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華,揚帆學術路︱研究生新生故事

2020-12-25 清華大學

8月20日

在綿綿秋雨中洗盡纖塵的清華園迎來了

來自世界各地的2019級研究生新同學

風華正茂,嶄新的人生徵程已經拉開帷幕

夢想正閃閃發光~

新生故事

趙長欣

跳出「小我」思維

趙長欣是清華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能如願留在心儀的化學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他覺得自己很幸運。

趙長欣在化工系迎新處

褪去曾獲得國家獎學金、本科生特等獎學金、蔡雄獎學金、清華大學優秀畢業生等諸多榮譽光環的他,只是一個心系新能源材料研究的謙遜大男孩。「我從高中時代就對石墨烯、碳納米管等新材料產生興趣,小小的碳原子竟可以排列出如此多樣的結構,呈現出如此多樣的性質。」趙長欣說。

本科階段的科研訓練使長欣逐漸意識到,處在快速發展時期的中國對於高比能儲能體系廣泛而多樣的需求。對於繼續留在清華做研究的選擇,趙長欣說:「能在祖國的大地上開展新型能源材料的研究是一件幸福的事。祖國處在偉大而巨變的時代,既給予科研工作者以廣闊的天地,又需要科研工作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對於未來的自己,趙長欣有一份期待:「希望在未來五年的博士生涯中,跳出「小我」的思維模式,面向時代、面向未來開展新型能源材料的研究,為推動社會生產力貢獻自己一份微小的力量。」

文 王媛媛

Ivana

為波赫衛生體系建設而求學清華

來自波赫的國際學生Ivana第一次來到中國,凌晨才抵達北京的她毫無困意,「我坐在車上一直觀察窗外,希望能開展有趣而有意義的探索。」

Ivana在迎新現場

Ivana將在清華大學醫學院攻讀公共衛生碩士項目,這一專業選擇不僅是她的理想,也承載著她的祖國建設衛生體系的希望。

26歲的Ivana已有超過10年在當地醫療機構和多個非政府組織中幫助弱勢群體和殘障人士的經歷。Ivana表示,「看到我曾幫助過的孩子們臉上露出笑容,我也非常開心和滿足。」這樣的志願服務經歷讓Ivana堅定了從事公共衛生研究的信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對於清華,Ivana期待能在這裡與導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到更多新的知識,也期待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共同制定未來發展的計劃。而對於更加長遠的目標,Ivana再次說:「我相信,在清華學到的知識可以幫助我為自己的國家建立並發展衛生體系作出貢獻。」

文 王媛媛

視頻 方鍶 林鹿

張帥

聚焦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建設

本科及碩士均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張帥,是清華首批思政課骨幹教師提升計劃教育博士項目的新生。作為2019級新生再次回到熟悉的清華園,張帥說:「母校清華在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文科發展蒸蒸日上,在校園裡感受到了『更人文』的氛圍。」

張帥雨中前來報到

目前就職於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張帥已從事一線教育工作十年,是北京市骨幹教師、教育部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主要成員、教育部統編教材高中政治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作者。

思政教育影響著青年的價值觀念,影響著青年一代看世界、看問題的角度。談起今後的研究方向,張帥認為,在思政教育這個領域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也有很多學術問題值得研究,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聚焦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建設,關注教學工作的整體設計,以及不同階段課程從內容到形式上的銜接。

為培養一批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具有較強研究能力的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幹教師,清華大學2019年首次開設思政課骨幹教師提升計劃教育博士項目,面向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一線優秀教師招收攻讀教育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文 李晨暉

王亞兵

成為牢記囑託勇擔使命的清華人

微納電子系2019級碩士生新生王亞兵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時,對記者說:「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如願以償地考入清華,我就像圓了一個夢。」

王亞兵在開學典禮現場

環顧出席開學典禮的師友同窗,王亞兵說:「清華園是我從小夢寐以求的神聖殿堂,這裡不僅環境優雅,而且學風濃厚,還能認識很多的良師益友。」

王亞兵將在清華開始他集成電路工程專業的學習與研究。對於專業的選擇,王亞兵說:「集成電路是電子信息學科的基礎,也是國家發展的核心利器。面對當下國外對我國晶片領域的打壓與威脅,我立志從事相關研究,助力中國芯。」

