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的宇宙,我想把你裝進藍色的漂流瓶中,也裝進我的心願,一起飄向大海。滿天的星星,耀眼的光芒。秋雨有種不祥的預感,這次出去旅遊,媽媽肯定會和別人吵架,因為住宿的問題。媽媽一直都是那樣節省。在小事上也是錙銖必較的,她說錢就是這樣省下來的,可這種事放在外面,我難免會覺得難堪。好吧,我要做的就是沉默,免得自己再碰一鼻子灰。我已經有預感了,這次出去媽媽肯定會和別人吵架。旅行的房費又不是旅行團說了算,是旅店說了算,三個人怎麼可能睡標準間。我真的很害怕吵架,一想到出去那麼長時間都要忍受別人的白眼,我就起寒戰。媽媽真的太不顧忌形象了。其實,我們並沒有經濟實力經常出去玩,媽媽總是讓我們享受我們並不承擔得起的高消費。旅遊已經算是件很奢侈的事了,對我們來說,節約了又節約,其實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只夠吃飯而已。這次旅行必然是不順心的,真的好怕母親到處和別人吵架。想到這些,旅遊的心思就沒了。我們還是窮了。每次看著父母因為幾塊錢省來省去,心裡就不是滋味。我不賺錢,所以我也不想出去玩。其實,我們也買不起高檔的衣服,衣服也沒必要穿的那麼好,過得去就行了,但平時出去不能被別人笑話呀。總之,這次旅行,我只遵守一個選擇,就是閉嘴,以免讓本來糟糕的情況更糟。
1 與其多心,不如少根筋;與其紅了眼眶,不如笑著原諒。
2 如果今生的相遇是為了還前世的「債」,我不知是否還清?還欠多少?期限多久?不想再繼續背著欠你的「債」而再次被傷害!
3 相識的錯,無解的果;相處的樂,強加的鎖。
4 許多人都說相愛的人不一定要在一起,只要ta幸福就好了,多麼自欺欺人無奈的感嘆啊!但我說相愛人就要在一起,因為ta的幸福是(只有)我想給的。
5 不要眼高手低的把簡單的事看的簡單,如果每天把簡單的事堅持做好那你就不簡單了
6 路有源頭也有盡頭,就是沒有回頭
7 人的一生都被金錢所燻化,從生命開始至結束都是為了金錢,你的學習,行動,語言皆是如此。而其他的瑣事包括情感只不過是為了你此次歷程中的完美而備的「染料」而已。如同煙花最終目的為了綻放時的美麗而不惜加入各種化學物質及外觀設計?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曾何幾時,遠在他鄉的遊子、學子們仰望天空,寄託著對家鄉、對親人的那份真摯的牽掛和想念……
今年的今天,又在傍晚四、五點鐘的時候——我的思緒慢慢渲染開來,月圓之夜就要緩緩降臨……
一天的心情不是那麼開心:或許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異恙、自我的探尋、環境的變化……孩子昨天晚上放假回來,操心著今天準備去畫室提高自己的專業繪畫水平!我查找到老師百忙之中發來的上課通知:中秋上課時間統一在這個星期六!老師的課程也很人性化,孩子很高興!又告訴我:媽媽,明天早上我去跑步!因為學校要開運動會了,孩子自己報名參加接力賽和短跑項目!我當然高興——因為他知道自己操心自己的事情了!並且,因為我的身體體質不是很好,小時候沒有強迫孩子參加高強度體育鍛鍊!但是,在他自己願意的情況下,三歲的時候參加過託兒所舉辦的武術培訓班,由於他身體的柔韌性很好——老師和班裡小朋友的家長都好心地告訴我:去給孩子檢查一下鈣元素是否達標!還好,孩子的檢查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籃球訓練隊、泰拳訓練都能扎紮實實、認真地完成一整套的體能訓練!老師、教練對他的訓練成績都十分滿意!
