賃、基建等業務,涉及收購的資金合計逾1400億港元。

此外,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李嘉誠在內地的近三十個項目中,僅三分之一完工,開發模式可以用「龜速」來形容,少則三五年,多則二十年有餘,這種「慢開發」模式卻成為李氏變相囤地後高價出售獲利的法寶,通過一買一賣獲利近千億。

為進一步了解先相關情況,長江商報記者發送採訪函致長實集團,截至發稿前沒有得到回覆。

4年未在內地拿地

「沒有撤資,而是根據經濟形勢對國內外資產進行了重組。」雖然多次公開表示不會放棄房地產業務,但長實集團近年來的動作仍然讓外界看出一些端倪。

2017年7月,長實集團公告,更改公司名稱,剔去「地產」之名,由「長江實業地產」改為「長江實業集團」,去地產化意圖明顯。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李嘉誠就頻頻出售旗下地產,幾年時間,出售高達上千億資產。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從2013年至今的6年時間裡,李嘉誠在內地和香港賣出了近20處資產,涉及金額少則數十億,多則上百億,並且大部分出售的都是房地產項目,累計獲得現金流超過1700億元。

具體來看,2013年,李嘉誠分別賣了32億港元的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和賣了89億港元的東方匯經中心;2014年,李嘉誠出手頻頻,包括賣了72億港元的北京盈科中心在內,一年套現188億港元;2015年以5.2億元人民幣出售位於香港新界的商業地產物業盈暉薈;以售價61.4億人民幣的價格,向卡達投資局旗下全資子公司出售港燈16.53%的股;22016年,除了以230億港元的高價出手上海世紀匯廣場項目,李嘉誠甚至將優質資產香港中環中心75%的權益以357億港元售予中資機構;2017年11月1日晚間,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發布公告稱,以402億港元出售位於中環中心的股份,創下了香港商廈物業交易的最高成交紀錄。

近日,有消息稱,長實集團有計劃出售上海Upper West Shanghai「高尚領域」項目權益。據悉,就此次出售該項目總估值約200億元人民幣。長實企業事務總監班唐慧慈表示:「公司經常收到不同的出價建議,但有建議不代表公司接受及會出售項目。」

與拋售資產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近四年長實集團未在內地拿一宗地。

長實集團在香港土地市場也沉默了將近兩年之後才有了新動作。2018年8月,香港島南區黃竹坑地鐵站第三期項目由長江實業集團旗下附屬公司建鋒投資有限公司競得,這是長實集團自2016年9月奪得沙田九肚地塊後,時隔兩年再次獲得香港宅地,同時也是2011年9月以來首個超過百億的香港地產項目。

從財報中也可以裡看出,長實集團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房地產銷售收入為347.67億港元,較2017年的428.51億港元下降19%。在區域分布上,內地仍佔最大份額,佔總銷售收入的64%,但較2017年下降了33%。此外,香港的房產銷售收入同比也下降了11%,海外房地產銷售同比增長124%。

海外投資遍及52國

此外,截至2018年底,長實集團可開發土儲中,內地和香港土儲同比分別下降33%、44%。

但內地房地產仍然在長實集團中佔重要地位。在長實2018全年銷售物業收入347億元中,內地物業銷售收入221億元,佔比超六成。2018年報中預期2019年完成物業有12個,其中內地9個,分別位於北京、廣州、上海、重慶、成都、武漢、長沙、中山八個城市。

在減少對內地房地產投資的同時,長實集團加快了內地零售業的布局;積極推動了「走出去」的戰略,投資了世界52個國家的許多企業。涉足飛機租賃、基建等業務,涉及收購的資金合計逾1400億港元。

數據顯示,從2010年4月開始,李嘉誠就開始抄底歐洲,加倉能源、基建,尤其是英國,投資遍布電力、天然氣、交通和零售等領域,並側重於基建。英國已經成為其商業帝國的最大利潤來源。據悉,李嘉誠在英國的總資產高達近4000億港元,他在英國的投資,被形容為「買下了整個英國」。

同時,李嘉誠在愛爾蘭、澳洲布局能源業務。2017年1月,長實地產、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宣布合組財團,以約424.5億港元的價格收購澳洲能源公司DUET集團。在奧地利、義大利等歐洲國家,均有電信業務的投資收購;在荷蘭,則有連鎖店業務。

