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專家太牛,居然能預測地震?稱緬甸多個大城市將發生大地震

2020-12-22 緬甸中文網

【緬甸中文網訊】日前,緬甸地震委員會專家對外發布地震聲明,專家們預估緬甸未來大城市會發生7級以上地震。專家預估會發生地震的城市有仰光、曼德勒、內比都、勃固等城市。專家們表示,以上位於實皆地震帶的緬甸主要的城市未來可能發生7級或以上地震。

緬甸地震委員會主席吳妙丹表示,實皆地震帶最後一次發生大型地震是50年前,按照地震爆發的前兆和習慣,發生地震的時間可以說越來越接近。由於現在的科學並不能提前預估地震發生的時間及地震級別,我們也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會發生地震。世界當下的科技水平也不能預估地震會什麼時候到來,我們只能提前做好防震預防措施。

近幾年以來,緬甸地震專家們通過國內地動情況及環境地理變化得出了預估結論。通過檢測後,專家們得知,緬甸西部的印度地層已經低於緬甸的地層,沿海地區或將發生引發龍捲風的地震,此外,專家們還表示緬甸東部的撣邦高原地區、莫梅地震帶、皎梅地帶、三尊佛地帶及安德曼地震帶,都發現了地震前兆。

此外,仰光省在內的多個居民區內,不斷有蟒蛇出入居民區被抓。蟒蛇頻繁出沒居民區的異常現象,引起了地方民眾的擔憂。世界上的很多科學家很早的時候就表示過,爬行動物有預知自然災害的本能。在經過多次實踐後發現,爬行動物可以預測到地震的發生,在很多地震頻發的國家及地區,動物的日常表現成為了檢測地震的一種方式。

主席吳妙丹就仰光頻繁發現蟒蛇的現象進行了解釋,能夠預知自然災害的動物不僅僅只有蟒蛇,憑藉這一點並不能判斷仰光近期會有地震發生。去年11月份,仰光鎮區內發生了4~5級的地震。地震什麼時候會發生誰也不知道,我們預估緬甸會發生大型地震憑藉的是地理及地動變化現象,我們還沒有檢測到動物出現異常反應。

