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臺灣這一年|「武統」之年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2020臺灣這一年|「經貿孤兒」隱憂逐漸呈現

2020臺灣這一年|臺灣媒體這樣回顧這一年
 

      作者 譚傳毅 臺灣特約軍事評論人

      前言

      在2020年之前,臺灣人對於武統的形象僅止於模糊的「威懾」,兩岸關係主要是以和平統一作為指導原則。邁入2020年之後,蔡英文配合川普採取一連串「反中親美」的走偏鋒措施,導致兩岸不得不軍事攤牌,威懾不再是個遙遠又抽象的名詞,武統不但越來越真實、而且距離臺灣越來越近了。

      軍售年之媚美

      臺美軍售種類與時間一向都是由美國單方面根據其國家利益來決定,臺灣只有接受而沒有拒絕的權利。為了拉攏與美國的關係,蔡英文當局趁著軍售勢頭,賴上美國利用臺灣遏制中國崛起的專列。

      若說臺美軍售是美國對於臺灣抵抗解放軍入侵的準備,這種說法未免太沉重,因為臺軍根本擋不住解放軍的攻勢,倒不如說是蔡英文當局把軍售轉成內銷:第一,凝聚島內「臺獨」與「反中」勢力。第二,擴大民進黨票源並排擠反對勢力。第三,「反中」變成思想主流,藉此嚇唬並懲罰與大陸產生關係的企業、團體或個人。

      不可諱言,蔡英文踏上美國軍售專列無疑是飲鴆止渴,短期內固然可以配合美國採取所謂不對稱和反介入策略,阻止解放軍採取任何形式的兩棲登陸、或者是灰色地帶行動。把軍售當作抵抗中國大陸的手段,在美國國會以及兩黨之間都受到歡迎,至少軍售比美軍介入兩岸的風險低得多,而且可以減輕美國的政治負擔、並兌現美國對於「盟友安全」的承諾。

      可以預見未來美臺軍售將會變成常態化和例行化,維持一個穩定的武器輸送渠道,而不是長期性積累的大筆交易必須與北京攤牌,怎麼看都划得來。

      這些常態性與例行性的軍售內容就是不對稱和反介入作戰所需武力,例如:30.6億新臺幣(約1.07億美元)的武器採購協議,在未來9年內為海軍不間斷供應彈藥,其中包括海軍艦炮、艦載方陣近距離武器系統(CIWS)等19項所需彈藥在內。6億美元出售4架MQ-9無人機、海上雷達以及其他戰機硬體。總值18億美元的飛彈、火炮和傳感器。23.7億美元出售100套魚叉飛彈等等,加上在2019年通過總值102億美元的F-16V戰機和M1A2T主戰坦克,真的把臺灣搞成了一隻「刺蝟」或「豪豬」。

      但大筆的軍售不會帶來真正的安全,臺灣安全事實上取決於健康的兩岸關係。一旦兩岸的互信沒了,此強彼弱,臺灣絕對擋不住解放軍。解放軍在一天之內的第一波攻擊完全可以消滅臺軍所有的戰機、軍艦、各式飛彈、雷達站,準備拿來反抗的武裝都被消滅了,等於豪豬或刺蝟的刺被拔光,還有什麼底氣妄言抵抗呢?剩下來的爭論大概就是類似這些問題:到底要先毀掉跑道、還是先逐個毀掉停在機堡裡面的戰鬥機?

      久不習武的事故多發年

      近年臺軍部隊訓練水平如江河日下,尤其是實施「危險係數」,就是溫度加上溼度除以10的數值若超過32,就必須停止操課。部隊久不操課,訓練必然不紮實,訓練不紮實,戰力必然下降,戰力下降,就會頻發事故。

      即使是裝備老化,也應該儘可能的提升裝備性能,使其能夠適應現代戰場;但是臺軍方除了買買買,再也找不到補救方法,只能把裝備用到出事為止。與臺空軍F-5E同時期的解放軍殲-7都已經衍生出無數個型號,例如飛豹和巴基斯坦的梟龍戰機都是源自於殲-7,連伊朗都魔改F-5E,而臺空軍F-5E不動如山,可見臺軍高層根本不思謀略、施政不放在裝備與訓練管理之上。敗軍之將莫此為甚!

