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麼樣的手術,在結束之後,飲食上總是有很多禁忌的。一般從手術結束到身體完全康復,飲食會經歷流食、軟食以及普食三個階段。提前對這些食物有所了解,在特殊情況下,也就能更好地準備好這些食物,促進其身體更好地恢復。
什麼樣的食物被稱為「流食」?
簡單來說,流食就是那些呈現出液體狀的食物,可以理解為是各式粥類,適合於身體過分虛弱,以至於完全無法咀嚼食物的患者。流食中又分為半流食,這種食物就不一定是粥類,也可以搗爛的麵條等。從流食轉到半流食,也就意味著身體在逐漸恢復了。不管是流食,還是半流食,基本要符合一個特點,不能帶有強烈的刺激性,各種重口味的輔料都不能放。
很多人在被建議吃流食時,基本會選擇直接吃大米,既沒有味道,營養也不全面。在準備流食時,可以大米粥中適當地加入搗碎的蔬菜以及肉泥等一起熬製,調節口感的同時也能提高粥中的營養,有利於身體恢復。除了粥類之外,雞蛋羹、蔬菜汁以及清淡的湯水,也屬於流食,可以更換著喝。
由於流食的熱量更低,也比較適合減肥的人服用。一些熱衷於節食減肥的人,不妨在生活中將主食變成流食,減少其中熱量,留住其中營養。這種減肥方法要比單純地節食,效果更加顯著。
軟食又是什麼,為什麼要在流食之後吃?
從流食過渡到軟食,暗示患者的腸胃功能基本得到了恢復。所謂的軟食,可以理解為饅頭、麵包之類,入口容易化的食物。能吃軟食的人咀嚼功能已經恢復,但從保護牙齒健康以及降低腸胃消化負擔的角度來講,還不適宜吃正常的食物。軟食同樣還有一個特點,沒有經過油炸處理,粗纖維含量不高。具體到某一類食物,也就是澱粉含量高的麵條以及包子等,沒有經過油炸等方式處理的豬肉也算作軟食。
由此可以看出,軟食是不能長期食用的。軟食中的維生素以及蛋白質含量相對來說是比較匱乏的,吃軟食主要是為了滿足短期內的能量需求,在身體得到恢復之後,就要立刻進入下一階段的飲食。
能吃普食的人,身體基本恢復,但也不能太隨意
普食就是正常的食物,能吃普食後應該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吃普食也有一些注意事項,此時的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營養搭配方面要更加均衡。在普食的選擇上,建議初期的飲食還是要清淡,以補充蛋白質以及維生素為主。雞蛋以及魚肉等基本可以滿足蛋白質以及礦物質的需求,水果蔬菜則可以幫助補充維生素。要注意的是,身體剛剛恢復,不能吃得過飽,最好把一日三餐變為一日六餐,甚至更多,這樣可以緩解消化壓力,更有利於身體恢復。
每個人由於出現的問題不同,身體恢復的快慢程度不同,吃流食、軟食以及普食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只需要嚴格按照醫囑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