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勞逸結合,才能一勞永逸」,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人們對於勞動的認可,而現在很多家長也會帶著自家小孩兒出來體會一下勞動的樂趣,有的幼兒園也會帶著小朋友一起體驗,這也是很常見的情況了。
說起孩子體驗勞動,相信每個家長都是想要但是又捨不得,而有時候幼兒園的一些做法就可以讓孩子們很好的體驗到勞動的感覺,就比如說視頻裡的這個幼兒園,這個河南信陽的幼兒園中班的學生近日因為收穫水稻而火上了熱搜,從視頻裡可以看出孩子們在面對自己種植的水稻時是非常開心的,而通過後續的採訪從老師那兒可以得知,疫情期間,老師們深知了柴米油鹽的重要,於是為了讓孩子們明白勞動的辛苦,老師們專門騰出了一小塊兒地方讓孩子們自己種植水稻,視頻裡孩子們穿著小靴子,一個一個的走進去將自己的小水稻種了進去,而到了豐收的季節,孩子們看見成熟的水稻也是很有成就感,最後老師們將這些水稻打成米讓孩子們自己拿一小捧回家,家長們在看見米知道了米的來源後,也是非常贊同幼兒園老師們的做法。
而網友們對於這樣的做法也是非常贊同。
網友A:這個真的很有意義,親自動手才知道粒粒皆辛苦!!
網友B:勞動實踐教育挺重要的。
網友C:這種活動應該多多舉辦!!
其實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有一個很好的體驗,主要是可以對孩子未來的動手能力有很好的影響,因為有的家庭不讓孩子小時候做事,等到孩子長大以後就失去了動手能力,所以說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是要從小開始培養,那麼家長應該要怎麼做呢?
1.從小事做起
很多時候想要孩子能夠養成勞動的好習慣,與家長離不開關係,因為只有家長教會孩子記住這些,那麼孩子也才能真正做到勞動,而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從小事做起,讓孩子學會從細節找事情做,就像家長們常說的「掃地如果不掃邊邊角角就等於白掃」一樣,家長也要讓孩子學會從小事做起,比如說開始讓孩子學習洗菜,亦或是讓孩子幫家長打一下下手等等,有了這樣的培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自己看見那裡需要幫助,慢慢的也就學會自己主動勞動了。
2.讓孩子參與真實的勞動
很多時候現在的孩子不明白勞動的艱辛就是因為沒有親自體驗過,所以對勞動也沒有一個很好的概念,而讓孩子可以明白這點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長讓孩子參與真實的勞動,就像視頻裡老師讓孩子們自己種植水稻一樣,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打掃自己的東西,比如說收拾自己的玩具,亦或是自己鋪床之類的,讓孩子從這些事情上找到一些成就感,這樣下來孩子不僅參與了真實的勞動,而且還培養了良好的習慣,這樣的事情家長何樂而不為呢?
3.不對孩子「越俎代庖」
現在的人們普遍認為,孩子不願意勞動是因為家長不願意放手,因為在家長們看來,孩子就是自己的小寶貝,如果讓他們做事情那麼可能會讓他們受到一些傷害,所以最好的事情就是不讓孩子去勞動,然而就是這樣的決定不僅讓孩子越變越懶,而且還可能對勞動失去興趣,導致孩子失去勞動能力,所以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長不要對孩子「越俎代庖」,而是要讓孩子多參加勞動,已達到培養孩子的目的。
說了那麼多家長們都明白了嗎?那麼你是如果培養你家孩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