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蘸著醋……
「東方公主和16個小矮人」?德國《南德意志報》杜撰了一個新童話,用來形容剛剛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成功舉行的中東歐和中國「16+1」領導人會晤。以德國為代表的西歐國家,之酸楚心態躍然紙上。
用16個小矮人來形容中東歐16國,語氣明顯蔑視。用「東方公主」來比喻中國,咱不必覺得美,這是指中國是「16個小矮人」眼中的「東方公主」,其嘲諷之意也是很明顯的。
不難想見,如果文章的作者像白雪公主故事裡的巫婆,擁有魔法的話,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用一個黑蘋果,毀掉「東方公主和16個小矮人」的大趴。幸好他不是。懷著同樣的心態的人,在德國,在西歐很多。中國和中東歐16國開啟於5年前的「16+1」合作,成績越斐然,這些人的心裡越不是滋味。
酸
刀妹給大家看看這幾天德國主要報紙有關「16+1」報導的標題,嫉恨、敵意幾乎是按捺不住了:
《法蘭克福匯報》:德國政治家警告中國在東歐的影響力
《明鏡》周刊:東歐向北京表示敬意,希望有數十億歐元投資
《世界報》:歐盟被中國分裂,歐盟官員:歐洲要團結一致面對中國
《星期五》周報:德國在歐洲霸權遭損害?東歐從中國找到平衡西歐的力量
而中東歐國家從5年的「16+1」合作機制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2016年,中國與外部世界貿易整體下滑,但中國與中東歐16國的貿易總額較2015年逆勢增長9.5%,達到586.54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大幅上漲14.1%。中國企業對16國累計投資從30億美元增長到90多億美元。中歐班列累計開通6000多列……
這16個中東歐國家,在整體國力上相對較弱小,一直被西歐傳統強國視為小弟。它們中有歐盟國家,也有尚未加入歐盟但正在為此努力的巴爾幹幾個國家。如果按照傳統地緣政治思維看待,這就是西歐的後院,遠涉重洋的中國染指西歐的後院,這是仍固守陳舊戰略思維的西歐人不能容忍的。
這16個國家,對中國的歡迎態度,更讓西歐人心裡打翻了五味瓶。歐盟已經採取具體對策,試圖幹擾16+1的合作。匈塞鐵路在歐盟所遭遇的曠日持久的審查,顯然更多是出於政治因素。親身經歷如此麻煩的審批過程,讓塞爾維亞原本堅定的入歐盟之心,產生了動搖。
而「深受折磨」的匈牙利幾乎都要「背離西方世界」了。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託在今年10月表示:「世界經濟重心正在從西方轉向東方;儘管西方世界仍有一些人否認這一點,但這種否認似乎並不合理。我們看到世界經濟重心從大西洋地區轉移到太平洋地區。這不是我的觀點,這是事實。」
面對此情此景,很多西歐人的心裡不是滋味也不難想見了。
謀
總結起來,西歐國家焦慮的深層次原因有三個:一是害怕競爭,擔心中國動了自己的奶酪;二是,認為中國會利用經濟合作,不斷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三是,擔憂有了其他靠山的中東歐國家,會與歐盟離心。
對於第一點,歐盟已經付出行動,學習川普經驗,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對中國企業時不時搞搞「外資審查」和貿易壁壘。
至於第二點,很多歐洲媒體都舉了南海仲裁的例子,說當時歐盟28個成員國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艱難討論,之後歐盟外交官表示,主要來自匈牙利和希臘的反對成功弱化了歐盟的聲明,使之不直接提及中國。
刀妹估計,他們最擔心的,應該是第三點。上文所說的塞爾維亞、匈牙利、希臘,還有力挺中國的捷克,都讓德國等西歐國家有點慌。
