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漫長的疫情長假之後,目前全國各大高校都陸續開學了。
但是有個問題來了,在開學之前,教育部出臺了個規定,要求原則上各大高校要實現封閉式管理。
央視新聞1+1節目為此專門採訪了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對方明確答覆確實如此,而且還強調了學生和教職工要一視同仁。
教育部的這個規定可謂煞費苦心。但我覺得這個規定完全是掩耳盜鈴。
可以理解教育部出臺這個規定的原因,畢竟高校是人員高度密集場所,雖說現在全國疫情基本控制了,但是誰敢說哪個城市哪個校園會不會再出現聚集性爆發呢?這個可能性誰也不敢保證,所以教育部說了,原則上咱們要封校。但是教育部也知道,完全封校根本就做不到,畢竟一個高校裡面,動輒就是幾萬人的學生,加上上萬人的教職工,現在可不是1月底那種情況了,你真封得住?
更何況,如果學校有風險的話,你就不該開學;既然允許開學,肯定是建立在整個學校和整座城市都處於低風險狀態下。
所以教育部只好出臺了這麼一個模稜兩可的規定,說原則上封閉式管理,但又沒有說死,真的有事可以提交申請出校,主動權還是放給了學校,那意思是具體怎麼辦,你們自己看著辦,反正我也出文件了,到時候真要出了事兒,可怪不到我頭上。
說來說去,教育部這個規定其實是提前找個退路。
但這個事兒反正呢,就挺擰巴。自然也就引發了很多爭議。
大家爭議的焦點,就在於這個封校到底怎麼封?其實是沒法封,但是又必須做做樣子,簡直是掩耳盜鈴。
張文宏教授就比較直白了,他直接說「高校封校能比能真的做到閉環?不能做到就不要提這個事兒」
好了,這是關於這次教育部關於各大高校封校的大背景。
其它學校我不關心,作為武大畢業生,我倒是挺關心母校情況,以及現在的武大學子們都是怎麼看待封校的。
首先對於教育部的規定,武大當然必須得遵守,所以在開學之前也發布了相關要求。
從這些要求可以看出,敲定這個文件的人也是煞費苦心啊哈哈。
首先教育部的規定必須遵守,所以要封閉式管理,但是呢,但是對於「確需進出校」的情況呢,又不能完全不讓人家出去。
所以,高校封校實際上就搞成了上海地鐵安檢這種,全憑自覺,防君子不防小人。
不然怎麼辦?
說實話,對於武大這種規模的高校,你要真能做到完全封閉?用某位匿名武大學子的說法,「我直播吃教務系統」
哈哈哈
為啥這麼說呢?
因為但凡在武大混過半年的人,就知道無數個可以出校門的辦法。
大家看這是武大地圖,作為一個佔地5000畝的校園,武大有大大小小十幾個校門,光是這些校門想要完全守住,就相當有難度。
至於這麼大範圍校園的圍牆,它總有漏洞,總有看不見的角角落落。
我就給大家舉一個小慄子,比如在武大工學部體育場附近這個位置
這裡的圍牆長這種樣子
你說這種圍牆,它說翻就翻過去了。
說來慚愧,當年我讀書的時候,某年櫻花節有幾個高中同學要過來看櫻花,就是從這附近進來的。
更何況,據說某些地方的圍牆,在灌木叢和法國梧桐的掩映下,據說還有一些破洞......
最著名的是凌波門的那個洞
當然,好像在疫情期間就給封起來了哈哈。
至於沿著東湖南路往前走,在半邊山、側船山這些區域,完全是沒有圍牆的,只要你不嫌麻煩......
還有茶港西門一帶,教師家屬區附近一帶,很多通道,曲曲折折,總而言之,想出去,辦法實在是太多了。總而言之,武大根本就封不住。
當然,這些旁門左道畢竟有點麻煩。作為武大學子,還是要堂堂正正走校門出入。
其實武大這麼多校門裡面,保安也並不都那麼嚴格執行,畢竟教職工家屬和遊客都可以自由進出,卻讓學生封閉管理,這本來就是雙標嘛。說實話,保安也分不清誰是學生誰是遊客啊。
所以這兩天有好事者專門在網上整理了武大各個校門出入情況,互通有無。
說實話,看到這個表的時候,我還是蠻震驚的。
當然這也充分說明了「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哈哈。
大學校園本來就應該開放而包容,封閉的環境,太多的條條框框,不夠人性化的管理,讓人束縛,根本不利於培養健全的人格。
所以一向習慣了自由開放,甚至有點散漫的武大學子,自然不能接受這種無釐頭的封校。
一句話,武大學子自由奔放的靈魂是封不住的。
和華科這種典型的工科風格相比,武大的學生氣質確實有點不一樣。往壞了說,可能有點自由散漫;往好了說,這叫不受條條框框限制,比較有創造性。
武大學子的這種氣質形成,大概和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有很大關係。其實人文學科比較突出的幾個傳統名校,比如北大,比如復旦,都有這樣的氣質。
自由而散漫,可能失去了點嚴謹性,但也因而增加了一點靈動性。
從武大學子對待教育部這條略顯衙門作風的規定來看,正可以體現其自由開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