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沒那麼可怕,別傳謠,牢記九字防護口訣,病毒想找你都難

2020-12-25 三九養生堂

截止到2月11號上午10點,全國的確診人數42708例,新增加了2484例,雖然數據還在增加,但是相比前幾天,新確診人數是呈明顯下降的趨勢,而且我們的治癒人數也是呈上升趨勢,這些離不開一線抗疫人民的努力,那我們普通人民也應該不落後,疫情當下,做好防護措施,牢記九字口訣,抗病毒防感染。

疫情當下,抗病毒防感染,牢記九字口訣

不出門是第一句口訣,很多人在居家隔離的前兩天,還是有興致的,哪都不出,就在家裡待著,等到三四天後,很多人就憋不住了,想要出去透透氣,到街上,超市或者是其他一些人群多的地方。病毒的傳播途徑比較多,而且外面的人群,你並不知道他是不是感染人群,一旦接觸到帶有病毒的人群,染上的機率是非常的大,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待在家裡,不出門,不給國家添麻煩,同時也是保護自己。

現在很多地方都實行了,每兩天一戶家庭可以派出一名免疫力高的人出門去採購,以供應家庭的日常所需,那出門在外一定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戴口罩是第二句口訣,病毒最常見的傳播途徑就是飛沫傳播,在與人交流、接觸的時候,都會沾到飛沫,這些病毒就會被人體所吸收,進而染上。

因此也是提醒大家一定要戴好口罩,能夠最大程度的隔絕病毒,對於普通居民來說,戴一般的口罩就可以了,若是重災區的人,出門一定要戴醫用口罩,一線防護人群記住要戴N95口罩。出門的人,儘量不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若是沒辦法,記住與人保持距離,減少交流,口罩使用後,記住不要觸碰正前方,從耳朵處取下來,摺疊好之後再丟棄,最大程度的預防病毒感染。

最後一句口訣就是勤洗手,這是我們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在教育小孩的時候,也會讓他們勤洗手,但實際上很多人是沒有做到的,可能就排便後會洗個手,而現在的要求是,接觸過外面的東西,不管是快遞,還是接觸門把,只要是出門了,回來後一定要洗手,飯前便後洗手也是必須要做的,洗手的時候,最好使用肥皂或者是洗手液,能夠更好的清除細菌,預防感染。

每個人都要牢記這九字口訣「不出門、戴口罩、勤洗手」是可以最大程度地遠離病毒,同時在家的你,也不要一直躺著,可以起來適當的活動,在陽臺上曬曬太陽,提高免疫力,家中也要注意保持通風,減少細菌的滋生,病毒也不會找上你。

疫情發展的是比較快,但是也沒那麼可怕,不要聽信謠言,每個人都做好防護措施,保護好自己,不要受到病毒的入侵,不給國家添麻煩,確診人數會逐漸變少,相信我們一起努力,是可以抗疫成功的,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相關焦點

