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朋友「收割」親手種的水稻火了,網友:這種活動很有意義

2020-09-23 lavi小貓

人們常說「勞逸結合,才能一勞永逸」,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人們對於勞動的認可,而現在很多家長也會帶著自家小孩兒出來體會一下勞動的樂趣,有的幼兒園也會帶著小朋友一起體驗,這也是很常見的情況了。

說起孩子體驗勞動,相信每個家長都是想要但是又捨不得,而有時候幼兒園的一些做法就可以讓孩子們很好的體驗到勞動的感覺,就比如說視頻裡的這個幼兒園,這個河南信陽的幼兒園中班的學生近日因為收穫水稻而火上了熱搜,從視頻裡可以看出孩子們在面對自己種植的水稻時是非常開心的,而通過後續的採訪從老師那兒可以得知,疫情期間,老師們深知了柴米油鹽的重要,於是為了讓孩子們明白勞動的辛苦,老師們專門騰出了一小塊兒地方讓孩子們自己種植水稻,視頻裡孩子們穿著小靴子,一個一個的走進去將自己的小水稻種了進去,而到了豐收的季節,孩子們看見成熟的水稻也是很有成就感,最後老師們將這些水稻打成米讓孩子們自己拿一小捧回家,家長們在看見米知道了米的來源後,也是非常贊同幼兒園老師們的做法。

而網友們對於這樣的做法也是非常贊同。

網友A:這個真的很有意義,親自動手才知道粒粒皆辛苦!!

網友B:勞動實踐教育挺重要的。

網友C:這種活動應該多多舉辦!!

其實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有一個很好的體驗,主要是可以對孩子未來的動手能力有很好的影響,因為有的家庭不讓孩子小時候做事,等到孩子長大以後就失去了動手能力,所以說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是要從小開始培養,那麼家長應該要怎麼做呢?

1.從小事做起

很多時候想要孩子能夠養成勞動的好習慣,與家長離不開關係,因為只有家長教會孩子記住這些,那麼孩子也才能真正做到勞動,而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從小事做起,讓孩子學會從細節找事情做,就像家長們常說的「掃地如果不掃邊邊角角就等於白掃」一樣,家長也要讓孩子學會從小事做起,比如說開始讓孩子學習洗菜,亦或是讓孩子幫家長打一下下手等等,有了這樣的培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自己看見那裡需要幫助,慢慢的也就學會自己主動勞動了。

2.讓孩子參與真實的勞動

很多時候現在的孩子不明白勞動的艱辛就是因為沒有親自體驗過,所以對勞動也沒有一個很好的概念,而讓孩子可以明白這點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長讓孩子參與真實的勞動,就像視頻裡老師讓孩子們自己種植水稻一樣,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打掃自己的東西,比如說收拾自己的玩具,亦或是自己鋪床之類的,讓孩子從這些事情上找到一些成就感,這樣下來孩子不僅參與了真實的勞動,而且還培養了良好的習慣,這樣的事情家長何樂而不為呢?

3.不對孩子「越俎代庖」

現在的人們普遍認為,孩子不願意勞動是因為家長不願意放手,因為在家長們看來,孩子就是自己的小寶貝,如果讓他們做事情那麼可能會讓他們受到一些傷害,所以最好的事情就是不讓孩子去勞動,然而就是這樣的決定不僅讓孩子越變越懶,而且還可能對勞動失去興趣,導致孩子失去勞動能力,所以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長不要對孩子「越俎代庖」,而是要讓孩子多參加勞動,已達到培養孩子的目的。

說了那麼多家長們都明白了嗎?那麼你是如果培養你家孩子的呢?