      7月3日,為回應解放軍東部戰區演練,陸戰隊執行「聯合登陸作戰操演訓練」,99旅步2營1艘突擊橡皮艇翻覆,其中兩人醫治無效死亡,事故海面深度僅1.5米。

      10月8日,陸軍1輛M-41A3坦克在小金門發生翻車意外,釀成一死。

      10月29日,臺東志航基地1架F-5E演習中故障,飛行員朱冠甍彈射逃生,但墜海後搶救無效去世。

      11月17日晚,空軍1架F-16戰機(飛行員蔣正志上校)自花蓮機場起飛,進行夜間飛行訓練。18時17分時,該機的雷達光點消失在花蓮機場東北面外海8裡處,至今未尋獲人機。

      軍演年之武統

      今年上半年,解放軍軍演尚不頻繁,下半年開始隨著美軍軍機與軍艦活動愈烈,解放軍軍演也隨之加劇。整個9月份與10月份是軍演的高峰期,到了11月份逐漸緩和。

      其中有意義的是在9月19日的軍演,2架臺軍清泉崗基地起飛的「經國號」戰機在5000米高空中被6架解放軍空軍殲-16包夾。隨後臺軍要求飛行員撤退出。但臺軍否認此次軍事行動。9月21日,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出,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

      這條不存在的中線說明了幾個事實:

      第一,解放軍掌握了戰略主動。主動權是以物質戰力和精神戰力為基礎的優勢,享有優勢者必然掌握主動,劣勢必然陷入被動。而優勢取決於綜合國力、兵力強大與武器精良,所以在軍力使用遊刃有餘,在手段選擇和戰法運用等方面就佔有優勢,通常處於主動地位。相反的,臺灣綜合力量貧弱、兵力不濟、裝備落後,受到極大的制約,顧此失彼而在戰略上陷入被動。現在的情形是:解放軍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可以今天來、也可以明天來、想什麼時候來就來。就從2020年開始,解放軍掌握了戰略主動,而臺軍處於未戰先敗的被動局面。

      第二,我家就是你家,臺海變成了內海。過去所謂「海峽中線」是「九二共識」的默契,某種程度上也表示第一島鏈的存在。如今蔡英文不顧兩岸同胞情親美反中,卻未看到解放軍如家常便飯入出第一島鏈,手腳也夠得著第二島鏈,只差合適的理由就可常態性巡視大洋洲島國。兩條島鏈被突破,「海峽中線」早就沒有存在的意義。現在臺海空軍的行動自由度被嚴重壓縮,起飛和出港的理由都很勉強,只能坐著看解放軍行動無法反應。臺海早已變成大陸內海,本島變成大陸領空是遲早的事情。我家就是你家,兩岸真的一家親了,也許我們應該感謝蔡英文的自私、無能、頑固與短見!

      第三,解放軍軍演產生了幾個效應:1). 軍演以騷擾戰形式把臺軍壓縮到陣地裡面無法動彈、更無法遂行機動作戰。2). 軍演以消耗戰形式削弱臺軍有生力量,特別是軍機壽限與兵員精神戰力快速折損。3). 軍演以麻痺戰形式打擊臺軍心理,逐漸瓦解臺軍心理防線,在無形中打擊臺軍的精神與作戰意志,進而消除臺軍的抵抗活動。4). 軍演使得武統變得現實可行,不再是空中閣樓。

      第四,被困住了的臺軍。面對解放軍軍演,臺軍將無法採取任何措施,只要臺軍採取反制措施,軍演立即轉變成為真實的戰爭。

      結論

      今日兩岸關係乖張背離,是因為蔡英文當局走上了歪路,當事情到了偏鋒之極,必然產生背反。否極泰來的意思是指天地不交融的否卦,走到底就會變成天地交融的泰卦,所謂天地不交不成萬物,男女不交不成人事,就是這個道理。兩岸關係也是如此,當臺獨歪路走到盡頭兩岸不再有交集,統一之勢自然而起,這是中國歷史演進的鐵律,誰也擋不住。

