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這兩年真的太YES、太生猛了,感覺跟「英」字輩的直接懟到火熱的地步了:處理器方面,把牙膏廠打了個措手不及;顯卡方面也同步發力,RX6800系列一發布,嚇的英偉達一下子放出了大量現貨,直接讓近期加價搶到RTX 3080的用戶悔到肝腸寸斷,甚至還有罵N的。非公版RX6800XT解禁當天,我第一時間拿到了訊景家的非公版6800XT,也就是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這段時間一直在體驗,前期公版的6800XT就已經與RTX3080打成了平手,這款非公的顯卡比公版在性能上有不小的提升,再對比下價格,感覺AMD更YES了,下面我就帶大家全方面的了解一下非公版的RX6800XT的實力。
優點總結:
1、支持硬體+軟體光線追蹤技術,
2、支持顯存智取技術(暫時需要搭配銳龍5000處理器,Intel處理器的據說正在內測中)
3、RDNA 2架構(高頻率+無限緩存+DX12U、DS API)
4、性價比高
一、開箱及外觀細節
非公的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外包裝很大,但是走的低調風格,正面有MERC 319字樣,可以認為這是XFX自己給6800系列的一個代號。風格上上訊景沿襲了AMD經典的黑+紅配色,外包裝上信息量很足,4K UHD、16GB、PCIe4.0,僅看看這些參數就已經讓不少人流口水了吧。其實,RX6800XT應該算是AMD的裡程碑級別產品,特別是支持硬體+軟體光線追蹤技術,讓喜歡光追的用戶有了可選擇空間,不必在英偉達這一顆樹上吊死了。
顯卡的配件比較簡單,只有一份安裝說明書,一張不含驅動光碟的環保溫馨提示(沒有diss蘋果),一張合格證、還有一枚純金屬打造的盾牌胸章,盾牌帶磁鐵,可以吸附在機箱上,據說這樣會有信仰及性能的加成。
下面一層就是用靜電袋包裹著的顯卡了,XFX在包裝上一向比較節省。
雖然是高端顯卡,但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外觀卻設計的很低調,外型方面一點也不浮誇,不過,你仍然能感受沉穩外觀下隱藏不住那份魁梧霸氣。顯卡長34cm左右,大家選擇時注意一下自己的機箱長度,如果橫向裝不了,可以量一下縱向是否能裝的上。
高端顯卡份量就是足,1.8KG多,拿在手裡的感覺就是錢沒多花,如果橫裝的話,切記要準備一個顯卡支架,不捨得花錢買支架,就把主機箱放倒橫著用。
市面上的RX6800系列風扇基本都是R標識,訊景則使用了自家的X標識,三個風扇小有差別,左右為100mm風扇,中間的為90mm風扇,風扇葉片的弧度比公版的大,葉片數量也比較多,這款是13片,而其它顯卡基本都是9片居多,這種設計會讓風扇在高速運行過程中有更好的靜音效果。
帶光汙染的顯卡一抓一大把,見多了反而有些膩味了,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就低調多了,不過沒有光汙染不代表完全沒有光,它的型號和品牌標識是帶LED背光的,其中RX標識是紅色的,不喜歡光汙染的小夥伴看這個卡保準能對上眼!