相關焦點

  • 幼兒園組織小朋友割水稻 園長稱是食育課程的一部分
    幼兒園園長對北京青年報記者介紹,割水稻是食育課程中的一部分,當天共有65名幼兒園大班小朋友參與收割水稻,完成了割一畝水稻的目標。活動結束後,每個小朋友領到了2斤新米,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魏園長對北青報記者介紹,活動在11月15日舉行,因收割水稻需要有一定的動手能力,所以參與此次活動的都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大班一共有90個小朋友,家長根據孩子的身體情況和能力考量,最後報名的有65個,全部由老師組織,家長不參與。」
  • 杭州幼兒園組織小朋友割水稻分新米 園長:食育課程的教育
    杭州幼兒園組織小朋友割水稻分新米 園長:食育課程的教育­  近日,浙江杭州一所幼兒園開展了一堂特殊的課程,即組織小朋友到稻田中割水稻。秋雨中,小朋友戴著頭套、手套,拿著小鐮刀在田裡收割水稻,收割水稻的照片和視頻也在網上熱傳。幼兒園園長對北京青年報記者介紹,割水稻是食育課程中的一部分,當天共有65名幼兒園大班小朋友參與收割水稻,完成了割一畝水稻的目標。
  • 萌寶開學收水稻,幼兒園開設特色農活體驗課,有什麼意義?
    河南一幼兒園,在學校特意開闢了一片稻田。為了讓小朋友們體驗農活和勞動的樂趣,了解植物的成長,知道大米是怎麼來的,5月的時候,老師們帶領小朋友一起下田「插秧」,親手種下秧苗。期間老師和小朋友細心呵護,觀察秧苗的變化。
  • 英都鎮中心幼兒園大一班開展參觀稻田收割體驗活動
    為了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了解水稻的秘密,體驗探索發現的樂趣。11月6日上午,英都鎮中心幼兒園大一班開展了參觀稻田收割體驗活動,體驗秋收的喜悅。,跟著老師從幼兒園出發沿途尋找水稻,孩子們時不時驚喜地喊到:「老師,快看!
  • 收穫水稻 創意無限:利津的食育戶外活動竟然也這麼野
    小編有話說:本文轉載自幼師口袋App名師名園欄目認證幼兒園——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第二實驗幼兒園,文章內容為利津二幼秋季戶外收穫水稻活動記錄。幼兒園遵循「自然是吾師」的教育理念,致力於辦活的幼兒教育。幼兒園全面貫徹落實「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教育理念,在全園喊響了「把遊戲還給孩子,把童年還給孩子,把快樂還給孩子」的口號,精心培育和打造「利津遊戲」教育特色。
  • 常山縣開展「父親的水稻田」稻田收割暨稻田藝術作品《時間》共同...
    近日,一批「稻友」來到常山縣天馬街道五聯村參與「父親的水稻田」稻田收割暨稻田藝術作品《時間》共同創作會活動現場,在田間地頭,體驗農事,赴一場與稻田的約會。常山縣委書記葉美峰,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餘風參加活動。來到五聯村,筆者看到,「稻友」們正抬著打稻機,手提鐮刀,向水稻田出發。參與者中,有來自全省各地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稻友」,他們互不相識,卻並肩前行、統一勞作,一同感受農耕的樂趣。
  • 安徽潁上:水稻成熟收割忙
    秋收時節,安徽省潁上縣農民搶抓農時收割水稻,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10月8日,在潁上縣八裡河鎮,農民將收穫的水稻裝入車中。 秋收時節,安徽省潁上縣農民搶抓農時收割水稻,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10月8日,在潁上縣八裡河鎮,農民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無人機照片)。 秋收時節,安徽省潁上縣農民搶抓農時收割水稻,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 水稻收割早,或者收割遲的蝦田,只要方法得當,明年都有早蝦大蝦
    今年水稻收割早,或者水稻收割遲的稻蝦田,無論 小龍蝦養殖戶朋友怎麼處理,收益怎麼樣,只要開春處理得當,明年開春依然可以出早蝦,可以出大蝦,有早蝦和大蝦就意味著有錢賺!今年很多養殖戶由於受到寒流影響,水稻收割時間推遲,當然也有少部分朋友上半年,水稻種植的早,結果水稻收割時間也早,如何處理這兩種情況,非常重要,因為這直接關係到明年小龍蝦的產量和收成。
  • 慶安縣中心幼兒園組織開展「喜迎豐收愛家鄉 珍惜糧食愛生活」主題活動
    9月30日,慶安縣中心幼兒園在稻作文化公園,組織開展了「喜迎豐收愛家鄉 珍惜糧食愛生活」主題活動,60餘名小朋友同爸爸媽媽一起體驗農忙生活,喜迎中秋,歡度國慶。  活動中,小朋友精心準備了舞蹈「粒粒皆辛苦」,認真的表演、開心爽朗的笑聲充分展示了豐收的喜悅和秋的希望。
  • 人工收割自然風乾和機械收割高溫烘乾的水稻加工大米品質一樣嗎
