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 4.0顯卡插槽終於有用了 A卡這個技術大家都能用

2020-12-19 電腦愛好者

在小編之前介紹AMD最新的R6800系列顯卡的時候,提到過一個新技術Smart Access Memory,中文大概應該叫「智能內存權限」吧。這裡的內存實際上指的是顯存,而獲得權限的就是CPU,讓CPU訪問顯卡的全部顯存。很多資深玩家小夥伴大概奇怪,這不是PCIe顯卡很早就有的能力嗎?怎麼又出現了呢?它又有啥用呢?小編今天就來說說吧。

當年顯卡轉向PCIe插槽上的時候,顯卡與CPU的通信能力都是PCIe總線的重要「賣點」。當然,CPU和顯卡的通信不可能是直接訪問CPU或者GPU的,那樣會擾亂數據處理的,GPU訪問的主要是內存數據,而CPU訪問的當然就是顯存裡的數據了,由於當初設計的問題,CPU訪問顯存的範圍被定在了256MB,也就是最初幾代PCIe高端顯卡的顯存容量。

不過之後隨著顯卡顯存容量的提升,這個能力似乎被遺忘了,於是CPU訪問顯存時需要的BAR(基礎地址寄存器)就沒升級過,一直保持在256MB,顯卡和CPU只能交流少量的數據。但PCIe規範並沒有相應限制,反而有Resizable BAR Capability(可調節大小的BAR容量)這個功能,Smart Access Memory實際上就是終於用上了這個功能。

為啥AMD突然想起來這個功能了呢?很簡單,PCIe 4.0插槽之前對顯卡的意義實在太小了,比如我們測試支持PCIe 4.0的RTX 30系列、RX 5000/6000系列的時候,常常還是使用支持PCIe 3.0的Intel主板,成績和使用AMD主板的PCIe 4.0顯卡插槽沒啥區別。上了PCIe 4.0主板和顯卡之後,只有3DMark的PCIe帶寬測試成績變化,卻看不到遊戲更快,當然不能讓玩家小夥伴滿意。

另一方面,現在的顯存已經是4GB起步,8GB是主流,要想訪問這麼多的數據,對通道帶寬的要求也非常高。在PCIe 3.0時代,大家不敢放開CPU訪問顯存的範圍其實也有情可原,不過PCIe 4.0的帶寬明顯已經過於充裕了,Smart Access Memory當然就應運而生了。

在性能上,近期海外媒體做了一下遊戲實測(圖中簡稱為SAM功能),很多目前的主流遊戲可以藉此明顯提升性能,不過CPU和顯存的互動難免影響GPU和顯存的通信,所以也有遊戲幀速反而略有下降,而且幀速的提升和解析度(顯卡負載)的關係有點亂。這和目前遊戲的優化、RX 6000自身的顯存帶寬不足都有一定關係。

Smart Access Memory最初的要求主要是銳龍5000配合B550/X570主板,連接RX 6000系列顯卡。不過既然它實際是打開了PCIe規範早就有的功能,理論上是沒有品牌型號限制的,所以很多廠商的B450主板,甚至Z490主板都可以通過BIOS更新提供相應的功能,未來也會支持NVIDIA顯卡。當然,Z490主板目前只有PCIe 3.0通道,所以相關BIOS應該是為下一代酷睿的PCIe 4.0支持能力而進行的測試。

至於使用方法就很簡單啦,更新BIOS後,在Advance或類似頁面中,找到PCIe或類似的設置項,開啟Above 4G Decoding和Re-Size BAR Support兩個選項,Smart Access Memory就啟用了。這裡要注意的是,其中第一個選項是允許64位作業系統訪問4GB以上內存,如果還在使用32位Windows或非Windows系統,開啟後可能會引起無法進入作業系統的問題。

