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裝學院院長劉元風:讓中華服飾穿出中國自信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北京服裝學院作為我國第一所服裝高校,成為行業產業發展和時尚設計、文化創意領域的人才與創新高地。學院一直重視與實踐相結合,剛結束的第十三屆科學·藝術·時尚節主題是文化·融合,強調「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創新。活動分為國際青年設計師邀請賽、國家非遺作品展、青年設計論壇、首都大學生創意集市、音樂沙龍等7個板塊,特別注重邀請了「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青年設計師來感受我們中國服裝時尚文化。通過這次活動,不少外國朋友感嘆中國服裝行業發展之快。

  北京服裝學院奉行「衣以載道」的使命意識,始終堅持「將現代設計與民族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辦學特色,實施了「中國傳統服飾的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博士項目;與國內4所一流藝術院校共同組建並培育「中國民族藝術傳承與傳播中心」,並主導實施中華服飾文化研究工程。成立新中裝研發中心,致力於「新中裝」的文化內涵研究、傳承設計與推廣。我們有兩個願望:讓更多的中國人穿上中式服裝;讓中華服飾文化為世界服飾文化增添新的活力。

  在今年9月份舉辦的第二屆白洋澱(雄安容城)國際服裝文化節上,展示的「錦裳」新中裝禮服體系,是繼2014年APEC會議首推「新中裝」之後,北京服裝學院中裝研究的最新成果。這一中裝禮服體系在設計思想、服裝設計與製作上,充分表達了圓融儒雅的中國美學精神,既立足民族服飾文化,又著眼國際時尚潮流,注重服裝的舒適性和著裝效果,突出科技含量,體現人體工程學的應用,表達了用服飾傳播中華文化的熱忱與自覺,體現了「新中裝」「宗禮致新」的使命,向世界展示了華夏服飾的「服章之美」與「禮儀之大」。

  北京服裝學院創新創業位居全國高校前列,近5年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學生創業率高達7%以上。這是因為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既滿足市場需求,又要引領市場發展,引領時尚前沿。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只要有了品牌影響力,就能逐漸向世界市場靠攏。我院在全國有100多個企業實習基地,北服學生大一到大二就開始實習,這是為了讓在校學生和社會需求有效接軌。如今,個性化、多樣化的產品越來越受到追捧,能夠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學生只有掌握了最新的需求,才能設計出更多符合消費者口味的產品。

  2013年,北京服裝學院申請成立了中關村時尚產業創新園,成為全球設計師資源的聚集地。2016年梧桐樹網推出梧桐秀時尚展演售活動,成為中小企業設計師設計成果展示、輸出、市場化的綜合平臺。

  面對未來,我們將積極推動國家禮服體系的建立,激發國人的文化自信心,實現中華服飾的偉大復興。(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北京服裝學院院長 劉元風)

(責任編輯:梁靖雪)

