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抽離,不被娛樂控制,掌握主動權,才是這個時代的生存之道。
如果你的孩子偷拍你,並且發到網上博眼球,你會怎麼想?
不要覺得詫異,這是真真實實發生的事。
最近,在韓國的小學生圈子裡,流行起了拍攝媽媽的私生活。
在沒有獲得媽媽同意的情況下,把媽媽的私生活,包括睡覺、換衣服、穿內衣的樣子,都上傳到視頻網站。
不少視頻獲得了數十萬次的點擊,想到上傳這些視頻的人竟然是一群天真的孩子,令人毛骨悚然。
「只要關注我,就給你們看我媽的屁股。」
「想看我媽媽屁股的舉手,人數破一千就給你們看。」
這些小學生的言論在韓網引起軒然大波。
媽媽的身體成為孩子賺取高播放量的工具,視頻的最後幾秒鐘,媽媽的內褲被偷拍到了。
媽媽哺乳的視頻,被暴露在無數人眼皮底下。
她完全不知道,那個拿著手機的孩子,在偷拍她的胸。
媽媽在家換衣服,也成了一件危險的事。
還有孩子稱:如果姐姐在家,也可以偷拍姐姐。
只要留言區呼聲高,他們就會按照要求去做。
媽媽的私生活,成為了網友的色情片。
有韓國網友說:
「對於偷拍一定要用法律,進行強硬處罰!」
「對於這樣的孩子,除了打還有別的辦法嗎?現在的世界,連自己的孩子都無法相信了啊……」
還有網友提出,要限制未成年人上網。
其實,偷拍現象的背後,僅僅是限制上網,不讓孩子玩手機這麼簡單嗎?
他們為什麼有如此高的偷拍「熱情」?
「偷拍媽媽」現象不只存在於韓國,我國孩子也深受荼毒,幹出不少讓人目瞪口呆的事。
比如給自己開著美顏,帶著萌萌噠貓耳朵濾鏡,偷拍媽媽洗澡。
在網上炫富:
「今天我就帶大家看看我的各種東西,都是你們買不起的!你們這群窮B!」
穿著黑色緊身衣跳豔舞,求老鐵們給她雙擊「666」。
還記得那個直播死媽的女孩嗎?
媽媽出車禍意外離世,她的第一反應竟然是,發抖音求點讚。
「我媽媽死了,給我一萬贊可以嗎?」
還有那些14歲二胎媽媽、直播與網友私奔、直播爺爺葬禮全過程……
難以想像,我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網絡的點擊量,或許能換取一時的快感。
但是,這背後是未成年價值觀的扭曲。
前段時間,「7歲女孩眼睛被男同學塞紙條」的新聞,觸動著家長的神經。
我們腦子裡首先蹦出的四個字,是校園暴力。
然而,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在抖音上,往眼睛裡塞紙片這種近乎自虐的行為,似乎在小學生群體裡代表著一種潮流。
那些孩子自己主動把紙條塞進自己的眼睛,錄視頻給大家看。
紙條上寫著「滾」「哈哈」等文字,很像是展示自己的個性籤名。
我們不知道欺凌女孩的男同學是否看過這些視頻,但是,孩子的模仿能力不容小覷,既然能在小學生圈子裡形成風氣,那必然是一傳十十傳百的「潮流」。
這些孩子,與其說享受著網際網路帶來的新奇與刺激,不如說他們正是這個時代造就的悲劇。
從小吃快餐長大的孩子們,在思想精神三觀方面,也走了快餐路線。
對於這樣的孩子,是打一頓就能解決的嗎?
打了一個,還有千千萬萬的孩子。
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是孩子們畸形的三觀,偏激的行為,是怎麼產生的。
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
他們看到什麼,覺得有趣,覺得好玩,就會跟著做什麼。
孩子每天接觸的網絡環境,那些網紅正在給他們做著非常「標準」的示範。
11月4日,桂林航空某航班,在飛機行駛過程中,機長邀請一名網紅進入駕駛艙,並且在駕駛員的位置上,拍照留念。
為了所謂的紅,置多少人的生命與不顧?難道乘客的生命是兒戲嗎?
獲得機長資質的人,往往都經過了近十年的學習,航空公司為了培養一個合格的機長,投入都是上百萬的。
最終,桂林航空決定處罰當事機長終身停飛,對涉事其他機組的成員無限期停飛。
一朝功名盡毀,收穫了什麼呢?