相關焦點

  • 地震探源:能否利用地磁異常預測地震
    1995年阪神大地震動物騷動不安   1995年1月7日阪神大地震震後的分析:大地震之前,動物往往會騷動不安。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呢?日本大阪大學研究小組近日通過對老鼠的實驗發現,這原來是震前出現的特殊電磁脈衝刺激動物大腦所致。
  • 山東威海乳山市發生3.1級地震 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新協作方案確定,在省內及周邊省發生破壞性地震後或國內發生嚴重破壞性地震後,省地震局應在獲得信息後20分鐘內向武警山東省總隊通報震情和初步災情;省內及周邊地區發生5.0級以上破壞性地震,武警山東省總隊將立即出動直升機運送武警救援隊指揮人員、地震專家到災區勘察災情,遇6.0級以上地震則同時運送先遣隊員開展救援。
  • 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各種寶塔層層疊疊,最懷念的是赤腳時光!
    曼德勒位於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邊,是省會,第二大城市,也是上一個王朝——永夜雅王朝的首都,曼德勒玩什麼:曼德勒宮,明君,曼德勒山,宮殿、寶塔、寺廟都要脫鞋,以我的經驗,涼鞋和人字拖最方便,整個過程中我最愛和最懷念的就是在緬甸的赤腳時光。
  • 由一次破壞性地震揪出背後四大「幫兇」,看中國地震帶,地震...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等國的部分地區。  青藏高原地震區是中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裡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 北京地震前有「地震雲」?「日暈」能預測地震?其實沒關聯
    北京地震前有「地震雲」?「日暈」能預測地震?有傳言將氣象變化與地震關聯,稱「地震前天空中出現了『地震雲』」「日暈過後會有旱災、地震等災難」。那麼,「地震雲」「日暈」能預測地震嗎?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地震雲」 今日,應急管理部和中國地震臺網速報官方微博相繼闢謠。事實上根本不存在所謂「地震雲」,「地震雲學說」從未被主流科學界接納。看似怪異的「放射雲」「魚鱗雲」等都只是常見的雲彩。
  • 李四光預測了四個地震,三個都發生了?這些地震謠言別再傳了
    讓科學家幫我們終結這些謠言吧~1、李四光預測了四個地震,三個都發生了流言:近幾年,「新中國初期,李四光預測中國60年內將有4次特大地震……」這款謠言流傳甚廣,而其中的四個地震地點,網上已有N個版本。「地震預警」是指在大地震發生以後,在發生地震附近的地震監測臺站檢測到地震,並馬上發出警報,從而使距震中較遠的地方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之前可以避險和逃生。目前地震預警可以做到提前十幾秒甚至幾十秒。越是接近震中,能提供預警的時間就越短,反之則越長,但意義也隨之削弱。另外,地震預警因為求「快」,對地震大小、震源等信息的判斷不一定完全準確。
  • 建國以來,中國人是怎麼預測地震的?
    (圖片來源:http://www.bssaonline.org)1966年的邢臺地震發生後,研究人員初步總結髮現,大震到來前都會發生小震的「密集-平靜」現象、地下水位和水質的大幅變化以及動物行為異常等前兆。1966年3月26日,邢臺震區再次出現此類異常,專家經過會商,認為在巨鹿與南宮西北將發生一次強震。
  • 日本發出預警,將發生兩場9級以上大地震,專家:想活命只能撤離
    根據日本官方的預測,位於千島群島以及日本北海道東側的千島海溝可能會發生9.3級大地震,位於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將會發生9.1級地震。那麼,在地震來臨之前,日本的民眾應該怎麼做呢?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的一位專家表示,這麼大級別的地震和海嘯,用沿岸堤壩根本防禦不了,民眾想活命只能撤離。
  • 金光閃閃,緬甸大金塔養護指南
    最後,他們還是在一位靈能大師的幫助下找到了供奉聖物的地點——Singuttara山丘。這個地方因此也被選為大金塔的建造地址。大金塔在之後的數百年間經歷過多次地震破壞,還在1768年地震中毀掉了佛塔頂;經歷過英國殖民者的佔領和掠奪,也在緬甸索求獨立期間多次成為抗議者的駐紮基地…… 1945年,英軍士兵參觀大金塔時按規定脫下鞋子 (圖片:Wikipedia)▼
  • 專家預測千葉縣等地將有大地震發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zakzak新聞網報導,日本地震專家認為,9月6日發生在北海道膽振地區震度為7的地震與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同源,前者是後者地震的連鎖反應,由於2011年地震中發生移動的地質板塊北側繼續移動,造成本次北海道地震發生。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專家權威講解如何預防地震
