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賺的多——這樣的印象說不定已經該扔掉了。有分析稱牙科醫生「100人中5人收入為0」,5人中有1人月收入25萬日元,與民工的收入沒有什麼差別。更讓人驚訝的是有些牙醫破產,神不知鬼不覺地消失在了夜幕中。「貧富懸殊」問題,同樣出現在了一般被認為高收入的牙科醫生的世界。
牙醫比便利店都多原因在於牙科診所的過剩。根據厚生勞動省的調查,醫療診所數為6萬7,441間(2006年調查),遠遠高於在全日本有4萬間店鋪的便利店。而且,全日本平均每10萬人中就有72.6名牙科醫生(04年調查),到東京更是高達119.9人。這個數字在1975年為37.5人、98年67.7人,如今還在不斷增加,和每10萬人有33間便利店相比較的話(02年經產省,04年帝國書院調查),就能知道現在「多」到何種程度了。對於牙科醫生,不如說「牙醫比便利店都多」早已是個「常識」。
正是過剩的牙科醫生人數導致了牙科醫生的收入「懸殊」。
根據厚生勞動省公布的〈醫療經濟實態調查〉(中央社會保險醫療協會調查),05年6月,私人牙科診所的差額收支(醫療收入扣除費用後的實質性收入)為每月約135萬日元。平均每間私人牙科診所有1.2個牙科醫生。雖然單純看來好像能達到月薪100萬日元左右,可如果在這裡再加上牙醫助手、辦公室職員等,全國的私人牙科診所的平均成員就為4.2人,牙科醫生的收入遠達不到100萬。
而且,據經濟雜誌《東洋經濟月刊》(07年4月28日?5月5日合併號)對〈醫療經濟實際狀態調查〉,再加上《牙科醫療白皮書》(03年,日本牙科醫生會)的分析,都顯示出了一個結果:「5人中有1人的月收入25萬日元左右」「100人中有5人無收入」。也就是說,20人中有1人是「牙科民工」,5人中有1人岌岌可危。
98年厚生勞動省的〈關於牙科醫生供求的討論會報告書〉中,討論了牙科醫生「供給過剩」的現象,但當時是基於擔心「大量不熟練的醫生開業」,並沒有提到關於牙科醫生收入的「懸殊」。J-CAST新聞就「收入懸殊」詢問了厚生勞動省,被答稱「對此(懸殊)沒有進行過特別調查,所以不清楚(實際狀況)。」
做不了其他事,沒法改行在激戰地區東京都,大田區有將近500間牙科診所。牙科醫生藤澤宗德醫師能讓「患者沒有減少」,實屬罕見,但他也認為牙科醫生界「現在變得很慘」。
「不同的醫生情況也不同,但現在真的很慘。慘到有地方星期日也開業,有的營業到11點。這樣的話,生活就變得一團亂了。有的醫生1天有幾百個患者,可有的醫生1天也沒有10個患者。牙醫做不了其他事,沒法改行。聽說還有關了療所,漏夜跑路這樣的『悲慘的故事』。」他說。
能從私立大學的牙科系畢業,6年需要花費3,000萬日元以上的學費。而牙科醫生除了開業之外,能幹的其他職業很少,開業租店面要花費相當的資金。巨額投資的結果,只是當了一名「牙醫民工」,真是相當的「悲慘」。
(責任編輯:王蘇)