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自己創作的故事,讓小朋友更親近文字

2021-01-07 藍雲落月聊寫作

#文字#

很多幼兒園要求小朋友學會講故事。這讓不少家長犯難,因為剛上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連話都說不順溜,更談不上講上一長串的故事了。

01有哪些引導小朋友講故事的方法?

故事要會講,但是家長要特別注意引導的方法。否則,稍有不慎,小朋友不但沒有愛上講故事,反而有可能害怕甚至討厭講故事。

那麼,有哪些引導小朋友講故事的方法呢?我想,為了小朋友講好故事,家長們肯定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我自己就想到了不少方法,比如說:報名講故事培訓班,聽故事音頻,看講故事視頻,家長示範講故事,複述繪本故事,講述小朋友自己創作的故事繪本。

思量再三,我最終決定講述小朋友自己創作的故事繪本。

02為何講述自己創作的故事能讓小朋友親近文字?

其實這個點子是受作家、書寫教練娜塔莉·戈德堡的啟發。娜塔莉·戈德堡在《寫出我心》這本書裡,講述了自己小時候很怕寫作文,每次寫作文就是在硬湊字數。可是,現在回想起來,其實當時有很多美好的時刻值得去寫,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將它們記錄下來。

成年後,正在經營一家餐廳的娜塔莉·戈德堡,有一回逛書店,看到了一本叫做《水果和蔬菜》的詩集。翻看一看,第一首詩講的竟然是煮茄子的事情。這讓她非常驚訝地發現,原來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情也能拿來寫作。她茅塞頓開,於是開始提筆寫作。

為什麼娜塔莉·戈德堡會開始寫作?就是因為這本詩集一下子拉近了日常生活和寫作之間的距離,讓寫作不再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如果小朋友講述的故事是自己創作出來的,表達的是自己的喜怒哀樂、所見所悟。那麼,小朋友不僅會把這個故事講得富有感染力,更會對文字產生一種親近感。

因為,他們參與了故事的創作過程,用文字記錄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於是,文字與心靈緊緊地貼在一起。小朋友一旦對文字有了情感,閱讀和寫作的種子就會在心底悄悄地萌芽。

03如何創作故事繪本?

創作故事繪本,大體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收集故事素材

用手機隨時記錄小朋友的日常生活,比如:小朋友搭積木、玩泥沙、遊公園等場景,以及小朋友和別人的對話、當時的感受,等等。也可以圍繞小朋友感興趣的點,尋找素材。重點是原汁原味地把各種細節記錄下來。

第二步,剪貼照片

把照片衝洗出來,全部排開。嘗試照片的不同組合方式,編排不同的故事情節。最後,按照最喜歡的故事情節,挑選照片,並貼在筆記本上。

第三步,搭配文字

按照先前編排的情節,在每個照片底下寫上簡短的話語。幾個照片、幾段話串聯成一個故事。就這樣,完成了一個故事繪本的製作。

當然,如果家長和小朋友有繪畫功底,也可以通過繪畫來創作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繪本。

