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旱情致日月潭黃土裸露 北部水庫蓄水不到三成

2020-12-18 中國臺灣網

臺灣旱情致日月潭黃土裸露 北部水庫蓄水不到三成

2011年05月03日 17:1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日月潭面臨以往少見的大旱,進水口附近沙洲浮現,水位如果再降,遊湖碼頭將封閉,屆時勢必衝擊觀光。圖片來源: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5月3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目前旱象持續,水情更加嚴峻。繼桃園、新竹,苗慄與中部限水後,臺灣南部地區恐怕也要進入第1階段限水。臺當局水利主管部門4日將召開旱災緊急應變會議。由於北部部分主要水庫的蓄水率已降到30%以下,中北部可能在本月中旬就會實施第2階段限水措施,高雄也可能會實施第1階段限水。

  臺當局水利主管部門指出,臺灣地區各主要水庫的供水逐漸吃緊,其中北部地區的石門水庫蓄水率只有27.7%;寶二水庫的蓄水率也僅29.9%;鯉魚潭水庫蓄水率降至37.3%。至於南部地區,高屏堰的流量警戒值是每秒9.7噸,現在的流量已降到每秒12噸,如果未來降雨情形仍然不佳,高雄市有可能在本月中旬進入第1階段限水。

  供應中部縣市的德基水庫,目前有效蓄水量只佔滿水位的58%,如果再不下雨,6月初就得開始限制民生用水了。                            

  日月潭遭逢數年來少見的大旱,供水區進水只及需求的三分之一,水位今天降到海拔744.17米,有效蓄水量僅4300萬噸,湖岸的黃土都裸露出來了。臺當局水利主管部門表示,如果5月梅雨不來,水位再降至742.5米,就得封閉碼頭,將對觀光遊艇業造成衝擊。(中國臺灣網 劉志偉)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相關焦點