    東北的水稻已經進入收割末期,除了部分糯稻基本上完成了收割。每年的收割都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人力充沛的,土地少的,自己手動收割,一把鐮刀都擺平。土地多的,有僱人工收割的,有僱收割機收割的。人工收割的碼成稻碼子自然風乾,等待後期脫粒。收割機收割的有的在場地晾曬的,有的在烘乾塔烘乾的。
  • 宿遷市343萬畝水稻拉開收割大幕
    又到一年秋收時,眼下,宿遷市343萬畝水稻相繼成熟,農民朋友們趁著晴好天氣搶收水稻,確保顆粒歸倉。 近日,記者在宿豫區陸集鎮官莊社區看到,一大片金黃色的水稻長勢喜人,沉甸甸的稻穗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金光閃閃,收割機在田地裡來回穿梭,不一會就收割完一塊稻田。
  • 我市11.4萬畝水稻開鐮收割
    金秋十月,稻浪起伏,稻穀飄香,又是一個豐收季,我市11.4萬畝水稻進入收割期,廣大農民正抓住當前晴好天氣及時收割,確保顆粒歸倉。 記者在葉盛鎮地三村廣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看到,廣袤的田野上,收割機開足馬力往返穿梭,所到之處,水稻盡數倒下,而在田頭,運輸車及時將收割的水稻脫殼裝車。
  • 國外發明高效水稻收割機,收割打包一次成型,一天能收割20畝地
    每當到了莊稼豐收的季節,農民伯伯是又高興又煩惱,雖然莊稼可以收割了,但要收割十幾畝的莊稼簡直太費力了。尤其在南方一些山區,地形複雜多變不說,還種植著大量水稻,所以收割特別的麻煩。如果人工收割的話,一天收不了幾畝地不說,還累得腰酸背痛。
  • 10秒視頻引三千萬外國網友圍觀,中國幼兒園小朋友這項技能火了
    近日,一條中國幼兒園小朋友拍球的視頻在推特火了。僅10秒的視頻中,小朋友們用神奇的拍球技能展現了他們卓越的團結協作精神,引發眾多外國網友熱議。「ShanghaiPanda」在23日發布,並配文「中國幼兒園遊戲:合作」。
  • 初上幼兒園,哄自己睡覺的小朋友火了,網友:心疼你一分鐘
    在幼兒園生活開始的初期階段,孩子們不熟悉幼兒園的環境、不熟悉從未見過的老師,再加上寶寶們初次離開媽媽,很多孩子都會大哭大鬧拒絕上學。家長們如果沒有提前為孩子進入幼兒園上學這件事做好孩子的準備工作,那孩子很大概率上會產生討厭上學的情緒。最懂事寶寶」火了,在幼兒園自己哄自己睡覺,網友:太心疼!
  • 幼兒園「畢業照」火了,不比大學生差,網友:這麼成熟有必要嗎?
    一個孩子的人幼兒園階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啟蒙階段,幼兒園的畢業典禮和畢業照也是家長和老師非常重視的,一定要做的很有儀式感才行。前段時間有一個幼兒園的畢業照在網上火了,五六歲的孩子穿著定製的禮服,像大人一樣擺著創意的動作。
  • 浦南大地稻浪滾滾收割忙 今年水稻整體趕上風調雨順
    因為天氣轉晴,目前浦南的早熟稻正大面積開鐮收割。圖說:浦南大地稻浪滾滾收割忙。姜輝輝 攝在泖港鎮的種糧大戶範慧峰的匯民合作社,正在收割承包地裡的水稻。雖然經歷收割季前的颱風天,對最早一批的收成有些許影響,但總體收成基本能夠保持與去年持平,估計平均畝產500公斤。
  • 當幼兒園小朋友遇上萬聖節,造型萌翻網友:林師傅都不忍心下手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國內也開始過起了西方的節日,而對於以孩子們為中心的幼兒園來說,自然更不能放棄這個機會。今年的萬聖節,一個幼兒園就要求小朋友們改變造型,來參加萬聖節。其中有一個小孩子的造型就十分可愛,簡直萌翻了所有網友。
  • 感農耕文化 探稻穀之秘——南安市英都鎮中心幼兒園大段開展「稻穀收割」鄉野探索體驗主題活動(一)
    秋收,正在進行……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生活即教育,大自然是我們最豐富的教育資源,種植與收穫活動是孩子們最好的體驗。為了讓孩子們親自去體驗、感受農作物收割的景象,我園結合泉州市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立項課題《農村幼兒園鄉土資源融入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適宜性的實踐探究》,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優勢,近日,組織大班段的全體幼兒來到了田間,開展了一次「稻穀收割」鄉野探索活動。
  • 長興包橋中心幼兒園走進稻田活動
    陳鶴琴先生認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教師要改變傳統「死教書」的方法,衝破幼兒園這一狹小的天地包橋中心幼兒園結合「米麥」項目活動,近日,包幼老師帶領孩子們走進了稻田,開啟了探索之旅。孩子們經過半小時的路程,來到了大片的金黃色稻田,首先跟著張順順老師跳起了歡樂的熱身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