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知道唐氏症候群和唐篩,但是對於胎兒頸後透明帶厚度這個概念就一竅不通了:不用說了解,根本連聽都沒有聽過。今天小編就與大家一起展開學習胎兒頸後透明帶厚度的旅程,準備好了嗎?
胎兒頸後透明帶厚度是什麼意思?
在懷孕10周到14周期間,在胎兒的後頸部皮膚下面積聚了一些不明液體,這些就是胎兒頸後透明帶了,而這些液體的厚度,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胎兒頸後透明帶厚度。所有的寶寶都有一些液體,不過,多數有唐氏症候群寶寶的頸後透明帶(NT)更厚。一項針對10000多位準媽媽的大型研究發現,大約有75%患唐氏症候群的寶寶通過這一方法被正確識別出來。如果再結合驗血,這種識別率能提高到90%左右。
頸後透明帶超聲的掃描時間為懷孕11周到14周以內。11周之前掃描從技術上來講很困難,因為寶寶太小了,而過了14周,過多的液體可能被寶寶正在發育的淋巴系統吸收。 正常的頸後透明帶在b超下呈黑色,與白色的皮膚很容易區分開來。
除了通過抽血檢驗唐氏症候群的風險外,近年來專科醫生們也神奇地發現,胎兒頸部透明帶區的厚度,同樣可以作為預測胎兒是否具有染色體異常風險(主要為唐氏症候群)的參考指標之一。胎兒的頸部透明帶在一些異常情況下可能增厚,而且胎兒的某些先天性異常,例如心臟方面的問題,也可以通過這項檢查得到一個早期觀測。由於這不是一項侵襲性的檢查,因此建議準媽媽不論是否為高齡都要進行。
頸後透明帶正常厚度為多少?
一般情況下,頸後透明帶會隨著胎兒的發育而相應增厚。在中國,醫生認為頸後透明帶大於3毫米為異常。頸後透明帶越厚,寶寶患病的風險越高。但十有八九測量值在2.5~3.5毫米之間的寶寶都是完全正常的,家長無需過分擔心。
頸後透明厚度多少才正常
舉幾個生動的例子:
A胎寶寶經過檢查後發現頸後透明帶是1.5毫米,屬於正常範圍之內,他患有唐氏症候群等染色體疾病的風險較低;
B寶寶頸後透明帶為2.8毫米,這個數值是正常範圍內的上限。儘管他的患病風險比A寶寶要高,但也屬屬於正常範圍內,十有八九都是正常的;
C寶寶頸後透明帶為5.5毫米,比正常值高出很多,具有比較高的唐氏症候群或者其他染色體異常、遺傳綜合症以及心臟問題的風險。值得慶幸的是天公還是作美的,會有這樣厚的頸後透明帶的寶寶不是很多。
不過,專業產科醫生也提醒各位爸爸媽媽,由於頸後透明帶檢查的結果並非百分之百精確,有一些「不在狀況」唐氏症的寶寶,他們的頸部透明帶也會偽裝成正常沒有增厚的樣子。但是檢查結果還是可以提供一個警訊,讓醫師能在早期發現問題並提高警惕。此外,胎兒頸部透明帶的檢查,必須在懷孕初期(11~14周)進行,因此,如果已經超過懷孕14周,則不適用這項檢查。
孕婦神吐槽微信號:yunfutucao讓你告別枯燥煩悶的孕期&育兒生活,每天分享逗趣孕期樂事、八卦萌寶奶爸,在歡快的節奏裡從孕婦向辣媽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