    地震是破壞性巨大的自然災害,特別是震源位置發生在城市下部或者附近的地震,會對城市造成嚴重破壞,我們把這種地震稱之為「城市直下型地震」。最早,「城市直下型地震」這一名詞是日本學者提出來的,這類地震對大城市造成直接威脅,它所造成的人員傷亡、社會功能的損壞、經濟損失都會大大超過非城市「直下型地震」。
  • 日本專家預測9級地震隨時來襲,北海道或將出現30米高海嘯!
    日本大地震導致滿目瘡痍。(網絡圖片)日本政府專家小組周二(4月21日)預測,日本東北至北海道一帶未來可能發生芮氏9級或以上的大地震,屆時北海道、巖手縣等地區或會出現高達30米的大海嘯。而福島第一核電站一帶,到時更可能被高逾13米的巨浪淹沒。
  • 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
    自今年4月10日以來,日本、緬甸印度邊境、菲律賓、阿富汗等亞洲、太平洋沿岸多國相繼發生地震。這些地震震級較高、發生次數頻繁,不少人開始猜測全球是否進入了地震活躍期?短短6天內,多國發生有感地震( earthquakes that can be felt),並造成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4月17日早晨,南美洲國家厄瓜多沿海地區發生7.8級地震(a magnitude-7.8 earthquake that struck coastal Ecuador),截止目前死亡人數已升至246人(death toll
  • 預測2020年日本有大地震?到底真的假的
    在4月25日,以長野縣中部為震源發生了地震,從22號開始,三天內,長野縣共發生了38次地震!四月份開始,日本的專家就預測出日本將會發生大地震。3月21號,熊本縣發現了鯨魚擱淺事件,附近的居民表示稱,上次發生這樣的行為不久之後,就發生了地震。在福井縣發現了兩隻皇帶魚,皇帶魚是生活在深海的魚,約四米左右。早在日本311大地震時,有網友說,地震發生前發現過一隻皇帶魚。而如今是兩隻皇帶魚,按皇帶魚推測的話,日本很可能會發生大地震。
  • 緬甸一小山村地面出現5米深大裂縫,專家建議全村搬遷轉移
    【緬甸中文網訊】緬甸馬圭省消息,6月2日下午5點開始,本標鎮友貢村附近突降暴雨,直到晚上9點左右才停。大雨過後,村民發現村莊路面出現了1.5英尺(約半米)寬的裂紋,深度大約16英尺(約5米)。6月5日時,專家鑑定後給出建議,出於安全考慮,村莊內40多戶村民以及村內的學校將轉移到安全地帶。友貢村位於蒙河邊緣,此次不止是友貢舊村,新村地面也出現了裂紋,村民對此很是擔憂,因為村莊地區長期被河水侵蝕,村民正在向當地政府請求,希望政府能夠派遣地質學家前來檢測村莊的情況。
  • 中地震專家稱廣東河源地震或由新豐江水庫引發
    對於水庫地震,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在原來沒有或很少地震的地方,由於水庫蓄水引發的地震稱水庫地震。水庫蓄水是引起巖體中應力集中和能量釋放而產生地震的直接原因。水庫地震一般是在水庫蓄水達一定時間後發生,多分布在水庫下遊或水庫區,有時在大壩附近。」有專家表示,水庫地震是正常現象,中國有40多座水庫曾經誘發過地震。
  • 地震的三個基本參數是什麼? 地震安全知識資料
    歐亞地震帶: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海嶺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嶺地區(海底山脈)。   什麼是板塊構造,它與地震活動有關嗎?
  • 四川內江市威遠縣5.4級地震 專家:屬構造地震,發生更大地震可能性...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8日訊(記者 文驥)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019年9月8日6時42分,四川內江市威遠縣龍會鎮附近(北緯29.55度,東經104.79度)發生5.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8日上午,四川省地震局發布了此次地震相關信息。此次地震震中距威遠縣城12公裡,距內江市區26公裡,距成都市區134公裡。據初步了解,當地震感較為強烈,四川多地有感,成都市區少部分群眾有感。
  • 地震原理新論——兼述地震預測的科學基礎(上)
    Bak 在《大自然如何工作》(How nature works)一書中指出:「我們所觀察到周圍的大多數現象看起來離物理基本定理有很大距離」,「一切都能從第一原理予以理解的幻想,已經完全破滅了」。近數十年來,物理學的發展促使人們以新視點去觀察和認識物質世界。將物理學新觀念用於地震的研究,也必將獲得對地震原理的深入認識,有利於實現地震的科學預測。
  • 日本又發生5.5級地震,已是本月第三次,9.3級大地震預言或成真?
    這次地震雖然並未對日本產生海嘯威脅,但有相關消息稱,可能在接下來有比此次震級更強的六級地震發生。進入本月以來,日本已經接連發生了3次地震,等級均超過了5級。雖然這並不意味著日本接下來會發生預言中的9.3級大地震,但也著實不是什麼好消息。為何日本這麼多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