這款顯卡採用了雙8Pin供電,TGP為330W,供電接口旁邊的小開關是負責vBios模式切換的,它可以在Balanced(冷靜)模式和Hardware Rage(狂怒)模式之間切換,顯卡默認位置放在了平衡模式。雙vBios的設計在高端卡上基本成了標配,一方面,雙vBios切換方便,自帶硬體超頻,免去了手動調整各種參數的麻煩;另一方面,在關鍵時候,這也算得上是雙重保險,特別是有些小夥伴喜歡刷顯卡,一個模式刷死了,切到另一模式還能接著折騰。
顯卡的背面自帶防護背板,還記得在顯卡正面散熱罩表面有一些凹點設計麼,到了背面這裡就成了小孔了,這些孔的作用就是可以讓前面風扇吹出來的風可以吹透鰭片。背板上還有MERC字樣,算是與包裝和型號呼應吧。
在顯卡的尾部有一處大面積鏤空,因為沒有主板遮擋,此處的散熱器的鰭片可以被直接吹透。這塊顯卡的散熱規格很高,使用了5+2共計7根6mm鍍鎳回流焊工藝熱管,在後面的體驗中也發現,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散熱表現也確實非常不錯。
顯卡的擋板是3槽設計,確切點說是2.5槽,擋板上鏤空也是為了散熱方便,這樣有一部分熱量可以直接排到主機箱的外面。接口方面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還是比較齊全的,有一枚HDMI2.1接口,2個DP1.4接口,還有個支持一線通的USB-C接口,它不僅可以給顯示器供電,還可以傳輸視頻及數據信號,僅用一根USB-C線就可以實現Power+USB 3.1+DP1.4的三項功能。
二、配置及跑分
通過前面的簡單介紹,大家對這塊顯卡應該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在正式上機之前,先把顯卡的詳細參數列一下,得益於全新的RDNA 2架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擁有更快的頻率、更高的能耗比和更強性能。不過從目前的體驗來看,此次訊景把這款非公顯卡的TGP定在330W還是有一些保守的,按當前的散熱效果來看,拉到360W-380W左右也是沒有問題的,不過也許這是為了後期升級優化預留出了足夠的空間,畢竟A卡戰未來,用個兩三年之後,經過驅動優化整體還會提升30%的性能。
廢話不多說,我們就直接上機了,這次用了兩個測試平臺,分別測試了在AMD平臺和Intel平臺下的表現。AMD平臺主要考慮了這次6800XT和銳龍5000系列搭配會有額外的Smart Access Memory加成;Intel平臺則是為了照顧到另一部分用戶情緒,畢竟,有些小夥伴再入一張旗艦顯卡的可能性要大於整體換平臺的可能性。【聽說AMD已經對Intel和Nv開放SAM技術,華碩Z490主板已經有了測試固件,其它主板廠商估計很快就會跟進,就更不需要換平臺了,直接入顯卡就可以。】
1、GPUZ
按照慣例,先上GPUZ的信息切圖,這個可以結合前面我整理的配置表來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基礎頻率為1900MHz、遊戲頻率為2090MHz、Boost頻率為2340MHz,相較於公版的2015MHz遊戲頻率和2250MHz Boost頻率確實有不小幅度的提升,略為可惜的是GPUZ看不出BIOS信息,自然功耗牆也看不出來,不過官方數據顯示TGP達到了330W。
2、娛樂大師
再上一下大家都喜聞樂見的娛樂大師跑分,娛樂大師在兩個平臺下的跑分還確實有不小的差距,我這兩套平臺側重點不一樣,CPU和硬碟差了級別,估計這也對顯卡有不少的影響,3A平臺下72萬分,Intel平臺下70萬分,不過娛樂大師也就是看個熱鬧,別太當真,只要記住6800XT牛X就行了。
3、光追測試
光追在這之前一直都是N卡獨特的優勢,不過自6800系列發布後,發生了轉機,AMD僅用一代就直接實現光追從無到有的過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在3DMark Port Royal測試中Intel平臺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得分為9119分,AMD平臺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得分為9359分,AMD平臺下RTX3080的得分為11154分。這是光追第一次出現在A卡上,一下就拿到這麼高的成績,確實讓Nv有點汗顏啊。
4、Time Spy測試
此項測試為顯卡在DX12遊戲中以2K(2560*1440)解析度運行時的性能指數,Intel平臺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得分為16345分,AMD平臺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的得分為17717分,AMD平臺下RTX3080的得分為17775分。
5、Time Spy Extreme
此項測試為顯卡在DX12遊戲中以4K(4096*2160)解析度運行時的性能指數,Intel平臺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得分為7885分,AMD平臺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得分為8625分,AMD平臺下RTX3080的得分為8914分。
6、Fire Strike
此項測試為顯卡在DX11遊戲中以1920*1080解析度運行時的性能指數,Intel平臺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得分為32975分,AMD平臺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得分為分50447,AMD平臺下RTX3080的得分為42555分。