      過去解放軍存在是為威懾「臺獨」勢力,如今是武統實戰之肇始。武統大氣候既成,扣動扳機的人將是蔡英文自己,只要它說錯話、做錯事,臺灣馬上陷入天搖地動之中。

      華夏經緯網年終特稿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2020年要武統臺灣?專家:不獨」就沒有「武統」一說
    據「美國之音」報導,該智庫1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分析解放軍2020年前後攻打臺灣的假想情況時認為,由於大陸持續進行軍事投入,並且在訓練和準備方面取得進步,臺海雙方的勝算天平正向大陸一方傾斜。因此,美國及其盟友必須加大軍事投入。針對蘭德公司的報告,有島內網民為蔡英文「劃下重點」,一語道破美國的小心思:「美國及其盟友需要增加投資……翻譯一下就是,小英,該交保護費了!」
  • 美退役軍官:大陸最遲2030年武統臺灣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近日,有美國軍事情報專家稱,中國解放軍最晚可能在2030年「武統臺灣」,因此2020年到2030年是「令人擔憂的10年」。 詹姆斯·法內爾 他在會上表示,中國(大陸)官方要求解放軍在2020年具備「攻臺能力」,還不斷宣揚在2049年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因此,
  • 臺灣曝出大陸最有可能武統的時間!留給解放軍兩年的時間夠用了!
    之前中國王洪光副司令就預言,2020年臺海應該會有一戰。到那時候或許就真的是武統臺灣的節奏了。然而最近臺灣方面也有重要人物曝出,2020年可能就是兩岸統一的時間。  這個推測不是毫無根據、空穴來風的,目前看來主要依據分為臺灣和大陸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臺灣島內自身的矛盾越來越嚴重,另一方面是中國解放軍的武統言論和動作越來越明顯。
  • 美軍前高官「支招」:美國大選之日,大陸武統之時
    隨著距離11月3日這個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最終投票日的時間越來越近,美國全國上下不管是政客還是平民百姓顯然也都在變得更加神經質,各種事件——無論是發生在美國國內還是國外——美國人都能立刻將之與大選聯繫起來並隨之各種浮想聯翩。
  • 關於如何「武統臺灣」,大陸官方終於撂下狠話!
    近些日子,臺灣可以說越來越不太平,自從現任領導人蔡英文上臺之後,臺灣與大陸之間的形勢就越來越惡劣,各種違背事實、試圖分裂祖國的言論和政策在臺灣出現。雖然中國政府一直試圖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但是也從來沒有放棄武統臺灣的方法。
  • 武統臺灣需要幾天嗎?不!房兵分析只要幾個小時 美軍也很清楚!
    美國踩在中國臺海紅線的邊緣,解放軍再次繞臺飛行,看似相安無事,但實則比半島局勢太不穩定,面對臺灣的叫囂擊落大陸軍機,美國的挑釁戰艦停靠臺灣。中國大陸極有可能發動一場快速解決臺灣統一的戰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武統。  那麼何為快速?說白了就是閃電戰,但是要打閃電戰必須有足夠的軍事優勢和能夠必勝的戰術戰略。
  • 倒逼大陸武統!川普迫不及待出手,蔡英文怕了
    對此,復興軍事認為,川普打軍售牌就是在為「臺獨」壯膽,近段時間以來,武統之聲逐漸在臺灣傳開。川普的這一劑「強心針」就是防止民進黨「臺獨」的意志被「武統宣傳」提前徹底瓦解。但是,川普與蔡英文越是沆瀣一氣,頻繁的觸碰大陸的紅線,挑釁14億華人的忍耐底線,那麼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武統臺灣必然提前。
  • 美艦抵達高雄時便是武統臺灣日!中國發出最直接警告
    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當地時間8日在華盛頓對此表示,他告訴美國國會友人,「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軍武力統一臺灣之時」。有媒體報導稱,北京這是針對美國的「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發出的最強硬警告,該法案要求美國政府評估「美臺軍艦互停」的可行性。
  • 解放軍武統臺灣八大手段曝光!
    早在2005年大陸就以立法的形式為臺獨分子劃了一條不能逾越的紅線。這條紅線有三層意思:一是發生「"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二是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三是「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
  • 中國就能武統臺灣!但是,為什麼一直不動手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其實對於臺獨勢力我們已經不屑於與之對話,中國官方拋出的態度前所未有地強硬和堅決:「美艦停靠高雄之時,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武統臺灣之日!」請注意,武統這個詞在過去基本上很難從官方渠道直接宣布。因此,這可以說就是一錘定音了。而中國大陸的態度十分明確,臺獨勢力可以耍嘴皮子功夫,也可以盡情表演擦邊球,但這些折騰之所以沒有引來大陸的武力打擊,僅僅是因為大陸不在乎罷了,大陸在乎的只是那條紅線而已。