相關焦點

  • pcie和pci插槽有什麼區別
    打開APP pcie和pci插槽有什麼區別 發表於 2017-12-12 11:29:17   現在主板上的插槽基本上都是PCI
  • 怎樣用最低成本給筆記本外接顯卡?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一個經驗,手頭上只有一臺辦公筆記本,但又想玩遊戲。手頭上就有這樣的筆記本,CPU是I5 4200 8G內存還算湊合著,但內置顯卡讓你打打字,看個電影網頁是沒問題,但玩遊戲還是算了吧。不過有好消息,筆記本電腦是可以通過外接顯卡來玩遊戲,方案有兩種。第一種是通過雷電3口外接顯卡盒,它的優點是速度很快,可以發揮出顯卡最好的性能。但缺點是支持雷電3接口的筆記本都很貴而且外接顯卡盒也不便宜,都要2000起步。
  • PCIe 4.0是什麼技術?將給硬體帶來哪些體驗革命?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NVIDIA30系顯卡的重磅發布,以及三星980PRO年度旗艦的到來,PCIe4.0技術瞬間成為了DIY圈的最為火熱和前沿的問題了,其實關於PCIe4.0技術,從AMD X570系列主板的問世開始,一直被譽為下一個世代,DIY硬體產業革命性技術,只是沒想到來得如此迅速和猛烈。
  • X570主板首測 PCIe 4.0能帶來什麼?
    PCIe4.0經過了九年的醞釀,在今年AMD的X570主板上終於跟我們首次見面,PCIe4.0的理論帶寬比PCIe 3.0多了一倍,達到了16GT/S,也就是是每秒160億次傳輸。01PCIe4.0幫助哪些應用?
  • 體驗X470 PCIe 4.0:震驚
    [PConline DIY老司機]在X570推出之前,就已經有廠商偷偷將PCIe 4.0的選項集成在了新版BIOS中(是哪家我就不說了),這讓很多玩家仿佛看到了曙光:新板子那麼貴,既然便宜的X470都能用4.0,那就沒必要買X570了。
  • AMD zen3+設計曝光:6納米,支持lpddr5,pcie4.0
    有意思了,英特爾現在的消息,未來的電腦處理器不會再次出現是第幾代處理器了,其實另外一個意思,就是不升級製造工藝,你也不能說這個處理器是和上一代一樣了,因為之前我們都是10代,11代酷睿處理器對比,現在沒有機會了,當然,AMD繼續自己的思路,下一代的zen3+處理器曝光了,這一次6納米
  • 顯卡插錯插槽的後果?PCI-E X16與X8性能PK
    1前言:PCI-E X16和X8到底有什麼不同?回頂部  【PConline 評測】我們購買的主板往往有多個PCIE插槽,不要說ATX大板,我們經常買到的MicroATX也基本會有兩條PCIE插槽,到底這兩條插槽有什麼區別?
  • 都是N飯?帶你看看DIY編輯用什麼顯卡(全文)_顯卡_顯卡技術應用...
    不過話說回來,很多編輯家用的主機配置很瘋狂,但工作機配置就很一般,甚至有的人還在使用公司標配的戴爾工作機,不過大部分人都用著自己的定製主機。這次我們就看看那些定製主機的配置,這些資深玩家們的主機都各具風格,使用的顯卡也各不相同,他們都用什麼卡呢?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 三代銳龍將帶來PCIe 4.0,但你知道什麼是PCIe,又是如何劃分?
    什麼是PCIe主流PCIe配置的疑惑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在i9 9900K發布的時候,Intel官方宣傳有40條PCIe通道,但是為什麼還不能全速SLI或雙卡交火呢?據說三代銳龍將支持PCIe4.0,那麼什麼是PCIe,它在PC平臺到底是怎麼劃分的呢?本期就和大家聊聊PCIe和它的劃分,這期只是針對主流級晶片,下期就和大家分享HEDT平臺X299的PCIe劃分。整理倉促,希望各位老司機多多指點。
  • 「IT之家學院」從Ryzen 3000說起:可能是東半球最易懂的PCIe科普
    之所以加這麼多定語,是因為這個2.5Gb/s並不是我們真正能用到的速率,也就是說我們的設備跑不到這麼高的速率。PCIe標準採用的編碼方式需要在數據前後各佔用一個bit用以識別開始和終止。PCIe 2.0及之前的版本採用8 bit/10 bit的編碼方式,即傳輸8 bit的(有意義的)數據,需要佔用10 bit的傳輸量。