開學典禮結束後,王亞兵感覺自己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清華人:「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將牢記邱勇校長對我們的學術要求,自律治學,勇擔使命,為中國的科技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文 王媛媛

範凱歐

清華將成為我心中第二個「家」

範凱歐,這位長得有點像內馬爾的巴西男孩,讀完本科後開始認真思考自己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我喜歡中國的歷史與文化,想體驗不同國家的生活。」

範凱歐在迎新現場

能成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一名碩士生,範凱歐很驕傲:「在巴西,我便對清華豐富的學習機會和良好的配套支持有所耳聞。能在這樣一所歷史悠久、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學校學習,我感到十分自豪。」

有什麼迫不及待要做的事?「希望儘快提高漢語水平,品嘗更多的中國美食!」範凱歐咧嘴一笑,對未來充滿期待。他相信,這所美麗的大學將成為自己心中的第二個「家」。

文 曲田

祝金濤

自律與勇氣,給了我科研的力量

祝金濤是水利工程專業的研究生新生,本科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與很多前來報到的同學不同的是,他在本科期間有兩年難得的軍旅生活經歷,曾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陸軍某部。

祝金濤

被問及來到清華園的最大感受時,祝金濤說,「學校的文化底蘊深厚,立意高遠,視野開闊,尤其是近幾天聽了幾位清華老師們的講座,更加豐富了自己對人生和世界格局的認識,讓我對清華的學習生活充滿期待。」

「我覺得從事科研工作最重要的事是要尋找到科研工作的切入點,且以興趣為導向,其中入門是最難的。」對於研究生期間的科研工作,祝金濤希望儘快找到屬於自己的目標和科學的方法,能夠在今後的學術道路上堅持不懈,一以貫之,假以時日,必有所得。」

軍旅裡常說的一句話是「士兵的胸膛,祖國的屏障」,本科服役期間,祝金濤擔任連隊新聞報導員和排戰術科目操作手,兩次獲得「優秀義務兵」獎章。

參軍入伍的磨練,給了他自律的學習生活習慣,也給了他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帶著這份勇氣,祝金濤將開啟精彩的清華生活。

文 李晨暉

朱海雯

願以學術解基層之需

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的朱海雯,現在是一名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新生,同時也是人文學院的本科新生輔導員。

朱海雯

本科畢業後,朱海雯作為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前往青海支教一年。「一年的支教經歷,讓我更多看到了西部地區、基層群體的現實問題與真正需要,也立志於研究生階段投身行政體制改革相關領域的研究。」

在聆聽了邱勇校長給研究生新生的開學第一課後,朱海雯感受到了學校對清華學子的殷切期盼。她說:「在這個擁有百年文化底色、走在世界時代前沿的清華園,作為一名研究生新生,我們要時刻立足於以自己的學術研究,服務國家和人民的真正需要,致力於從制度層面解決真正的社會問題,在為文明發展貢獻力量的過程中實現真正有價值的人生。」

文 李晨暉

矣曉沅

新身份 再出發

在清華園裡,即便沒有見過矣曉沅的人,對這個響亮勵志的名字和這個輪椅上的逐夢身影想必也並不陌生。

矣曉沅在迎新現場

他是自強不息的雲南學生,也是拼搏奮進的「特獎」獲得者,更是致力於推動校園無障礙設施改善的社團人。

如今,矣曉沅更願意用新身份為自己命名:計算機系2019級博士生新生。

「我是一個踏踏實實的人,沒有任何特別之處。」矣曉沅師從孫茂松教授,主要從事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究,參與開發的詩歌自動生成系統「九歌」已被廣泛報導,目前正在升級擴展。在剛剛過去的暑假裡,矣曉沅就在做這件事。

辦理報到手續

由於身體需要定期複查,矣曉沅沒能參加今年的研究生開學典禮。但作為新生的他依然對未來充滿期待,他笑著說:「我是碩轉博的學生,如今以博士身份入學,希望今後能夠潛心學術,不忘初心,致力於更多高質量、更有影響力的工作。」

文 王媛媛

圖 楊麗英 王怡臻

(以上排序不分先後)