講述自己創作出來的故事,也許並不完美。然而,它卻勝在讓小朋友知道自己可以用文字表達心情、記錄生活,更勝在讓小朋友親近文字。

相關焦點

  • 周保林:把知識藏進故事 為小朋友講述祖國前沿科技
    多年來,他創作、改編兒童故事近5000個,涉及歷史、國學、童話、科普等等,點擊收聽次數達到2.5億次,擁有170萬線上粉絲。2019年,他成為《流浪地球》電影改編繪本的文字作者,與俄羅斯插畫家亞歷山大·雷克洛夫共同為國產科幻大電影《流浪地球》創作了高質量的繪本,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在孩子心中放入一顆勇於想像、崇尚科學的種子。
  • 品讀長篇名著《樹上的男爵》,解析小說創作中的「講述」手法
    本文將從小說創作中講故事方式出發,解析《樹上的男爵》中的的「講述」手法,並且探討此手法在小說創作中的應用。1、小說創作中常見價格故事的方式小說創作中一般有兩種講故事的方式,一種是「講述」,一種是「展示」。
  • 在捲軸畫上創作城中村故事,讓兒童「做自己的編劇」 | 深港建築雙...
    這批捲軸畫創作於「深雙」召開的一周前。陳界仁組織了一場小型的南頭古城旅遊,兜轉一圈後,孩子們憑藉各自的記憶,畫下了旅途見聞。陳界仁和小朋友們在南頭古城這不是一場循規蹈矩的創作。陳界仁希望以這種方式,讓小朋友們練習講述故事的能力:「現在很多人都拒絕想,就在等電視劇或電影告訴你劇情是什麼……我覺得如果可以通過旅遊來教會大家想像,你就可以當自己的編劇,不是只是接受。」陳界仁在接受《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採訪時說。他在展廳的一角特意擺放了兩張小矮桌和幾把小板凳,並在開展前買了一沓長條型畫紙和一把水彩筆放在桌上。
  • 齊豫:用自己的故事,為你講述人生的「橄欖樹」
    三毛的文字代表著流浪與遠方,「她的文字給我很大的啟發,那種樂觀、灑脫與堅持讓人觸動。」作為三毛的粉絲,唱三毛寫的詞讓齊豫感到與有榮焉。這之後,她與歌手潘越雲一起用歌聲講述了三毛的半生故事,記錄在《回聲》專輯中。
  • 「繪讀中國」原創繪本創作徵集:繪就美好生活,書寫中國故事
    其次,大聲朗讀自己的作品、找到語感也很重要。「親子閱讀的進行過程是小朋友看著畫面,家長進行讀文字。適合讀出來的繪本,小朋友才會聽。有時候放在紙上可能看不出問題,你大聲讀出來的時候,才會發現它對小朋友來講是不是足夠友好。它應該是朗朗上口的,如果非常拗口的話,就說明還要繼續進行修改。」
  • 「烏賊」創作,秦昊主講,網絡文學講述世界遺產故事
    烏賊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自己是峨眉山人,對當地風土人情十分了解,在創作中也融入了峨眉山當地的民俗文化和道教傳說。《棗知道》是騰訊與閱文聯合推出的「世界文化遺產新文創計劃」系列的第一部短片,圍繞世界文化遺產展開的新文創作品,還有很多:蘇州園林、頤和園、皮影戲……這些融合網絡文學和世界遺產故事的全新文創作品,將在今年春節與大家見面。
  • 動畫功夫四俠導演專訪 為小朋友的快樂而創作
    這部主打「合家歡」的影片不僅僅擁有奇幻、武俠元素,更兼具青少年喜愛的奇趣、冒險風格,該片自提上上映檔期之後,就備受影迷期待。為更深度的了解這部電影,我們也通過製片方聯繫到了影片導演之一的孫友樹,對他進行了一次專訪。  ----專訪實錄----  記者:最初是什麼樣的想法,使得最後構思了這個故事,做出了《功夫四俠》這部動畫電影呢?
  • 怎樣進行小說的創作,如何對故事進行生動地講述
    常聽學習寫作的人這樣問:有人說寫小說就是編故事和講故事,那麼,要如何進行小說的創作,如何對故事進行生動地講述?要弄清楚這個答案,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小說是什麼?小說和故事有什麼關聯?比如:「三打白骨精」這一經典故事情節,敘事一波三折,情節發展波瀾起伏、精彩紛呈,其中白骨精三次變化的情節,突出了白骨精詭計多端、陰險狡詐,唐僧迂腐、心慈手軟,孫悟空機智、嫉惡如仇等三人的性格特點,在一系列的情節變化中展現出來,讓故事更精彩,更吸引讀者。總之,寫小說不是簡單的編故事和講故事,而是把意義寄托在故事的敘述上。
  • 「小青蛙」們走出教室,回歸田間,講述大自然的故事
    這群萌萌的「小青蛙」正是來自上海知名老牌親子賽事「小青蛙講故事」的小朋友們,他們趁著中秋國慶長假期間走出教室,來到「2020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上海浦東惠南鎮海沈村的會客廳,在田野間用童真童趣講述自己喜歡的故事,為今年的豐收節增加了別樣的稻香。舉辦了35年的「小青蛙講故事」大賽每年都吸引近萬名參賽選手,今年也不例外。
  • 二胎媽媽成網紅音頻主播,用粵語講述童話故事
    「加點魔法、加點歷史、加點童話、加點詩詞,在美妙的童話故事裡共同成長。」在粵聽一檔音頻節目裡,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汪暉,用粵語講述著原創童話故事,短短幾分鐘裡,她變化著不同的聲音,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講述的童話故事巧妙地融入了國學文化、論語故事、成語知識等。
