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1 05:10:4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孟慶躍
進入9月,全國大中小學迎來學生密集返校開學的日子,2.8億學生將陸續回歸校園,引發外媒關注。
據法新社近日報導,繼5月高三重新開課之後,武漢全市大約2800所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的近140萬名學生全面複課。報導還特別強調,武漢在5月針對居民展開了大規模的核酸檢測。中國目前已經基本上控制了病毒的傳播,全國各地從1月底開始關閉的學校已逐步重新開放。
美國《紐約時報》認為,武漢的學校重新開放是一個驚人轉變,體現中國抗疫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各國均面臨秋季學期如何安全開學的難題。現在,中國正全力以赴,重新開放學校,承諾今年秋季為幾乎所有學生恢復課堂授課。
9月3日,位於江蘇省常州市的江蘇理工學院迎來3700餘名學生返校報到,這是常州首批開學的本科院校。出於疫情防控需要,該校於9月3日至5日組織學生有序錯峰返校。入校前,學生需出示健康碼、測量體溫。進入校園後,需打開「今日校園」APP,掃碼籤到,核驗身份無誤後方可進校。圖為一名入校學生正在掃碼籤到。
夏晨希攝(人民視覺)
今年的秋季學期非常特殊,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一個新學期。確保安全開學、正常開學、全面開學,同時有序推進教育教學工作,是當前教育系統最為重要的任務。
根據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國有4000多萬大學生,其中有1000多萬跨省流動,另有3000萬是在省內流動。開學季人員流動範圍廣,聚集程度高,對社會影響程度大。讓如此多數量的學生安全有序返校,是一項艱巨任務。
為保證全面恢復秋季學期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中國政府及教育部門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好相關工作。
第一,提早謀劃,分層部署。
今年6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學校2020年暑期放假及秋季開學工作的通知》,提早謀劃開學事宜。隨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分別下達各地方關於秋季開學工作的通知,以確保各地區、各學校、各年級、各班級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結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本校實際,制定相關工作計劃。
今年8月13日,教育部會同國家衛健委印發了新版的高校、中小學和託幼機構疫情防控的技術方案。該方案在總結上半年教育系統疫情防控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全國以及境外疫情防控發展的新形勢,做出具有針對性的明確要求,為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提供了技術指導。
各類部署方案接連發布,各部門、各地精準施策、確保落實,使得各個學校能夠採取更加科學、精準的防疫措施。中國的制度性優勢是正常開學的重要保障。
第二,因地制宜,杜絕「一刀切」。
鑑於各地區生源結構特點、教育教學需求和區域防控等級不同,教育部堅持落實「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錯峰」的返校原則,提早制定秋季開學返校工作方案,加大老生返校與新生報到的間隔。此外,教育部還要求「一校一策」,制定完善校園突發疫情處置預案,開展應急處置模擬演練。
來自教育部的消息顯示,到目前為止,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已經明確了秋季學期開學的安排,按照分期、分批和錯時、錯峰進行。從全國來看,各地中小學、託幼機構和高校開學基本安排在8月15日到10月10日期間。
按照總體要求和部署,各地區因地制宜、因校而異,靈活開展各地教學活動,是此次秋季學期順利開學的重要原因。
第三,積累經驗,持續抗疫。
秋季學期順利開學,是前期抗疫經驗和成果的集中體現。今年2月起,各地和相關高校就已經開始制定完善本地本校應急處置預案,組建工作隊伍,加強人員培訓,開展應急演練,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到今年春季學期結束之前,全國2.8億學生中,已經有2.02億學生回到了校園,返校比例超過了75%,而且實現了校園「零感染」。各地各校在持續防疫過程中,已建立了相對完善、有效的機制,在學校遇到突發事件時,確保機制能夠立即啟動,全面發揮作用。
今年6月,全國多地高校面臨畢業生返校的考驗。各大高校通過測體溫、核驗身份、檢查健康碼、給行李消毒殺菌等舉措,打造層層安全「關卡」,守護學生身心健康,為秋季學生大規模返校積攢了不少應對經驗。
總體來看,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對教育、衛生系統等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的一次檢驗。在這場抗疫「持久戰」中,各地區、各學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均有所提高,自身防範意識不斷增強,為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公共衛生危機積累了可資借鑑的寶貴經驗。
在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如何加快衛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如何建立高校組織管理、校園環境衛生管理和常態化聯防聯控長效機制,如何繼續推進線上線下教育新形態的發展,是各學校應對未來疫情風險的重中之重。各學校應堅持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不斷總結經驗、適時調整、杜絕懈怠、提振信心,確保校園安全無虞、學生健康成長。
(丁 寧採訪整理)
編輯: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