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裝學院作為我國第一所服裝高校,成為行業產業發展和時尚設計、文化創意領域的人才與創新高地。學院一直重視與實踐相結合,剛結束的第十三屆科學·藝術·時尚節主題是文化·融合,強調「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創新。活動分為國際青年設計師邀請賽、國家非遺作品展、青年設計論壇、首都大學生創意集市、音樂沙龍等7個板塊,特別注重邀請了「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青年設計師來感受我們中國服裝時尚文化。通過這次活動,不少外國朋友感嘆中國服裝行業發展之快。
北京服裝學院奉行「衣以載道」的使命意識,始終堅持「將現代設計與民族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辦學特色,實施了「中國傳統服飾的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博士項目;與國內4所一流藝術院校共同組建並培育「中國民族藝術傳承與傳播中心」,並主導實施中華服飾文化研究工程。成立新中裝研發中心,致力於「新中裝」的文化內涵研究、傳承設計與推廣。我們有兩個願望:讓更多的中國人穿上中式服裝;讓中華服飾文化為世界服飾文化增添新的活力。
在今年9月份舉辦的第二屆白洋澱(雄安容城)國際服裝文化節上,展示的「錦裳」新中裝禮服體系,是繼2014年APEC會議首推「新中裝」之後,北京服裝學院中裝研究的最新成果。這一中裝禮服體系在設計思想、服裝設計與製作上,充分表達了圓融儒雅的中國美學精神,既立足民族服飾文化,又著眼國際時尚潮流,注重服裝的舒適性和著裝效果,突出科技含量,體現人體工程學的應用,表達了用服飾傳播中華文化的熱忱與自覺,體現了「新中裝」「宗禮致新」的使命,向世界展示了華夏服飾的「服章之美」與「禮儀之大」。
北京服裝學院創新創業位居全國高校前列,近5年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學生創業率高達7%以上。這是因為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既滿足市場需求,又要引領市場發展,引領時尚前沿。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只要有了品牌影響力,就能逐漸向世界市場靠攏。我院在全國有100多個企業實習基地,北服學生大一到大二就開始實習,這是為了讓在校學生和社會需求有效接軌。如今,個性化、多樣化的產品越來越受到追捧,能夠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學生只有掌握了最新的需求,才能設計出更多符合消費者口味的產品。
2013年,北京服裝學院申請成立了中關村時尚產業創新園,成為全球設計師資源的聚集地。2016年梧桐樹網推出梧桐秀時尚展演售活動,成為中小企業設計師設計成果展示、輸出、市場化的綜合平臺。
面對未來,我們將積極推動國家禮服體系的建立,激發國人的文化自信心,實現中華服飾的偉大復興。(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北京服裝學院院長 劉元風)
(責任編輯: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