不過,長實集團的海外擴張並非一帆風順,2018年,曾試圖聯合長和系其他企業一同收購澳洲燃氣輸送管道營運商APA Group的長實集團在該年11月宣布收購終止。也是長實集團近年來收購被終止的首個項目。

財經評論員嚴躍進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對於海外擴張來說,收併購具有較為積極的導向作用,通過收併購利好分散投資,也抵禦了相關業務行情波動所帶來的影響。

開發周期達20年「變相囤地」獲利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李嘉誠在內地近三十個項目中,僅三分之一完工,開發速度可以用「龜速」來形容,少則三五年,多則20年有餘,這種「慢開發」模式卻成為李氏變相囤地後高價出售獲利的法寶。

例如,1993年,長實集團拿下北京的譽天下別墅,過了25年到了2018年才全部開發完。當年一平方米的房價才2千元,如今這裡的房價已經漲到了4萬元;2008年花了20億買下的重慶南岸一塊70萬平方米的土地。現在十年過去了,重慶的地價已經漲了十倍。去年開始在兜售這塊土地,目前這塊土地的市價已經高達200億元。

2006年,長實集團拿下上海市重點建設的第四個城市副中心——「真如城市副中心」第一幅核心地塊。拿地3年後,項目才正式開工。長實集團宣稱,集團在該地塊上的項目預計2018年完工。也就是說,從拿地到建成,長實需用12年時間才能完工。這塊地被長江實業以22億元底價將其收入囊中,折合樓板價僅3055元/平方米。10年之間,地價上漲近6倍。以目前的市場價計算,長實集團已淨賺超過100億元的土地溢價。

對此,監管部門也表明應嚴明法紀,嚴厲打擊囤地、捂地行為。此前李嘉誠在東莞的一個項目就曾經因為囤地而被罰款了8千萬。

對於囤地行為,長實集團曾公開回應媒體稱:「長實國內的地產項目工程和發展,一直根據法規及所有政府程序進行,對於有評論喻之為緩慢,實有所誤解;而出售項目亦屬地產商正常商業行為。」

資產出售,扮靚了業績。財報顯示,2018年,長實集團收入同比微增1.1%至644.8億港元,股東應佔利潤同比增長33.2%至401.2億港元。本年度已確認物業銷售收入為港幣347.67億元。