歐洲這段時間還算順利,傳統保守派有驚無險地贏了選舉,經濟也有所復甦,政治經濟困境似乎都轉好了。如今的歐洲「重拾自信」,但這份「自信」有些時候好像也有點偏離目標。
自信的外交,應該更加獨立地為自身命運籌謀努力,推動世界多極化發展,而不是搞意識形態掛帥。
「16+1」合作機制十分開放透明,歐盟從一開始就是觀察員,希臘、奧地利等歐盟成員國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也都是觀察員。而中國的戰略都是「陽謀」,沒有什麼藏著掖著的東西,也絕對不會幹涉其他國家的內政。
西歐人不要心眼太小,這世界上,沒有法律規定誰是誰的後院,如果想要做生意、想要拉投資,就請用專業的工作態度來競爭。
謀
在這裡面,最焦慮的,無疑是想通過歐盟坐穩歐洲老大寶座的德國。這次對「16+1」的批評聲,也是德國媒體喊得最響。
今年8月份,德國外長加布裡爾在巴黎高呼:「中國也應當堅持一個歐洲原則,而不是試圖分裂我們。」「如果我們不能成功地發展出針對中國的單一戰略,那麼中國將會成功分化歐洲。」
天啊擼,在歐洲債務危機嚴重、一體化前路迷茫之時,中國給予了它們力所能及的政治和經濟支持。現在情況一好轉,就掉過頭來罵中國企圖「分裂歐洲」,這是不是有點過河拆橋的意味了?
細思極恐,刀妹覺得,這可能是德國版本的「門羅宣言」。
美國:美洲是美洲人(美國人)的美洲
德國:歐洲是歐洲人(德國人)的歐洲
一個「不再團結」的歐盟,意味著歐洲一體化帶給德國的巨大經濟紅利和隨之而來的政治影響,都可能被「各自為政的民族主義」所瓜分。因此,德國對於任何來自歐洲外部的合作意願都有過度擔憂和警惕。
主觀上,中國沒有「分裂歐洲」的意圖,相反,中國始終支持歐洲一體化,這是世界多極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分裂的歐洲對中國百害而無一利。
而德國在發生歐債危機後搞一刀切,強硬推行緊縮政策導致債務國怨聲載道、南北歐發展差距進一步加大。而它在難民危機中,不顧歐洲各國社情民意的差異,單方面執行「門戶開放」政策,並在歐盟強推配額制,才是造成如今歐盟內部南北、東西矛盾加劇的主要根源。
打鐵還需本身硬,建設好「一個歐盟」也好,夢想著「一個歐洲」也罷,這是歐洲人自己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也是德國要做歐盟領袖應當承擔的責任。如果隨意推卸責任和轉移矛盾,至少說明目前的德國還不具備領導「一個歐盟」的氣質和擔當,更不要說「一個歐洲」了。
尾
童話故事都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尾,相信「16+1」也會。但《南德意志報》大概想續寫一個黑色童話,「東方公主」和「16個小矮人」不歡而散的結尾,符合他們的願望。不過,主管願望有時和現實,和他們的切實利益是脫節的。
我們認為,即使懷著這類心思的西歐人,並不是中國的對手,只是腦子一時轉不過來彎的糊塗蛋。時代變了,中國下的是一盤大棋。面對誤解,情緒,甚至敵意,都需要以最大的耐心予以周旋。大大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這個大格局下,全球70多億人,都是夥伴。這是中國人正在撰寫的新時代的童話。
總之,我們不認為他們是白雪公主裡那個惡毒的巫婆,希望在當今這個世界,沒有人還願意去做這樣的巫婆。那個黑色的蘋果,誰也不要吃下去。
來源:補壹刀
本期精彩回顧
中國的熔渣弄黑了印度的河?您那個「邦」都是我們的好嗎!
不公!中國這百年行業創造一堆奇蹟,你只知道他們在南海「造」了幾個島嶼!
一個美國人的扎心疑問:中國人的道德感像洋蔥,越往外層越冷漠?
朝鮮宣布成功試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可打擊到美國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