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兇殘的日軍,老百姓如何自保?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今天的八零後九零後都是在一個和平的社會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而在父輩的時候,戰爭是經常的事。飽受戰爭之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創傷。都說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對於戰爭的場面是如論如何都不能感同身受的。
閉關鎖國的大清王朝在經歷了三百年之後,終於被列強打開了大門。可是這種打開卻並不友好,而是以炮火和槍桿打開的。從此中華的大地上民不聊生,百姓們顛沛流離。特別是十四年的抗戰,是中華人民心裡永遠的創傷。
一直到今天我們都要銘記南京大屠殺,銘記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戰爭是殘酷的,百姓是無辜的。面對日軍的兇殘,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老百姓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在戰爭年代,那些普通老百姓們的生活。第一種就是逃亡,逃出這個是非之地。在抗日戰爭的時候,就有很多的難民到處逃亡,總數最多的時候達到了將近5000萬。
這些老百姓在中國的土地上顛沛流離,希望找到一個可以居住的地方。但是在戰爭的大背景下這時非常難的,所以這些不願意逃亡的農民就只能選擇第二條路,就是跑反。
說到跑反,有些人可能一頭霧水,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其實跑反的意思就是讓人民們在打仗的時候暫時到他處躲避戰火,等到局勢穩定了再回到家鄉。
但是這種情況對於那些幼兒或者是老人是不適用的,因為孩子太小,而老人歲數太大又不能長途奔波。所以在日本鬼子來的時候,這些老人和弱小的兒童有的時候就會遭殃,遭到日本鬼子的殺害。
最後一個就是活著,但卻不能挺直腰板,而是十分的屈辱。但是在炮火面前,恐怕活著才是唯一的真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