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症是一種危害我們身體健康的一種疾病。但是許多的患者在病情的初期不能及早的發現導致病情嚴重。那麼厭食症早期症狀是什麼呢?厭食症對我們人體有什麼危害嗎?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厭食症的症狀
1、患者多有飢餓的感覺,但卻強迫自己不進食。他們善於研究食物的營養、熱量;隱藏或故意浪費食物。大約50%的厭食症者伴貪食症,暴食後又自己誘吐、服減肥藥、瀉藥等,或者大運動量活動,唯恐自己體重增加,從而導致水電解質紊亂(低血鉀、低血鈉等)和酸礆平衡失調(代謝性礆中毒)。
2、患者主動拒食或過分節食,造成身體的消瘦、營養不良,然後出現皮膚乾燥、水腫,甚至骨瘦如柴,他還認為這就是「骨感美」。
3、女性多月經減少或停止,男女都有性慾缺乏。
4、心臟功能下降,心率緩慢、血壓下降、心率失常,導致猝死;心血流量降低,腦血管供血不足,易造成暈厥。
5、體重明顯的快速下降,出現水腫等。
6、患者常伴有性格改變,如抑鬱、焦慮、喜怒無常、強迫或反覆做某件事;常說謊、隱瞞其進食習慣等。
厭食症的原因
1、社會因素
厭 食症常與社會因素有關,多有過度追求身體苗條的心理。由於擔心發胖,認為胖就是不健康、不美,瘦就有精神、有魅力,所以對身材的要求和對自己的期望,使她們非常注意飲食和體重,唯恐進食就會發胖,所以少吃或不吃食物,或者吃進後再設法吐出來。多見於那些謹小慎微,自我控制能力強的成功女性。此類患者多性格內向,敏感、多疑、偏激、情緒不穩定、無端的挑剔和喜好。
2、氣候因素
氣候環境氣溫高、溼度大,可影響胃腸功能鶒,降低消化液分泌、消化酶活性降低、胃酸減少等,致消化功能下降引起厭食。
3、家庭因素
和家庭因素也有關係,厭食症也與家庭環境有關。父母過分追求完美,對孩子的管教比較嚴格,或是從小受到虐待等。
4、餵養不當
餵養不當正常兒童每隔3~4h胃內容物排空、血糖下降,就會產生食慾。餵養不當或飲食習慣不良,如吃飯不定時,飯前吃零食或糖果,胃內總有東西、血糖不下降,就不會有食慾。
5、情緒因素
情緒因素強迫餵食,引起兒童反感,各種影響兒童情緒的因素,均可導致厭食。
6、內分泌失調
身體因素厭食症與體內激素分泌失調有關,如雌激素、甲狀腺激素分泌下降、皮質類固醇激素升高等。此外,急慢性疾病可導致胃腸動力不足(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厭食。幾乎所有抗生素長期應用都會引起腸道菌群紊亂,微生態失衡,造成腹脹、噁心與厭食。
厭食症的危害
1、機體功能下降
厭食症患者沒有及時的進食,導致嚴重貧血、惡液質、心率慢、易感染,因而威脅生命。在低於標準體重65%以下時,病人的死亡率高達10~15%。
2、體重下降
厭食症危害最明顯的就是體重明顯下降,體內缺乏脂肪,容易發冷、畏寒;體內激素水平異常,造成毛髮細疏或體毛過多。
3、暈厥
心臟功能下降,心率緩慢、血壓下降、心率失常,導致猝死;心血流量降低,腦血管供血不足,易造成暈厥。
4、性慾缺乏
女性多月經減少或停止,男女都有性慾缺乏。
治療厭食症的方法
1、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是以減輕或改善患者的症狀或不良行為為目標的一類心理治療技術的總稱,具有針對性強、易操作、療程短、見效快等特點。對於厭食症來說,可以通過代幣制療法、行為塑造法等方法減輕病人對食物的厭煩心理,逐步改善症狀。
2、心理治療
包括疏導病人的心理壓力,對環境、對自己有客觀認識,找到適應社會的角度及處理和應付各種生活事件的 能力。另外,對健康體魄的概念,標準體重的意義,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客觀的估價。了解食物、營養學方面的知識。對於家庭關係緊張的患者,必要時可請家人做家庭心理治療。
行為矯正是心理治療的另一類型,主要是促進病人體重恢復,可採用限制病人的活動範圍及活動量,隨著體重的增加,逐步獎勵性地給予活動自由,這種方式一般要在醫院中當病人體重極低時採用。
3、補鋅治療
微量元素鋅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在人體內參與多種酶的合成。 鋅可通過其參與構成的含鋅蛋白對味覺和食慾發生作用,從而促進食慾。人體缺鋅,特別是對於生長期兒童影響更為明顯。其臨床表現是:生長遲緩、食欲不振、味覺遲鈍甚至喪失、皮膚創傷癒合不良、易感染等。因此服用新稀寶牌鋅硒寶片可以有效補鋅,治療神經性厭食症。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厭食症的症狀還有引起的原因,希望大家通過上文的講述可以對此有所幫助,那麼今天的文章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