  • 腺病毒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2019年,由於腺病毒的瘋狂來襲,曾讓家長們一度陷入恐慌之中,據相關報導稱:腺病毒之所以這麼可怕,是因為傳染性非常強,而且還沒有疫苗可預防,更可怕的是腺病毒的死亡率超高......這聽起來確實很可怕!那麼腺病毒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病毒?今天,我們必須要搞懂它!
  • 別擔心,這個傳遍全世界的病毒並沒有那麼可怕
    如果你不小心通過點開可疑郵件、未經掃描的附件等方式中招,那麼等待你的將是:電腦所有文件會被加密鎖定,製作病毒的黑客還會通過修改桌面壁紙和彈窗的方式,溫馨提示被感染的機主(病毒提示內容甚至可因地區不同,而翻譯成不同語言
  • 女兒生病把全家都傳染了,病毒真的太可怕
    我從來沒想過病毒是那麼可怕,周五那天晚上吃過晚飯後我和媽媽還有女兒一起去看外婆,大概就去了一個小時,那時候女兒還在舅舅家自娛自樂,精神狀態很好,自己玩得很開心,到了八點我們就回來了,女兒回到家還很活躍,蹦蹦跳跳,洗澡後喝奶就去床上看會電視,大概九點多女兒開始嘔吐,那個吐得真的是太可怕,和水龍頭一樣趕緊抱出來換套衣服,讓媽媽幫忙收拾。
  • 對抗新冠病毒,防護乾貨來了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攝   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空氣傳播都屬於經呼吸道傳播,防範的方法也一樣——疫病流行期間,不要到人員密集的地方去,室內經常通風,同時戴好口罩、戴對口罩,就能有效避免病毒經呼吸道感染。  新冠病毒如何傳播?弄清這個問題是防護的前提。  可它異常狡猾,疫情暴發至今,病毒傳染快、難防控、潛伏期長,被醫生們叫做「流氓病毒」。
  • 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意識矛盾
    太可怕了!我們的祖國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病毒,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每一個公民都必須居家防護。往年熱熱鬧鬧的中國春節,也因為病毒的原因,所有人都在不遠行,不走親戚,在必要出行的時候都配戴口罩,甚至有的村組隊當「門神」杜絕病毒擴散。可見我們國人對國家的 疫情防控建議 給予高度的認可,並大力支持。我們在短短的四個多月的時間 ,將病毒消滅到最低。
  • 帶花冠的病毒,你為什麼那麼壞?
    &nbsp&nbsp&nbsp&nbsp4.那誰和你離得近?&nbsp&nbsp&nbsp&nbsp病毒說:現在看來離我新家(感染者)近的,包括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醫務工作者以及不知道防護的人。
  • 娃研所丨傳染性強、無疫苗可預防、可致死,腺病毒真的那麼可怕?
    傳染性強、無疫苗可預防、嚴重可致死……腺病毒真的那麼可怕? 傳染性強、無疫苗可預防、嚴重可致死……腺病毒真的那麼可怕?
  • 想哭病毒怎麼處理 想哭病毒怎麼預防
    想哭病毒怎麼處理,想哭病毒怎麼預防?近期,國內部分高校學生反映電腦被病毒攻擊,文檔被加密。攻擊者稱需支付比特幣解鎖。據悉,病毒是全國性的,疑似通過校園網傳播,十分迅速。目前受影響的有賀州學院、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航天工業學院以及廣西等地區的大學。另外有網友反映,大連海事大學、山東大學等也受到了病毒攻擊。
  • 病毒感染自愈患者:11 天在家戰勝病毒
    原標題:病毒感染自愈患者:放平心態積極面對 11天在家戰勝病毒摘要:2 月 4 日晚,一位微博名 "naJenny" 的新冠病毒感染自愈患者,髮長文回顧自己 11 天內從發現感染,到居家隔離,最後依靠藥物和自身免疫力成功自愈的全過程
  • 6月份新一輪病毒來襲?皰疹性咽頰炎沒那麼可怕
    6月份新的一輪病毒感染將要來了,皰疹性咽頰炎,得了以後高燒40℃度都不退,嘴裡全是皰疹,疼的無法進食。 提醒家人,這次病毒是大人通過唾液,和唾液飛沫傳染的........ 請各位家長給孩子做好防護!」近日,朋友圈裡的一條信息讓不少家長都繃緊了神經,新的病毒要來了嗎?不少網友通過濟寧市全媒體闢謠平臺求證消息的真偽。
  • 「我想和病毒一起玩」:怎麼對小孩子說疫情?
    大人的解釋可能是,外面有病毒、怕傳染、怕的病。可是,在年幼的孩子眼中,病毒、傳染是什麼東東?就像他說的「我看不見」!得了病又會怎樣?孩子對生老病死根本沒概念、沒感覺,當然談不上安心隔離,呆在家,不出門。