  • 不用再羨慕顯卡豎裝機箱了,用這個套裝,讓你的機箱也能顯卡豎裝
    不知道大家對顯卡豎裝有什麼感想,反正我第一次見到顯卡豎裝時,還是感到很驚喜的,沒想到顯卡還可以這樣安裝。支持顯卡豎裝機箱剛問世時,價格真的比較貴,只有極少數土豪級網友才會捨得購買。那時有一些支持顯卡豎裝的機箱,為了節約成本,都不給自帶PCI-E延長線。
  • 三星980PRO告訴你PCIe 4.0到底有多快
    同時,與第三代銳龍絕配的X570主板可提供12條PCIe 4.0通道,充分滿足高速存儲的需求。就目前來說,在售的X570晶片組一般都配備了雙PCIe 4.0×4 設計,用戶可以挑選兩款同樣的PCIe 4.0 SSD組建RAID0,享受10GB/s級別的傳輸速度,這對於專業級用戶來講,絕對是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升級方案。
  • 非公版RTX 3090/3080顯卡偷跑:7nm!支持PCIe 4.0
    NVIDIA的RTX 30系列顯卡9月2日就要正式發布了。此前爆料中有很多信息還無法確認,比如製程工藝,現在耕升的RTX 3090/3080 Phoenix非公版偷跑,可以確認是7nm工藝,同時支持PCIe 4.0。
  • 顯卡CPU都選完了主板怎麼選?來看看這幾款吧
    在這裡我就為大家介紹介紹幾款各個價位的主板,一塊好的主板不僅看起來十分炫酷,更是能讓玩家的電腦電力十足,能夠發揮出其他硬體的全部功力。還能夠提供很多意想不到的額外功能,讓聲音更加清晰可辨、為超頻提供更加穩定的平臺,都是一塊好主板能為我們帶來的便利。
  • 玩機社科普|顯卡基礎知識科普
    之前我們撰寫了系列的科普文章——虎撲數碼WIKI系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家科普電腦硬體和數碼產品的基礎知識,方便小白入門。這一系列文章得到了大家的歡迎,但是成文時間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一年半了,亟待更新,從今天開始,我們會陸陸續續更新這一系列的文章,歡迎大家關注。
  • 買A卡還是N卡?老黃不緊張了,細數RX 6000顯卡的優缺點
    昨天RX 6000系列顯卡中的RX 6800以及RX 6800XT兩款顯卡,已經正式上市。雖然蘇媽也終於和老黃一樣,被不少用戶怒斥為耍猴。不過缺貨不可能是一個長期現象,大家等啊等啊,也就等習慣了!作為一名被耍的猴子,一定要有相應的覺悟,反正無論是RTX 30系列顯卡、PS5、Xbox Series X,還是新出的RX 6000系列顯卡,總是會等到有貨的那一天。
  • 甜品級主機怎麼配 GTX960裝機配置推薦(全文)_顯卡_顯卡技術應用...
    相信用這樣的一套神機開始新的一年一定是開心的一件事。下面就跟筆者來看看吧。喜歡遊戲的朋友可不要錯過這個超值主板。  七彩虹iGame960烈焰戰神U-4GD5顯卡採用超公版PCB方案打造,在做工用料和顯卡參數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四熱管配合雙8CM大風扇的散熱器設計也更大程度的提升了顯卡散熱能力,保證顯卡高負荷運行時的穩定性
  • DIY周報:AMD Vega顯卡又雙叒叕跳票了
    Radeon RX Vega七月底揭曉  本以為在這次臺北電腦展上能夠見到Radeon RX Vega遊戲卡,但可惜AMD並沒有讓玩家如願,好在是AMD終於給各為期待Vega的玩家們吃了顆定心丸,就在7月底,RX Vega遊戲卡將會正式與大家見面!
  • 純板載輸出只是傳說 從PCI-E 4.0聊顯卡供電
    從AMD的Radeon RX 480顯卡因為PCI-E插槽過量取電燒毀,最後被PCI-SIG組織移除認證;再到PCI-E 4.0提供300W供電能力,最後卻被證實是空歡喜一場,顯卡一直在肆無忌憚的攫取電源功率,維持一代一代的性能提升,而結果就是孱弱的PCI-E板載供電入不敷出後,顯卡伸出了越來越多的PCI-E輔助供電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