最近9個月時間裡,李嘉誠還幾十次增持長實集團,增持金額多達40多億港元。李嘉誠的增持,業內人士認為應該還是源自長實集團良好的業績。

相關焦點

  • 李嘉誠在下什麼棋?叕要拋售內地資產,7年套現1700億
    其中的北京逸翠園二期為商品房住宅項目,長實集團持有該地塊近20年,2019年才開工建設。不過,長江實業回應稱:「市場上很多人對我們的項目感興趣,不代表我們出售相關資產。」有人統計,自2013年以來,李嘉誠從中國內地和香港累計套現金額超過2000億元。其中,拋售的內地資產,佔拋售亞洲資產的近七成。
  • 李嘉誠叕要拋售內地資產|長江實業集團|李嘉誠|內地|上海
    全文3945字,閱讀約需8分鐘作者|陶婷編輯|胡劉繼李嘉誠又要拋售內地資產。據財新9月4日報導,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擬出售北京、上海的兩處物業,對應價值達500億元。其中的北京逸翠園二期為商品房住宅項目,長實集團持有該地塊近20年,2019年才開工建設。
  • 李嘉誠出售京滬500億資產?長實集團回應
    此前傳李嘉誠出售京滬500億資產。(圖片來源:Getty Images)日前有消息稱香港富豪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擬出售位於北京、上海的兩處價值達500億元人民幣資產。對此,長實集團進行正式回應。據傳長實集團今次出售的資產是住宅和商業綜合體,分別為北京市朝陽區逸翠園二期項目,以及上海普陀區高尚領域綜合體項目。
  • 500億出售京滬兩處資產?長實集團這樣回應
    頻繁拋售內地升值資產,重投的英國資產卻嚴重虧損,曾經的「李超人」是否廉頗老矣?撰文/ 姚悅編輯/ 盧泳志據《財新》消息,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實集團)擬出售位於北京、上海的兩處物業,對應價值達500億元。且有消息稱,融創中國有意接手。
  • 長實集團430億加碼收購英國資產,李嘉誠越走越遠?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長實集團崛起於上世紀7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的香港,房地產業崛起,長實集團領銜的一眾港資地產建築商登上香港和內地快速發展的快車道,迅速壯大。但壯大起來的長實如今卻越來越熱衷海外投資,頻頻加碼投資英國等國家。
  • 李嘉誠家族資產海外「大挪移」 在國內撈金頗豐 抄底歐洲賺千億
    李嘉誠靠房地產發家,他崛起於香港樓市,之後,轉戰內地,瘋狂囤地買樓,長江實業是李嘉誠旗下重點的房地產開發集團,也是香港最大的地產開發商之一,長江實業作為李嘉誠的家族企業,在2013年開始就不斷的出售地產項目,至今,李嘉誠在內地和香港一共出售二十多處資產,交易金額少則十幾億,多則上百億,大部分資產都是地產項目,6年時間,李嘉誠從國內套現1700億。
  • 李嘉誠500億出售京滬物業?長實集團:未必會賣
    「受上半年疫情影響,長實集團未來的投資方向有著更多不確定性,業績下滑之後,出售資產套現來穩定局面,是長實集團極有可能選擇的路徑。」針對近期出售物業的傳聞,9月10日,一位接近於長實集團的知情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9月4日,據媒體報導,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01113.HK,簡稱長實集團)擬出售位於北京、上海的兩處物業。
  • 李嘉誠惹怒成都監管?囤地16年瞞不住了,長實集團發布聲明
    文丨易蕭 審丨易桉近日,李嘉誠家族控股的長實集團,因為售賣在成都的項目地塊,又登上新聞熱搜,該地塊名稱為成都南城都匯,系長實集團在2004年在成都獲取的土地,目前作價78.47億賣給了成都本地的開發商禹州集團控股和成都瑞卓置業有限公司,淨賺38億餘元,該項目本是成都家喻戶曉的地王
  • 長實集團:內地銷售業績欠佳,淨利潤首次下滑
    再次在香港拿地已是兩年後的2018年8月,其經公開招標投得位於香港仔內地段467號C地盤的土地,可建樓面面積約13.99萬平方米,並與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合作開發該住宅及商用項目。而長實集團已多年未在內地拿一宗地。隨著較少拿地以及土儲的不斷開發或者拋售下,長實集團的可開發土地儲備逐漸減少。
  • 花旗滙豐下調長實集團目標價 李嘉誠砸1.4億增持
    來源:中國基金報李嘉誠又出手!砸1.4億增持長實集團,釋放啥信號?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智李嘉誠再度出手!斥資1.4億增持長實集團。據聯交所權益披露資料顯示,近日李嘉誠及其長子李澤鉅不斷增持長實集團股份。長實集團上半年利潤降6成酒吧業務巨虧19億李嘉誠旗下資產眾多,且多數都已經上市,其中長實集團為其代表企業之一。據悉,長實集團為香港最具規模的地產發展商之一,於香港市場具領導地位。
