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經濟市場的主力軍始終都屬於年輕人,風華正茂的年紀,正是拼搏進取的年紀。這個年紀的大學生,沒有太多的畏懼,稜角分明、敢愛敢恨;這個年紀的大學生,思路新穎,沒有老化守舊的思想,頭腦清晰、敢想敢做。在創業黑暗,看不清前路之時,年輕人更有朝向黎明的勇氣。小編身邊一些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等大學的畢業生,正是憑藉頑強的意志,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復旦大學的文藝青年小高,在畢業後就開了一家文藝的咖啡店,面對今年的疫情,市場大環境並不樂觀,小高非但沒有打退堂鼓,還毅然決然地重新裝修了自己的店鋪,並且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學習其他店鋪的銷售經驗,改善了自己的菜單,在疫情形勢逐漸變得明朗之時,舉辦了失戀音樂會等活動,吸引了無數年輕人,新老朋友齊聚,店鋪漸漸進入了盈利狀態。
同樣是重點大學的畢業生的小吳,畢業於武漢大學,他有著濃厚的鄉情,一畢業就決定回家鄉創業,為家鄉增收。他選擇了家鄉盛產的板慄,通過各類交流培訓,逐漸掌握了種植技巧,在把控生產源頭質量的同時,延伸產業鏈,打造自己的品牌,融合當地特色,不斷傳播品牌效應。
畢業於山東大學的李隆,成為了同學眼中的「創業男神」,在他的帶領下,很多同校同學均加入了他的創業大軍,他僅用了1年多的時間,就創建了自己的服裝品牌,自產自銷,採用了短視頻平臺銷售,創業初期,用較低的利潤吸引了大量的粉絲,他說「誠信為本,讓利於粉絲,服務於消費者,爭取大量回頭客,才是長久經商之道。」
五年前,畢業於四川大學的小吳與人聯合創辦了知名新零售平臺花兜,全力解決實體行業獲客難、留客難的難題,其核心產品是花兜智能盒。該智能盒最大的特色,就是其獨有的營銷裂變軟體系統公眾號智能小程序商城,能夠幫助商家更快地提升銷售額。
近期,花兜公司還推出了系列公益性免費服務,包括免費贈送創業者一套具有營銷裂變功能的公眾號智能小程序商城,免費提供新媒體營銷實戰技巧,義務為創業者爭取45創業補貼,等等。人們通過網絡搜索「花兜」,即可進入官網、公眾號、小程序、APP等享受公益性免費服務。
此外,畢業於雲南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小柳,在工作八年後,也開始了創業之旅,他的旅遊公司近期已經開始進入盈利狀態了,客戶遍布大江南北,獲得了眾多創業者關注。
創業不是給別人打工,有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考慮,思維模式需要轉換,換位思考十分重要,創業不應僅停留於創收,更多的應是自我價值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