  • 2020年:臺灣問題重要分水嶺!
    新冠肺炎的加入,美國川普當局的幹涉,島內「臺獨」勢力的猖狂……許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得2020年臺灣海峽局勢變得異常波詭雲譎,充滿變數。隨著5月20日蔡英文宣示連任「中華民國總統」日期的臨近,大陸許多網民對祖國統一前景的憂慮已勝過對新冠肺炎的憂慮。
  • 蔡英文稱不排除「大陸武統臺灣」 國民黨:民進黨在擴大可能性!
    蔡英文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接受電視節目專訪,對於處理兩岸的議題,她坦言,沒有人會排除「大陸武統臺灣」的可能性。至於大陸會不會攻打臺灣?蔡英文坦言,沒有人會排除這個可能性。對於蔡英文的說法,楊鎮浯表示,民進黨執政後正在日益擴大這樣的可能性。他更認為,「九合一」大選將近,內政成績又不佳,所以蔡英文才要炒作一下所謂的「大陸威脅論」,以獲得票源。(中國臺灣網 韓靜)
  • "九合一"選舉: 2020年臺灣藍綠格局與兩岸關係前哨站
    屆時,不僅蔡英文爭取連任之路將荊棘滿布,她的黨主席之位都可能馬上不保;陳菊也得謝罪,對民進黨的震撼非同小可。   反之,韓國瑜這次隻身深入虎穴,在深綠陣地舉行造勢大會,將民進黨殺個措手不及。不過,這種靜默對臺灣而言未必是好事,而是隱藏著警訊。靜默說明北京正靜觀其變,也可能代表大陸政界學界對藍綠板塊翻轉已不抱希望,而越來越多思考以武統等強硬手段實現最終統一。
  • 大陸武統臺灣為何讓美國懼怕?背後真相讓世界不敢信
    大陸武統臺灣為何讓美國懼怕?背後真相讓世界不敢信  臺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張麟徵表示,去年底以來,臺灣各機構發布的民調顯示,臺灣基層民眾對現在島內政治狀況感到不安。她引用古詩「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
  • 蔡英文稱大陸武統需考慮成本 被嗆:統一不計代價
    (圖片來源:臺媒)蔡英文叫囂:不排除大陸「武統」可能性 但需考慮成本據臺灣親綠媒體報導,蔡英文近日接受了臺灣親綠主持人鄭弘儀的專訪,鄭弘儀稱,他詢問了蔡英文「你覺得大陸會打臺灣嗎」,對此,蔡英文回應,「沒有人會排除這個可能性」。蔡英文還叫囂,不過,任何決策都要考慮成本。
  • 官方罕見發表武統及動員文章,應對南海對峙更大危機!
    的主題文章;同樣是在4月15日,由國臺辦直接管理的媒體中國臺灣網發布了一篇文章,《說透了!武統臺灣什麼時候開始?解放軍專家權威解讀》。兩篇文章,懷古論今、擲地有聲。從我們國家建立說起,到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一環——祖國統一。
  • 臆想大陸"武統"臺灣 日本演習出動駐日美軍引警惕
    通過臆想一份「作戰想定」,臺軍最終「殲滅了來犯之敵」,上演一場極其荒唐的演習鬧劇。而日本也沒閒著。臆想大陸「武統」臺灣據日本共同社18日消息,日本陸海空自衛隊將於1月下旬實施設想中國大陸與臺灣發生軍事衝突的演習。演習將檢驗日本部隊在安保法新設的對日本和平與安全造成影響的「重要影響事態」發生時的應對。
  • 美發布2019中國軍力報告 稱大陸若"武統"臺灣美將"適當反應"
    圖為美國國防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軍力報告及目錄頁。(保存可查看原圖)(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國防部5月2日向美國國會提交2019年中國軍力報告,極力誇大、抹黑中國的軍事活動。3日,美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就該報告舉行記者會稱,中國的戰略是要超越美國成為印太地區最主要的強權,「如果臺灣受到威脅,美國將做出適當反應」。
  • 【參考資料】海協會原副會長:武統臺灣?大陸會做到仁至義盡
    如1996年李登輝「臺獨」立場充分暴露時,大陸曾經在臺灣周邊海域進行飛彈實彈射擊演習,進行軍事威懾。2005年,陳水扁準備推動「法理臺獨」,大陸出臺《反分裂國家法》,運用法律形式遏制「臺獨」。有人建議用經濟手段,但我認為搞經濟制裁容易損害臺灣同胞的利益,殃及池魚。臺灣對外進行的經濟合作,主要屬於民間性質。我們需要懲罰的只是極少數在大陸賺了錢,回到臺灣支持「臺獨」分裂活動的臺商。
  • 邱毅:2018是臺灣「選舉年」,民進黨一定會有所操作
    另一方面,大陸推行卡式臺胞證,方便臺灣民眾往來兩岸;提高臺籍學生獎學金比例、扶助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讓臺灣青年看到新的發展機遇。但與此同時,解放軍頻頻繞臺,「武統論」此起彼伏,增添了兩岸未來的不確定性。 新的一年,兩岸關係走向如何,情勢會不會有所好轉?觀察者網專訪臺灣前「立委」、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解讀2018年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