頭圖 霍元東

排版 張靜

相關焦點

  • 清華校長邱勇寄語研究生新生:要永葆心系蒼生的情懷
    北京日報客戶端北京日報客戶端8月26日消息,今天上午,清華大學舉行2020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秋風徐徐,碧空如洗,9400餘名研究生新生滿懷美好憧憬與嚮往,從清華園裡揚帆起航。典禮上,清華校長邱勇講述了同學們身邊動人的「戰疫」故事,勉勵新生,要永葆心系蒼生的情懷,堅守公平正義的價值,確立兼濟天下的志向,給生命以溫暖,為理想而躬行。
  • 清華今起發送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校長寄語新生:追求學術本真
    不久後,這批錄取通知書將被送至每一名新錄取研究生手中。邱勇說,研究生學習是求學生涯的新階段,也是人生旅途的新起點。他希望同學們能夠追求學術本真,不斷提升為學為人的境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清華了解到,2020年申請清華研究生的人數創歷史新高。
  • 做真正有利於家國百姓的學術研究︱新生代表張皓辰在2019年北京...
    做真正有利於家國百姓的學術研究︱新生代表張皓辰在2019年北京大學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 2019-09-07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術元求志,文章豈為名!」清華大學校長寄語研究生新生
    今天(8月21日)上午,清華大學舉行2019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晨光中的清華園煥發生機,8000餘名來自五湖四海的研究生新生將在這裡開啟新的成長之旅。典禮上,校長邱勇再陳學術道德的重要意義——「學術元求志,文章豈為名。」
  • 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開學,校長邱勇「給生命以溫暖,為理想而躬行」
    李派 攝今天上午,清華大學舉行2020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秋風徐徐,碧空如洗,9400餘名研究生新生滿懷美好憧憬與嚮往,從清華園裡揚帆起航。典禮上,清華校長邱勇講述了同學們身邊動人的「戰疫」故事,勉勵新生,要永葆心念蒼生的情懷,堅守公平正義的價值,確立兼濟天下的志向,給生命以溫暖,為理想而躬行。鑑於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今年,清華開學典禮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線下設置了包括五道口金融學院和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在內的32個會場,並面向全球進行中英文雙語直播。
  • 「良師益友」「學術新秀」與研究生新生面對面
    「良師益友」「學術新秀」與研究生新生面對面  【新聞中心訊 研通社記者 廖珺 攝影 徐丹】9月3日晚,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主辦的「良師益友」、「學術新秀」與2010級研究新生面對面活動理工場在五教舉行。  9次獲得「良師益友」稱號的航天航空學院朱克勤教授,第十五屆研究生「學術新秀」獲得者、電機系羅海雲同學以及特等獎學金獲得者、第十五屆研究生「學術新秀」提名獎獲得者、物理系房超同學作為嘉賓與研究生新生們進行了深入交流。
  • 新生代表楊影在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 | 揚帆追夢正當時
    揚帆追夢正當時——在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新生代表 楊影我是來自清華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的2020級碩士新生楊影,很榮幸能夠作為新生代表在這裡發言。今天我們懷著對研究生生活的嚮往,帶著曾經的經歷與未來的夢想,相聚雲端,共同開啟屬於我們的全新徵程。在2020年,我們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作為湖北伢的我,本科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身處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
  • 2019清華研究生新同學!
    在醫學院迎新點,邱勇與研究生新生、新生骨幹和新生助理親切交流在醫學院迎新點,邱勇詳細了解醫學院的招生情況和迎新情況,並與辦理入學手續的研究生新生、新生骨幹和新生助理親切交流,歡迎大家來到清華大家庭。在化工系迎新點,邱勇傾聽新生的入學感受在化工系迎新點,邱勇詳細詢問研究生招生和現場報到情況,並與新生們一一交流,傾聽他們的入學感受。化工系2019級普博生王景元在化工領域工作數年後考入清華大學,他激動地說:「清華一直是我的夢想,今天我終於來了!相信在清華園裡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機會和平臺。」
  • 清華研究生新生報到:來自山東、河南、河北的最多
    昨日是清華大學迎來2020級研究生報到的日子,據統計,這些新生來自山東、河南、河北的最多。另外,清華大學在8月24日圓滿結束的河南省高招錄取工作中,在豫共錄取222人(不含飛行員班),創歷史新高。一、清華研究生新生報到:來自山東、河南、河北的最多