清晨的鬧鐘清脆的在我的耳邊想起,我連忙起身叫醒他——「快快快,你的小鬧鐘叫你起床了!」本來要和他一起去,昨天和他商量這件事情的時候,他關心地問起我:「你跟得上嗎?」孩子長大了,可以離開我的視線了!在這個時候,我告訴他:「告訴你一個不好的消息!」「什麼?」孩子驚恐地望著我:「哦!也沒啥!就是媽媽的腰椎有了一些小問題!人總是要老的!」「你從現在開始要慢慢學會自立,自己打理生活!」孩子很懂事的回應著:「哦!」因為——我在探索生命的起源、思考情緒的來源,我在孩子的角度去設想:「我可以不去關心別人的世界、別人的生活,但是爸爸媽媽的身體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路,我需要有怎樣的心理準備,我需要增長哪些本領抵禦外界給我帶來的困難和壓力!」我不認為作為家長——什麼都要自己扛!什麼都要自己慢慢承擔!什麼都要自己忍受!
那麼多的疾病、那麼多的情緒、那麼多的壓力——做父母的都是凡胎肉體!再修佛,那也是在修行的路上!作為孩子有權利、有義務、有責任知道父母的身體變化,小病父母可以扛過去的,但是也要告知一下孩子:這樣可以引起孩子的關注!其實孩子是很懂事的,他們也會有很多辦法解決困難——只是我們作家長的不願意放下身價去接受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有時間是孩子慢慢——教給我們在長大!孩子的忍耐、孩子的理解、孩子的寬容——是我們所汗顏的!
一早的朋友圈就是互相傳送中秋節的祝福——網際網路、手機當下最先進的通訊設備,既帶來便捷又帶來煩惱!便捷的一方面是——祝福分分鐘就可以送到對方的面前!煩惱則是——原本「禮尚往來」的那份親熱隨著冷冰冰的手機,人情也變得冷冰冰!這個中秋——「電子月餅」盛行開來!一幅幅精美的月餅圖片在屏幕上打開,讓人垂涎欲滴!但是——總有那麼一種怪怪的感覺!大家都知道群發的信息沒有自己創作的語言飽含深情厚誼——但是,手機上那麼多的所謂的「朋友」又不能怠慢!現在的人們盛行起所謂的「人脈」!每到一個地方,蚊子吸血似的圍上來——在哪兒上班?有團隊嗎?有多少人?參加我們的團隊吧?不管您願不願意——他(她)都替您當家做主!「我給你做個決定!」似乎——他(她)就是天下老百姓的救世主!「你看誰誰誰——聽了我的話,短短的幾天時間就掙了幾十萬耶!」「你看誰誰誰——不聽我的話,到現在還在觀望!」「你這麼優秀——一定在很短的時間就會超過那個誰誰誰!」
一個四十多歲的有自己獨立思維的女人,笑而不答的時候——繼續追單!「大姐!你看這個機會多好!」「我們一定幫你,這個月就讓你掙上一萬多!」(好像銀行是他家開的)……90後的孩子們張口閉口:「大姐!」你問問他(她)媽媽多大的時候,他(她)狡辯道:「那樣,顯得你年輕!」他(她)回家管他(她)的奶奶叫「阿姨嗎?」一群只認金錢不認爹媽的一代可憐的孩子們……
在自己的堅決抵制下——再一次遇見的時候,又恢復到陌生人的冷漠的面孔(毫無表情)!如果你甘願為他(她)所用——所謂的只給你提成!那提成還要條條框框進行削減,最後你就是一個白打工的!其實他(她)已經偷梁換柱——將您的精髓已經為他(她)所用!他(她)還要挑毛揀刺地告訴你:那些東西不是特別符合實際!就這樣移花接木——就成了現在某些學術的著作!但是著作的本人並不是真正的作者!這也是現在所謂的「身份」帶來的「權利」「統治話語權」的詬病!
弗洛伊德沒有「心理諮詢師證」,孔子子沒有「教師職格證」,老子沒有「通行證」,冼星海沒有「音樂創作證」,蔡倫沒有「造紙技術證」,牛頓沒有「光學證」,達爾文沒有「進化論證」,哥倫布沒有「航海證」,商鞅沒有「變法證」……正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百鳥朝鳳,才有了中國歷史上「四大發明」對人類歷史的推動與發展!在一張張所謂的證件下卡住了多少通往象牙塔的腳步!雖然說——沒有人阻擋任何人前進的腳步,但是——各種規定製約了多少實實在在、扎紮實實做學問的人?「民國之後無大師!」每每看到這樣的話語,我為當下時代的年輕狂妄而堪憂!