而這位網紅,從微博資料來看,她只有19歲。
一個剛成年的女孩,知道了可以賺快錢的方式,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有錢,有權,有流量,是每個網紅的追求,也是這個時代無數人的嚮往。
對一夜成名的追捧,對金錢至上的嚮往,對外部追捧的虛榮,催生著網紅文化,也摧毀著單純的孩子。
「豐臀巨乳」,是現在網紅的標配,女網紅用性吸引關注,滿足男人的低級趣味,似乎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
流量成了王道時,法律就遊走在了邊緣,擾亂紀律規則,也是走紅的一種方式。
自貢一名網紅,經常發布一些農村題材的短視頻,主要內容是穿著性感,去捉鱔魚。
甚至無下限地戴著紅領巾,低俗與紅領巾的反差,獲得了300萬的播放量,同時也被警方拘留。
「哈哈哈,我是歐陽鋒,我會蛤蟆功,哇哇哇……」
這是一位主播在地鐵的惡搞,他以為只是拍個視頻,其實擾亂了公共場所秩序,最終警方對其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更可怕的是,有的網紅連命都不要了。
今年7月,河北邢臺一名男子以「轉盤吃東西」走紅,轉盤上寫著蜈蚣、壁虎、辣椒粉、芥末、白酒等,轉到哪個他就表演吃哪個。
在一次直播中,他喝了近兩瓶白酒,疑似酒後缺氧窒息導致死亡,生命永遠停留在了直播間。
涉世未深的孩子看到網紅光鮮亮麗的一面,還有粉絲們大量的打賞,這些可比上學有趣多了!
可是卻沒有人告訴他們:
抖音神曲爆紅的背後有完整的運營公司,一個視頻火了的人可能已經拍了1000個視頻。
還有直播平臺的大胃王,吃下數量驚人的食物,背後再去催吐、輸液,年紀輕輕把自己吃出一身病。
新華網曾經做過一個調查,關於95後的就業觀。
有48%的95後選擇不就業,54%的95後嚮往網絡主播,想要當網紅。
為什麼網絡短視頻成了青少年的追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會讓人上癮?
被稱為設計倫理學家的特裡斯坦 · 哈裡斯(Tristan Harris)就曾經說過:
人們對手機的上癮,並不是因為缺乏意志力,而是手機上那些吸引你的東西,都是有意設計的陷阱,目的就是破壞你的自律。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刷手機的時候覺得抖音十分鐘,世上已千年。
刷的時候覺得很爽,但是關上屏幕的那一刻,更大的空虛感迎面而來。
每一刻短暫的舒適,都是在透支未來。
它透支的,是我們的自律,我們的意志力,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當一個人沉迷誘惑,試圖走捷徑,不敢面對真正的生活,那他就離毀滅越來越近。
短暫的網絡快樂,就像是毒品一樣,一時爽卻後患無窮。
一個孩子如果長期吃外賣,享受高油高鹽的快感,他很難對健康清淡的食物感興趣;
一個孩子如果長期沉淪網絡,體驗豐富的感官刺激,他就再也看不見真實生活的艱難。
今年8月,中山大學清退了7名博士,46名碩士。
今年7月,貴州大學同樣清退了13名博士,31名碩士。
根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各高校被退學的研究生,有數百名之多:
深圳大學317名研究生被退學,合肥工業大學46名碩士研究生被退學,廣州大學72名研究生被退學,西南交通大學也清退了一些研究生,人數並未公布……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到最後的下場,卻是被退學。
好好的上學、做科研,為什麼會被清退?
很多人沉迷遊戲和網絡,學業一拖再拖,甚至不參加學校組織的日常教學、研究活動,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就讀年限內,依然沒有完成學業,只能被開除。
我們說網絡害人,甚至有人呼籲封了遊戲,封了短視頻平臺。
有句話說:傷人的不是劍,而是劍客。
網絡和劍一樣,都屬於工具,它是好是壞,要看使用它的人。
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最根本的,是一群讓網絡變得烏煙瘴氣的牛鬼蛇神,以及快樂垃圾的擁簇者們。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即使失去時間和睡眠,也要熬夜刷手機。
如果家長本身都沉溺於虛無縹緲的流量世界,又有什麼資格以更高的要求去鞭策孩子?
網紅也許看起來時尚精緻,一個視頻上百萬點擊,一次直播幾萬打賞,但是你永遠不知道,你關注的網紅出自什麼樣的家庭。
Ins上有一個叫西上真奈美的高人氣網紅,她經營的人設就是生活精緻的女神。
可是實際生活中,她住的房子極其邋遢,最乾淨的一塊地方,是好不容易扒拉出來的「淨土」,就為了拍照直播用。
我們關注的,也許就是這些刻意被包裝好的虛假外殼。
狄更斯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
學會抽離,不被娛樂控制,掌握主動權,才是我們的生存之道。
別讓娛樂熱了,人與人之間的心變冷了。
● 放下手機,多些陪伴,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在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比網絡速食文化更有意義的事。
同時,我也真心呼籲相關監管部門,以及網友:
● 如果發現危害未成年三觀的視頻,請及時舉報和封禁,因為那些獵奇、負能量的視頻,很可能成為一個孩子自暴自棄、走向毀滅的導火索。
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