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3萬物理考2分,別以為讀輔導班就服了「大力丸」
好鋼用在刀刃上,初三衝刺階段,把孩子送輔導學校進行一對二輔導並不為過,何況咱「不差錢」?
然而,學習和經商一樣,有同行無同利,並不是捨得砸錢就一定會有好的回報,不僅販豬羊貴販羊豬貴的大有人在,而且血本無歸的也不在少數。這就不僅是行情的問題了,還需看是不是經商的那塊料。
河南鶴壁的周女士花了23萬,給兩個孩子報了輔導班。中考成績出來,孩子才考了200多分,物理更是只考了2分,兩個孩子加一起也不夠分數線,既是如此。
這就說明砸錢也需看學生的基礎,基礎好,一對二輔導百尺竿頭再進一步應該沒有問題;基礎不好,甚至百氣不通,戳一個眼,只能是個坑,不會通氣。
因為學習是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想學會學教師只起到指點迷津的作用,並不像一些人說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基礎差,不想學,內因和外因沒有任何交集,是起不了作用的,更何況學習不是一日之功,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用的是水滴石穿的功夫?
都初三了,2019年10月份,才想起孩子的學習問題,已經病入膏肓,這時候想起死回生,希望有奇蹟發生,妙手回春也只能是傳說,你以為輔導班賣「大力丸」,服用之後就會如同神助,就會精神抖擻,就會力拔山兮氣蓋世?如此,你就大錯特錯了。雖然輔導班校長稱:「只要『糧草充足』,考外國語(省重點中學)沒有問題。」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某些輔導機構也確實很像賣大力丸的遊方郎中,他們看在錢的面子上包治百病,啥病都敢往懷裡攬,也許這就是某些輔導機構廣遭詬病的原因所在吧?
其實輔導機構不應該是這樣子的,不僅不應該「因財施教」,而應該像高明的醫生,先把脈,後施治,能治就治,不能治就該讓人家另請高明,或者能治到什麼程度,必須給人家一個明確的交待,先說下大話誇下海口,不僅會貽誤病情,而且敗壞了名聲,喪失了信譽,這是「醫德」問題。
筆者乘公交上班經過一個小診所,幾乎每次經過同行的「乘友」就指給我看,這個診所真牛。原因是該診所雖然其貌不揚,也並沒有門庭若市,但它包治百病,尤其主攻大醫院治不了的疑難雜症,包括各種癌。這怎麼都讓人感覺有點玄。
然而,不知是老天餓不死瞎鷹,還是「天道酬勤」,幾年過去了,診所依然巋然不動,並沒有關門大吉的跡象。這不覺讓人感覺有些納悶。是他的熱情感動了患者,還是一些人有病亂投醫,科普到現在一些人怎麼還相信有「大力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