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微博團隊發布公告,由於業務調整,騰訊微博將於2020年9月28日停止運營和服務。
一代微博大佬,從此退出江湖!
說起騰訊關閉微博,很多的人第一反應不是惋惜,而是驚訝跟意外。
騰訊居然還有微博?在我們的印象中,騰訊只有QQ跟微信,再就是大名鼎鼎的王者榮耀。
自己本人也正是因為這則公告才知道,原來微博不止新浪一家。曾經騰訊也是「微博一哥」,風光鼎盛一時。
現在很多人評論騰訊,都愛加上"想當年"三個字。
是的,想當年,這款比新浪微博晚了僅僅8個月的產品一度也有自己的輝煌時刻。
在2011年年報中,騰訊微博稱自己在眾多玩家中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玩家。然而不到三年,騰訊微博事業部便面臨解體。
有人評論,騰訊微博一共活了10年,後6年一直處於「植物人」狀態。騰訊微博「正式關停」,只不過是有序退出歷史舞臺而已。
其實偌大的歷史舞臺就是一個廣闊的戲劇場,不過是你方唱罷我剛登場而已。
前天我剛寫了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一切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一直在變,接著就看到了騰訊微博關停的消息。
成王敗寇,歷史的洪流向來是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罷了。
哪有什麼常勝將軍,不過是別人在你看不見的地方一直在努力,並保持持續快速前進的勢態,這樣別人才看起來贏的毫不費吹灰之力。
有人說,「鵝廠」親自廢了自己家微博,而六年後的這場公告,更像是一場遲來的葬禮。誰說不是呢。
「鵝廠」微博出道即巔峰,曾經有多風光,現在的黯然收場就有多狼狽。尤其是他們內部曾經付出過心血的員工,內心怕不是更是久久不能平靜吧。
可是不管怎樣失敗的,失敗者註定早晚要退場,或早或晚誰也逃不掉。不是自己體面退出場,就是落魄被人請出場。所以說「鵝廠」的這場公告主動退場雖略顯心酸,但也還算體面。
關於騰訊微博,馬化騰本人有一個業內流傳已久的說法:騰訊微博是一個為了防守而生的產品。
也有人說,騰訊微博的衰退,是為微信爭取時間,也是為微信讓道。不過細看微信上線時間,正是騰訊微博如日中天之時。
也就是說,如果說馬化騰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是可行的。騰訊微博或許只是馬化騰諾大棋盤上,眾多棋子中的一顆,說它功成身退也未可知。
不管怎樣,微信近幾年的戰績確實還不錯,而騰訊微博的退出也沒有對馬化騰的騰訊帝國有多大撼動性的影響。所以說,各種猜測也都有可能。
或許大佬們的高瞻遠矚,也只有大佬們自己才能看透吧。成功也好,失敗也好,能打倒我們的從來不是別人唯有自己。
曾經柯達的破產,諾基亞的隕落,無不證明巨人從來都不是被別人打敗的。現在騰訊微博的退出,更是再次驗證成敗從來主要原因只在於自己。
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是專訪袁隆平袁老的。
片子裡有一段很有意思,讓我至今記憶猶深。片子裡介紹了袁老的三個孫女,個個跟袁老一樣質樸又可愛,幽默又風趣。
她們吐槽她們的爺爺,最關心她們的學科是英語跟數學。為什麼?因為英語是爺爺的強項,而數學是爺爺的弱項。甚至因為數學不好,爺爺大學才選擇了農學,因為農學可以不用學數學。
事實是,袁老最初是準備報考空軍的。因為正值抗美援朝期間,國家惜才,才把他這個好不容易選拔上的大學生退回了。
後來袁老愛好遊泳,又差一點進入國家隊。那麼最後差一點什麼願望又沒有達成呢,還是因為袁老成績不是最好的。取前三,他剛好第四。命運再一次失之交臂。
後來袁老又被分配到湖南教書,在這裡他教了18年書,期間與雜交水稻就此結下淵源。
袁老是親身經歷過「三年大饑荒」的,所以他更能感受到糧食的重要性。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立志要天下人都能吃飽飯,然後直到他現在90歲高齡,他老人家的夢想依然是關於雜交水稻以及糧食產量的。
晚上吃罷晚餐出去散步,與隔壁寶媽聊到孩子的學習教育問題。
寶媽說,她看到某視頻號某老師說,讓孩子們一定要儘量考上大學,當然最好是985或者211。沒事不要浪費時間,儘量多學習提高自己。多考點證總是好的,實在不行,考個駕駛證也是好的。她感覺這個老師真的太好了。
老師說,雖然說,現在外面有很多的有錢人不一定都是高學歷,但是擁有高學歷卻是我們走向社會並能爭取到捷徑的敲門磚。
不管你多麼有能力,如果沒有適合你能力展示的舞臺,你的能力也是不能被大家看到並認可的。
如同你遇到心儀的職位心儀的公司,如果你沒有他們要求的那些學歷或者條件。即使你再符合他們的要求,再有能力,可能你連他們公司的門都是打不開的,更別說有展示的機會。
當然如果你實在沒能力考上那些好大學,你在你自己喜歡或者適合的領域,做到出類拔萃做到頂尖,依然也是會成被人們看到並認可的。但是這樣的你或許成功的會更慢一些,也會更艱難一些。
很多時候我們焦慮,或許只是單純的做些無用功的無畏的焦慮。我們拒絕改變,以為只要維持現狀,單純的感覺現狀良好,將來也就會一直繼續這麼好下去。殊不知,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改變。
曾經你引以為傲的東西,可能正是溫水煮青蛙的「麻醉劑」。曾經你耿耿於懷的東西,當你付出更多努力,彎道超車之後你反而會感謝曾經的經歷。
如同袁老,如果他的數學好他是不是就不會去讀農學了。如果他考上了空軍,進了國家遊泳隊,是不是就沒有現在的「水稻之父」了。
如同騰訊,如果它當初繼續把騰訊微博好好經營下去,並跟自己的死對頭繼續死磕到底,也沒有上線微信。單靠QQ支撐的騰訊現在是否還是如此風光,也未可知。
但是在當時那個風光時刻,能迅速冷靜的做出正確的判斷思考,並果斷的執行,這除了智慧與膽識外更需要一種莫大的魄力。
人生目前處於什麼階段與現狀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一直能保持在積極上進的狀態裡,並在正確的道路上努力前進。
不要停下來,也不要認慫。人生如此美好,世界如此多元,不管選擇哪一種打法,我們都應該贏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