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我們會發現儘管戰爭打得多麼火熱,依舊有些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就像看好戲一樣,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這種國家就是中立國,他們可以不用參戰,也不用選邊站,因為沒有國家會攻擊他們,在當今世界,就有一些國家是永久的中立國,而且還得到國際的認可,這些國家歐洲佔了很大一部分,那麼中立國究竟有什麼本事,能夠遠離硝煙戰火呢?這兩個中立國給你答案。
眾所周知,德國在二戰期間,基本橫掃了整個歐洲,歐洲的大部分國家都對德國俯首臣稱,於是德國在收了很多國家後,因為覺得這個國家沒有什麼威脅,就放了,這個國家便是瑞典,按理來說,德國最不可能放過的就是瑞典,因為瑞典可是處於一個黃金地帶,豐富物產資源,讓很多國家眼紅,德國那個時候,肯定需要大量的物資。可是眼紅的國家也包括當時很強大的蘇聯,蘇聯還沒有和德國開戰的時候,就表明不希望德國插手瑞典的事。
所以可以看得出來蘇聯並不希望瑞典成為德國的囊中之物,德國也知道如果因為瑞典和蘇聯開戰的話,在一切都還沒有準備就緒的情況下,很難贏得,於是準許了瑞典中立,並且保證戰火永遠不會燃燒到瑞典,但是瑞典也甚至,如果自己不強大起來,完全會被這兩個國家中的一個吞併,於是瑞典在向德國提供物資的時候,悄悄發展自己國家的軍事裝備,到二戰後期的時候,德國因為損失慘重,也沒有足夠能力去攻打瑞典,瑞典也就保持中立,沒有再給德國送物資,也沒有給同盟國幫助,看來瑞典還是挺有眼力見的。
接下來這個中立國還是來自歐洲,這個國家就是瑞士,和瑞典只有一字之差,結局也很相似,瑞士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中立國,而且還沒有國家敢打,可見瑞士還是有點「真功夫」的,瑞士是歐洲最安全的金融中心,瑞士銀行匯集了各國政要和富豪多少的財富,如果戰爭延伸到瑞士,那麼不涉及到金融領域是不可能的,到時候可能整個金融都會癱瘓,對歐洲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好處,尤其是德國,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瑞士有僱傭軍的身影,僱傭軍可是拿命在賺錢,戰鬥力不是一般士兵能夠比的,而且歐洲最厲害的僱傭軍還是在瑞士。
所以瑞士想要在戰爭中置身事外也是有一定能力的,兩次世界大戰瑞士都沒有參與其中,在別的國家需要重建的時候,瑞士就可以省去一大筆財力,用這些財力去發展國家,瑞士才能從一個匱乏的國家,發展成為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所以中立國能夠置身事外,除了有眼力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野心,沒有想要侵略其他國家的野心,這也是能夠得到國際認可的一個很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