相關焦點

  • 中國服飾文化研究院在北京服裝學院成立
    校黨委書記馬勝傑、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中央文史館館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孫機先生,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彭林先生,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徐萬邦先生,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敦煌服飾文化研究暨創新設計中心主任劉元風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趙連賞先生以及院校學生等參加,賈榮林校長主持儀式。
  • 北京服裝學院院長劉元風: 文化自信 服裝先行
    活動分為國際青年設計師邀請賽、國家非遺作品展、青年設計論壇、首都大學生創意集市、音樂沙龍等七個版塊,特別注重邀請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青年設計師來感受我們中國服裝時尚文化。我們學院奉行「衣以載道」的使命意識,始終堅持「將現代設計與民族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辦學特色,實施了「中國傳統服飾的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博士項目;與國內四所一流藝術院校共同組建並培育「中國民族藝術傳承與傳播中心」, 並主導實施中華服飾文化研究工程。成立新中裝研發中心,致力於「新中裝」的文化內涵研究、傳承設計與推廣。
  • 北京服裝學院
    中國北京主要院系: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點: 12個學生人數: 7000餘人教師人數: 700餘人北京服裝學院圖書館 民族服飾博物館北京服裝學院黨委書記 惠桂芝北京服裝學院院長 劉元風北京服裝學院名師風採高緒珊 王銳 李從舉 張大省教師成就孫蘇榕 王銳 鄒遊近年北京服裝學院錄取分數線
  • 《衣尚中國》破題文化節目新品類 以服飾之美傳遞中華美育精神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博物館館長鞏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統籌規劃部主任呂逸濤等分別代表節目合作單位,邀請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文藝評論家仲呈祥,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原副院長俞虹,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杭敏,北京服裝學院黨委副書記倪賽力,
  • 代表最in中國風的「新中裝」到底什麼樣?一群服裝設計大師給出了定義
    中華文明底蘊深厚,傳承悠久,服裝文化也是其中的瑰麗篇章。中式服裝代表著中國人的形象風貌,新時代我們需要更多充滿「中國味」的新時尚。6月22日,「新國服」「新中裝」設計研討會暨「三槍·中華杯」海派中式服裝(男裝)設計大賽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舉行。與會的服裝設計界專家共同探討了對「新國服」、「新中裝」的設計理解並達成共識。
  • 北京服裝學院特色導師簡介
    劉元風  北京服裝學院副院長 教授  清華大學設計藝術學博士生導師  北京服裝學院設計藝術學碩士生導師  兼任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  教育部全國服裝設計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服裝協會理事  出版專著:《服裝設計學》、《現代時裝畫—劉元風時裝畫集》、《服裝設計教程》等9部。
  • 「錦繡中華」2019中國非遺服飾秀將綻放北京中軸線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是在文化和旅遊部的支持下,由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牽頭,聯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中國國際時裝周組委會、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服飾研究所等單位聯合主辦的
  • 北京服裝學院傾力打造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系列服裝
    中國日報10月1日電(記者 鄒碩)10月1日下午,國慶70周年慶典服裝設計報告會在北京服裝學院銀色大廳舉行。北京服裝學院黨委書記馬勝傑在致辭中說,國慶70周年慶典活動中36個群眾遊行方陣的全部306款服裝,以及閱兵式民兵方陣、志願者及合唱團服裝服飾均由北京服裝學院師生團隊設計完成。
  • 中國高校之北京服裝學院
    針對這一情況北京服裝學院緊急參加了「可重複使用防護口罩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急攻關項目。大批教師是在服裝服飾材料、服裝設計、服飾設計、產品設計、時尚商業等領域具備一流水平的領軍人才和高層次學者,其中多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北京學者、市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全國十佳設計師等。
  • 北京服裝學院成立奧運服飾文化研究中心
    5月9日,「奧運服飾文化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北京服裝學院1號秀場舉行。作為該校利用自身特色與優勢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該中心由國內外一流專家組成,將結合研究生培養和課程教學實踐,制定研究生奧運服飾文化專業研究方向,以項目教學的形式將奧運服飾文化納入教學體系。
  • 解讀中華服飾的三生三世「讓中國美給你看」
    而視覺背後,還有些更為深刻的密碼:桑蠶化絲織錦繡的演變印證了中華先民的勤勞智慧;絲線裝扮的萬象世間承載著匠人們推陳出新的創造力;古代織機製造業直至近現代化纖工業的建立與完善,讓人們從「穿得上」到「穿得好」,則烙印著中華民族始終不渝的民本情懷。探討中華美學,更兼談背後的精神符碼,這是央視《衣尚中國》正在做的事。
  • 歡迎報考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表演專業!
    學校在服務國家重大項目中成績顯著,圓滿完成了 2008年北京奧運會、帕運會系列服裝,神舟系列航天服飾及艙內用鞋,建國 60周年群眾遊行方隊,及 2014年 APEC會議領導人服裝等設計研發工作。「既充滿了中國傳統元素,又體現了現代氣息」的「新中裝」贏得了全世界的讚譽。
  • 2021年北京服裝學院專業二904服裝理論考研參考書、資料解析
    >【才思·考研】北京服裝學院的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的服裝藝術與工程、美術學院的服裝史論與風格方向、信息中心的服裝藝術與工程、中國服飾科學技術研究院的紡織科學與工程,專業二考試科目名稱為904服裝理論。劉元風《服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應用.女裝編》中國紡織出版社 劉瑞璞《服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應用.男裝編》中國紡織出版社 劉瑞璞《女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技巧》劉瑞璞 劉維和 中國紡織出版社《男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技巧》劉瑞璞
  •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北京服裝學院繼續教育學院「CHANGING」畢業...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北京服裝學院繼續教育學院「CHANGING」畢業秀上演 2020-01-06 11:12:17 來源:中國服飾 無須改變什麼,穿上令你心動的衣服
  • 四所以行業命名的學院,北京服裝學院、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等
    第一所大學北京服裝學院,是中國一所以服裝命名,藝工為主,藝、工、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為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工業設計、輕化工程、表演等北京市一流專業:服裝與服飾設計第二所:北京物資學院簡稱「北物」,坐落於中國首都北京市,是一所以物流和流通為特色,以經濟學科為基礎,以管理學科為主幹,經、管、理、
  • 喜報|北京服裝學院籤約華服志網站,成為首批機構會員
    近日北京服裝學院正式籤約成為華服志網站機構用戶。 此次籤約北京服裝學院將為全校師生開通華服志網站全站數字資源(六大資源庫、六大主題庫以及華服嚴選專題)。 此前在疫情期間華服志網站開展「停課不停學」活動助力院校教學,站內北京服裝學院趙明教授的《立體剪裁》課程,作為北京服裝學院服裝專業直播課的補充教學資源,在疫情期間對服裝立裁教學起到了很大幫助,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 2019年華僑港澳臺聯考之北京服裝學院招生簡章
    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為我國第一所服裝高校。學校目前設有9個全日制本科教學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時尚傳播學院、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語言文化學院、美術學院),以及研究生院、國際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現有各類學生近9000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近千人。
  • 達達藝術考研 | 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設計碩士導師一覽(四)
    繼續我們的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設計碩士導師的專題,看過我們之前介紹的同學肯定已經對北服的明星導師們有一定的了解啦,下面我們介紹最後一趴——服飾文化與設計、服裝設計與管理、少數民族藝術方向。  如果與北京服裝學院研究生官網有出入或遺漏請以官網為準,且整理的老師在職排名不分先後,僅供同學參考。
  • 2020北京服裝學院人才招聘10人公告(第二批)
    北京服裝學院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為我國第一所服裝高校。學校現有教職工89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600餘人。現設有9個全日制本科教學學院,2個教學部門,以及研究生院、國際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現有各類學生近9000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近千人。
  • 央視《衣尚中國》:展示服飾文化,探尋美學精神
    央視綜藝頻道近期播出的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即以「綜藝+紀錄+設計師+品牌」的形式展示服飾文化,通過對中國古代服飾在人生重大禮儀中的演繹,以及在當代生活中的創造性轉化呈現了「中國節穿中國衣」的構想,回顧和闡釋了中華服飾文化中的智慧與情感、創造與包容,表現了中國服飾的美學精神,在傳播中華服飾之美的同時,提振了文化的自豪感,提出了當今服飾設計的新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