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我是信遠齋的小夥計阿遠。亞洲美食節在北京開幕僅三天,為吃貨正名的我,幾乎把所有美味嘗了個遍。每天微信運動2萬多步,腿跑折了也不能阻止我嚮往美食的心!
上周四,亞洲美食節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正式開幕。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本次美食節聚集了超過200家參展單位,共設八大主題館。
在這裡,您不僅可以品嘗到來自亞洲大部分國家的特色美食,還能了解各方美食獨特的文化底蘊。
美食節圍繞「風味」、「技藝」、「器禮」三大美食文化領域,將會場主題館分為亞洲特色餐飲館、亞洲特色小吃館、亞洲風味飲品館、麵點冷拼素食館、餐飲文創館、亞洲特色食材館、餐飲新科技館和老字號與非遺館。您猜,阿遠家的酸梅湯在哪個館?
「中華老字號」的美食文化傳承
老字號與非遺館,坐落在會場主舞臺的右側靠裡,位置不算顯眼,但卻是人流最密集的展館。「老街巷」式的展館設計風格,盡顯「中華老字號」的悠久歷史文化。在這裡,記憶中的味道重現。
信遠齋位於展館中央,從老字號與非遺館D3區一進來就能看到。
展櫃裡擺放著不同包裝的飲料,還有秋梨膏。經典的「小手雷」款吸引了很多目光,大家紛紛圍繞在展臺旁參觀。
在展臺上,阿遠準備了很多一次性小紙杯,供過路遊覽的遊客品嘗。天氣悶熱的夏天,沒有什麼比喝一口冰鎮清爽的飲料更愜意了~
工作人員耐心的給遊客講解,百年品牌文化與熬製工藝、原料,現場聽到遊客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嗯,還是以前那個味兒!」
沒錯,百年傳承清宮秘方,從未改變過。
除了百年傳承的「風味」,「技藝」與「器禮」的展現,信遠齋自然也不能少。老北京人都知道,與酸梅湯最搭配的,那只能是冰盞兒「得兒錚錚」的聲響了:「酸梅湯那個桂花味兒,喝到您嘴裡頭冒涼氣兒,又解渴,又帶涼,不信您就拿碗兒嘗~」
手裡拿著「小手雷」,聽手持冰盞兒的老師傅,開口來一段京味吆喝,舊時的場景浮現在眼前,仿佛回到了推著小車賣酸梅湯的老街,那五月的初夏。
距離亞洲美食節結束還有一天,阿遠繼續在這裡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