  • 李嘉誠家族資產大挪移:長和在內地及香港資產佔比僅剩一成
    長和撤離中國:在內地及香港資產佔比僅剩一成2015年年初,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實與和黃集團宣布重組,分別為長和及長實集團;長和主要接手這兩大集團的所有非房地產業務,而長實集團則合併了其中的房地產業務。據財報,截至2018年底,長和的總資產為12322.44億港元,其在香港及內地的資產分別為700.33億港元和724.05億港元,合計為1424.38億港元,按此計算,長和在香港及內地的資產佔其總資產的比重僅為11.55%。而在2015年底時,長和在香港及內地的資產總和佔其總資產的比重還高達19.21%。
  • 長實集團擬出售北京、上海500億元價值物業 融創有意接手
    李嘉誠出售內地項目的傳言,又一次牽動市場神經。   據《財新》報導,長實集團擬出售位於北京、上海的兩處物業,對應價值達500億元,有意向的交易方,正是去年末接手其大連項目的融創中國。   報導指,長實集團今次出售的資產是住宅和商業綜合體,分別為北京市朝陽區逸翠園二期項目,以及上海普陀區高尚領域綜合體項目。
  • 商人李嘉誠歸來:英國4000億投資面臨挑戰,再次加注內地
    「買下半個英國」 內地與香港拋售3000億,注資英國4000億 就在半年前,李嘉誠家族的做法還是另一番景象。在李嘉誠5000億海外資產中,英國獨享八成。李家控制著英國約1/4的電力分銷市場、近三成的天然氣供應市場、近7%的供水市場、超40%的電信市場、近1/3的英國碼頭。有媒體稱,「李嘉誠買下了半個英國」。 與此同時,李嘉誠大量出售香港與內地資產。2010年以來,李嘉誠至少出售了內地和香港價值3000億港元資產。
  • 李嘉誠20億出售香港山頂道豪宅地塊
    「超人」李嘉誠又要出售香港資產了。 據界面新聞9月9日報導,9月7日,港媒報導稱李嘉誠旗下長實地產及電能實業持有的山頂道兩幅宅地,將以20億港元(約合16.6億元人民幣)賣出。如果成功,這將是近年來華人首富又一次大規模出售資產。 這兩宗土地位於有「世界最貴街道」之稱的香港山頂道,分別是山頂道86至88號及山頂道90號兩幅宅地。
  • 李嘉誠一周內拋售了香港兩處房產
    李嘉誠一周內拋售了香港兩處房產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3-11-27 09:14:33    來源:中國經濟網http://www.ce.cn/cys   資訊標籤:
  • 長實市值暴跌千億,李嘉誠卻賺了1千多億,原來他早就布了個大局
    香港的市場太小,不足以支撐長實的市值,內地市場他們又競爭力不足,長實市值下跌也是正常的。那麼李嘉誠父子在市值下跌,還要去抄底公司,其實這是他們在布一個大局,這個局非常有可能就是私有化。今年香港老牌地產公司會德豐就啟動了私有化。大股東吳光正成功私有化了會德豐。會德豐曾經是香港老牌的四大洋行,後來被包玉剛收購了。後來包玉剛把會德豐留給了女婿吳光正。
  • 消息稱長實集團擬500億出售京滬兩處物業,融創或有意接手
    報導指,長實集團今次出售的資產是住宅和商業綜合體,分別為北京市朝陽區逸翠園二期項目,以及上海普陀區高尚領域綜合體項目。而該筆交易起初主要以北京逸翠園二期為主,附帶上海高尚領域一部分資產,資產規模約200億人民幣,但長實有意將兩處資產整體打包出售,令總價值相應增加。
  • 李嘉誠又在內地「砸」了24億,傾心於「此行業」,反應什麼問題?
    不過縱觀李嘉誠這幾十年的各項投資發現,他從香港房地產行業進軍內地,之後又通過拋售內地和香港的固定資產在加拿大、英國投資,重心開始從國內放眼國外了,而現在李嘉誠的兩個兒子都是加拿大國籍,長和集團在內地的資產總抵不上在英國總資產的三分之一,可見李家對海外市場有多麼重視。
  • 從2013年起,為什麼李嘉誠紛紛拋售中國資產,卻轉投英國?
    眾所周知,李嘉誠在我國是一個響噹噹的「大人物」,其地位也是和馬雲不相上下,並且李嘉誠還是中國最早一批開發房地產的商人,其主要還是以房地產發家致富,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中國的房地產經濟市場更是達到了「鼎盛時期」,從而李嘉誠還曾幾度登上中國首富的寶座,甚至是亞洲首富,其實力也是不容小覷。
  • 李嘉誠瘋狂套現 與下一代受英美文化影響有關
    李嘉誠瘋狂套現 與下一代受英美文化影響有關時間:2016-11-01 22:31   來源:揚州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李嘉誠瘋狂套現 從房地產領域撤出資金近800億元------來源:揚州網 剛剛在上海200億元出售浦東世紀匯廣場的李嘉誠再傳套現消息,昨日有市場消息稱,長實地產此前出售的香港中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