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迎來2021年寒假,很多初二學生的家長對生地中考的概念還是很模糊,同時也有家長問:孩子生地學得不好,會不會對中考有影響,應該怎麼辦?
生地會考考在最前,成績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自身心態。今天就跟大家好好捋捋生地考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從現在開始備考。從2015年中考改革開始,地理與生物不再直接參與中考。這兩科作為中考的一部分,提前到了八年級下學期進行,跟著初三的中考一起進行。對廣東學生來說,中考考核生物、地理兩科,採用閉卷+筆試的形式,考試時間通常為60分鐘/科。原始分100分/科,雖然不計入中考總分,但會劃分等級,它是高中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試卷結構則為「客觀題+主觀題」結構,客觀題與主觀題的分值比例為60:40。具體如下:生地會考等級按照全市中學生成績排名劃分,以全市考生為總體樣本,成績分數從高到低排名,排名前30%的為等級A,排名在30%~65%的為等級B,排名在65%~90%的為等級C,排名在最後10%的考生為等級D。簡單來說就是等級不一定取決於考的確切分數,如果今年的卷子特別難,等級A的分數線就會下降。
高中的錄取不僅會參照中考成績排名,還會參考生地會考等級;比如包括華附在內的幾大名校的錄取條件除分數以外,學科等級必須至少是1個A、2個B、1個C。就是說就算你中考成績達到了以上學校的分數線,但是學科等級一個A都沒有,那也無法被錄取。
生地中考考試內容為七年級和八年級上下冊地理生物全部,總共8本書的內容。
地理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生物包括生物、植物、動物、微生物、人體的八大系統、動物的行為等。刷近幾年的會考真題
在完成一輪基礎的課本複習後,一定要刷幾次往年的會考真題,知道自己的基礎成績和薄弱點,這樣可以在後續的複習中對症下藥。
做完題後,回頭看看自己錯的都是哪些知識點,複習的時候要學會梳理自身學習情況,以課本為基礎,結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存在的問題等,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地去一點一點攻克。哪塊內容掌握得不好就多花點時間。
臨考前多關注時事熱點
回歸課本
考前複習少不了的一定是回歸課本,將課本從頭到尾梳理回顧一遍,課本上比較重要的圖和概念需要記牢。例如,生物的一些基礎概念,地理的世界地圖、中國行政區圖、地形圖、氣候圖、各種分界線這些都要準確記憶。
帶你輕鬆應對生地會考一個短短的寒假,
有的卻趁勝追擊得到了學習上的突破。
寒假是一個關鍵時期,
對於學生們而言,
寒假彎道超車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寒假之後的我,你覺得平平無奇,
春季開學的我,讓你高攀不起。
所以,別再讓孩子虛度假期了!
名額有限,還在觀望的家長們,
抓!緊!機!會!啦!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網絡
出於分享資訊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公眾號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