  • 清華大學開展2020年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本次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線下設置蒙民偉音樂廳主會場和各院系分會場,線上分別通過「荷塘雨課堂」和「學堂在線」面向中國新生與國際新生進行中英文雙語授課,覆蓋全體研究生新生9000餘人。
  • 直擊清華大學2018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
    回放 直擊清華大學2018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
  • 清華大學2019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舉行
    8月21日上午9點,清華大學2019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在綜合體育館舉行。8000餘名研究生新生將在清華開啟嶄新的成長之旅。典禮上,校長邱勇發表題為「學術元求志 文章豈為名」的講話;航天航空學院教授李路明代表全體教師發言;校研究生會主席、經管學院博士生王展碩,建築學院博士生張琳分別代表在校研究生和新生發言。
  • 清華大學2017級研究生新生入校報到
    清華大學2017級研究生新生入校報到清華新聞網8月29日電(記者 徐靜)8月29日,迎著飄揚在道路兩側的旗幟,背著沉甸甸的理想與希冀,在這個夏末,清華園迎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7400多名研究生新生,他們將在這個朝氣蓬勃的園子裡開啟新的求學時光。
  • 電子科大研究生開學典禮 6700餘新生集體宣誓學術誠信
    ,向所有無私奉獻的研究生新生致敬,肯定了大家作為新時代青年學生的責任和擔當。他引用美國思想家愛默生的名言,希望大家「不要走現成之路,而要在無路之地留下足跡」。學術誠信宣誓今年,電子科大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設置了學術誠信宣誓環節
  • 清華研究生新生報到: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僅18歲
    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現場。清華大學供圖金秋送爽,又到新一學年開學季。8月25日,清華大學迎來2020級研究生報到的日子。根據清華大學統計,2020年共有9000餘名研究生成為清華園的新主人,其中約有35%為博士生,65%為碩士生。碩士生新生中,全日制碩士生佔比63%;博士生新生中,全日制博士生佔比89%。新生年齡大多在20至29歲之間,年齡最小的碩士生19歲,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僅18歲。這些研究生新生來自約100個國家,其中不少人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 清華研究生新生報到 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僅18歲
    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現場。清華大學供圖金秋送爽,又到新一學年開學季。8月25日,清華大學迎來2020級研究生報到的日子。根據清華大學統計,2020年共有9000餘名研究生成為清華園的新主人,其中約有35%為博士生,65%為碩士生。碩士生新生中,全日制碩士生佔比63%;博士生新生中,全日制博士生佔比89%。新生年齡大多在20至29歲之間,年齡最小的碩士生19歲,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僅18歲。這些研究生新生來自約100個國家,其中不少人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 南京大學舉行2018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我校黨委書記張異賓,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有炓、郭子建,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丁帆,各院系和有關部處負責人、教師代表以及2018級研究生代表參加典禮。典禮由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王振林主持。典禮現場(佘治駿攝影)呂建代表南京大學向各位研究生新生致以熱烈祝賀,向同學們的老師和家人致以衷心感謝。
  • 雄心壯志,不負韶華|清華經管學院舉行2019級研究生開學典禮
    清華經管學院2019年共招收博士研究生新生69名,碩士研究生新生311名。
  • 清華研究生新生今日報到: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僅18歲
    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現場。清華大學供圖金秋送爽,又到新一學年開學季。8月25日,清華大學迎來2020級研究生報到的日子。根據清華大學統計,2020年共有9000餘名研究生成為清華園的新主人,其中約有35%為博士生,65%為碩士生。
  • 清華五大研究生預科班:武大、華科、山大、北航和天大
    新秋八月,躬耕清華。近萬名2020級清華大學碩博研究生相聚清華園,為漫長「寒假」後的清華帶來了別樣的生氣與活力。清華博士新生本科主要來自清華、山大、武大、天大、川大、北航、華科、吉大、西交和南開;碩士新生主要來自清華、北大、哈工大、華科、人大、北航、天大、武大、中山和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