  • 瞰海南 |海南兩大水庫都已「見底」 裸露黃土成「湖心島」
    &nbsp&nbsp&nbsp&nbsp兩大水庫「見底」 「湖心島」上長青草&nbsp&nbsp&nbsp&nbsp記者到位於儋州市南部的松濤水庫看到,水庫之前的浩瀚之勢已經不復存在,水庫露出大面積的黃土,一些捕魚的船隻停靠在岸邊。
  • 臺灣日月潭蓄水下降,「九蛙疊像」露出七蛙
    「日月潭蓄水下降,九蛙見七蛙。」臺灣《聯合報》26日報導稱,今年因無颱風襲臺,導致降雨量稀少,全臺整體水情不佳,日月潭水庫蓄水率跌破9成,知名「九蛙疊像」因此有七蛙「見客」(即位於水面以上)。而霧社水庫水位也持續惡化,昨天蓄水百分比下降至12.44%,已是全臺水庫最低,還恐繼續探底,顯示水情不樂觀。
  • 日月潭蓄水下降,「九蛙疊像」露出七蛙
    「日月潭蓄水下降,九蛙見七蛙。」臺灣《聯合報》26日報導稱,今年因無颱風襲臺,導致降雨量稀少,全臺整體水情不佳,日月潭水庫蓄水率跌破9成,知名「九蛙疊像」因此有七蛙「見客」(即位於水面以上)。而霧社水庫水位也持續惡化,昨天蓄水百分比下降至12.44%,已是全臺水庫最低,還恐繼續探底,顯示水情不樂觀。
  • 臺灣或遭遇10年來最大旱情 9縣市擬限水
    原本豐雨地區的臺灣,近年頻受乾旱之苦,近期旱情又有嚴重之勢。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根據臺灣「氣象局」統計,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全臺灣13個氣象站,平均累積雨量創下近70年新低。由於降雨不足,目前臺灣可能正遭逢十年來的最大旱情。
  • 日月潭「9蛙」露真身旱情嚴重 臺十縣市今起實施限水
    閩南網2月26日訊 近日,臺灣乾旱持續,水情吃緊。臺經濟部門負責人楊偉甫昨日表示,今日將會按照計劃實施限水,這是臺灣首次從新北(林口、板新)以南到高雄十縣市都進入第一階段、第二階段限水的狀態,算是歷史上最慎重的一次。  而由於水位連續下降,日月潭的水位標誌、著名的景觀意象「九蛙疊像」幾乎全部露出水面。
  • 臺灣第一大湖泊——日月潭
    日月潭為臺灣第一大湖泊,以不規則的菱形的日潭與其西細長弧形之月潭構成,故得名。日月潭的邵語稱為zintun,可能是日月潭最早的稱呼。日月潭名稱首見於道光元年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之文中,在其所著《蠡測匯抄》一書中載有此遊水裡社記,其後隨著漢人移墾水沙連,以及歷代政府的治理,和騷人墨客的文藻加以命名,日月潭逐有許多稱呼,諸如水社大湖、水裡湖、水裡社潭、水社海仔、竹湖、龍潭、龍湖等,晚清時更有洋人傳教士來到日月潭。日月潭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
  • 水庫觀光衰退 日月潭觀光人數跌3成
    (本報資料照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7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具湖光山色之美的水庫觀光吸引力落漆!根據臺「經濟部水利署」統計,去年全臺主要觀光水庫旅遊人數共915萬人,是5年前實施新統計後首度跌破千萬人次。其中,日月潭觀光人數比5年前少近170萬人,衰退逾3成最慘。只有桃園石門水庫表現最穩定,人潮不見衰減。
  • 持續旱情致合肥城市供水告急 「江水西調」救急市民喝上長江水
    在長豐縣大官塘水庫洩洪閘,清澈的江水在這裡奔流而下,匯入大房郢水庫。江水源源不斷注入「大水缸」自10 月21 日晚開始,清澈的江水源源不斷地注入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原因可能大家都知道,持續的旱情讓合肥城市供水告急。
  • 日月潭在哪裡
    詳細內容01日月潭位於中國臺灣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日月潭是中國臺灣風景優美的「天池」,地處玉山山脈之北、能高瀑布之南,介祁於集集大山(潭之西)與水社大山(潭之東)之間。
  • 廣東局部地區出現旱情,省水利廳要求:電站發電要服從供水
    ,部分江河天然來水和水庫蓄水也持續減少,導致局部地區出現旱情,個別地區農村飲水受影響。 金羊網訊 記者張愛麗、通訊員粵水軒報導:12月27日,記者從廣東省水利廳了解到,進入9月以來,廣東降雨量持續偏少,部分江河天然來水和水庫蓄水也持續減少,導致局部地區出現旱情,個別地區農村飲水受影響。
  • 我見到的臺灣日月潭,湖面已成了楓葉形狀
    日月潭,位於臺灣省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因其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故而得名。日月潭曾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還在清朝時期,日月潭就列為「臺灣八景」之一。很多沒有去過臺灣的人,都是從教科書、影像資料中了解這一美麗的湖泊的。作為臺灣的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日月潭在近代變化很大。
  • 臺灣連日大雨乾旱緩解石門水庫有效蓄水破30%
    臺海網5月12日訊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截至今日上午8時30分,桃園市龍潭區(石門水庫)雨量累計已突破90毫米、新竹縣關西鎮等地逾80毫米、臺中市新小區、大裡區逾68毫米、臺北市信義區、新北市中和區等地逾60毫米、新竹縣北埔鄉、市東區等地逾50毫米。
  • 日月潭位於中國臺灣地區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日月潭位於中國臺灣地區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態面積為7.73㎞(滿水位時10㎞),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長約37千米,是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華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區內依特色規劃有六處主題公園,包括景觀、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鳥、宗教等六個主題公園,還有八個特殊景點,以及水社、德化社兩大服務區。
  • 臺灣之行--日月潭
    日月潭位於中國臺灣省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臺灣唯一的天然湖,僅次於曾文水庫的第二大湖泊,中國最美的湖泊之一,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湖面海拔748米,常態面積7.93平方公裡(滿水位時10平方公裡),最大水深27公尺,湖周長約36千米,是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
  • 臺灣最大的人工湖——曾文水庫
    曾文水庫     曾文水庫又叫「大禹潭」,位於臺灣第四大河流曾文溪上遊,它的西北、東北、西南三側,都被阿里山的餘脈環抱著,具有興建水庫的良好地形條件。    1959年,在石門水庫建設時,臺灣有關部門便著手規劃在珊瑚潭水源曾文溪上遊建造大水庫,那就是現在全臺最大的水庫——曾文水庫。    曾文水庫於1967年開始興建,1973年建成。它有一座液壓式土壩,壩高133米,壩頂長400米,頂端有3座寬15米、高25米的弧形閘門,供瀉洪之用。
  • 大悟三塔寺水庫正式下閘蓄水
    大悟三塔寺水庫正式下閘蓄水蓄水總量可達1500萬立方米  7月5日,大悟三塔寺水庫正式下閘蓄水,標誌著該工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三塔寺水庫蓄水總量可達1500萬立方米,可有效改善大悟縣城區及沿線鄉鎮22萬居民生產生活用水狀況,大幅提升下遊城市防洪標準。  列入全國中型水庫建設總體項目安排的大悟三塔寺水庫於2014年開工建設,總投資2.99億元,是一座以供水為主,兼顧灌溉、防洪等綜合功能的中型水庫,由肖家河水庫和尚家衝水庫連通而成,總庫容達2184萬立方米。
  • 昆明瀑布公園實施供水應急工程緩解城市旱情
    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4月3日,記者從昆明市委國企工委獲悉,為應對水庫蓄水不足情況,緩解城市旱情,昆明啟動了一系列城市保供水應急工程,確保城市供水安全。其中,瀑布公園實施連通應急工程,設計供水能力60萬立方米/日,項目總投資3.3億元,計劃於今年5月底完工通水。
  • 鄱陽湖提前一個月進入枯水期 江西旱情將加劇
    東方網10月11日消息:受持續乾旱少雨影響,江西境內主要江河湖泊水位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江西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陳達恆表示,江西旱情可能更加嚴重。   據江西省水文局監測,十一日上午八時,鄱陽湖都昌水位九點八九米,較去年同期低三點七米,鄱陽湖較往年提前一個多月進入枯水期。
  • 臺灣鬧水荒向大陸求援
    據臺灣氣象部門的統計,今年1月至4月,臺灣全省的降雨量還不到30年來平均值的30%,缺水情況相當嚴重。其中北部和東部地區是平均值的46%,中部地區只有16%,南部地區更是少得可憐,只有9%。全省67座主要水庫的水位持續下降,瀕臨警戒線。 持續的乾旱嚴重影響了臺灣民眾的生產、生活。在新竹地區,許多農田土地乾裂,難以耕種;大小水庫水位持續下降,淤泥龜裂,一眼望去,到處是堆堆魚骨。就連很少缺水的風景名勝日月潭也告急。由於幾乎無水可供,日月潭水位持續下降,許多遊客喜歡遊覽的地方都已乾涸。
  •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是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
    日月潭位於中國臺灣地區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態面積為7.73㎞(滿水位時10㎞),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長約37千米,是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華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