  • 寶寶樹小時光專訪《小狗奶瓶》主創 講述大熱親子電影背後的創作故事
    近日,親子寵物電影《小狗奶瓶》全國上映,這部講述孩子與寵物之間成長故事的電影戳中無數家長和小朋友們的淚點,成為開年最火親子催淚電影。寶寶樹旗下親子記錄交流APP寶寶樹小時光也第一時間請到了《小狗奶瓶》的主創來到演播間,和網友一起交流創作背後的故事。
  • 這樣親近世界名畫,孩子更喜歡
    想讓孩子與世界頂級藝術品親近,但看不懂、不會給孩子講解,拽著孩子聽館內講解,孩子沒興趣……該換換思路了!下次帶孩子去欣賞世界名畫,不妨把孩子放在前面,讓孩子帶你看。在欣賞藝術作品後,可以引導孩子將藝術感受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動手創作。
  • 從指尖傳承至筆端創作 姚蘭講述與非遺蘇繡的故事
    ▲姚蘭講述作品故事高度和廣度:使用,才是對非遺最好的保護從清華美院畢業之後而「姚繡」是姚蘭新創的市場化項目,其代表的蘇繡的廣度,脫胎於蘇繡新人的希望——更積極主動地擴寬蘇繡融入生活的渠道,以展覽加市場的模式,打開蘇繡與年輕人接觸的創新維度,讓非遺走進生活。「我們希望可以把中國的故事、中國手工藝的故事通過一件非遺產品呈現,我覺得這是非遺傳承的新方式——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創新轉化獲得活力,而非僅依賴同情心。」
  • 質樸自然的挪威兒童文學,如何講述人生故事
    在創作主題方面,既有張揚個性自由、將兒童還原為自然之子的傾向;也有挖掘現實,闡述現實生活中兒童面臨的生存困境。在藝術風格方面,既拋棄了以往的說教氣,以啟迪兒童為主而非教訓兒童,也充分重視兒童文學作品的娛樂性,讀來遊戲意味濃鬱,富於幽默感。
  • 《阿妹》刷爆朋友圈 溫籍音樂人金承志講述創作故事
    不少溫州人表示,用溫州話創作和演繹的這首歌,曲調細膩,直擊人心,讓人哭到不能自已。創作這首歌作者是上海彩虹合唱團指揮金承志(以下簡稱「金」),也是一名溫籍音樂人。今天下午,他向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道出了創作此曲背後的故事。
  • 故事創作之虛構故事
    虛構故事是人世間最有趣的現象之一,人類是擅長講故事的生物。我們講述故事,故事是必不可少的,故事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可以以後再說為什麼它們至關重要,以後再說它們是如何重要的,以後再說它們又存在了多久。重要的是我們得意識到,故事其實就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用故事講述真理。這簡直是你能想像到的天底下最大的自相矛盾了。仔細想,我們用謊言,用耐人尋味的謊言,故事裡的人是不存在的,他們經歷的事也是沒發生過的,甚至那些地方都是不存在的。我們用這些編的故事給孩子們傳達實實在在的道理。
  • 臺灣「繪本阿公」的創作經 ——訪鄭明進
    當時臺灣光復書局和北京這邊的少年兒童活動中心聯辦兩岸兒童畫比賽,也就是臺灣選些兒童畫作品過來展覽,大陸選一些到臺灣展覽,我來為小朋友頒獎。記得現場有很多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來和我說話,那時我在頒獎人裡面還算是年輕的哪。    讀書報:這次在大陸出版的《十兄弟》取材自民間故事,這個故事曾有連環畫乃至電影等不同版本問世,但您的作品還是有獨特之處,請說說當時的創作情況。
  • 中國兒童戲劇節上演臺灣周 豬探長帶領小朋友破案
    今年如果兒童劇團帶來兒童歌舞推理劇《豬探長秘密檔案之統統不許動》,將引領北京小朋友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力與想像力,現場和神探「豬探長」一起破案。    臺北如果兒童劇團的兒童歌舞推理劇《豬探長秘密檔案之統統不許動》是華語世界第一出兒童推理舞臺劇,該劇首演當年即榮獲臺新藝術獎,更曾代表臺灣參與第31屆世界戲劇節演出。
  • 編輯有話說|在創作懸疑故事前,你應該知道的二三事
    這回她帶著對懸疑故事題材的獨到見解,再次來到故事研習社,主要是要和大家聊聊在創作懸疑作品前,你應該了解的二三事。希望她的分享能給各位更多啟發,下面就讓她來主持這次的研習社吧。一.懸疑≠刑偵≠犯罪一提到懸疑題材,大家的腦子裡就會出現刑偵啊,犯罪啊這些詞彙,在自己的潛意識裡將懸疑與這些詞語畫上了等號,其實這是一個創作盲區,我認為懸疑可以有很多種形式。不只是這幾個領域內才能產出懸疑故事。
  • 「新雅粉」講述與新雅粵菜館的動人故事
    仿佛就在昨天,2013年7月的某一天,一場《講述我與新雅粵菜館的故事》 的徵文活動正在進行,500多位新雅美食「粉」,通過500餘篇徵文,滿懷熱情地講述他們與新雅的不解之緣。一年後的今天,於2014年新雅月餅開爐生產之際,部分優秀作品結集而成的《講述我與新雅粵菜館的故事》一書首發,新雅人與部分作者歡聚一堂,一場關於熱愛與美食的故事仍在繼續,一切仿佛從未中斷,包括幾代上海市民對新雅粵菜館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