7、Fire Strike Extreme
此項測試為顯卡在DX11遊戲中以2K(2560*1440)解析度運行時的性能指數,Intel平臺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得分為22239分,AMD平臺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得分為25242分,AMD平臺下RTX3080的得分為20823分。
8、Fire Strike Ultra
此項測試為顯卡在DX11遊戲中以4K(4096*2160)解析度運行時的性能指數,Intel平臺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得分為12421分,AMD平臺下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的得分為12733分,AMD平臺下RTX3080的得分為10775分。
三、2K、4K解析度下遊戲體驗
前面這幾項基於顯卡的測試可以發現,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性能確實非常給力,光追上已經非常接近RTX3080,Time Spy的兩個項目上N卡小有優勢,但是在Fire Strike的三個項目上,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已經對RTX3080形成了碾壓級別的優勢,這種優勢放到遊戲裡是一種什麼體驗呢?下面我就選取了幾個比較主流的遊戲進行了測試,遊戲時開啟了SAM(Smart Acess Memory)。
1、《地鐵:逃離(Metro:Exodus)》
這款遊戲比較吃顯卡,支持光追,在2K解析度下,光追打開遊戲只有67.35FPS,光追關閉能達到98.04FPS;切換到4K解析度,打開光追之後幀數暴跌到37.23FPS,關閉光追後幀數穩定在63.22FPS。
2、古墓麗影:暗影
在這款遊戲中,使用2K解析度,打開光追,遊戲能穩定在81FPS,光追關閉後幀率穩定在153FPS;切換到4K解析度,打開光追遊戲的幀率只有42FPS,光追關閉以後能達到80FPS左右。
3、看門狗:軍團
這款遊戲對顯卡的性能同樣有超級高的要求,我這邊只測試了2K解析度的運行情況,打開光追遊戲能穩定在54FPS,關閉光追之後,能達到89FPS。不開光追的話,用2K就行了,要是開光追的話,建議還是用1080P才有更好的體驗。
4、全境封鎖2
這款遊戲只測試了不同解析度下的幀數,2K解析度可以穩定在113FPS,4K解析度的情況下能穩定在62FPS。
5、極限競速:地平線4
這款遊戲細節精緻,季節、風景都超級真實,2K解析度的情況下能達到227FPS,4K解析度的情況下能達到162FPS,玩這款遊戲,強烈用4K解析度,又美又刺激!
6、刺客信條:奧德賽
感覺這個遊戲不管用什麼顯卡都餵不飽,在2K解析度下遊戲只有89FPS,4K解析度下只有70FPS。
7、絕地求生
最後再來一個大家都喜歡玩的絕地求生測試,2K解析度的情況下能穩定在220FPS,4K解析度的情況下能穩定在103FPS。
從上面的遊戲體驗來看,目前在主流的幾款光線追蹤遊戲中,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在2K解析度下都可以非常流暢的無壓力運行,如果想開4K畫質流暢運行的話,個別遊戲需要關閉光追;一般的遊戲大作的話,4K解析度下大部分都能暢玩。大家如果還想了解其它遊戲的運行情況可以給我留言,我會再單獨幫你測試一下。
四、溫度及功耗
性能是足夠強悍了,那這款顯卡在溫度及功耗方面的表現如何呢?畢竟這對我們的電源、散熱搭配上都有不小的參考,這方面的體驗我們還是用數據來量化一下:用FurMark拷機時,顯卡的溫度基本穩定在65度,這個溫度控制的十分給力了,很難想像A卡也這麼清涼了要知道,我們日常遊戲過程中根本達不到拷機這樣的壓力,日常玩遊戲顯卡佔用率很難突破90%的。
顯卡的功率方面,拷機時基本在300W上下波動,我這邊最高只檢測到330W,電源的話官方給出的建議是700W,我建議大家配750W及以上的,我這邊用的是安鈦克1000W的,後面再升級顯卡或CPU時就不需要再升級電源了。
總結:
AMD這次發布的RX6800系列顯卡真的是超級甜點,一方面性價比高,同性能的N卡近期飄的有點厲害,又是加價又是限購的,A卡一發各大電商平臺的N卡突然就有現貨了,加價買到的估計已經哭暈了吧;另一方面,RX6800系列也給3A平臺的用戶帶來了福利,通過Smart Access Memory,讓CPU直接訪問更多PCIE設備的顯存,充分發揮CPU和顯卡的實力。我手裡這塊非公的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用Intel平臺測試測試時,Memory Read速度為13158MB/s,Memory Write速度為12810MB/s;換到AMD平臺之後,讀寫速度立馬飆升,Memory Read速度達到了18896MB/s,Memory Write速度達到了26356MB/s,除了光追之外,Infinity Cache才是RDNA2架構的大殺器。
購買建議的話自然就是早買早享受了,想必各位看官已經看了不止一篇RX6800XT各種測試表現了,AMD YES的話就不需要我重複說了,反正我是從一開始就關注著市面上的6800系列,我感覺訊景家的非公版使用體驗還是不錯,這次是以遊戲測評為主的,後面我會再用一些生產力應用幫大家體驗一下,大家如果有需要我幫著測試的項目或軟體可以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