  • 美亞國際第三代試管嬰兒:可怕的風疹病毒
    美亞國際第三代試管嬰兒:可怕的風疹病毒 時間: 2019-06-17 16:41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風疹病毒對懷孕的影響  育齡婦女在孕前都會做一些身體健康,尤其是要對於風疹病毒igg進行診斷,看是陰性還是陽性。如果是孕婦在妊娠期間感染到風疹病毒igg的話,是會導致胎兒畸形的。因此,只有診斷了風疹病毒igg陰性,才建議懷孕。
  • EB病毒有多可怕?女娃2次病危,懇請7類人別親娃
    但是,有一個病毒卻在這時候悄悄露頭:它傳染力超強,親吻、共用餐具、飛沫都會引起傳播。有90%的成人都攜帶這個病毒,一旦寶寶被大人傳染,很容易誘發「親吻病」。而「親吻病」能讓娃連著發燒一周甚至十多天,非常遭罪!這個可怕的病毒就是——EB病毒!
  • 小心病毒找上你
    反之,如果你的心理脆弱不堪,不但會影響抗疫工作的進展,還會讓病毒趁虛而入破壞你的健康。一家人也會為了如何不被感染而吵得不可開交,婆婆說兒媳大驚小怪,兒媳反過來責怪婆婆四處亂跑,會把病毒傳染給家人。醫說小編也曾見過,自家小區門口負責測體溫並檢查出入證義工小妹,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想回家又不能擅自離崗,她們心裡也是有著說不清的委屈。
  • 病毒的呼吸防護——關於口罩的科學常識
    那關於口罩的知識你都了解嗎? 什麼樣的顆粒物防護口罩(有時也叫隨棄式口罩)可以用來幫助防護病毒? 醫用防護口罩是為在特定的醫療環境中保護醫護工作者而設計並得到政府批准的防護口罩,醫用防護口罩和普通N95兩種防護口罩都具有對懸浮在空氣中的顆粒物進行呼吸防護功能,然而,對在醫療環境中使用的防護口罩有額外的要求。
  • 病毒和細菌有何區別?醫生:病毒比細菌更可怕,3個理由讓你明白
    病毒和細菌都是能讓人生病的一種微生物,所以我們在生活中都習慣將病毒和細菌放在一起說,而這兩者確實都是可以讓人們生病的東西,但醫生也跟我們說,病毒要比細菌可怕得多,大家也需要搞清楚病毒和細菌到底有什麼區別!
  • 鼻病毒是什麼?傳染性強嗎?需要特殊防護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鼻病毒」到底是什麼呢?大多數人可能還比較陌生。它傳染性強嗎?需要特殊防護嗎?如何預防呢?揭開鼻病毒的「面紗」鼻病毒是一種常見病原體,屬於小RNA病毒科,適宜在33℃到35℃的溫度環境中生存,不耐酸,因此很難進入消化道或身體深處,於是淺表處的鼻腔黏膜就成了鼻病毒寄生的溫床。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不同於「流感」)的常見病原體,但是它比較狡猾多變,目前已檢測出的亞型就有一百多種。
  • 病毒防護科普貼:口罩可防病毒嗎?戴什麼口罩合適?
    流感季節,戴上一個合適的口罩,可以過濾掉不少病毒的侵襲。特別是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擴散,個人做好防控非常重要,出行於人口密集地方,口罩不可少。那麼,對於這種新型病毒,選擇什麼口罩比較合適?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病理學的角度來看,在空氣中夾雜著大量的灰塵、細菌、病毒和各種有害的汙染物,都有可能隨著人的呼吸進入鼻、咽、氣管和肺部,當人體抵抗力較弱時,可使人致病。戴上了口罩猶如給呼吸道設置了一道「過濾屏障」,使吸入的空氣得到過濾。但專家認為,人們不要誤以為戴一個口罩就有效果,有效的呼吸防護取決於三個環節:1.選適用的產品;2.適合自己;3.佩戴時間。
  • 「我想和病毒一起玩」:小孩子不肯宅要出門,防護怎麼做?
    屏幕外,媽媽說:「但是有病毒啊。」男孩說:「我看不見,我迫不及待,想和病毒一起玩」。男孩的話,聽來有趣,引人發笑,不過仔細想來,是因為小小的他不明白:為什麼,一連一個月,只能呆在家裡,不能去外面?病毒、傳染是什麼東東?「我看不見」!
  • 能免疫所有病毒的「完全活性病毒疫苗」,是如何保障安全的?
    要是這樣的話,完全活性的疫苗會帶來可怕的災難。以及,這種利用基因改造的疫苗會不會帶來生物安全問題?周德敏相信這項技術是「相當安全」的,他告訴澎湃新聞,改造後的疫苗實際上被安上了一把牢固的鎖,疫苗想要複製擴增需要同時擁有三把鑰匙,而因為這三把鑰匙在自然界都不存在,打開這把鎖「比登天還難」。那麼,病毒會自我進化出這三把鑰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