前幾年,我看到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考上清華美院、中央美院……之類的國內高端學府,不惜傾其血本——十幾年做生意的錢都砸進這唯一的女兒身上!當我好奇的問道,在北京的畫室裡,是否是老畫家親自授課時?朋友們告訴我:「是一位故去的老畫家的弟子們,在傳授老師的畫技!」名師出高徒——我也非常認可!可是,雖然寄居在這綿延八百裡、承載1400年歷史的武當山腳下,可也不乏名家大師!不知道是文人相輕,還是名人效應!每個人都知道真正的本領是需要「印心」的!是社會的虛榮心做慫恿還是攀附心理作祟?明明「身在此山中」,卻「雲深不知處」;明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真正的「不拿豆包當乾糧」的獨行特立!任何事情只有「心心相印」才能做到原封不動的薪火相傳!
不是說半路出家的師傅不行——至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是不可或缺一個環節啊!現在的社會讓剛出茅廬的小傢伙們,總想不勞而獲快速積累財富——不管投資人的本錢是否能收得回來!如果公司出現了跑路情況——就直接往無辜的投資人身上推脫:「你想別人的利息,別人想你的本錢!」「誰讓你貪心來!」更有甚者——也許現在真的大家不缺錢了,投資人自認倒黴:「算了,權當我這幾年沒有賺錢!」因為,投資人的錢來的也很快!這就應了:「錢來得快,去的也快!」
現在的社會——抬眼望去,誰還在慢慢打磨一件精湛的工藝品?五年前還稍微在商場裡的櫃檯裡找到能配得起——被稱作為「藝術品」的美術作品!而今,遠看——意猶未盡,近看——不堪入目!除非經常到櫃檯了解行情,售賣員有良心的會告訴您:「是的,這一批是剛入庫的,工藝不如從前!」原來的時候叫「打磨」,現在叫3D列印——車床自己車出來,如果還像以前的純手工藝——第一,慢!愛好者等不及,訂單就丟失了!第二,現在的人都愛「驢糞蛋子表面光」——於是打蠟、上油、剖光……就連一把普通的梳子:從選材製作到成品就要精雕細琢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大家都知道「譚木匠」的梳子很貴,而且不講價!千年歷史的木梳在譚木匠創始人譚傳華倡導的「誠實、勞動、快樂」裡得到升華和淬鍊!文化支撐著民族的脊梁:譚木匠基地大門是幾塊大石頭劈出來的,彰顯公司與員工的凝聚力——橫豎一放,自然大氣!正面的形象石雕牌坊與劈出來的巨石相比,—個精細,—個粗曠!牌坊背後刻畫了「假鈔姻緣」「小野兔」「一元錢的故事」「六次道歉」等小故事,看似平淡,卻融入了平和、安寧、務實的細節。這裡的車間掩藏在樹叢中、竹林裡,猛一看走進了獨具匠心的蘇州園林!願景林——每個人的願望都放到了公司的草坪上、樹林中,每一塊石頭上刻錄著員工發自內心的美好願望,大家在這裡找到了歸屬感,妙不可言!
哪個企業敢真正落實「殘疾人創業」這件事情?喊口號的時候,一個比一個響!等真正落實的時候,真的不敢恭維!譚木匠——一個企業300 多人,重度殘疾就佔有很大比例!我們見過木梳上一幅幅美妙絕倫的畫作的時候,沉浸在把它買回家裝扮自己的生活的時候——可想是一個個殘疾夥伴嚴寒酷暑汗水滴下或者手腳僵硬的時候,為我們生活的美妙默默付出他們僅有的健康和體力!在「多一份則肥,少一分則廢物」的質量精確到「失之毫釐」的質量把控中,譚木匠設計的產品,簡約而內涵、大氣而柔和、溫潤而雅致——一把小小的梳子闡述了東方人文和美學價值的木梳朝聖之旅。
找回那片靜海——一把梳子是一棵樹木的生命之旅,在種子發芽的時候吸吮著大地的養護,在小樹苗的時候吸取著太陽的養料,在茁壯成長的時候吸納著宇宙的養分……
一個人在宇宙中是碌碌而為還是找到自己,讓自己充滿能量不再依附於被人,不再牽制與別人——不讓自己那麼累!可以嗎?有時間感覺到累——是因為我們太想去做一些本不屬於我們自己的事情!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每個人猶如浩瀚的宇宙中的每一顆行星——都有自己的軌道!我們既不要與他人相撞,又不要滑入別人的軌道——迷失了自己!忘了回家的路,那樣心中的海永遠都等不回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